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武术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路径探析

2022-02-13 14:10王维成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33期
关键词:拳种武术数字化

王维成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 250358)

中华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存有众多风格鲜明、独具特色的武术流派。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变革,这些武术流派因传承所需的特定社会环境的逐渐消失,面临着消亡的危险。面对传承环境的改变,武术的传承与保护,一方面要固本培元,基于现有的传统武术非遗项目进行推广和保护,推进已有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做好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保障;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顺应时代发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武术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结合相关学科,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的武术传承与保护具有内容更加丰富、传播跨度更大、交互性更强、经济效益更高等特点,这也是前景可期的探索方向。

1 武术非遗面临消亡的危机

中国各地现存的武术非遗项目众多,这些项目的传承情况各有不同,现有的武术非遗项目中只有少林、武当、峨眉、陈家沟等,依托地区文化,发展得比较成功,形成了较大影响,其他项目依旧处于不温不火的发展境地,更有一些武术非遗项目因为地处偏僻,习练者少等原因,面临着即将消亡的危机。造成武术非遗项目濒临消亡的原因众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外来技击术的冲击。我国武术的市场化起步较晚,相关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现代化市场化竞争力。改革开放时期,跆拳道、空手道等一批市场化发展成熟的外来技击术涌入中国,挤占了武术的市场空间,造成了当前武术发展市场化较低靡的困局。二是武术生存与传承环境的消失。伴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人们逐渐走出了世世代代生存的村落,武术生存与传承所需的独特环境逐渐消失。尤其是现代化兵器的飞速发展使得武术在战争中的价值削弱,武术因失去了原本生存所需的环境而逐渐消亡。三是传统武术所需的练习周期较长,快节奏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追求新时尚、新科技的现代青年人对传统体育项目的认识不足[1]。处于快餐式时代的年轻人习惯了快速接受碎片化信息,同时由于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漫长的武术练习。这就导致众多优秀的武术非遗项目缺乏足够的传承人,所以很多拳种伴随着老一辈拳师的去世而逐渐消亡。当然,造成当前众多武术非遗项目濒临消亡的原因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2 武术非遗的数字化保护

2.1 “体育+科技”的发展趋势

当前体育运动中的各种科技元素愈加凸显,如大幅提高游泳成绩的鲨鱼皮泳衣,体育竞赛中鹰眼摄像机的应用,超轻跑鞋的材质与设计等无不显示出当前科技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冯连世[2]指出,要加速智慧体育在体育产业发展的引擎作用研究与设计,智慧体育是未来体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需求。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要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科技元素在建设中着发挥重要的作用[3],我国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科技赋能体育·创新驱动融合”的主题更是响应了这一发展趋势。武术非遗属于具有鲜明本土文化特色的民间体育项目,当前统属于体育门类之下,因此其发展更是要紧跟中国体育变革的大方向,顺应时代潮流,将科技融入武术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

2.2 疫情时代的推动

当今世界非遗保护的总体趋势是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的,因此要在发展中保护,根据时代调整与适应,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性。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彻底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各种生产活动被迫转到线上,在庞大的线上工作与交流需求之下,我国的数字化发展迎来了巨大变革,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技术水平飞速提高,许多新兴技术也快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我国全面开启了数字化腾飞的时代。在疫情影响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和锻炼,社会大众的体育锻炼意识普遍觉醒。疫情期间,众多武术非遗传承人利用网络进行直播,不仅满足了人们居家隔离期间的精神需求,也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锻炼方式,使得一批具有保健养生功能的武术非遗项目受到了大众的认可,促进了武术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2.3 武术非遗数字化的阐释

武术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研究早已存在,但对武术非遗数字化保护本身却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人们只是根据当时的数字化发展水平,结合研究方向作出各自的阐释。结合已有的文献与研究,该文中武术非遗数字化保护是指改变传统的以文字、音像为主要形式的单一记录与传播方式,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存储、管理、生产和消费的全部过程,通过综合运用环境模拟、三维动作捕捉、幻影成像等多种技术手段,对武术传承人及其所承载的功法技艺、武术器械、人文历史、环境风貌等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记录,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开发成相应的软件与平台,用以促进武术的传播,提高演练效率的过程。

3 新旧保护措施的对比

1928 年,中央国术馆的创立打破了武术的门户之见,对武术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1952年,国家体委组织开展武术整理研究和推广工作,使得社会上一度出现了武术兴盛开展的局面。1979 年,全国上下对武术的抢救性发掘,使得众多濒临灭绝、鲜为人知的武术拳种得以抢救。2011 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成立,随后确立了多批国家级和省级武术非遗项目,使武术非遗保护进入了新阶段[4]。纵观历史,我国对武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一直没有停下脚步,相关工作不断完善,愈加趋于科学,但依旧没有阻止众多武术拳种濒临失传的危机。

3.1 现有保护措施的局限性

当前我国对于武术的推广与保护措施主要有确立武术非遗名录,推广武术非遗进校园和纳入教学课程,推动相关武术非遗比赛和文化活动的举办等。武术非遗保护名录的设立,既是对传承人的保护,也是对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和尝试[5]。但现实却存在众多只是为了申报而申报的现象,部分地方政府存在为了政绩只顾一味申报,而后续保护与推广工作并没有继续进行的情况。这不仅违背了武术非遗项目设立的初衷,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非遗传承人进行社会推广的积极性,所以武术非遗的传承与推广工作只靠确立传承人很难进行下去。推广武术进校园是在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自信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即当前教育环境下学生面对着升学的压力,不可能拿出太多时间进行武术非遗项目的学习,因此即便有着优秀的非遗传承人进行授课,但却很难通过有限的几节课程就完成对武术知识的传授。举办相关的比赛、会议是扩大武术非遗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但当前与武术非遗相关的比赛、会议等活动很难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因此由非遗传承人自主承办基本不现实,完全依赖官方经济支持也不利于武术非遗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武术非遗相关活动举办时,经济的入不敷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3.2 数字化保护的优势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信息时代的产物[4],其不仅丰富了保护技术与手段,而且也是解决失传与传播不利的重要途径。相较于现有的武术非遗保护方式,数字化保护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师徒模式是当前各种武术拳种的主要传承方式,在此模式下每代传承人所接受到的内容大都是经过上一代传承人根据个人理解和自身条件所演绎而来的,因此各代传承之中难免会失去原有的风格。当身为载体的传承人去世后,其所代表的风格鲜明的武术拳种也会出现凋零,但数字化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一限制,它使得居于不同时空、不同地域的传承人都能够被大家所认知,极大增加了武术非遗传承的时空跨度性。其次,它的内容更加丰富,传播更为迅捷。得益于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传播具有接近无限的容量和传播能力,其信息来源更为广泛,可容纳的信息更加丰富,可以更全面、更科学地对武术非遗拳种进行记录。现有成熟的网络传输技术,不仅传播时效更为迅捷,而且传播手段更为丰富[6]。相较于传统的武术非遗传承方式,数字化技术还有着不弱于现实师徒传承的参与性、互动性的特点。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更为便捷地对武术非遗进行商业化加工,促进其商业化发展,实现更高的经济价值。因此,相较于现有的传承与保护方式,武术非遗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具有明显优势。

4 数字化保护实施的思考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体育与科技融合已成为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和核心引擎[7],所以武术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更要与科技紧密结合。结合当前武术非遗的保护进展,可以看到数字化技术在武术非遗保护中早有应用,早期拍摄的武术视频、音频,竞技比赛的录像,以及各种社交平台上的武术小视频等便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最好证明。只是这些应用中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以视频音像为主,技术手段单一;只记录了武术习练者,保护内容不够完整;传播过程乱象丛生,缺乏统一的规范约束;传播内容散乱,没有形成高度集合的资源库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会影响武术非遗数字化传承的实施,因此要进行合理规划,并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4.1 多学科协同,开发利用新的数字化技术

当前,武术非遗保护中的数字化应用还是以视频音像等大众传媒方式为主,这极大限制了传播效率。因此,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要突破现有的记录与传播方式,采用更新、更快、更全面的数字化技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各个领域的研究都存在跨学科结合的趋向,武术非遗的保护也不应是某一学科的单打独斗,要大胆尝试与其他学科结合,最大程度地利用各个领域的新技术。例如,运用新兴的环境模拟、三维建模、三维动作捕捉等技术对武术非遗进行全方位的数据记录,经过相应的加工处理之后,使其可以更为立体地存在于虚拟世界。结合虚拟投影、虚拟动作感知等技术开发相应的软件,将数据化的信息再次展现,这样人们即使跨时空、跨地域,也有机会亲身感受武术非遗的魅力。结合人体生物学,对武术动作的关节角度、发力肌群等进行分析记录,使某些基础动作的练习变得更为简单清晰。对武术阶段性练习前后的各项生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更科学地展现武术练习对人体呼吸、运动、神经等多个系统的影响。应结合教育学,进行数字化教学场地的应用研究。谭明礼[8]通过数字化地面与空间摄像装置与多媒体计算机相结合的研究,便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方向。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经济学,使武术非遗项目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结合历史人文学科进行武术考古,补充相关理论空白等。因此,武术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多学科协同不单是武术非遗保护与某一学科的独自结合,更应该是多个学科协同努力,共同开发武术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新技术。

4.2 丰富传承内容,建立完善的数据库

武术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不仅要开发新兴技术手段,更要对现有的数字化传承体系进行完善。一方面,要丰富传承内容,扩大容量,对武术非遗的更多方面进行数字化记录;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提高质量,构建更为科学全面的数据平台。

武术拳种的诞生与发展,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深刻的联系,如“南拳北腿”便是因环境差异等多重原因形成的迥然不同的拳种体系。同一拳种也会形成众多的派系,如太极拳存在着众多的流派,这与传承人本身的经历与自身的解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各武术拳种一般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训练体系,包括基本功、练功技法、拳术套路、器械套路、拆招、喂招和攻防对练等众多方面[4]。武术拳种经过长期的发展,更是包含着养生、技击、文化等多重特征,这些都是数字化保护中应记录的内容。因此,武术非遗的数字化记录内容应当尽可能地包含非遗拳种的各方面,避免只对非遗拳法进行片面保护的问题发生。数据库建设是武术非遗数字化保护必不可少的一环,如果说丰富传承内容,扩大容量是前期量的积累,那么将所收集到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构建数字化保护数据库便是后期质的升华。我国关于武术非遗数据库建设的研究早就存在,蔡莉[9]通过对上海体育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少林寺建设武藏系统、中国武术动画拳谱开发制作中心等我国现有数据库进行研究,并对国外电影、动画等领域的动作捕捉技术用于武术动作记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可以将现有的数据库进行整合,并以此为基础加大三维投影、虚拟互动、自动反馈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比例,逐步将已收录的武术非遗项目实现全新数据化。在此基础之上,开发相关的数字化产品,实现真正与数字化时代的结合。

4.3 建立统一的约束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武术非遗的数字化传播也应该遵守相应的规范[10]。当前,网络上不乏马保国等虚假武术大师招摇撞骗的新闻,这些现象频繁出现,归根结底是因为缺乏相应的规范,使得个别投机分子有机会钻行业规范和法律的漏洞。因此,建立相应的规范与约束对武术非遗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武术非遗数字化传承规范的构建需要门户规范和法律约束两方面共同努力。从武术非遗传承内部来看,虽然社会飞速发展,但师徒制仍旧是当前传统武术传承的主要方式[10]。每个武术流派内通常都有着各自严格的门户规范,不同拳种之间的交流一般也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规矩约束着门内弟子。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拳术门派的概念正在慢慢淡化,传统规矩对于门内弟子的约束力也在逐渐下降。这就要求各武术流派加强规范教育,增强对自身门户内弟子的规范与约束,从内部解决数字化传播混乱的现状。从外界传播环境来看,当前网络上武术非遗视频制作与传播的门槛较低,没有相应的审核与准入机制,而且对内容抄袭与虚假视频等恶劣行为的打击力度较低,这就使得我国网络上视频等各种数字化传播乱象丛生,极大影响了武术非遗的健康发展。在法律方面,现阶段我国关于武术非遗的法律只有《中国非物质遗产保护法》,其中涉及数字化、网络传播等方面的规定较少,对武术非遗的大众传播的乱象缺乏基本的法律约束。因此,这就迫切要求我国相关部门与时俱进,加快相应法律的颁布,推动相应社会规范的宣传,从道德规范与法律约束两方面共同努力,构建相应的约束体系。

4.4 围绕传承人开展保护工作

武术非遗数字化保护关注的重点应该是传承人本身及其背后的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4]。郭巍[5]指出,传承人不仅是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者,也是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体,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中必须有武术传承人的参与才能构成遗产的有效传承。由此可见,传承人在武术非遗保护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武术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实施要以传承人为切入点,围绕传承人及其承载的武术非遗内容开展具体工作。

首先,要帮助传承人突破固有的传承思维。当前大部分传承人早已摒弃了固有的门户之见,将自身所传承的武术非遗项目通过广泛收徒进行传授,甚至向大家免费分享。但由于自身传承思维的固化,在收徒授艺过程中传授的内容往往偏重技法套路的教学,尤其是在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过程中,或因自身文化底蕴不足,或限于表达受限,很难在练习中将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等较晦涩的细节进行详细传授,也鲜有人对拳种所具有的文化与历史底蕴等内涵进行解读与传授,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学习者虽然经过长期练习,但往往只是徒有其形的问题。因此,要帮助传承人突破固有的传承思维,协助其拓宽教学所涉及的内容,补足相关方面的教学短板。其次,要积极培养传承主体的数字思维模式,对其进行培训与帮扶。老一辈传承人是武术非遗项目最具权威的代表,更是当下数字化传承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数字化保护首先要对老一辈传承人进行记录与采集。但他们年岁大都较高,对数字化平台了解不多,认识不足,依靠其自身能力,几乎很难完成非遗拳种的数字化传承工作。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其加强数字化的知识培训,对部分年岁较高、数字化学习能力较差的传承人更要进行全方位帮扶,帮助其完成数字化记录与采集工作。

5 结语

时代变革下,我国全面迈入了数字化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武术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带来了重大机遇,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手段,给武术非遗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同时,在武术非遗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实施过程中,必须时刻牢记不能脱离现实单独发展,要以推动现实保护为前提,充分和现实保护措施相结合,坚持数字化手段是为了更好服务现实保护的宗旨。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需求的主导作用,将武术非遗的技艺技法、文化内涵进行再生产,开发相应的数字化产品,努力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促进武术非遗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拳种武术数字化
中华武术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传统武术拳种及传承人保护机制分析
弃粗制滥造错误百出 扬泱泱中华拳种雄风①
数字化制胜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界定以及不同拳种桩功的区别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