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敏,叶丽芳,赵令群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根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共有在校生3496.13万人,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1893.10万人;职业本科在校生12.93万人;高职(专科)在校生1590.10万人。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都来自农村,而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更高,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尤为突出。因此,区分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精准化帮扶,探索符合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脱贫教育对策,是一个符合育人要求,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的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直备受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多方的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结构、家庭环境、综合素质与本科院校有较大的区别,为此将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进行分类研究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意义的,这也是“精准”的要求。在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初步排查和疏导,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培育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1]。因此,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度出发,探索具有实际指导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脱贫教育对策,对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
为了解和掌握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本课题组用群体抽样方法于2022年9月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抽取来自不同二级学院的5个班级的1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名普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包含90个题目,以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每项采用1~5级评分,分别表示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调查采用发放电子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问卷97份,普通学生有效问卷97份,共194份,回收率97%。
在表1中,除躯体化与精神病性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外(P>0.05,表明无显著差异),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5项因子存在显著差异(0.05>P>0.001),在恐怖、人际关系敏感2项因子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表明具有极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躯体化外,其余各项因子分均高于普通学生,说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普通学生。
表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与普通学生组SCL-90因子分比较
从SCL-90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家庭经济困难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这些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心理上承受着更大的精神压力,并且会不断扩大,在这种巨大心理压力作用下,他们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自卑、自闭、焦虑、压抑等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通过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大部分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家庭收入低,与身边其他同学存在很大差距,认为各方面比不上其他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学校,确实也有部分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看不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自卑感,甚至不断封闭自我,不愿意与他人交流。
自尊本来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但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把家庭困难看作是不光彩的标志,拒绝他人的关心与帮助。过度看重自尊水平的心理,其实是一种自卑的表现,真正自尊自信的人,不会过度在意别人的言行举止。过于自尊,还容易产生一种嫉妒心理,这种不良情绪,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不利于个人的成长。
焦虑是每个人都会产生的情绪,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的情况较为明显。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求学期间学杂费、生活费等各项费用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这就会让他们因自己不能帮家庭减轻负担而焦虑。还会因为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担心没有好的背景而找不到工作等各种压力而产生焦虑。长期处在焦虑的消极情绪体验之中,得不到有效调节,容易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其他同学一样,渴望交流,希望通过加入学生会、各种社团,锻炼自我,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但因家庭经济困难,认为别人不愿意与自己交往,碰到人际关系紧张时选择退缩和自我封闭,独来独往,并且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长期人际关系不适应易导致抑郁和人格扭曲。
本研究以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研究对象,借鉴精准化理念,研究如何开展精准化心理健康教育,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进行教育管理。
精准识别,为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真实性、可靠性提供了保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脱贫精准化提供了条件。所谓“心理贫困”,就是指大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压力所导致的自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面变化。“心理贫困”不完全等同于心理疾病,只是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看待问题,由于错误认知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反应[2]。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由于个体差异性,教育的目标、方式、内容都要呈现针对性。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不仅需要掌握精准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工作标准,还需要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这是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脱贫的重要环节。
在辩证唯物主义中,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辅导员到学校、社会、家庭、学生主体建立完善的“五合一”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外界的推动作用,最终促成学生主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在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要先借助外界的力量进行精准化识别,通过精准的方式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再以精准的教育方式进行心理咨询以及后期精准化的帮扶管理,形成一个有外界力量强力介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脱贫工作模式。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应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外促性的目的是促发学生内在的心理朝健康化发展。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脱贫的内生性在于,将外界的心理咨询辅导、心理治疗等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向良性互动。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是学校育人的目标。要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脱贫,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内在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精准地将学生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关注与兴趣,主动地融入辅导员组织的各类心理教育活动中,以内源性的方式激发贫困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在个人努力下实现真正的心理脱贫[3]。
通过学校精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直接获得经济资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之后,辅导员应把工作重心转化到如何让学生完成心理脱贫。即辅导员必须兼顾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两维性”,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脱贫工作时,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引导学生接纳自身的情绪,学会管理自身的压力,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元化的心理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完成心理脱贫的过程中,物质脱贫与心理脱贫不是独立的两方面,而是相互影响、互补的关系,需要同时强化物质上的“心理脱贫”和精神层面的“心理脱贫”。
青年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国家和社会共同关注的教育目标,学生的心理教育对落实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管理精准”,探究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脱贫教育对策,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培养高质量人才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明确的教育目标是建构高职院校心理脱贫教育模式的保证。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心理建构模式的客观要求,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出发,以精准的目标进行心理教育模式的建构。首先,在前期工作中,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精准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经济资助。其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体心理问题会有不同的表现,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出发,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体阶段性心理发展差异。心理脱贫教育目标应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基本规律,符合新时代人才素质结构要求,如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适应时代变化的竞争能力、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等。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脱贫既要有实质性的目标,也要有更深层次的指向性目标。精准化的双重目标,既可以遵循个体心理素质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又可动态化地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成长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观察,再一一对应心理问题找到有效诊疗措施。通过建构明确的心理脱贫教育目标,可精准地监测学生已有的心理健康障碍,也可预防学生在某些具体方面可能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发展性的心理脱贫教育目标,可以为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学生心理品格奠定基础。
心理脱贫教育的内容建构是要通过对前期开展的系列工作进行分析、整理、总结而做出合理化选择,即要达到建构精准化的心理脱贫教育内容需层级递进、融合联动。首先,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后,即可通过问卷调查、家庭访谈、谈心谈话等环节深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争取在此环节精准诊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其次,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精准化的内容特征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一般不是由单一因素引发的,所表现的心理问题也不是单一方面的,因此要了解心理问题内容的层次性、综合性、复杂性特征。再次,分析心理问题要做到精准化,还要注重个体差异性、个体本身的阶段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年龄阶段、发展阶段等差异所产生的心理问题、所要关注的心理健康内容都是不同的。因此,在选择心理脱贫教育模式的建构内容时,要结合每一个学生面临的不同心理问题与心理发展规律,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特征,注重不同个性的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殊心理发展任务。最后,还应考虑到社会发展对人才心理素质健康的要求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未来发展的需求,将一切关系到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内容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脱贫教育模式的内容建构中,才能确保所建构的模式符合学生发展规律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心理脱贫教育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心理脱贫教育模式中的教育目标是否落地、教育内容建构是否合理有效。教育方式的选择看似是每一个环节单独出现的个体,但方式的选择以及组合要考量心理脱贫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心理教育方式的选择应全方位覆盖整个心理脱贫教育的过程,即从前期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始,到后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教育模式下完成心理脱贫,这是一个多维、多层次且处于螺旋上升发展的复合过程,每一个心理脱贫教育方式的选择都应精准对应所要实现的目标与体现的内容。首先,在前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识别阶段,到后期精准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课程的设置都是较优的选择。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课程可分为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入学后的各类心理教育课程。可设置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层面的心理教育课程,精准地根据每个学院不同学生的特点,侧重设计不同的心理教育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新生从入学到开学之初都会进行心理普查,要利用好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普查的平台和所得的数据分析。在此基础阶段,建立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定期跟踪,不断反馈、更新,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档案的时效性与完整度。其次,除学校开设的心理活动外,为了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二级学院应在学校活动基础之上,设置更为丰富的心理活动,如心理沙龙、心理学术讲座、心理沙盘训练、心理知识竞赛、心理角色扮演体验、心理咨询辅导等实质性教育方式,形成校院两级的衔接配合,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全方位、多途径的心理脱贫教育方式。最后,要凸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在心理脱贫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所采用的心理脱贫教育方式,要想达到精准化的效果,在创设课程与活动之外,应该把重心放在激发学生心理潜能之上,让他们积极主动投入到心理脱贫教育中。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脱贫教育模式的建构是否科学可行,要看教育过程的融合度与精准度,应建立精准、协调、联动、动态的心理脱贫教育机制。首先,根据心理脱贫教育目标,针对精准的对象深入调查心理健康状况,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制定符合不同学生心理教育需求的教育计划。教育计划的制定也要体现心理脱贫教育模式的层级关系,即解决不同层次的心理问题对应不同的心理教育重点的问题。其次,将心理脱贫教育内容融合进各个心理教育环节,整合不同教育方式的心理教育力量,构建完整的心理脱贫教育体系,并形成从对象精准到目标精准、内容精准的协调机制,让每一个心理脱贫教育目标以精准的心理脱贫教育内容呈现,再通过各个教育途径得到落实,确保每一个教育方式的选择都可以发挥实际的作用。再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特殊心理发展任务,提供丰富多样化的心理教育方式,目的是通过外力作用促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内在的心理潜能。不同的心理脱贫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是引发学生心理变化的条件,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心理脱贫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教育方式的选择也应从激发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正视并积极主动接受自身心理发展任务出发,以达到通过精准联动的模式运作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正完成心理脱贫的效果。最后,每一个心理脱贫教育目标的完成并不代表着心理脱贫教育的结束,因为心理脱贫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已有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之后,继而需要关注的是学生随着成长经历而带来的不同心理问题。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脱贫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是一个相互融合的、动态的发展趋势。根据这个趋势采取渗透式的心理脱贫教育方式,线下与线上心理脱贫教育协同进行,整合一切可用的有效心理教育资源,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形成动态监测、融合联动的心理脱贫教育过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既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部分。作为一线工作者,辅导员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时代,从辅导员角度深入研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积极探究带有时代特点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新的课题。需要不断摸索实践,才能为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参考,更好更快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摆脱心理贫困,培育他们“理性平和、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学习,促进他们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