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中的文化意象

2022-02-13 14:28葛雯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3期
关键词:鲁滨孙漂流记老人与海

葛雯

英美两种文学之间虽然因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呈现出明显差异,但是它们对世界文学领域发展的贡献都是不可忽视的。英国历史久远,相对而言文化底蕴也就更加深厚;而美国文学产生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通过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我们便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二者存在的文化差异:英国文学作品强调对美好生活及自由的追求;美国文学作品则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反思,对自由的渴求。作为英美文学的代表作,《老人与海》和《鲁滨孙漂流记》均对英美文学带来深远且深刻的影响。尽管二者故事大纲有相似之处,但是细细斟酌其中的文化意象,却可以明显发现其中的差异。

一、文化背景与文化意象概述

在文学创作中,有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一种是与作者成长的环境密切相关的现实文化背景,同时,也会牵涉到作者的成长历程;另一种叫作“文化语境”,它是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所包含的文化背景。也就是说,就算作品内容描绘的是一个被架空的社会,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文化背景。英美诸多文学在实际创作阶段,其文化背景均与作者的实际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同时也是以这个为依据来构筑整个文学作品。

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叙述故事的形式来呈现作者的思维是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所以这种作品与科普类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无法单一通过文字来描绘什么是“文化”,而是需要通过对环境、人物、情节的描写,从而表现出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果能真正地将文化和文化的描述方法结合起来,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它的表现效果。然而,由于文化的内涵是包含在文化意象中的,因此在跨文化语境下,读者很难从内容中找到文化意象,更难以解读内容与文化内涵。基于上述原因,对英美文学中的文化意象进行深入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二、文化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在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可视为表象系统。意象的本质其实就是在审美过程中个体表现出的意志、艺术追求、意念,以及在文学创作时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的中心意念。意象属于辩证性的存在,单一意象无法在文学作品中发挥作用,而是需要将“意”与“象”结合起来。不同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截然不同的文化意象,这也使得在英美文学史中,诸多优秀文学作者的作品就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文学之星。

文学作品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浑成性、形象性、寓意性。意象虽然抽象,却可以借助文字符号将其中的核心要义传递出来,但是也存有一定象征性,因此能够被读者在阅读中直观感知到;相反,如果只有文字描述而缺少意象表达,则不能将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凸显出来,读者也无法感受作者所感。所谓“浑成性”,表示“意”与“象”并非简单结合,而是在建立有效性的基础上融为一体,即情与景的融合,将所思、所想、所感融入具体景象中,借助具体事物实现情感抒发的目的。所谓“寓意性”,就是说“意”需要通过“寓”的方式呈现出来,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内容、描写融合起来,甚至可以说“意”为作者明确了创作指导方向,然后基于这一方向针对性重组物象。文学创作关注事物的普遍文化意义,通常会用具体形象来体现“意”。在进行意象表达过程时,比喻、描述、拟情等是作者普遍采用的手法。文化意象的融入,赋予文学作品深刻、独特的文化内涵,增强了作品内容与情节的可读性,同时也可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老人与海》和《鲁滨孙漂流记》的文化背景

(一)《老人与海》的文化背景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在1952年正式创作完成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海明威的一生失而不败,在文学创作中对勇气、死亡等能够使生命出现动荡的元素情有独钟。故事主人公是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作品讲述了渔夫与巨大的马林鱼在大海中多次搏斗的历程。细细品读此故事,读者便可了解到老年古巴渔夫与大马林鱼的命运归宿是那么的相同,比如大马林鱼生来就无法逃脱被人类捕捉的命运,而个体生命也无法逃脱生死。作者也是在通过故事告诉读者学会正视死亡。可以说,海明威这部作品的境界与人类精神境界是一致的,他将死亡视为一种美、一种安静。

《老人与海》与《鲁滨孙漂流记》不同的是,它一经问世便获得文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在1953年还荣获“普利策奖”,由此可见海明威这部作品在20世纪美国的影响力。也许在常人眼中,老年人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但是海明威另辟蹊径,让读者通过作品体会到这类人的大无畏、勇敢抗争的精神。海明威借助对老渔夫不言放弃、不屈不挠行为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强大的自然,人类依然可以获得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并不理想或是失败的,但宝贵的是奋斗的体验,让人们学会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强人。作者笔下的勇气,分为体力上的不畏惧与精神上的勇气两种,而个体只有学会蔑视死亡或者冷静看待死亡,才能最终拥有战胜一切、敢于拼搏的勇气。美国文学虽然发展里程并不长,但是具有独有的风格特点,《老人与海》便是创作于美国新旧文学交替时期,将当时美国本土文学特色、文学批判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魯滨孙漂流记》的文化背景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五十九岁时完成的书信体文学作品。其主要内容是主人公鲁滨孙因为遭受强大风暴,来到没有人烟的荒岛。即便如此,鲁滨孙依旧没有放弃生活与生命,依靠强韧意志顽强生存下来,甚至还解救出了被野人囚禁的“星期五”。就这样日复一日,鲁滨孙与“星期五”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两个月零十九天后得以返回故乡。从故事情节来看,《鲁滨孙漂流记》的确属于虚拟文学,但事实上作者并非完全虚构,而是受到苏格兰水手被船长遗弃在大西洋的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后创作而成,对后世文学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这部著作创作于英国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文学过渡时期,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色彩。鲁滨孙身上的精神与智慧让读者从中真切感受到人性中的真、善、美,进而引发读者对当前社会现状的思考。

四、《老人与海》和《鲁滨孙漂流记》的文学表现手法

两部文学作品均是以海洋作为故事背景,而且两位主人公都具有同样顽强的意志力和敢于抗争的精神品格。但是,如果从文学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解析,我们又能发现二者存在的差异之处。

(一)《老人与海》的文学表现手法

海明威在创作《老人与海》时,选择用迟暮老人作为故事的主人公,这位老渔夫虽然生命气息衰弱,但是依旧在多日未进食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去茫茫海洋中捕鱼。外部环境已经如此恶劣,作者还继续塑造一个无比凶悍强大的大马林鱼与大鲨鱼作为老渔夫的搏斗对手。整个故事情节非常紧凑,用缓急相间的手法将老渔夫八十多天的出海捕鱼经历立体化地描绘出来,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老渔夫在这一过程中的情绪变化。特别是老渔夫在与大马林鱼、大鲨鱼搏斗的场景中,尽管在文字中就能明显感知到老渔夫体力不支,但是他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依旧没有放弃抗争,最终通过不懈努力战胜了艰难险阻。此种表现手法,更容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牵动读者的阅读情绪,在阅读中对老渔夫的危险处境而担忧。全书的高潮部分为老渔夫同大马林鱼、大鲨鱼殊死搏斗的情节,作者通过对细节的精心刻画,将老渔夫坚毅、不屈、顽强的品质直观地呈现给读者。

(二)《魯滨孙漂流记》的文学表现手法

作者以主人公鲁滨孙对航海的执着信念为故事的线索,将鲁滨孙在茫茫海洋中的航海事迹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工具,使鲁滨孙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顽强地生存下来。与《老人与海》的文学表现手法差异之处在于,作者是以日记的形式进行写作,以“我”(鲁滨孙)第一人称展开情节描述。全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即“我”离家出走之后的第三次航海经历、“我”离家出走后的第四次航海经历、二十八年后回到英国的种种事件。作者将鲁滨孙在荒岛的生活经历作为写作重点,生动地刻画出鲁滨孙面对未知时表现的缜密思维与冷静行事方式。作者赋予笔下的鲁滨孙冒险家精神—他不屈不挠、乐观坚毅、勇敢机智,这也正是万千读者心中理想的英雄形象。

五、《老人与海》和《鲁滨孙漂流记》的文化底蕴

由于英国和美国临海的地理位置,因此文学作品中海洋文化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老人与海》和《鲁滨孙漂流记》将海洋作为故事情节的发展背景,两位主人公与海洋之间也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与海洋对抗的情节推动故事整体走向。尽管如此,两部作品在文化底蕴方面依旧表现出诸多差异。

(一)《老人与海》的文化底蕴

作者在创作之初,便将主人公放置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命气息衰弱的古巴老渔夫,仅仅依靠脚下的船只、手中的鱼枪同大马林鱼和大鲨鱼殊死搏斗。当然,从自然斗争的角度来说,老渔夫的确获得了胜利,但换一个角度,老渔夫并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物质,所以并不是理想中的成功。这位迟暮的老渔夫虽然没有捕捉到大鱼,但是他的身上多了一种“超人”品质,以及坦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冷静地面对死亡的“硬汉”气质。海明威笔下所描绘的浩瀚大海,并非简单地指代老渔夫所处的捕鱼环境,故事中的大鲨鱼同样并非为丰富故事情节而出现。从老渔夫的视角出发,充满未知的浩瀚大海可以让他获取到支撑生活的物质,因此对于老渔夫来说,大海是仁慈且美丽的;但是当暴风雨来临之时,大海又表现出凶悍残忍的一面,这也是为什么老渔夫将大海看作一位女性的根本原因。有时,老渔夫甚至会将“盗贼鸟与强大的鸟”进行比较,用于象征大海,而读者只要在阅读时联系美国的社会现实,便可了解到当时美国人民对自由社会的渴望。说到故事内容中的“鲨鱼”,很多读者会用惯性思维将之视为“恶”的代表,因为它掠夺了老渔夫捕获的大鱼,其实鲨鱼也是作者对社会现状的隐喻。特别是作者描写到“白色的马林鱼骨”,用一段海上风光描写来映衬这一壮观的景象,与老渔夫空手而归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更是将弱势群体所处的生存环境表现得愈加突出。而老渔夫在与大海搏斗中依靠的是自己的身体力量,表现出人类对原始力量的依赖及对物质生活的依赖。海明威借助文学作品,将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人生哲学体现出来。

(二)《鲁滨孙漂流记》的文化底蕴

《鲁滨孙漂流记》中融合了多种想象性质的文学色彩,尤其是对鲁滨孙在荒岛中生存二十八年的经历部分的描写,跨越了常规思维的局限。但是,从实质上来说,该作品在描写鲁滨孙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时,也应用到丰富的现实主义元素,让读者在品读鉴赏之时,脑海中不由地再现出社会文明现象与社会发展过程。

简单而言,外在看作者似是在描写鲁滨孙二十八年荒岛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历,其内在是描写鲁滨孙的生存环境、社会地位、理想信念等。通过作者对鲁滨孙的描写可以清楚了解到,鲁滨孙在社会中属于不需要辛苦劳作、无须经历生活折磨的人,但作者给予了鲁滨孙不安于现状的奋斗精神。正因如此,鲁滨孙才拥有了坚定的航海信念,不惜违背父母意愿选择远走探索外面的大千世界。鲁滨孙拥有常人不具备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个性、有主见,即使面对大自然的种种不可抗力,依旧坚定地告诫自己要“用全部的时间拼尽全力来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作者用书信体的形式对鲁滨孙具备的所有美好品德展开称颂,而此种人物品质也代表了英国人对自由个性的无限期许和对冒险的强烈向往,将人民顽强抗争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是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艺术。英美文学尽管同根同源,但它们的发展轨迹与其对应的社会、历史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英国文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其文学作品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而美国文学尽管产生时间很短,但发展前景不可限量。英国的文学多是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命的追寻,美国的文学多是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对权力的反抗及对自由的渴求。将《老人与海》和《鲁滨孙漂流记》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二者看似相似,实则天壤之别,包含了不同的文化意象。

英美文学在世界文学领域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它们的风格差异很大,但是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带来极大影响,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猜你喜欢
鲁滨孙漂流记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节选)
拯救火星“鲁滨孙”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漂流记
《老人与海》给我带来的快乐
追求梦想,捍卫尊严——读《老人与海》有感
成功在于什么?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鲁滨逊漂流记
枧潭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