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主题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

2022-02-14 07:19:39唐海霞李媛媛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实验中学
成功密码 2022年4期
关键词:导向习惯学生

◎唐海霞 李媛媛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实验中学)

地理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主题学习,突出地理学习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自主学习体现了学生地位,指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潜力,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驱动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研究并实施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策略,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原则、有方法、有方向。本文以地理主题学习为例,介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

一、主题学习

(一)明确主题

地理主题学习首先要确定研究主题,要设计建立有意义的研究内容,对地理教材全部章节和内容中有选择地进行探究,学习内容是地理内容的某个部分,而不是全部。从宏观上看,中学地理研究主题集中在;地理观念包含河流、土壤和日照等;地理现象以天气变化和大气污染为主;地理规律包含世界人口散布情况、世界洋流等情况。

(二)总体策略

地理主题学习就是围绕相关主题展开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场景导向、问题导向、兴趣导向、工具导向等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题学习要设计直观体验活动,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特定语境下的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地理知识。

二、自主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地理学习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主题学习活动为主要导向。要用一定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形成内驱力,才能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一)情境导向

运用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创设身临其境的地理主题情景。比如,播放中国和非洲国家环境和植被视频,让学生提出问题。比如,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与非洲人的差别为什么这么大?非洲植被生长和我国的有什么不同?通过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提问,再结合地球自转、太阳直射点等地理知识进行解答,这样就会带出非常多的地理知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在自主学习时,可以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真实的问题与模拟的问题。根据学生学过的地理知识设计问题,以问题为核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主题学习中来,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兴趣导向

地理知识也有枯燥的一面,需要对大量的地名及特征进行记忆。通常,学生记忆效果不好,这使得一些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在地理主题学习时,可以运用生动、形象、趣味的小知识和记忆口诀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普遍对世界第一的知识感兴趣,可以创设“纪录之最”的闯关问答。比如,一个同学问世界最高的山是什么,另一个回答珠穆朗玛峰;答对的同学反过来问,让提问的同学答,看谁答得多。在一问一答中,就掌握了世界之最的相关知识点了。

(四)工具导向

1.运用地图

地理学习需要运用相关的工具。就地理学习本身,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要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工具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地图上主动获取信息,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世界气候类型特点”为主题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时候,要用好“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通过“观察图例—明确色彩与气候类型—讨论归纳各种气候类型”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地图、用好地图的习惯。并运用阅读地图的步骤,对其他同类型的地图进行阅读,发现相关地理信息。

以“城乡人口迁移”为主题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围绕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图发现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在哪里,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了解的农村是否也有类似的迁移现象,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并试着运用地理知识进行解释。这样,通过地图联系到生活实际,再用地理知识进行解释,把地图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来运用,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联系生活归纳和表达的能力。

2.运用在线学习工具

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是数字时代的学习红利,可以用VR技术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数字化的模拟场景,对地球自转、公转等形成直观的认识。在线地理教学资源是传统地理课堂的延伸,能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地理知识的内容,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地理主题自主学习的效果。

(五)评价导向

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学习过程由外力推动变成自我驱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品质。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评价引导非常重要。在地理学科主题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要以策略引导和鼓励为主,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带来的正面反馈。这个阶段让学生明白学习是其主要目标,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对学生每一个进步都看在眼里,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学习后期,学生自主学习变成习惯,地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又形成对自主学习的正面激励,学生能体会到自主学习带来的巨大收益,反过来会继续运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师的正面评价和自我成长的双向激励引导下,学生就成了地理主题学习的主人。

三、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一)在情境中实践思考

组织初中地理主题学习活动,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中具体的情景,引导其实践参与,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增加学生对地理主题学习的探究动力。主题学习的设计要符合地理教学内容,又要与生活化元素相结合,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有选择地提高难度,实现递进式教学。让学生深度参与地理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让地理解题思维成为学生的习惯。

(二)在辩论中提升热情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不是开展自主学习就不用合作学习了。因此,要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在小组内成员进行互动,让学生聚焦地理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多与同学讨论交流、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并整理论点论据,充分发表自己的认识和收获,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在探究中掌握方法

自主学习不是放任学习,地理主题学习下的自主学习是有方向、有目标的,需要学生重视探究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只凭借一时的激情,是不能达成长期学习目标的。只有掌握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才能产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探究中锻炼,而不是说教式的灌输思想。教师要引导和指导学生多参与地理实践探索,从中总结出经验、寻找规律、形成方法。

结合我县水域特点,调查县域内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将调查结果进行展示交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并根据学生调查报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样,学生对《中国土地资源》中水土流失的地理知识有了深刻印象,也寻找到了地理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学生养成用更多的地理知识来解释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习惯,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

(四)在自主中养成习惯

培养学生地理主题学习的自主性,就要学生保持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就要强化探究习惯的养成。例如;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针对不会的问题,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养成记笔记随时积累学习素材的习惯。自主学习的习惯一旦养成,能让学生一生受益。

四、结束语

总之,地理主题学习是新时期地理学习的重要方式,而发挥自主性学习能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自驱力的形成。自主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诸多弊端,比如死记硬背、刷题等现象。自主学习倡导明确地理学习主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以期望学生在地理主题学习中既学习知识,又培养学习能力,更好地形成地理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导向习惯学生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赶不走的学生
好习惯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