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赐景
(南安市翔云中学 福建泉州 362400)
近几年来,老师们都意识到了兴趣教学法的重要性。因此,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感情。所以,在美术教学当中,老师应该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美术的奇妙之处。因此,老师要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才能使美术课堂教学有所提高,从而让学生喜欢美术,实现教学目标。
在初中美术教育阶段,美术学科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时期,实施初中美术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并且也可以降低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在初中美术教学当中,老师需要通过兴趣教学法体现出美术当中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学习为前提,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想法、讨论问题的机会,也可以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尝试完成教学活动。老师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们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际事物当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老师们可以在学生学习美术的时候给予引导和帮助,进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自主积极地融入美术学习活动当中,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进一步[1]。
美术学科是整个初中阶段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突出美术教育的优势,教师在强化锻炼学生绘画能力、审美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兴趣教学法应用在初中美术课程活动中可以有效拉近教学、学生、学科知识三者之间的距离,不仅能够让师生互动更加和谐,还能让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更加轻松,最终增强整体教学效率和有效性。
一方面,学生对美术没有太大的兴趣,我国新课程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改革和完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想让学生各方面得到有效的发展。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学习美术比较有难度,看不懂,也听不懂,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学生本人对美术没有清晰的认知和了解,导致对美术知识没有浓厚的兴趣。其次,还有部分家长觉得进行美术教学是在浪费时间,家庭中没有一个人可以促进学生美术的发展,学生自然对美术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
另一方面,学生没有重视美术是因为只有少部分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美术的能力,还有大部分的老师没有意识到美术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一部分老师看来,只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内容就可以。因此,这部分老师并没有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受这个原因的影响,学校自然不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美术环境,再加上老师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身的教学成果,并没有及时对学生进行美术指导,很大程度降低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美术可以使学生们释放压力,对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有所帮助,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老师要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所提高。老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微课教学、趣味游戏等教学手段,为学生们开展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拥有合作的意识,进而提高学美术的趣味性。教师在激发学生美术兴趣的同时,还要帮助初中生积累学习经验,改变学生们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们的积极情绪,让孩子们感受到美术当中的奥秘[2]。
例如,在美术教学期间,老师可以让学生们相互配合,通过合作学习营造出活跃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也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水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提问问题、创造问题学生们只有在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里学习,才能在互相合作中不断进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初中生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以鉴赏作品、发展审美素养为基础,要重视传授学生专业美术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应用兴趣教学法优化课程活动时,教师首先应关注鉴赏课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从优化新课导入环节着手,以符合大多数学生审美的优秀作品导入新课。如此学生的目光被符合自身审美的美术作品吸引,自然而然能够对其产生鉴赏的兴趣,进而主动从不同角度对其展开观察和欣赏,从而通过多方面鉴赏理解作品内涵和价值。但是还需要注意另一个问题——作品呈现方式是否有趣,内容是否与美术课堂紧密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决定兴趣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在形式多样、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效率会更高一些。所以在新课导入环节呈现符合学生审美的优秀美术作品,教师还应该适当变化作品的呈现方式。然而,就现阶段来说,大多数教师选择的方法都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缺乏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学生对作品过于熟悉,难以真正提升鉴赏兴趣,甚至还会对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感到厌烦[3]。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分解动画的功能将同一作品进行拆分,以便对此进行调整,将其以“碎片”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对每一个“碎片”的特点展开分析和引导,鼓励学生对内容进行猜测。如此一来,学生的鉴赏兴趣必然得到提升,此时教师再给予合适的引导,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再者,教师还可以直接播放绘画视频,尝试还原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从视频播放开始,学生就会对“最终能够画出什么”产生兴趣,从而加强对视频的观察,在形成鉴赏兴趣的同时完成美术欣赏任务。
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应用趣味教学法,教师还可以选择在课堂互动环节以趣味方式进行提问。相较于传统模式下的理论性提问,面对趣味问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与参与互动的兴趣均能被更好地调动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课程活动的参与程度。那么,趣味问题应如何设计?教师一方面需要考虑问题与美术课程知识的相关性、问题的难易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和爱好。也就是说,在以趣味提问优化课堂互动之前,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兴趣点的分析,在日常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事实上,这也是过往初中美术教学课堂互动经常会忽略的一个问题。在以往的初中美术课堂互动中,大多数教师都习惯于根据自己的喜好向学生提问一些难度较大、探究价值较低等类型的问题,学生通常会因为不知道如何探究等原因而丧失继续探究的兴趣,也不会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部分学生甚至还会因为无法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导致降低学习美术、参与互动的意愿,这对其后续学习和成长大为不利。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美术思考的兴趣,在以问题引领初中美术课堂互动时,必须加强对问题的合理设计,并在备课环节投入更多精力。
例如,教师可根据对学生兴趣和爱好的了解,先分析学生对哪些问题、哪些提问形式感兴趣,再根据他们的特点设计、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并在提问时使用一些有趣的语言对学生展开引导。如此,学生被教师有趣的提问语言吸引,再被感兴趣的问题内容吸引,思考知识的积极性就会明显增强。基于此,学生不仅可以在趣味课堂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还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重新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促进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应用兴趣教学法组织初中美术课程活动,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课程活动的参与性,让他们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知识和成长。换言之,这是一项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变革,教学重心也应随之发生改变。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迎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构建以学生为主导的美术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此时,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获得足够尊重,逐渐走出“被动”探究知识的状态,在对美术知识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感受更多乐趣,学习课程的兴趣必然增强。然而,由于学生之前并未积累足够的美术知识和自主学习经验,在脱离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在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若这些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逐渐积压,学生的知识网络就会出现漏洞,对其学习兴趣极易产生消极影响,使他们出现“畏难”、不再主动学习美术的情绪和行为,甚至逃避学习美术知识。
例如,为了规避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基于兴趣教学的理念构建“学生合作型”课堂。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美术基础自由进行分组或者选择与自身具有同样兴趣的同学组成小组,进而合作探究美术知识。为了避免探究活动出现盲目性,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难度适宜的探究问题或学习任务,为学生指出探究的正确方向。学生之间可以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加强对问题的交流,帮助学习伙伴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产生的疑问能得到及时被解决,学生自主突破知识探究阻碍,美术学习自信得到增强,学习兴趣会明显提升。
众所周知,爱玩游戏是小学生的共性,虽然初中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活泼好动、贪玩爱闹,但是与一味在沉闷的环境中学习知识相比,他们在游戏化的课堂上往往会有更加积极的表现,学习兴趣也会被有效激发。由此可见,教师可应用兴趣教学法建构初中美术新教学模式,在了解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尝试将游戏带到课堂中,适当结合课程内容设计趣味游戏,引导学生以“玩游戏”的方式探究美术知识。尤其是以游戏优化师生交流环节,教师和学生处于同等游戏地位,彼此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学生可以更大胆地表达自身想法,增强分享知识和沟通的兴趣。教师也可以更耐心地倾听并思考学生的想法。然而,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担心在课堂中展开游戏会扰乱课堂纪律或因为游戏吸引学生过多注意力,大多数教师都没有积极构建游戏化的交流活动,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导致课堂环境、氛围依然沉闷,学生难以获得更积极的课程活动参与体验,也不愿意在课堂上主动与教师、同学进行沟通,只在教师提问时才会主动动脑思考。对此,改变教学形式势在必行。
例如,教师可以在美术鉴赏课堂上用简单几笔画出学生鉴赏完毕的作品,设计“我画你猜”的小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学生通过分析图画的神韵猜想其与鉴赏作品之间的关系,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不仅可以提高知识分享、交流的兴趣,还能加强对作品关键特征的把握。值得注意的是,游戏虽然可以助力兴趣教学法更好地开展,但教师要重视把握形式、内容和时间,以免影响正常课堂秩序。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的初中美术教学不仅提出了“兴趣教学”的理念,还提出了“学以致用”的要求,期望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进行其灵活运用。这就意味着,教师指导初中生学习美术知识,除了需要使其理解美术创作的特点、方法,培养其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之外,还应该积极设计课程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艺术创作,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目前师生在这一方面做得都不是很好,一些教师出现了“重鉴赏、轻创作”的行为,在课堂上没有合理安排实践任务,只是引导学生展开理论上的分析,缺乏对知识的应用。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创作的重要性,但重视程度依旧不足,当一些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不愿意主动进行美术创作时就会放弃对创作任务的布置和要求。这都阻碍了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课程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美术素养的均衡发展,对他们未来发展有消极影响。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创作表达自身的美术思考,教师同样需要应用趣味教学法。
例如,组织文艺比赛、设计展览活动、辩论活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初中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意识,较看重胜负结果,通过比赛激发其好胜心,自然而然能够促进他们参与课程实践活动。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学生喜欢的奖品。学生对奖品感兴趣,从赢得奖品的角度出发,其创作兴趣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再者,将学生绘制的优秀美术作品进行展示能够使其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进一步优化其课程实践参与体验,也可以起到增强学生美术创作兴趣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课程中科学应用兴趣教学法,能够有效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促进师生交流,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的欲望和有效性。初中美术教师应正视造成学生美术学习欲望低下的原因,主动了解兴趣教学的优势,进而将其合理应用在新课导入、课堂互动、课程活动、美术实践等环节,全面增强学生的美术鉴赏、思考、创作等兴趣,从根本上促进其热情参与课程活动,以此保障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在美术领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