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素质提升策略*

2022-02-14 04:01王春燕李志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2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培训

王春燕 李志娟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阳泉 045000)

一、研究背景

根据2019 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2 年将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企业,在充实教师的同时,“双师型”教师(具有理论和实践教学技能的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从2019 年起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 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从2020 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1]面对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组成部分的英语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对于加快高职院校转型可持续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变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英语专业发展素质要求

(一)崇高的职业道德

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高考成绩不理想,普遍对自己缺乏信心,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保持教育的初心,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高为师、诲人不倦”这些词语都赋予了教师职业的神圣意义。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教师应时刻保持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热忱,始终如一地关爱学生身心发展,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技能的养成,只有教师保持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工作,做学生的榜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调动求知欲以及谋求发展的动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在人格上尊重学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学生,不能用片面的眼光看待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和反馈,善于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使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教育是一项神圣而又艰难的事业,高职院校教师不仅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会他们勤学思辨、主动学习,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自我,不断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二)积极的专业态度

当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对人才素质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产业升级换代速度加快,新技术、新趋势以及新需求要求加快职业教育改革,顺应时代的需求,企业和高职院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日益凸显优势。在此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态度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职院校教师从思想上认同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理念,从行动上践行职业教育新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愿意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和素质,才能培养出一专多能、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三)扎实的业务素质

当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实现教学做一体化,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不仅学习掌握外语语言理论与教学实践知识,而且要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熟悉相关专业发展趋势和技能要求,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在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同时,高职教师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独立研究教学现象的能力,面对新形势、新趋势,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用超强的专业智慧吸引学生,用敬业的态度感染学生,用对教育的热忱影响学生,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能依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专业学习的目标,独立设计教学方案,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将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相融合,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工作中善于反思、总结,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

(四)过硬的科研能力

提升科研能力意味着教师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3 有某种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的内涵其实就是知识。教师知识的学习能力强,掌握知识又快又多,视野就会扩大,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也会有所不同,创新思维能力得以提升,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欲望会增强,而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将让这种欲望转变为行动。通过学习,教师可以拥有洞见力,独立思考的能力随之提升。同时,一个科研能力过硬的教师不仅善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善于在实践中得出经验,提炼为理论成果,并将成果运用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适合岗位需求的复合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要有开放性的视野,树立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理念,总结一线教学经验的同时,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创新意识,探索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五)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能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手段,高职英语课注重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提高,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最新的学习素材,英语学习App、学习网站、微课以及慕课等是学生课下学习英语的优质平台,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线上教学资源,同时,信息化技术也广泛用于课堂教学、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高职院校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运用互联网资源为教育服务的能力,探索新型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线上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整合互联网教学资源,并搭建线上学习平台,真正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教学效果最大化。

三、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现状

(一)教学观念陈旧

“高职院校专职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实践能力偏弱,难以深入参与企业实践教学过程。”[2]目前,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的普遍经历为从“学校”到“学校”,知识结构单一,对职业教育的了解不深入,没有行业企业背景知识以及相关工作经历。他们普遍认为英语只是一门通识必修课,以传授理论为主,忽视了高职英语应该具有的应用性和技术性。英语教师在观念上不接受产教结合,在行动上不落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不包含专业部分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按照单词、语法、阅读和翻译的流程进行,无法体现职业院校英语课程的专业性,更无法将提升学生未来从事的岗位需要的英语知识与专业技能。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他们很少有人在教学过程之后进行反思,有意识地观察和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很少有教师愿意努力提升与改进自己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科研创新能力欠缺

“双师型”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教学和管理水平,也应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具有企业管理的实践能力,以及指导学生企业管理的能力。很多英语教师行业实践经验知识匮乏,无法用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学生,甚至边教边学,没有具备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无法及时更新知识信息,不能激发学习者愿意提升英语的强烈动机,无法对学生专业学习提供指导。

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各专业领域研究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应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转变教学理念,着重研究校企合作下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然而,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忽视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只是将其看作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职院校升级而来的,大量的英语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没有进行系统科学的培训学习,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同时,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教师无法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并开展课题研究,教师的科研范围狭窄、成果较少、层次普遍偏低,没有形成浓厚的科研创新机制。久而久之,很多英语教师对自己的专业素质产生质疑,工作满意度逐渐降低,产生职业倦怠感。

(三)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年度考核缺乏科学合理的硬性指标,无法体现教师真实的工作表现。在制定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之时,通常只重视评价结果,忽略了评价依据的合理性,只关注教师的工作量有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不注重考量教师工作的质量,是否具备创新和开拓精神,有没有实现突破和产生实效,忽视教师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只统计科研论文和著作的数量,不关注科研成果的质量以及是否转化为教学改革成果,忽视考查科研成果是否产生直接或者间接效益,无法真正激励带动高职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在高职教师薪酬制度方面,虽然教师待遇普遍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平均主义的现象,没有形成分层次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教师的工作业绩无法真正在薪酬上得以体现,工作热情难以激发。

四、提升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策略

(一)加强“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

1.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专业素质

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高职院校应加强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力度,提升合作的广度,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在产学研一体化的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提升自身职业能力。高职英语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学生对应的专业所需知识,通过听专业教师授课、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同专业教师交流等方式,拓展专业知识面,了解职业需求,将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专业学习相融合。

依据专业背景,高职英语教师设计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将语言学习和专业技能相融合。为了避免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一线英语教师要深入企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做好调研工作,深入了解用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以此作为依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以及在教学中围绕提升学生综合技能为目标,满足专业需求。

英语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依据专业岗位技能设置教学模块,突出技能训练为主,模拟真实职场环境下英语技能的运用,明确职业教育的理念,用自己过硬的知识素养和对教育的热忱,感染学生。采用翻转课堂、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职场语言环境,形成“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高职英语教师应着重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将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技能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相结合,应将工作重心放在提升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之上,将学生语言学习和技能训练建立在具体的职业场景之中,将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高职英语教师通过深入企业,掌握专业相关背景知识,有助于引导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实践性。结合学生所需的知识技能学习目标,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适合本专业学生具体学情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在未来职场中的竞争力。在“互联网+”的时代,高职英语教师要顺应新时代趋势,提升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运用庞大的互联网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运用智慧教学手段,提升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缩小和名校在教学资源上的差距。在产教融合的大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师应克服职业倦怠感,提升工作热情,明确职业教育的目标,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在与同行业教师之间交流的同时,高职英语教师应当注重自我反思,由此形成改进的措施。

2.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英语教学模式

根据2021 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高等职业教育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基础模块的主题为职业与个人、职业与社会、职业与环境。职场情境任务是在职场中运用英语完成的日常活动。“产教融合要求合理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办学形式、课程体系,从而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3]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当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导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基于职业能力分析,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划分相应的语言知识、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模块。高职英语教师应当创新教学理念,突出英语教学规律与产教融合的要求,强化就业的导向性,扩大实践教学的比例,秉承英语教学为专业服务的理念,在教授英语课程的同时应渗透职业岗位需要的职业精神、专业技能知识以及综合素养的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英语素养和专业技能为目标,保障学生具备未来职业所需的综合技能。

英语教师通过深入了解专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的需求,可以充分了解毕业生在工作场所需要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英语教师在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中,应自觉参与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毕业后适应职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二)提高英语教师的培训质量,拓展学习思路和途径

由于公共英语教师缺乏行业实践经历,没有进行入职前培训,但高职院校职业性的特点,决定了英语应接受更多的专业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搭建全方位、多渠道的培训体系,鼓励合作办学,加快完善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锻炼、校内培训、企业培训、校际交流培训等不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管理机制。高职院校应为英语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的机会,制订更加人性化、多层次的培训计划。各学校依据教师发展状况与实际需求,制订相应的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并如期考核教师实际完成情况,通过完善的政策和机制,保障计划的严格实施。培训项目应侧重于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方式,以掌握行业发展趋势,了解各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激励高职英语教师主动规划专业化发展,将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理论素养,用于指导自身教学实践。

其次,与本科院校不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各行业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学校应通过了解教师专业素质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提高培训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培训的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要有前瞻性,结合受训教师认知水平和培训需求,就教师职业道德、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企业实践培训项目、信息化能力,以提高教师培训迁移效果为目的,鼓励英语教师积极参与教师技能讲座和竞赛,以竞赛促教学,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加快组建一个高素质、专业化的英语教师团队。同时,英语教师通过访学、在线学习、学术会议等,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开展交流和讨论,开阔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提升职教水平,鼓励教师考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提升英语教师教学创新和理论研究的能力。

第三,完善英语教师培训考核与激励机制,考核是教师培训工作的最后一环,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学校将教师培训任务完成指标纳入职称晋升、教师评优工作中,采用多种方法提升和优化培训质量与效果,促进培训迁移效果,真正帮助高职英语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

高职英语教师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评价机制,是产教融合下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环节。高职院校应评估教师教学的具体情况,分析制定的教师教学评估体系的可行性,完善现有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使之真正发挥作用,提升高职英语专业素养。

外语系应形成以人为本、多元化、激励性的评价机制。不仅要有听评课、教研会、备课会、学生评教等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估渠道,而且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与培训经历、科研活动的组织与参与、教学改革与课题的开展也应纳入教师评估体系中,高职院校应当激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创新,建立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鼓励英语教师参与教学竞赛、辅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鼓励教师焕发工作热情,积极申报并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激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积极谋求更高效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应组织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并在教学工作量、晋升职称、工资薪酬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用完善、科学、系统的评价机制全方位激励教师不断地提升自我。

结语

党的十九大以后提出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要求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和实践能力,在产教结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仍存在诸多困难,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现状,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学校和教师的合作。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对人才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创新培训方式,通过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诉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本人应当转变理念,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基于时代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需求,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创新,为实现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高职英语教师除了关注英语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提升之外,还要将培训所学的内容融入实践工作中,增强综合素养,实现英语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为了激发教师工作热情,高职院校应健全教师教学评价机制,与此同时,结合不同院校针对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取不同的教师发展计划和考评激励机制,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培训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培训通知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