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荣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100)
“项目教学法”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教学目标,制定出单元主题统一的“教学项目。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对项目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合作解决项目中设定的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教学,保证学生解决问题时选择正规的处理方式,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项目教学法”一般通过确立项目、计划项目、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评价五个步骤完成一次完整的项目教学流程,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1]。
项目教学法凭借其探究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的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极大的优势,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锻炼专业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思考总结,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可以在课堂教学上都能够稳步提升。因此,“项目教学法”应当在高职汽车专业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推广,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授、灌输知识为主,教师按照课程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枯燥的教学行为,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主题整改,无法突出较教学重点,导致教学内容碎片化,学生不能更好的掌握重点内容。“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需要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设计主题突出的“课程设计”,用相同的主体贯穿项目整体结构,突出重要知识点并进行延伸教学,学生就可以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对项目整体实践过程中梳理思维逻辑,形成整体知识网络,并在解决汽车相关问题过程中掌握重点知识,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不会因为找不到课堂内容的教学重点而丧失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日益明显,“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针对原有传统教学方法过程中出现的“理论知识脱离实际操作”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2]。“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则作为引导着在必要的情况下对学生的解决问题思路提供适时的引导。项目教学法在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可以吸引学生对运用理论知识的兴趣,不再执着于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记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在高职汽车专业教学过程中体现为,学生对于汽车的各类零件的理论知识掌握过程较为枯燥乏味,或者没有接触过实际的汽车内部构造而无法对理论学习提起足够的兴趣。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师可以从介绍具体汽车车型和车牌开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按照项目教学的设置任务,真正让学生触摸汽车零部件,了解汽车构造,并通过实践的方式,发现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或操作不当的行为,进行总结分析后加以改正,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状态,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至于对学习课堂上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知识失去兴趣,不能良好地掌握课堂内容,导致学习效果不好的情况出现。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可以引起学生好奇心,促进学生主动思考项目中出现的的问题,并且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会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学生在上课时,可以结合关于汽车的基础理论知识。发现项目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主动地收集信息,制定解决方案,并于小组成员讨论分析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比起单纯的记忆理论知识点,项目教学法会增加实验操作板块的真实训练。学生在项目教学法的任务指导下,真正的对汽车构造和零部件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对应,对于理论中没有提到的汽车结构,学生会主动搜集相关信息并进行思维的逻辑补充,锻炼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能力;学生解决项目中提出的问题时,真正的对汽车结构了解,在理论知识的支持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检修,检修方法的正确性也会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直接体现。如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学生会进行自我反思,并寻找出错原因,动手进行改正操作,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项目教学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项目教学法作为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创新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不在按照既定的思维定势进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积极参加实践教学活动,对知识进行灵活多元的运用,并通过实践进行知识学习,渗透新知识,推进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上发挥巨大的优势,为培养学生自我创新能力提供平台。
项目教学法在在高职汽车专业教学中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下,提升自身教学素质和技术水平,不断地参加教学培训,掌握最新的理论研究知识和最新的技术操作工艺,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尤其是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项目教学时,教师对于设定的“实践项目”,应当提前进行熟悉,掌握汽车维修的技术方法,并根据经验进行项目的整体化分析,找出教学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特殊情况下的预备处理方案,保证项目教学法支持下的实践课堂可以稳定有序的进行。
项目教学法相较于传统教学可能更倾向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理论课堂知识能够有效灵活的运用,所以要求教师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分析,并将碎片化的内容进行主题整合,结合高职汽车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方式、可操作性强的项目,这对教师的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当对即将实施的教学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明确项目教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确保制定的项目计划内容,能够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加入到项目教学活动。并且,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教学教具和汽车维修工具,为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相较于传统的在教室课堂进行的高职汽车专业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更加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在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汽车专业教学过程时,教师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对于项目情景课堂的积极参与性,重视学生在小组团队中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在明确高职汽车专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况下,结合学生以及学校提供的各种教学条件,创设出符合项目教学主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真实的、身临其境的学习实践体验,促进学生更好的抓住教学主题,完成教学任务提出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掌握各种汽车检修的操作技能。
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要在高职汽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对对自己担任的角色进行重新的定位。传统的高职汽车专业的教学更加侧重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次要位置,突出学生的主要位置,让学生能够从之前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而教师则主要负责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境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项目教学,保证教学项目的顺利施行。因此,项目教学法更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弱化了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存在感。
项目教学法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项目教学法下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展开教学。教师应当在项目教学法的引导下,积极鼓励学生对项目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进行积极的探究。教师也应当在项目活动开展之前,开展实践调研活动,了解学生对项目活动的真实体验感受,总结项目教学过程中问题和优势,并在下一次项目教学活动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改正,促进高职汽车专业的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技巧,提升教学项目的完成程度。教师可以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积极联系汽车相关企业,为学生的技术操作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并在条件允许下,让学生可以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汽车检修中。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发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自身操作水平的不足进行及时的改正,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实践项目的问题解决过程,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调研活动的结果分析,开展“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为主体的项目教学,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发动机构造的理论知识,并联系真实场景中的发动机构造,将零件位置一一对应,然后针对项目中提出的对发动机进行维修的任务,讨论正规的检修手段,并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找到操作过程的重点与难点,以及对应的解决方式,从而提高学校效率与团队合作能力。
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在确定项目教学法的目标任务后,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倾向、实际需求差异、研究对象差异等因素,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然后对项目实践提供科学的引导,鼓励各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积极分享已经掌握的理论、操作知识,吸取其他小组成员的学习经验,对自己的知识系统进行补充学习,这有利于促进小组间的团结合作,共同进步。或通过设立小组组长的方式,对小组成员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监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小组整体的学习水平[4]。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采用创设活动小组的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团结合作。
项目教学法的顺利进行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但是,对项目教学法的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汽车专业教学中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在项目课程结束之后,及时的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践操作进行总结分析,针对出现较多的问题,要重点进行二次讲解,保证教学效果。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同时,也对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有更深的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帮助学生分析项目动态、了解项目内容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可以采用帮助学生明确项目开展步骤、设置研究环节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能力。对于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论知识丰富以及实践操作表现良好的同学要给予鼓励,让他们积极分享成功的经验,帮助其他同学更好的完成项目中的任务;对于表现较差的同学,也不应给予过于严厉的批评与指责,而应当让他们分享失败的经验,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5]。对项目活动进行总结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不足,并进行改正,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高职汽车专业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主观能动性的能力,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师没有根据以往的经验深入分析教材,重新整合教材重点,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思维方式和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这种教师专注讲、学生机械记忆的教学模式严重降低了高职汽车专业教学的效率,阻碍了教学过程的顺利发展。而“项目教学法”对于教学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通过对高职汽车专业的理论知识内容进行进行精细的分析,转化成实践项目,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优化,促进教学效率的明显提升。同时,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汽修实训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提供了新兴的教学模式,并希望在此基础上,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技能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