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清清
(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罗马‐拜占庭帝国的女性虽然无法与男性平起平坐,但是他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如果能够给予女性更多的机会,那么女性也能战斗和统治[1]。拜占庭帝国的普拉西利亚出生于公元399年,作为阿尔卡狄乌斯皇帝的长女,紫衣女性的身份地位是帝国内的普通妇女无法企及的。紫衣女性也就是皇室女性,紫色是拜占庭皇族的象征,身份尊贵。普拉西利亚的身份使她更有可能接触帝国的核心人物,也更有可能激发她追求权力的欲望。她还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弟弟比她小两岁,后来成为帝国的皇帝。作为长姐,最初或许是年龄的优势使得她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成长的老师。当然,普拉西利亚这一年龄优势也随着他们年岁的增长而不复存在。但是普拉西利亚在政治上的敏锐使得她具有一种新的管理帝国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她懂得如何通过虔诚的宗教信仰来美化自己在公众心中的形象,进而扩大自己在宗教和政治上的影响力。普拉西利亚立誓保持处女之身,过着勤劳朴素的生活,在宫廷中崇拜宗教,使得宫廷内都有修道院的气氛。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普拉西利亚成为拜占庭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公元414年,“两次担任执政官的奥里安(Аurelian)将奥古斯都霍诺留和狄奥多西二世,奥古斯塔普拉西利亚的三尊半身像一同放置在元老院。”[2]公共雕像是帝国权力的象征,这进一步表明了普拉西利亚的帝国统治者身份。狄奥多西二世皇帝在骑马时从马背上摔了下来,不久后去世。当皇位虚空时,普拉西利亚发挥作用,选择马尔西安作为丈夫,使马尔西安成为拜占庭合法的皇帝,进而维护了拜占庭皇位继承的正统性。埃瓦格里乌斯的《教会史》评价马尔西安:“特别富有同情心,他看到一具刚被杀的尸体躺在地上,他会为所发生的一切感到惋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止他的旅程,并为逝者举行适当的仪式。”[3]善良的马尔西安同意尊重皇后的贞洁誓言,结婚后皇后依旧保持处女之身,而她在帝国的影响力也持续到她死去的最后一刻。
狄奥多西大帝统一了罗马帝国,他作为继君士坦丁一世之后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统一罗马东西两部的皇帝,他拥有绝对强势的性格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能力。然而,公元395年,在他离世后,帝国随即一分为二,西部是由霍诺留掌管,东部统治者则是阿尔卡狄乌斯。在英国拜占庭史学者吉本看来,“罗马世界在提奥多西诸子之间的瓜分标志着拜占庭帝国的最终建立”[4],真正意义上的拜占庭帝国在这时候已经形成。然而,“此后75年间,对东方各省来说是一个衰弱、腐败和悲惨的时期。”[5]阿尔卡狄乌斯作为东部帝国的统治者,却没有表现出与其父亲同样的魄力。他性格软弱,寄希望于用金钱解决外交问题。他在位期间虽没有大的作为,但使帝国保持相对和平的状态。
由于狄奥多西二世的母亲尤多西娅在感情上的荒淫,以及她与约翰(Joannes)伯爵表现出的亲密关系,很多人认为约翰是狄奥多西二世的父亲[6]。但是阿尔卡狄乌斯仍然对其喜爱有加,认为这是上天带给他的最好的礼物,其证明就是他刚出生不久就被破格授予凯撒和奥古斯都的称号。据6世纪马赛林努斯(Marcellinus)的编年史记载:公元401年4月10日,小狄奥多西出生了;公元402年,狄奥多西二世被任命为凯撒[7]。但是不到4年,他的母亲离世。公元408年,父亲也突然去世使得他成为拜占庭帝国唯一的统治者。这时候的狄奥多西二世只有7岁,他根本无法掌管这么大的国家,何况这时帝国还面临着北面日耳曼蛮族和匈人的威胁,皇权实际上处于真空状态。拜占庭帝国面临的困境或许最应该得到幼帝的叔父,也就是西罗马帝国皇帝霍诺留的支持和帮助,但是西罗马帝国同样正遭受更大规模的日耳曼人的入侵,所以说霍诺留也自顾不暇。狄奥多西二世面临的这些压力,年幼的他根本无法独自解决。幸而执政官安提米乌斯既处理帝国的事务,又作为阿尔卡狄乌斯孩子的监护人,承担起他们的教育责任,还有阿提库斯作为他们宗教上的引领者。这些都为他们智力和宗教信仰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狄奥多西二世的名字虽然来源于建立伟业的狄奥多西大帝,但是他却没有祖父的强硬性格和管理国家的能力。他也不是一位强有力的军事领袖,从未亲自带兵打仗。当阿拉里克率领蛮族军队洗劫罗马城的时候,狄奥多西二世还未成年,当时的摄政官安提米乌斯下令在君士坦丁堡周围修筑更加高且坚固的城墙,“城墙有40英尺高,约16英尺厚,这些固若金汤的砖石能够成功抵御未来1 000年内所有可能的入侵者”[8]。与蛮族相比,皇帝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来自北方的匈人,匈人经过漫长的迁徙才来到帝国疆域,他们异常凶猛,还在迁徙的过程中锻炼了本就强硬的体魄。他们的领袖阿提拉,更是被全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在勇猛智慧的阿提拉带领下,匈人洗劫了君士坦丁堡附近的大城市,成为拜占庭最主要的敌人,但这时拜占庭抵御匈人入侵的手段只是向对方送去巨额补贴而已。匈人的长期侵袭以及与拜占庭签订的合约,使得阿提拉最终“通过其贪婪的财政要求榨干了东部帝国,然后他引兵西去”[9]。这也反映了皇室的一个重要变化,“这一变化始于他父亲统治时期,即阿尔卡狄乌斯和后来的狄奥多西二世不再亲自领导军队作战,事实上很少远行到君士坦丁堡周边地区,皇帝在君士坦丁堡的永久居留增加了一部分德高望重之人行使影响力的机会”[10]。军队的重要性无论是在过去还是今天都不可忽视,皇帝带兵打仗是彰显勇猛的最好方式,只是秉性善良懦弱的狄奥多西二世从未想过要以他的祖父为榜样,树立帝国的威望。
狄奥多西二世虽为帝国唯一的最高统治者,但他未能承担起管理帝国的重任,这或许也是禀性使然。狄奥多西二世自幼在宫廷中长大,毫无治国才能。他还无心处理帝国政事,不会批阅公文,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雕刻、抄写宗教典籍等文化艺术上,甚至还获得了书法家的美称。他沉迷于文化和学术活动,经常同爱好学术之人交流,较少接触帝国的官员,更不去倾听外界的意见。久而久之,这就使得皇帝的权力处于虚空的位置,从而使得深受他信任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分担了他的责任,当然也削弱了他的影响力。
因此,狄奥多西二世年幼继位以及自身的性格,使得帝国权力出现真空,皇帝也容易受到较为强势之人的控制。最初是由辅导狄奥多西二世的安提米乌斯一直掌权到公元414年,他出身于当时最有权势的一个贵族世家。在他死后,强势的普拉西利亚填补了最高权力的空缺。公元414年,狄奥多西二世为15岁的姐姐普拉西利亚加冕,称“奥古斯塔”。值得注意的是,普拉西利亚被授予“奥古斯塔”的荣誉也正是在安提米乌斯死后,而“奥古斯塔”作为“奥古斯都”荣誉的阴性称呼,也标志着普拉西利亚获得了统治帝国的合法权力。所以拜占庭学者琼斯认为:“从公元414年起,当普拉西利亚成年并被宣布为奥古斯塔时,她就在拜占庭帝国中确立了统治地位。”[11]
虽然拜占庭没有法律规定妇女不能成为国家统治者,但是古代世界的妇女在公众的心中依旧不可能和男性具有同等的地位,女性所获得的统治权力通常是通过丈夫或者儿子而产生影响,例如6世纪的紫衣女性阿利雅德尼和索菲亚。而普拉西利亚则比较特殊,她最初是以公主的身份摄政。但是不管怎么说,普拉西利亚想要获得统治的权力,就必须获得皇帝的信任,以皇帝的名义行使统治权。
普拉西利亚比皇帝大两岁,而且罗马年轻男子在14岁成年,女子12岁成年。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女性天生表现出超乎男性的成熟,这也是普拉西利亚在谋求权势中的天然优势所在。在父母亲都离世的情况下,作为长女的普拉西利亚自然会认为要承担起辅导弟弟妹妹的责任,她的聪明与才干使得她很快胜任了这项任务。普拉西利亚精通希腊语和拉丁语,这让她能更好地做皇帝的老师,成为与皇帝形成密切联系的纽带。因为有老师教小皇帝文学和科学方面的知识,普拉西利亚则主要指导小皇帝帝国的管理艺术和日常的行为表现,教导他要温文尔雅,在宝座上要保持威严的神态,说话和行事要符合帝王的规范,不要过于骄傲自大,要耐心听取群臣的谏言,不可对寻求帮助之人置之不理。吉本认为普拉西利亚的教导“可能引起一些认为她无此能力,或动机不纯的猜疑”[4]61。英国学者卡梅隆则是以更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普拉西利亚的动机不纯,他认为狄奥多西二世缺乏统治者的魄力,而且无心帝国政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普拉西利亚对他的教导[10]35。在普拉西利亚温和的教育模式下,使得他本就温和的性格变得更加软弱。这使得狄奥多西二世从幼时起对姐姐产生依赖,这种依赖直到他成年后也没有丝毫减弱。
普拉西利亚在教育皇帝的过程中与皇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得到了皇帝的信任,而且她以皇帝的名义行使实权,并巧妙地将自己决策所带来的效益推至皇帝身上。皇帝信任她的姐姐,才会将自己的婚姻交由她决定。马拉拉斯(Malalas)在其《编年史》中就记叙皇帝对他姐姐说的话:“我希望你能给我找一个真正可爱的年轻女孩,无论她的出身是否高贵,君士坦丁堡的其他女孩——无论她是具有皇室血统还是贵族女孩——都不会拥有这样的美貌”[12]。不仅是皇帝这样认为,拜占庭帝国的臣民们都希望最高统治者的妻子不仅享有美貌的天然优势,而且有着敏锐的政治意识和大无畏的勇气,这才是真正的皇室女性。当时正值希腊哲学家莱昂提乌斯的女儿来到君士坦丁堡,她美丽,能言善辩,有着很好的文学修养。普拉西利亚了解皇帝的喜好,认为这位美丽且爱好文学的希腊女孩必定符合他的喜好。于是普拉西利亚将这个女孩带到自己的寝宫,并让皇帝藏在帷幕后观察。皇帝对其很满意,将其名字由阿塔内斯改为欧多基娅。与此同时,还使得欧多基娅的宗教信仰由多神教转为正统基督教。公元421年6月7日,狄奥多西二世和欧多基娅在君士坦丁堡举行了婚礼。对于这场婚礼,没有丰富的资料记载婚礼如何进行。但皇帝的婚姻理应是帝国最盛大的庆典仪式,以普拉西利亚的身份和智慧,她应该在这场令人瞩目的婚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很有可能由于普拉西利亚的干预,欧多基娅皇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获得奥古斯塔的荣誉头衔。
普拉西利亚还承诺要保护狄奥多西二世的皇位。维护皇帝的权威和地位是她获取信任的最佳方式。或许也是因为早期形势所迫,普拉西利亚表现出了最优秀、几乎是最具男子气概的智力。除了圣人的同情和神秘气质外,她还拥有她祖父狄奥多西大帝的强势和勇敢[13]。普拉西利亚在早年养成的政治敏锐性为她管理帝国事务打下了基础,而且皇帝过于不务正业,才使得她认为帝国的统治权就该掌握在自己手里。她在公共事务中的各种演讲或写作场合都表现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表达能力。然而,普拉西利亚对宗教和学习的热爱从未转移她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她加强了元老院的影响,因为元老院在拜占庭帝国之初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力。即便在成为奥古斯塔后,普拉西利亚依然懂得自己的权力来自皇帝的信任与依赖,而且帝国的民众也不会接受女性直接越过皇帝行使权力。因此,普拉西利亚处理帝国的大多数事务时总会冠以狄奥多西二世的名义。在处理政务取得政绩后,她会宣扬这是皇帝的功劳,这就很好地维护了皇帝的权威与地位。《狄奥多西法典》很有可能就是在普拉西利亚的推动之下完成的,这部法典是对罗马法律的第一次完整总结,汇集了从君士坦丁一世到狄奥多西二世罗马帝国颁布的法令。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遭受了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危机,再加上日耳曼人的强势入侵与破坏,帝国内外矛盾重重。面临这种局势,君士坦丁一世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即放弃罗马往昔的偶像崇拜,选择扶持基督教,并使之成为统治帝国的工具。君士坦丁一世开启了拜占庭帝国宗教服务于政治的统治模式,而且在君士坦丁一世的主导下召开尼西亚会议,将阿利乌的观点斥为“异端”,信奉阿利乌观点的教徒则成为异教徒。在早期拜占庭历史进程中,虽然阿利乌派一直存在,但正统基督教一直占据主导地位。4世纪,罗马以及帝国其他地方的基督徒人数在继续增长。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就是在4世纪后期,具有一定地位的女性展示自己的贞操以及其他苦行”[14]。皇室女性展示贞操能使自身的美德被更多的民众所知晓和颂扬,还使得一部分异教徒皈依基督教。
普拉西利亚有着极为虔诚的宗教信仰。她倡导行善、勤俭等传统基督教美德,放弃了化妆品和精致的服饰,不仅从事值得敬佩的织布等家务劳动,还投身于宗教事务中。她把皇宫变为皇室成员进行斋戒、学习、背诵经文的地方。她在皇宫中采用修道院的仪式,每天早上唱圣歌、读圣经,完全根据教会的规矩行事,将一切可能引发腐败的人清除出皇宫,皇宫内有着浓厚的修道院氛围。普拉西利亚还支持慈善事业,甚至亲力亲为,关注穷人和流浪者的家庭以及修道院的工作。普拉西利亚信仰正统的基督教,在她的支持下,异教徒被禁止担任国家公职,尤其是担任主要职位。普拉西利亚参加每周晚上的游行守夜,修建圣劳伦斯教堂(Saint Lawrence)以存放皇后欧多基娅从圣地带回的圣物。此外,她还把圣斯蒂芬的遗物放在特别建造的教堂里。由于普拉西利亚的影响力过大,“利奥大帝在君士坦丁堡的狄奥多西门廊(Theodosian por‐ticoes)附近树立了她的一座雕像”[15]。
普拉西利亚不仅个人虔诚信仰基督教,而且还使得她的两个妹妹以她为榜样,在日常生活中都遵守基督徒的生活方式。她们一同公开了童贞誓言,承诺过着超然的纯洁生活,一起保持贞操,献身上帝。皇室公主们的童贞誓言是显示她们宗教虔诚极为有力的一种方式,君士坦丁堡的阿提库斯主教对她们的这种虔诚做出了回应,他写了一篇名为《论信仰和贞操》(On Faith and Virginity)的文章。虽然这篇文章没有流传下来,但当代历史学家普遍认为阿提库斯在书中论述了女性的贞操,详述了独身生活的美好。格雷戈里认为普拉西利亚坚守童贞,“因而有了一方施展才华的自由天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宗教政策和朝廷政治活动中”[16]。为了坚定自己的誓言,普拉西利亚向教堂捐赠了一个镶嵌着黄金和其他宝石的石碑,并刻有她的誓言。不仅如此,普拉西利亚的长袍也被供奉在圣索菲亚教堂,她的像放在祭坛的上方,她被允许在圣所接受圣餐,那里直到现在都是禁止妇女进入的”[17]。不排除普拉西利亚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未来道路上的敌人,因为一旦她的妹妹嫁给某个有一定权势的官员,他们权力的增大则意味着普拉西利亚权势的相对减小。但不管普拉西利亚的动机如何,毫无疑问的是,“普拉西利亚和她的姐妹们的誓言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方式,在君士坦丁堡日益基督化的贵族中,重新树立了王朝的威望”[18]。在她的主政下,拜占庭帝国的基督教倾向大大加强了。
普拉西利亚通过不断地公开崇拜圣母马利亚来寻求权力的信息,使拜占庭臣民意识到她与圣母马利亚的关系。圣母马利亚本就是纯洁的象征,她在基督徒的心中是神一样的存在,君士坦丁一世皇帝的母亲海伦娜也公开了与马利亚的关系,而且海伦娜是第一位使公众信服的具有神的意识的拜占庭帝国皇太后。拜占庭学者琳达说:“海伦娜发现真十字架的传说使她成为圣徒,她将成为所有未来皇后的圣洁典范。”[19]另一学者也说:“君士坦丁一世和海伦娜似乎已经成为后来统治者的典范,因为拜占庭人认为他们是基督教罗马帝国的创始人。”[20]普拉西利亚是继海伦娜之后模仿圣母的皇室女性,她为圣母修建教堂,选择基督教的奋斗生活,而这种生活就是表达对基督教和圣母的忠诚。“她通过圣诞节前的特别守夜,对马利亚在作为上帝之母所扮演的角色的认同,鼓励了一种非宗教的热情”[21]。普拉西利亚在崇拜并模仿圣母的过程中,不仅鼓励人们遵守宗教礼仪,还树立了自己在拜占庭子民心中的形象。
“历史学家通常把宗教作为普拉西利亚性格的关键,宗教是她个人的根本,但野心,于她自己、她的家庭、她的宗教、她的帝国来说,是她最强烈的特征。”[22]她所拥有的最强烈的特征成为她维持和加强摄政权力的根本所在。索佐门(Sozomen)精明地观察到:“狄奥多西二世的统治还没有稳定,皇室家族的外来人员很有可能进入到帝国的核心,从而危及到皇帝的统治。”[23]因此,普拉西利亚还没到15岁,就下了一个最明智、最神圣的决心:从一开始,她和妹妹们就把贞操献给上帝。然而,也有学者认为普拉西利亚是完完全全的宗教信仰者,并认为她的基督教思想与她的各种公共角色和责任密不可分。无论哪种观点,不可否认的是,普拉西利亚在宗教上的虔诚使得她在宗教和政治领域都得到了公众的赞扬,宗教活动成为她登上权力顶峰的助推器。她所受到的恩宠,“尽管有时蒙上了奇想和阴谋的阴影,她却仍然统治着东部帝国近40年之久”[4]60。在拜占庭历史上,很少有皇后能拥有她如此巨大而长时期的权力。虽然在她之前,还有她的母亲尤多西娅等皇室女性拥有权力,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普拉西利亚可以说开启了拜占庭皇室女性在帝国事务上发挥决定作用的帷幕。
普拉西利亚作为早期拜占庭帝国掌握权势的皇室女性代表人物之一,她是拜占庭少有的作为皇帝姐姐被授予“奥古斯塔”荣誉的女性和基督教独身主义的帝国管理者。她是阿尔卡狄乌斯的长女,在面临父母离世、年幼弟弟继位、帝国遭受蛮族和匈人的威胁等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普拉西利亚逐渐意识到自己承担着重大责任。她在年幼时期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敢使得她能很好的指导皇帝,并在此过程中处理好与皇室成员之间的关系。在皇权旁落的情况下,普拉西利亚一直等待时机,待到摄政官离世时,她得以登上政治舞台,从幕后到台前,以皇帝的名义处理政务。
普拉西利亚还受到君士坦丁一世开创的宗教从属于政治的管理模式的影响。她奉行基督教独身生活和崇拜圣母马利亚,将宗教上的信仰与实践同皇室女性的身份结合起来。这不仅为她提供了一个参与拜占庭政治管理的公共舞台,还在大力支持和发展基督教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宗教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在那个普遍信仰宗教的时代,政治上的诉求只有结合宗教才能实现最大的成功。不论普拉西利亚信教的动机如何,她在宗教和政治结合上的成功不失为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