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高中生物教学情境的策略分析*

2022-02-14 04:01林光英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2期
关键词:生物情境教师

林光英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重庆 400013)

在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有些教师已经意识到情境的价值,但缺乏经验、能力不足,难以设计出优质的教学情境。比如说,有些生物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过于陌生,脱离学生真实生活;有些生物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过于复杂,学生并不认同;还有些生物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过于单一,学生会感觉厌倦……对于高中生物教师来说,要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在传统的教学情境中创新,努力呈现有趣的教学情境、多元的教学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感染每一名学生。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探讨高中生物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可以给高中生物教师更多启发。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情境的主要作用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学情境的作用体现在“调动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对抽象问题的理解”。高中生物教师要认识到这些积极作用,创建有趣味、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情境,以情境化生物教学,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生物领域的探索精神。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调动学生兴趣

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例如,借助多媒体工具,对生物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剖析,向学生呈现图片信息、思维导图,以及教学短视频,在直观、生动的网络情境中,逐步感染学生情绪,点燃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依据课本知识,设计不同类型的生物实验,将学生带到亲手实验的情境中[1],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经历这个过程之后,无论学生学习基础如何,都可以通过情境化学习,感受生物课堂的趣味,感受生物知识的奇妙。探索生物知识的道路上,学生需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需要发自内心的兴趣、热情。作为新时代高中生物教师,要悉心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与维护。

(二)发散学生思维

在合适的教学情境中,高中学生可以放松身心,发散思维,专注于生物学习。具体来说:一方面,帮助学生放松。要想发散思维,学生要进入到一个轻松的状态,不被外界因素限制,教师可以营造“音乐+故事”的教学情境,调节生物课堂氛围,帮助学生逐步放松,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刺激学生想象。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播放微课,将抽象的生物知识渗透到微课中,构建微课情境,以点带面地启发学生,刺激学生想象。在想象的过程中,学生要思考、质疑、总结[2],要合理地发散思维,建立自己的思维方式。由此可见,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可以获得思维层面的锻炼与成长。

(三)促进学生理解

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理解生物知识,可以化繁为简,产生更好的认知效果。举例来说,在讲解“血糖平衡调节”时,如果只是阅读课本上的理论,学生不一定能认识肝细胞、肌细胞,以及血糖平衡调节的内在机制。这个时候,教师需要换一种方式,以“表演式情境”为例,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表演活动,邀请学生踊跃参与,分别扮演肝细胞、肌细胞等角色。在正式表演之前,学生要认真消化课本知识,逐渐进入表演状态。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展现血糖平衡调节的原理,用心地表达其深层次内容。[3]在表演结束之后,学生要完整地梳理各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化总结。“专业知识+特定环境+亲身体验”,这是情境化教学的突出特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思路更清晰,获得的体验也更真实,这并不是生物教师给予的体验,而是学生自主参与的体验。基于这样的体验,高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抽象理论,扎实地掌握高中生物知识。

二、高中生物教学情境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教师构建情境、运用情境时,需要面对一些现实问题,如“学生难以融入情境,注意力经常不集中”“教学情境脱离生活,师生之间达不成共识”“教学情境针对性不足,最终的教学结果不理想”。从这些问题切入,教师要调整方式和方法,优化教学情境,提升情境式生物教学质量。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学生难以融入情境

教师创建某种教学情境之后,有些学生很难融入,究其原因,学生的注意力经常不集中。当学生注意力过度分散时,内心有很多杂念,并不关注生物课堂上的动态,即使有丰富的教学情境,学生也感受不到。在主观意愿上,学生比较抵触,不愿意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这个时候,教师要重点解决注意力方面的问题。此外,构建特定的教学情境之后,有些生物教师强调“多看”“多听”,没有主张“多参与”“多体验”。当学生处于一种旁观者的角色,学习心态、学习行为都会比较被动,很难融入教学情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中生物教师构建教学情境之后,要鼓励学生参与,将注意力放在“学生体验”上,让学生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一部分,[4],切实发挥情境式教学的作用。

(二)教学情境脱离生活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有些教师经常创设情境,但这些情境并不合理,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具体来说:一方面,教学情境过于主观。有些生物教师以自己的生活为模型,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教师认为很熟悉、很亲切,学生却感到很陌生,师生之间根本达不成共识。教师需要深刻意识到,情境式教学要感染学生,学生才是核心,[5],教师不能过于主观,设计学生无法融入的教学情境;另一方面,教学情境过于深奥。有些生物教师知识储备丰富,视野也非常开阔,希望将一些前沿化信息融入教学情境。其实,生物教师的出发点很好,但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在生物课堂上,有些学生根本不理解过于深奥的教学情境,脑海中一连串问号,并没有真正进入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越学越消沉,心理压力非常大,这并不是情境式生物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教学情境针对性不足

为了营造某种教学情境,有些生物教师忽视教育目标,盲目引入大量教育资源,包括“科普图片”“实验案例”“教学视频”“社会热点”“生物新闻”等,令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确实可以吸引高中学生,塑造高中生物课堂上的特定情境。但这样的情境,没有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与课本上的生物知识不挂钩,偏离教学大纲。即使学生进入这种情境,也处于“玩大过学”的状态,难以吸收课本上的生物知识。另外,有些生物教师构建教学情境时,想要表达的内容太多,设置的教育目标太混乱。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之后,不知道哪一项内容是重点,也不知道哪一个目标是核心,内心十分迷茫,只能盲目地依赖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关于教学情境的设计,要讲究完整性,有目标,有重点,[6],同时,要讲究科学性,有条理、有秩序。如果教学情境涵盖的内容过多,设置的教育目标过多,可能会失去条理、失去秩序。这样的教学情境,表面上很活跃、很精彩,实际上教育性并不强,最终的结果,可能会让教师失望,让学生灰心。以上种种现象,说明高中生物课堂上的教学情境还不够规范化,缺乏一定针对性,需要继续优化。

三、创设高中生物教学情境的有效策略

在科技进步、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上的教学情境越来越丰富。创设高中生物教学情境,有多种方法,也有多种渠道。教师可以积极尝试“借助信息化工具,带领学生进入情境”“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构建生活化情境”“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加强教学情境针对性”,具体来分析:

(一)借助信息化工具,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处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教师可以借助合适的信息化技术,解决“注意力不集中”“体验感不强”等教学问题,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比如说,讲解“基因的本质”时,关于基因的理解,高中学生虽然经常听说,但未必有具象的认识。教师可以制作“基因的本质”多媒体课件,一边解说理论知识,一边呈现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营造出信息化的学习情境。为了更好地升级信息化情境,教师还可以引入VR 技术,在技术性操作下,立体地展示双螺旋结构模型[7],让动态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深深印在学生脑海中,辅助学生理解、记忆。信息化技术营造出来的情境,虽然是一种虚拟空间的情境,但有科学依据,有听觉、视觉等层面的冲击。学生获得的感触,是一种很深刻的感触,学生产生的思考,也是有意义的思考,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DNA 分子相关内容。

(二)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构建生活化情境

过于主观、过于深奥的教学情境,并不适合大部分高中学生。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构建合理情境。举例来说,在《免疫调节》一节的教学中,免疫系统确实存在于体内,无时无刻地发挥着作用,但免疫系统到底如何运作,对于这个问题,有些学生很难清晰、准确地描述出来。教师可以将免疫系统与人体的疾病联系起来,设计生活化情境:“某学生感冒了,随后出现发烧症状,学生感到身体发热、浑身无力、恶心想吐……”针对该情境,教师可以提问:人在感冒时,为什么容易发烧?人在发烧的状态下,主要感受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的机体调节出现紊乱从而引起发烧的呢?从情境到问题,教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学生可以很自然地进入深度思维状态,探索免疫调节的知识。同时,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提出个人观点,并论证自己的观点。[8]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从生活化情境到生物学习,再从生物学习回归到生活体验,高中学生可以快速掌握免疫调节知识。

(三)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加强教学情境针对性

现阶段,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情境的针对性不强,有些学生思路混乱,很难收获知识。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加强教学情境的针对性,避免学生进入低效学习状态。以“植物激素调节”为例,在情境化教学设计中,有些教师会布置实验型学习任务,如“请采购一批未成熟的水果,将这些水果与已经成熟的水果放在一起,观察水果的变化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在这项实验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视角,有些学生可以直接联想到植物激素,有些学生则可能联想到其他方面,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未必会完全遵循教师的思路,比如说,问题A:为什么未成熟的水果会逐渐成熟?问题B:为什么水果成熟之后颜色会发生变化?问题C:为什么有些水果成熟快,有些水果成熟慢?问题D:未成熟的水果与已经成熟的水果,营养价值一样吗?问题E:如何加快水果的成熟过程……每一个问题,都说明学生在发散思维,教师不应束缚学生的思维,但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情境化教学的实效性。在“植物激素调节”教学设计中,生物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出发,重点解答问题A,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植物激素的调节机制,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总结。

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更好地开展生物教学,帮助不同基础的学生,适应高中生物课堂。关于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师可以从不同方面切入:(1)借助信息化工具,实施多媒体教学、VR 教学,带领学生进入特定情境;(2)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巧妙渗透生物课程知识点,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3)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优化教学情境的设计,突出教学情境的重点,加强教学情境的针对性。需要注意的是,在生物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中,既需要教师的参与,也需要学生的配合、支持,学生不应该是沉默的旁观者,应该发扬主人翁精神,主动表达个人想法,提出合理诉求,与生物教师携手,共建共享优质的教学情境,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努力。

猜你喜欢
生物情境教师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最美教师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师如何说课
第12话 完美生物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