云南水果产业科技创新状况分析与发展策略探讨

2022-02-14 09:28黄丕铂
山西农经 2022年21期
关键词:果园云南水果

□严 娟,黄丕铂*,苏 俊,陶 祥,全 伟

(1.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云南 昆明 650000;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1 云南省果树产业现状与规模

云南独特的低纬高海拔立体气候,使同一个区域存在着不同的气候条件,为丰富果树种类和生产栽培提供了条件,生产环境优良、季节优势明显,具有水果种类多、分布广、早熟和晚熟等突出特点,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云南独特的立体气候造就了与其他产区农产品的上市时间差,可实现“四季生产、周年供应”。生产的主要水果种类中柑橘、葡萄、蓝莓、香蕉、草莓等可实现全年上市供应,供应时长超半年的有桃、芒果、火龙果、枣、枇杷、人参果、苹果、梨、菠萝、石榴和李子等,上市时间最短的樱桃、龙眼、荔枝等水果也有3 个月的上市期[1]。

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数据可知,2020 年云南水果种植面积达76.67 万hm2,排全国第七位;产量达1 102.4 万t,排全国第13 位。其中红河州和玉溪市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前两位,分别是20.07 万hm2、318.24 万t 和7.06 万hm2、121.60 万t。目前,云南省形成以苹果、梨和桃等为主的温带水果产业;以柑橘、葡萄、石榴等为主的亚热带水果产业;以香蕉、芒果为主的热带水果产业。2020 年,柑橘、芒果、苹果等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其中,柑橘种植面积增加2.75 万hm2,芒果种植面积增加1.67 万hm2,增速排第一位和第二位,但葡萄种植面积持续缩减。2020 年,种植面积大的水果种类有柑橘(12.27 万hm2)、芒果(10.16 万hm2)、苹果(8.73 万hm2)、香蕉(8.62 万hm2)。种植面积超过3.33 万hm2的水果种类有5 个,分别为梨(6.55 万hm2)、桃(5.57 万hm2)、葡萄(4.05 万hm2)、李(3.71 万hm2)和石榴(3.35 万hm2)[2]。

云南省水果绿色有机认证保持快速增长。据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统计,截至2020 年底,全省水果产业绿色食品认证企业达250 家,较上年增加52 家;获证产品531 个,较上年增加133 个,增幅达33.4%;认证面积达3.23 万hm2,较上年增加0.37 万hm2,增幅达13.1%;认证产量82.0 万t,较上年增加3.8 万t,增长4.9%;当年销售额为72.6 亿元,较上年增加了10.4 亿元,增长16.7%。获有机认证的水果企业共有147 家,较上年增加了14 家;认证产品有225 个,较上年增加了27 个,增长16.3%;认证产量为9.3 万t,较上年增加2.2 万t,增长31.0%。全省水果产业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累计达到21 个,登记产品保护面积达到15.48 万hm2,登记产品年产量达238.9 万t。

通过连续3 年开展云南绿色食品“十大名果”评选,“云果”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企业参与度、社会关注度越来越明显。2020 年入选“十大名果”的水果种类包括柑橘、葡萄、芒果、蓝莓、石榴、苹果等6 种(另外两个为坚果)。连续3 年入选的水果品牌分别是“七彩云秘”牌阳光玫瑰鲜食葡萄、“丽果”牌芒果、“果先锋”牌葡萄、“褚橙”牌冰糖橙、“佳沃”牌曲靖蓝莓。

2 水果产业科技水平

“十三五”以前,云南水果生产园以山地果园为主,主要采用传统的栽培模式进行水果生产。在“十三五”期间,通过省、市、县三级科技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以机械替代人工的现代水果配套生产技术集成度日趋提升,在树形、修剪、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自然灾害防控,以及省力化栽培、机械化管理、智能化控制等关键支撑技术方面均有突破,在产区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当前规模化新植果园均采用相关的现代化配套生产技术进行管理。

通过引种筛选与自主杂交选育的方式,云南水果产业共成功筛选出优良新品种50 余个。其中,通过省级品种委员会审(认)定23 个,自主选育新品种7 个。如香蕉“巴西”和“威廉姆斯”,芒果“景东晚芒”和“云热5006”及“云热5008”,梨“彩云红梨”“红脆梨”“珍珠红梨”,苹果“华硕”和“红露”,蓝莓“云蓝”和猕猴桃“金新”,桃“佛都冬桃1 号”和“霞晖5 号”等。良种供应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引种选育品种的推广和示范,水果品种结构得到改善,良种覆盖率显著提高,区域特色品种逐渐凸显。

根据各水果产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当前温带水果梨以早熟品种和特色品种(红色)为主,苹果以中早熟为主,猕猴桃基本以早熟品种为主,桃以早熟和晚熟品种为主,香蕉、芒果、柑橘、石榴和葡萄等亚热带、热带水果以早熟及晚熟品种为主,可实现与国内外鲜果上市形成错季供应,进一步突出了低纬度高海拔的气候优势,云南高品质水果的认知度和高原果业的生态价值得到国内外果品行业及中高端消费者的认可,使水果生产成为云南许多农村的支柱产业[3]。

3 水果产业发展科技需求

3.1 水果自育品种较少,产业需求品种缺乏

国内自育品种存在适地栽培的问题,国内培育成的一些优良水果品种和云南的地理气候类型不适应,云南自育品种较少,因此特色品种储备方面仍有不足。此外,矮化栽培、机械化操作、集约化生产是未来水果生产的主要趋势,选择适宜上述技术措施的特色品种也是云南现代水果产业的重中之重。选择抵御不断增强的全球厄尔尼诺现象所需的优质耐储温带特色水果品种,是云南水果产区面临的特殊品种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国外水果种苗和产品的不断涌入,品种垄断和知识产权纠纷问题接踵而至,水果种业发展面临新挑战和机遇,云南水果新品种选育工作刻不容缓。

3.2 技术推广能力不足,栽培技术落后

省、州(市)、县(市、区)3 级农业部门专门从事水果科技推广的在职技术人员与水果产业发展规模不匹配,人员数量少,技术储备不足,服务能力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当前,云南省水果种植还主要采用传统的栽培模式,树形修剪、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自然灾害防控、省力化栽培、机械化管理、智能化控制等关键支撑技术应用不足,制约着绿色、高效、优质果品生产。

3.3 采后处理和冷链设施滞后

采后处理不当降低了产业整体效益,增产不增收已成为产业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云南大部分水果产区缺乏相应的采后处理,保鲜设施设备、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滞后,由此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3.4 差异化优势不够突出

目前云南水果种植的优势在错季生产,尤其是在早晚熟品种上与国内其他产区有较大区别。除了少数品种外,在物流、储藏日趋完备的市场背景下,云南利用气候优势提早或推迟水果上市的优势有所弱化,如何利用本地品种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差异化特色果品,是云南水果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3.5 特色水果市场知名度不够

云南拥有昭通苹果、蒙自甜石榴、弥勒葡萄、元江芒果、华宁柑橘、富民杨梅等21 个地理标志产品,果品类地理标志产品在我国排名前列,云南水果虽具有鲜明的特色,然而除了少数品种外,多数获得地理标志的水果知名度很低,未能体现出地理标志产品应有的附加值。

4 发展策略

4.1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保障云南水果产业核心优势

云南水果产业的核心优势在于错季、特色、生态和品质,科技创新的目标也需紧紧围绕上述要点。因此,建议整合科研院校科技资源和人才力量,突出核心优势,抢占现代水果产业发展科技制高点。聚焦产业重点需求,围绕全产业链构建,进行自主品种选育和产业关键环节技术原始创新。加强水果现代产业技术研究,建立高效集成的技术研发体系,攻克产业制约性技术难题。提升水果绿色生产技术、机械化设备应用、采后加工、质量检测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能力,提升产业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水平,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4]。

4.2 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构建绿色生产一体化体系

以创建世界一流绿色食品品牌为总抓手,以产业转型升级的突出问题和关键技术环节为突破口,围绕优势果种,凝聚产、学、研三方力量,加速科研成果转化。重点开展品种结构调整、果园现代化生产模式构建、果园生态环境提升等绿色生产技术应用和区域性病虫害生态联防联治、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果园管理机械在特色优势区的集成应用,加快新旧模式转换,形成多个新模式、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核心示范样板,在优势产区建成6.67 万hm2高标准绿色果品生产基地,实现效益增加值翻一番,创建世界一流的区域性果品生产体系[5]。

4.3 健全科技保障管理体系,构建产业技术覆盖网络

加强省、市、县三级科研推广单位和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构,明确各级单位的工作职能,实行定编定岗,建立目标考核制度,保障工作经费,形成联系紧密、上下贯通的高效工作新体制、新机制,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建立技术支持和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对水果主产区的监管与服务能力,确保生产时期技术的支持,可对突发事情进行快速处理。充分发挥水果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规范企业行为,加强行业服务,开展生产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推进企业间、行业间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4.4 着力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构建现代产业培训体系

将基层农技人员从政府部门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给予主产区基层专业技术推广部门稳定的支持,如新品种评价、病虫害监测、土壤养分常规检测、技术培训等,并形成常态化。发挥各级科技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整合对接资源供给和基层需求,面向果品生产的优势定点县、区负责乡村振兴的业务干部、新平台主体和家庭农场的主要成员,以创新营销和创业式扶贫为主导,开展技术培训、产业规划制订、电商平台普及和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本土化企业和合作社的组织化水平,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提供社会基础保障。

4.5 推行绿色优势品种示范,建设绿色有机生产基地

继续全面推进云南水果新品种展示示范平台建设,支持各级种苗管理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水果新品种展示示范活动,支持种苗企业建设完善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和营销网络,扩大品种推广应用服务覆盖面。通过展示示范,推介主导品种,引导广大农户种植优势品种,提高主导品种集聚度,加快优良新品种推广应用,提高种业创新成果转化率[6]。

继续推进水果生产向适宜区和特优区集中,增强产业集中度。以领军企业、地方龙头企业为核心,建立各领域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联盟体,统一各领域、各品种的通用生产技术规范,将云南不同区域、同一品种的水果生产纳入到统一的生产体系下。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果园覆草、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提高标准果园规模。围绕柑橘、葡萄、芒果、苹果、梨和桃等优势水果品种,重点开展传统果园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根际微生物群体再造等果园土壤修复技术应用,促进区域性病虫害生态联防联治、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果园管理机械在特色优势区的集成应用,形成20 个新模式、新品种和新技术的万亩现代化核心示范样板基地[7]。

4.6 扩大绿色有机认证,提升水果采后分级加工

推进绿色有机认证奖补激励机制建立,推动以县域为单位的有机农业基地(示范区)建设,突出高原特色水果产业与国内外规模化水果产业的差异,提高县域内水果产业整体竞争力,计划建设有机果园示范区3 个,建设绿色果园示范区30 个。通过3 年努力,云南水果产业认证绿色食品基地达到3.33 万hm2,有机认证基地1.33 万hm2;新增认定绿色果品80 个,有机果品50 个。重点支持“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水果产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发展,力争新增1 个水果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加快推进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在主要水果产区支持企业配套建设冷库,鼓励有实力的区域建设气调库,倡导成立冷链物流互助联盟,提高冷链物流专业化水平,支持“互联网+”冷链物流模式推广应用。主要水果产区建设分选、包装的生产线,建立类似昭通农垦的苹果代分选包装的第三方服务公司。

4.7 推进品牌建设,提升智能化水平

支持优势水果产区根据市场推进水果差异化消费,实施水果自然熟的错峰生产与上市。结合民俗节日开发踏青、赏花、采摘相融合的农耕文化体验产业,整体提升区域公共品牌,并采取长效机制使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继续推进“十大名果”评选活动,奖励评选龙头企业和省级水果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融合云计算、物联网、数据分析,以及果树栽培管理、果园工程设施、农业气象等多元技术,在果园管理、水肥调控、营养调节、病虫害绿色防治、农业气象灾害防控、采后处理、产品销售等方面,建立果园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生长适应性智能预警、管理智能决策和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的技术体系,逐步探索建立果园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模式,为水果生产提供新技术和新方法,实现先进科技支撑云南高原特色现代水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果园云南水果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秋天的果园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果园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