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可彩 王 齐
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而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培养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1]。护理专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主要为“2+1”教学模式,即进行为期两年的校内培养和为期一年的临床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为了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采用实践方式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程认识的教学方法及过程[2]。基于此,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开展了校院合作的教学模式。校院合作模式[3]是指学校与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合作,使得学生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尤其是在护理教学中,理论教学和临床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校院合作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校和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专职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校和医院在教学、护理和医疗方面共同发展[3]。因此,推行校院合作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近年来我国基于校院合作的高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进行综述,旨在为国内高职院校护理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研究已表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4]。目前,高职护理专业校内实训教学主要包括“院中校” 实训教学等模式,具体如下:
1.1 “院中校”实训教学[5]“院中校”实训教学是以学校与医院为双主体的运行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的真实情景下,实现理论教学、床边展示、实习实训全过程的临床教学。在合作过程中,合作医院主要的任务是承担临床阶段的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指导专业及课程建设与改革。“院中校”的具体运行模式为:第一学年医学基础相关课程在学校学习;第二学年临床专业课程在“院中校”实训基地完成。在此期间,护理相关的专业课程由医院临床教师完成,日常管理主要由医院实习管理部门承担;学生在最后一学年顶岗实习可自由选择留院或进入其他三级医院。“院中校”实训基地兼具生产化特色和学校化优点,其各部分具有独立功能和通用性,并且健全相应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同时,实训教学内容涵盖面广,包括了基本知识和技能、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培养。此外,“院中校”实训模式能够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真正实现职业岗位对接,提高护生的学习效率[6]。但目前尚缺乏“院中校”实训模式对于高职护生毕业后临床实践能力的纵向调查研究,未来可进一步对该实训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
1.2 仿真实训教学 仿真训练[7-8]是一种高度模拟真实情况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均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护理仿真实训基地的环境主要包括护士站、重症监护室、模拟病房等,是参照医院真实环境设计的。仿真实训教学是将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多元智能学习理论以及反思学习法等应用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目前,许多国内护理院校通过改善校内护理实训基地、优化实验基地的硬件和软件等方式开展仿真实训,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外,有研究[8]指出,为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可建设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从而促进校企合作、保证实训教学的开展,实现学生从课堂到实际工作环境的紧密衔接。因此,进一步推进高职护理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及资源共享,对于促进护理实训教学发展、深化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1.3 实境教学模式[9]“实境式”教学是在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中,参照行业、职业和岗位的实际要求建立的一种现场体验式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在课程结构、内容及考评等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10]指出,实境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高职护生的操作技能以及理论水平,进而提升综合护理能力。研究表明,实境教学模式通过尽可能将护理专业学生置于真实职业环境中,使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专业相关知识,有效弥补了传统封闭式教学存在的不足,从而培养出符合职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实境教学模式是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成果,该模式的应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
1.4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 情景模拟教学法[10]是通过设计,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相应的知识、实现个人能力提高的教学方法,具体实施方法为:教师在课前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进行情景设计,让学生根据情景设计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呈现情景过程。情景模拟教学法已被广泛使用,国外一项研究指出,相较于护理专业其他核心课程,采用模拟教学法替代传统临床实习具有较高的有效率,能够培养护生的实践能力及批判性思维[11]。此外,研究[12-13]指出,情景模拟教学法兼具操作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将该教学法应用于在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是将理论与实践接轨、将素质教育与职业需求接轨的重要体现,可提高护生的临床能力。但目前,关于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高校实训教学中的效果的多中心、纵向研究尚不多见。
1.5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14](project based learning)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完成岗位项目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具备了项目管理和“做中学”教育思想的双重特性,重点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该教学法具体通过老师交由学生完成独立项目,让学生通过实践充分了解某一类知识,从而掌握该项目。赵靖的研究[15]亦表明,项目教学法模式适用于高职内科护理学的实践教学。虽然多项研究已经表明实施项目教学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学习资源方面,尚缺乏与之相匹配的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库;在教学评价方面缺乏针对性的评价指标,尤其是能够体现项目教学要素和学生表现的评价指标。因此,未来仍需对项目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进一步完善。
2.1 “参与共治”教学模式[16]“参与共治”模式包括:案例学习、临床操作训练以及成立护理安全工作观察小组。安全工作观察小组可进行全院安全巡察,发现现存或潜在的安全问题时,及时指出并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跟踪观察。同时,鼓励护理实习生能够发现带教老师的问题并及时向护理部反馈。研究表明,“参与共治”模式运用于临床护生带教过程中,不仅能够显著强化护生对护理安全相关知识的掌握,同时可以规范护生的安全行为,有效避免因护理不良事件而导致的医疗纠纷的发生。但该种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已经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因此在临床实习前期的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2 一对一导师制培养模式 一对一护理导师制主要是指为实习护生安排指定的导师,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指导,包括对护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教育等方面的指导,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状况,根据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导师的指定方法为: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所在的第一个科室的临床带教老师即为该生的临床实习全程导师。护生在实习轮转期间,则由相应科室的带教老师负责带教。导师与各科室专科导师实时沟通,全面了解实习生情况[17]。在实习的全过程中,导师需要对护生的生活、学习、见习等方面进行管理。研究[18]表明,一对一导师制的实行,能够提升护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进而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同时,导师通过全程带教,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因此,一对一导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针对性地提高护生的临床能力,但该模式对医院的教学师资及带教管理有较高的要求,如何在实习护生的整个实习周期内实现导师的连续性、全方面指导,是值得在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2.3 基于任务导向的体验式教学法 基于任务导向的体验式教学法[19-21]是指根据护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情景任务为导向,激发护生的学习成就体验感。护生通过亲身经历这种情景机会,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和构建,并发展自身能力。具体实施方法为:①教师准备:课前1周向护生发放实践教学任务、提供护生自学所需材料。②护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与老师交流,并且与其他小组护生进行讨论。③课中组织:教师选取病例,创造护理仿真情景。根据创造的工作情景,组织护生角色扮演和实操模拟演练。④课后拓展:老师布置课后任务,并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制作PPT等学习资料供护生观摩。
3.1 “云实训”教学模式[22]“云实训”教学模式是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前开展线上集体备课,研讨实训的内容、形式、方法等并确定方案。方案确定后,商定网络实训平台,并上传实训教学资源,护生进行线上学习、分组讨论、线下实操并展示,教师线上指导。“云实训”是基于“互联网+”的疫情背景下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实践。在未来的研究及实践中,可对目前相关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不断丰富“云实训”教学内容并且进一步完善形式,为今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3.2 基于互联网的 4DS 教学模式 4DS 教学模式包括4D与4S教育学习模式[23]。4D为determine(确定目标)、doubt(疑问)、data(数据库)与design(设计);4S为sense(感知)、setup(设定)、schedule(计划)与solve(解决)。二者均旨在通过制定教学目标、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建立学习目标,进而完成学习目标,以便学生能将理论用于实践,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解决临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24]表明4DS教学模式更能让护生明确职业目标,可进一步推广。因此,如何在各大教学医院对4DS教学方法进行应用和推广,更好地发挥其优点,仍待于临床护理教育者进一步探究[23]。
除上述几种护理教学方法外,还有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实训教学模式、循证护理教学法、临床路径教学法、“1+2”“床旁学习”的临床教学模式等。由此可见,护理实训教学非常注重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而不断创新实训教学模式。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护理实训教学也在不断的改革,医院和学校都在不断摸索、共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在传统实训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技术融入实训教学过程中,也进一创新和完善了校内外实训教学模式,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可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
护理实践教学应持续递进深化,不断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水平,进而提高高职护生综合素质[25]。随着我国护理教育理念逐步与国际接轨,护理教学创新模式多样,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因此,围绕着产教融合、育人为本的中心思想,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特点、深化院校合作,建立适合区域发展的院校合作模式,不断促进实训教学模式创新和改革,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提高的育人成效,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推动护理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