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过灵芝
“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不应追求和停留于物质层面的富足,应涵盖精神领域,才是全方位、多维度和高水平的富裕,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前,以传媒、动漫、游戏、音乐、阅读、视频、展示、演艺、装备等形态为主的数字文化产业核心产品与服务,已成为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主要形式
数字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的产业,是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相融合的产物,包含数字文化内容生产与传播、数字文化创意活动、数字创意技术设备制造、数字文化创意产品生产、数字化设计服务、数字创意与融合服务等内容。当前,以传媒、动漫、游戏、音乐、阅读、视频、展示、演艺、装备等形态为主的数字文化产业核心产品与服务,已成为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主要形式。
近年来,杭州在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了全省和全国前列,特别是数字影视、数字动漫、网络游戏、短视频等行业的蓬勃发展,为杭州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带来新动力、开辟新空间,为推动精神领域“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不应追求和停留于物质层面的富足,应涵盖精神领域,才是全方位、多维度和高水平的富裕,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数字文化产业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数字文化产业作为传统文化产业提质升级的新兴产业,既有文化产业之共性——其发展立足于人类现实生活的精神与物质实践的统一,富有社会经济、人文精神、思想交流等价值意蕴;也有数字文化产业之特性——凭借数字技术优势,能更精准把握人的需求,来服务于人这一文化消费主体,在更广范围、更为深刻地存在于人的生活场域中。
数字文化产业能推动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认同。数字文化产业的生产过程贴合人民生活,是文化精神传播的重要载体,发挥着文化传播媒介的功能。数字化打破时空边界的特征,主流文化精神通过数字文化产业这一传播媒介,渗透在主体生活生产的每个流程中,使文化精神得到广泛传播。数字文化产业的交互性特征使这种文化精神又逐渐内化成为主体认知的一部分,构成增强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
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对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将所蕴含的价值内容与数字技术的新形式新要素结合好,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
加强数字文化企业与互联网旅游企业对接合作,促进文化创意向旅游领域拓展。
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上看,精神生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温床”和启动器,文化产业是精神生产的现代形态和必然产物。文化产业对整个社会生产以至整个社会的动力作用,充分体现在其高文化含量、高层次素质和高智力因素的特点上。在建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打造共同的精神家园尤为重要。
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数字文化产业坚守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力推丰富的精神生活、助力强劲的文化实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是推动其不断推陈出新,用优质的文化精品斩获市场竞争力,并在数字化赋能下,通过个性化的方式和载体将全民融入文化的创作、传播和互动之中,从而将共同价值传递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数字文化产业成为打造人类共同精神家园的有力保障。
谋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非只是在短时间内通过砸资金、砸人才、砸政策冲“高峰”,而是要注重产业“高原”环境的营造,以“高原环境”孕育“高峰标杆”。
从重视人力的吸引转向重视人才的留用。数字文化产业以创意为核心,尤其重视人的参与,人的价值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实现数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吸引高质量的人才,留住高质量的人才。
从重视产业竞争力提升转向城市吸引力营造。包括人才吸引力、政策吸引力、社会治安吸引力、城市形象吸引力和人文风情吸引力,以此吸引更多新生代优质数字文化人才和企业在杭州“生根”,与杭州共成长。
手机APP软件的操作界面是否友好、人性化往往是决定使用者是否下载软件安装的关键。软件安装成功运行后,各种功能操作是否简单易学往往是使用者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该手机软件的决定因素。因此,微信微课程设计在设计起始阶段就要充分考虑以上两个因素,尽量激发学习者的兴趣,积极地参与、投入与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从重视资本拉动转向强化数字驱动。在政策扶持、资本红利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本轮数字化改革的浪潮,不断探索数字化改革驱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使得政府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解放更多资本进入的压力,鼓励开展更具前瞻性的趋势研判和政策研究。
数字文化产业作为传统文化产业提质升级的新兴产业,既有文化产业之共性——其发展立足于人类现实生活的精神与物质实践的统一,富有社会经济、人文精神、思想交流等价值意蕴;也有数字文化产业之特性——凭借数字技术优势,能更精准把握人的需求,来服务于人这一文化消费主体,在更广范围、更为深刻地存在于人的生活场域中。
数字文化产业消费作为一种非刚性、非必需的消费市场,无法通过扩大必需服务的生产产能来形成规模效应,而是通过提高价值带来增量,即创造新的文化消费价值,包括审美、社交、体验、新鲜、愉悦、高雅、精致等附加体验,引导人们追求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
加强数字文化的交互作用,激发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数字经济通过互联网直达每个消费者个体,使得消费者对于数字文化内容的小众化、个性化需求明显增加,交互性更为突出,数字文化消费形式迭代更新的需求更加强烈,文化消费市场也更为广阔和多元。数字文化产品和数字文化服务应借助数字交互技术,让原先封闭的文化生产过程变得更加开放,从而形成生产者和消费者实时共享型、多方参与型的文化消费新业态。
提升数字文化的示范力,建设数字消费的应用新场景。当前,社会正从传统消费为主跨入以新消费为主的新时代,新消费的主流是人们在“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以精神和心理需求引领更高生活品质的消费追求。杭州是全国新消费市场潜力最大的城市群之一,以享受精致生活、满足精神需求为主的服务型消费,正在成为杭州居民消费的新潮流。在大趋势的引导下,杭州要加快推动“在地、在场、在线”相结合,建设一大批线上消费与线下消费互动的应用场景,深刻把握数字文化内容属性,加强原创能力建设,创造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数字文化产品。
激发新动能,在传统产业中注入新智力。杭州文化产业领域中有不少传统形态的产业,在投入和产出的效率上缺乏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比较低。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结合产生的新动能,不仅仅表现在开发数字出版、电竞游戏等新业态,还表现在通过数字技术和“数据+算力”,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智能化升级,以数字经济带动文化装备产业向科技型、智能化、品牌化方向持续升级。
引导“宅经济”健康发展,鼓励线上直播、有声产品、地理信息等服务新方式,发展基于知识传播、经验分享的创新平台。
推动新供给,以规模竞争创造新效益。在文化生产领域中,数字文化产业以在线、智能、交互、跨界为四大特征。创新型的文化企业要运用互联网思维,能够对超量资源进行快速整合与掌控,形成流量经济的规模化优势。
谋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非只是在短时间内通过砸资金、砸人才、砸政策冲“高峰”,而是要注重产业“高原”环境的营造,以“高原环境”孕育“高峰标杆”。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应从重视人力的吸引转向重视人才的留用,重视产业竞争力提升转向城市吸引力营造,重视资本拉动转向强化数字驱动。
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围绕数字文化产业技术创新需求,集聚文化及相关产业重点实验室、骨干企业、高校院所、研究院、研发中心等创新机构资源。激发数据资源要素潜力,支持文化企业升级信息系统,建设数据汇聚平台,推动全流程数据采集,形成完整贯通的数据链。
构建和形成数字文化产业链,扩展产业链空间,增强产业集聚区核心竞争力,应用5G、人工智能、云平台和物联网等杭州本土技术特长,为集聚区市场主体提供互联网众创、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和个性化定制服务,促进数字文化产业核心技术升级,持续发挥产业核心竞争优势。
加快培育市场多元主体,释放产业生态合力。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对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将所蕴含的价值内容与数字技术的新形式新要素结合好,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支持文化场馆、文娱场所、景区景点、街区园区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将创作、生产和传播等向云上拓展。支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新媒体传播推广,鼓励线下文艺资源、文娱模式数字化,创新表现形式,深化文化内涵。鼓励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数字文化产品,助力扶贫开发。
发挥区域自然地理优势,利用数字化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强数字文化企业与互联网旅游企业对接合作,促进文化创意向旅游领域拓展。推进数字文化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消费品工业、智慧农业融合发展,与金融、物流、教育、体育、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发展品牌授权,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品牌价值和文化价值。促进数字文化与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在线新经济结合,发展直播带货等线上内容生产新模式。推动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公共文化场馆的应用,丰富公共文化空间体验形式和内容。
发挥区域人文地理优势,深入推进“互联网+”,促进文化产业上线上云,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培育文化领域垂直电商供应链平台,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鼓励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开发文化服务功能和产品、举办文化消费活动,支持互联网企业打造数字精品内容创作和新兴数字文化资源传播平台,支持具备条件的文化企业平台化拓展,培育一批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平台企业。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与文化文物单位、旅游景区度假区合作,探索流量转化、体验付费、服务运营等新模式。引导“宅经济”健康发展,鼓励线上直播、有声产品、地理信息等服务新方式,发展基于知识传播、经验分享的创新平台。
杭州是全国新消费市场潜力最大的城市群之一,以享受精致生活、满足精神需求为主的服务型消费,正在成为杭州居民消费的新潮流。在大趋势的引导下,杭州要加快推动“在地、在场、在线”相结合,建设一大批线上消费与线下消费互动的应用场景,深刻把握数字文化内容属性,加强原创能力建设,创造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数字文化产品。
优化对外文化贸易结构,更加重视数字文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推动优质音乐、影视、漫画和文学借助数字渠道进入东亚、南亚、北美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努力扩大现代创意设计服务、文化内容生产服务等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增强文化服务的知识溢出效应。壮大杭州特色、中国特色优势文化产业竞争力,构建多元化、互动式、沉浸式的数字文化消费场景,借助现代科技赋能形成新型文化业态。
把握好短视频、直播、手机游戏、电子竞技、移动社交平台快速发展的态势,促使数字文学、数字音乐等文化消费产业在“后疫情”时期发挥更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