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有效开展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2022-02-14 06:58李文博王婧姣杨丽娜邵德福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4期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互联网+

陈 尧 李文博 王婧姣 杨丽娜 王 璐 邵德福

(1.佳木斯大学医学部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2.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4.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5.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6.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当今社会,医患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意识的逐渐提升,人们对医德问题也愈发重视起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而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系统的中坚力量,也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健康中国伟大战略的身体力行者,针对医学生的思政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医学院必须将此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措施,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开展对医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一、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时代价值

(一)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思想行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移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思想尚不够成熟的当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十分明显,以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想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重塑,就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就需要各级高校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促使思政教育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借助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开创各种新的授课方式,创建“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新型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当今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教育新路径已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医学专业的特殊性要求职业素质和知识学习教育并重

医生是救死扶伤、维系患者生命的一项神圣职业,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社会大众对于医生的职业素养和思想品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院是为社会培养专业医学技能后备力量的主阵地,医生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学校在对医学生的培养方面,务必要坚持职业素养和思想品德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对此,医学院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医学生的职业信念、职业认识、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同时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思政教育的渗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思想意识层面上对思政教育工作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强烈责任担当的优秀医学人才。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医学院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生的自律性正在面临挑战

医学生是医学教育的主体,学生学习的自律性和主动性直接决定着教学的实际成效。特别是在特殊情况下,医学理论知识教授以及临床实习很多时候都必须采取线上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而线上教学既有一定的优点,也存在相应的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线上教学最终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效,更多地依赖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线教学由于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方面有着较大的自由度,很多学生容易把控不好学习时间,随意浪费时间现象比比皆是,甚至有的学生长时间沉溺于刷视频、网络游戏,因此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医学生高度责任心、慎独处世意识以及积极探索科学精神的培养。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Ipad、手机已经成为当代医学生主要使用的上网工具,而如何对医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更好的规范、引导其正确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自律能力和学习自我效能,目前已经成为学校教育需要重点探析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沟通模式的改变

医学生在临床实习工作中,需要和多方面进行沟通交流,其中包括师生沟通、医患沟通、医护沟通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等。在和患者的沟通中,“医者仁心”是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自我道德修养的良好体现。对于医学生的培育来说,更需要他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崇高的职业情操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而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具备高超精湛的医疗技术,并且更需要具有仁爱之心。医学生在医学院的学医生涯中,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先进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现代化的操作技能,而且还要充分吸取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人文教育中的精华,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医学生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责任心和同理心不足,既不利于临床工作中“仁术”的开展,也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医生的日常诊疗工作中,和患者沟通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而借助互联网开展的在线教育教学模式,致使医学生无法和患者及其家属直接沟通,医患直接的沟通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对于参与临床实习的医学生来说,并不利于其临床沟通能力的有效提高。线上教学使得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沟通交流时,缺乏眼神和肢体等面对面的交流,同时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全局掌控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无法充分感受到学生真实的听课状态,因此不容易把握好课程的教学节奏以及课堂学习氛围的调节。线上教学让医护沟通更为困难,教学以教师向学生介绍和引导为主,这和实际的临床教学指导存在一定的偏差。临床工作其实是团队成员相互合作、协同工作的一个过程,而线上教学模式使得以往的沟通模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三)医学教育体系自身的人文教育不足

在国外的医学教育中,医学生都会接受相应的人文教育,比如在印度,一年级的医学生就开始接受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了。而我国的传统医学教育,长期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都是基础的理论知识,医学生接受人文教育,大部分来自临床实习阶段和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的修炼,另外还来自学生的家庭教育。一些学生之所以选择学医,是出于利益方面的考虑,认为医生这个职业前途好、收入高。而从总体上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最终还是需要人文精神的回归,因此要积极改变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让医学教育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局限在治病救人方面,而是要达到心理、生理与社会共同完好的状态,真正完成从生理到心理再到社会这种全新医学模式的最终转换。除此以外,目前我国医学院在人文课程方面的设置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得并不紧密。根据国家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布的2008 年《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相关要求,目前医学方面和人文教育相关的课程主要有医患沟通、医学伦理学,缺乏和人文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行为科学等学科的融入,并且课程的内容基本和医学专业课程完全脱离,学校方面和学生自身都对此类课程缺乏应有的重视,医学生的考核标准以及评价也存在形式化的问题,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无法充分体现现代医学教育的目标和本质。同时,医学院人文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并未做到与时俱进,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早已过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也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医学高校在人文教育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在整体医学院的专业设置和目标定位中,人文学科方面往往考虑得较少,在医学人文素养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

(四)教育工作者自身缺乏思想政治人文教育

当前的医学工作者也是医学教育的传承者,由于他们在学生阶段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培养,因此在实际的带教工作中,也可能会向医学生传达一些不健康的社会风气,比如拿回扣、收红包、阶层歧视等。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意识,对学生教授的课程内容大多以专业的医学知识为主,不能很好地向学生传达高尚的思想品德、职业操守和人文关怀精神,并不能让“共情”“尊重生命”“换位思考”等医学人文情怀得到充分体现,这就导致带教出来的医生虽然具有精湛高超的医术,却并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高尚品格以及医学人文素养。

三、“互联网+”时代有效开展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一)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现在医学院的在校生绝大多数是“00”后,都是伴随着网络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可谓是“网络原住民”,其日常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网络。因此,要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达到较为显著的思政教育成效,必须找到专业课教学、互联网和思政教育三者之间的契合点,开创“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创新教学模式。医学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移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App、微课、慕课等各种新的思政教育模式,借助互联网和学生开展全天候的互动交流,这也正是“互联网+”时代环境下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和行为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与教师的关键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对于知识资源的获取已经不再仅限于以往的课堂实体,由此教育主体也有所弱化。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授课过程中适当渗透思政教学资源和引用典型案例,并以自身研究的教学态度、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感染和吸引学生,并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育形式,让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在思想境界和职业素养上得以提升,从而让课堂教学既可以向学生传授专业的医学知识,又能够成为培养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三)促使多元主体参与到课程思政中

课程思政是将专业课教学作为载体,集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实习和临床见习为一体,由教师、校外专家、价值和社会其他成员等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医学院在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的同时,还应注重实习、临床见习,让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当中,使其成为对医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载体,让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理论知识、社会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对患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对今后的职业和社会环境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例如,学校组织医学生深入社区,为广大居民开展健康知识宣教和健康服务,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的机会,着重对医学生同理心和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等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在各种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四)开展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

目前我国的医学院校,特别是医学高职院校的教学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习和临床见习,授课内容和时间存在相互重叠和交叉的情况。同时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的融合缺乏一体化设计,不利于对学生开展全面、系统的思政教育。这就需要通过不同课程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有效衔接,对医学生开展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具体来说,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涵盖两个维度,即横向和纵向维度,横向上,务必将课程思政贯彻落实到不同学科不同课程当中;纵向上,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专业知识学习的不同阶段,将课程思政内容逐步细化成若干小的阶段;最后再进行横纵整合,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为主线,整合具体的教育阶段和学科,从而让课程思政能够在不同教育阶段相互连贯起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思政育人。

(五)强调职业特点,将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

医学生今后要从事的是和生命密切相关的职业,在医疗行业里,更应注重课程思政教学,并将课程思政贯穿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当中。首先,在不同专业课程目标、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中融入对医学生的思政教育、道德品格和职业素养教育;其次,在专业理论课教学、实验实训和实习、临床见习的各个环节中,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在提高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针对学生的认识特点和行为特征,通过临床实践和案例教学,对学生着重培养良好医德和救死扶伤精神。再次,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和引导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将个人的职业愿景和职业责任结合起来。最后,充分利用创新创业中心、双创实践基地和学生社团等,通过举办专业技能比赛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猜你喜欢
医学生人文互联网+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