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大赛平台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022-02-13 20:20薄纯光纪莲莲通讯作者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0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大赛互联网+

程 龙 宋 佳 薄纯光 纪莲莲通讯作者,

(1.滨州职业学院 山东滨州 256600;2.滨州市滨城区北城受田小学 山东滨州 256600)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也肩负着重要的期望与责任。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大赛,不仅可以检验高校学生的学习成果,锻炼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而且“互联网+”元素的渗透让创新创业大赛更具时代性,能够满足当前高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客观需求。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平台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完善高校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一、基于“互联网+”大赛平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是目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式。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下,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学校将几乎全部的精力放在追求升学率、就业率上,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青少年进入社会后创新创业能力不足,难以实现自身价值。就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情况来看,仍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多不足之处。通过对问题的剖析会发现,很多高校学生对创业有畏惧、胆怯心理,缺乏相应的意识,在毕业后选择安稳踏实的职场而不会选择创业这条路。所以从目前整体大环境来看,创业氛围不足,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如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时没有结合实际社会环境,也没有关联企业发展,导致他们在学完有关理论后却不知道如何付诸实践,即所学习的知识并不能为实际创业行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除此之外,时代在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改革之风,很多新兴技术被运用其中并发挥作用。依托“互联网+”大赛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加深对“互联网+”的认识,从而实现个人思维发展与互联网发展的全面关联,同时实现企业、个人与学校之间的关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借助“互联网+”大赛平台展开的活动为高校教学资源共享提供有力的支持,督促高校教师及时革新教育理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现代化技术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企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尤其在大赛项目进行过程中,高校会高度关注现实情况,全面整合更多的课程资源,设置以信息化为中心的内容体系,优化教学结构,基于大赛全面改革教学内容,不断增强高校学生在新时代下的创新创业能力[2]。由此可见,借助“互联网+”大赛平台培育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管是从高校自身发展还是从时代意义上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利用“互联网+”大赛平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优势

一方面,基于“互联网+”大赛平台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面向范围广泛的优势,每一个有意向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互联网具有资源共享的优势,而且打破了人际交往中的时间、空间障碍,因此,借助“互联网+”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平台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个广阔平台,高校学生只需要按照大赛要求提交作品就可以参与其中[3]。一般来说,创新创业大赛主要考查学生依据自己所学专业或兴趣爱好进行创新创业的路径、想法、能力与创新点,有才华、有志向、有能力的高校学生均可以通过大赛展现自身实力。

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大赛平台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多数都有企业的参与,即创新创业大赛多是与企业联合举办的。因此,大赛中的很多项目得到了企业的认可,被他们接受。通过“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平台,企业能够真实地了解当前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思想意识,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挑选合适的人才,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就业和创业平台[4]。由此可见,基于“互联网+”开展的创新创业大赛有较强的实用性与社会性,无论是学校、学生还是企业,均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受益。

三、基于“互联网+”大赛平台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依据大赛内容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基于“互联网+”大赛平台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际上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大赛,考查他们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创新创业的意识与能力。这样的大赛平台具有先进性、科学性,既展现了社会人才需求的特点又给高校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展现自我的平台。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将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加入人才培养模式中,并依据创新创业大赛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包括专业课程以及创新创业课程等。对于课程内容的搭配,应遵循合理性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某一方面过多,对学生的均衡发展造成影响。实践与理论的深度结合会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有效应用理论知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5]。与此同时,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兴趣爱好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各行各业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以此增强他们的主动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开创新思路,以此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与创新思维。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市场营销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展开,而基于“互联网+”大赛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背景下,高校应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特点增设信息技术课程,一方面提升学生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增强他们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创业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要彰显专业特点,即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进行删减或补充,除了指导学生一些基础性计算机操作外还可以给他们演示沙盘、绘图等软件应用,鼓励他们利用这些软件技术进行创作,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知识创新作品。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面对这样的改革可能不适应,教师可以引进相关案例,运用案例分析法拓宽学生视野,以此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如指导学生在专业基础上提出企业运营软件开发的设想,将各种经营管理服务功能放进软件中,向师生、企业等群体开放。又如,结合大赛案例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制作简易的营销沙盘演示动画。在分析完案例后激励学生创新创作,而且对于他们的需求尽可能地给予满足,既提供技术上以及实践平台等支持,还可以组建有关团队加以开发。总而言之,基于“互联网+”大赛平台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校需要将日常教学管理与大赛规则、要求以及相关案例融合在一起,从而有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充分调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参与大赛活动的热情。

(二)基于校企合作提供学生实践平台

立足“互联网+”平台开展的创新创业大赛通常会与企业合作,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出资,然后通过这一平台获取优秀的人才与好的项目。基于此,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全面、深入了解他们的岗位需求与特征,在这个基础上引进企业中的资深专业人员,目的是给高校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实践指导,在学生与社会之间搭建“桥梁”,让他们了解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也让学生能够客观地审视自己,看到资深创新创业项目以及想法中的不足之处。在企业资深专业人员的实践指导下,学生再弥补不足,有的放矢地调整当前的项目研究方案,获取新的思路。通过不断的实验调适、实践研究,学生明确了具体的发展方向,建立完善的、科学的项目研究方案,然后借助校内实训平台进行实践。若是校内的实训平台无法满足实践需求,学生可以通过企业这个校外合作实践平台进行实践,结合实践结果进一步完善方案,详细记录项目实施过程以及结果,形成最终方案报告并提交[6]。在这个接受指导以及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创新创业不仅有深刻的认识而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独立意识更强,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以软件技术专业教育教学为例,学生想要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设计一款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软件,成立了项目组,初步制订了制作方案,其中包括用户习惯的分析、软件应用范围规则、软件设定等,然后在高校内向有关部门申请实训基地,然而学校内部的实训基地无法满足软件设计条件,其中一些技术尚不成熟,无法为项目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种情况下,高校可以与有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企业中有丰富的软件开发经验的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项目指导,同时让企业为项目组学生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等。在研发软件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及软件漏洞等,然后在企业资深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逐一解决,同时深刻地认识到项目中的不足之处并产生新的研究思路或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一遍遍修改与创新,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将学生研发的软件在企业内试运行,然后收集用户的反馈结果以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在大众群体中这一款软件的受欢迎程度,了解他们满意与不满意的原因。最后,综合收集的信息继续完善软件,不断提升受众的满意度。

(三)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活动

基于“互联网+”大赛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除了要优化课程体系以及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平台,帮助他们打好扎实的基础以外,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切实有效地参与大赛活动。其中关键性工作是成立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项目,高校在项目设计阶段要清楚项目的技术关键、设计思路以及设计目的。一般来说,好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包含两个特点,一是关键技术。这代表了项目可行性,所选择的项目要有技术壁垒与技术关键,这样才能立足市场;二是创新性。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具有创新性的项目,尤其是技术上要有一定的创新点。选好项目是非常关键的,这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效果。除此之外,要组建优秀的创新创业学生团队。参加“互联网+”平台的创新创业大赛通常以学生团体为单位,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个人与团体密不可分,知道比赛的成功需要团队成员的团队凝聚力、团队精神做支撑,培养他们的大局意识与合作精神,促使每一个成员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大赛中,为比赛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指导学生合理分配任务,根据“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要求与项目内容合理分工,如演示文档、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等,让项目组成员科学分配,保障项目正常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做好风险管理,尤其是他们的知识盲区,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的学习以及项目研究提供支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条件的话,高校还可以邀请行业领军人物、优秀创业校友进入高校举办分享会、报告会、沙龙等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给他们打造现代化创新创业交流生态。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际竞争持续加剧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显得越发重要,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直接关系国家未来建设与发展。因此,高校应及时革新思想理念,探索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借助“互联网+”大赛平台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提供详细科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化的指导,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跃升,推动高校双创教育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大赛互联网+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