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应奎
【提 要】习近平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重要论述,更加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要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系统把握全面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内涵,贯彻落实全面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及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人民共富、制度建设这三条红线,全面推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人的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历史时期,在深入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中,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论述,对前瞻性思考、全面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理论、实践指引、行动指南意义。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二十大报告中,围绕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原创性重要论述,构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理论基础和科学行动指南。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发展中,在中国发展史、世界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走向全面现代化和更加美好生活的华彩篇章,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努力成为全球先进发达现代化强国的文明竞进。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1949 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正式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在20 世纪50 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现代化“两步走”的战略思考;在80 年代,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五大形成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2017 年习近平明确了第三步全面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
在新中国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14 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容丰富、境界宏阔,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人民性、全面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征,需要我们全面、系统、准确、科学地学习研究与思考,特别要从全面现代化的性质、特征、内容、原则、路径、制度、战略等方面深刻把握。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是新中国百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宏愿的最终实现过程。这是历史前进的逻辑、实践发展的逻辑、人民选择的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豪迈、中国共产党执政辉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的根本人类使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体进行、相互支撑的实践过程,是人类发展普遍规律和现代化一般规律同中国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特殊规律合二为一、相互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代化目标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属性的高度统一,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政治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当今世界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创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全面领导下的全面现代化。这就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览全局、协调各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全面现代化。这就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推进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围绕“人”自身的现代化来谋划国家的现代化,强调人的中心地位、主体地位,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面现代化。这就要求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更高水平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面现代化。这就要求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牢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发展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的现代化新方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全面现代化。这就要求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科学发展,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保障的全面现代化。这就要求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全面现代化建设过程始终,依靠制度的威力和优越性来创造伟业迎接挑战,始终牢记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竞争力和抗风险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全面现代化。这就要求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合作共赢、走和平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依据国情世情政情民情党情,制定实施符合现代化规律的方针政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我国这样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和世纪性的宏伟课题。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习近平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统筹国内和国际、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等重大关系,坚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区域重大、区域协调、扩大内需、就业优先、贸易强国、全面节约、安全发展、开放发展、新型城镇化、主体功能区、应对老龄化、可持续发展等现代化强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制造、质量、航天、交通、网络、农业、能源、贸易、海洋、文化、体育等现代化强国目标建设。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围绕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这一核心议题,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成果,为全面推动现代化经济强国建设奠定了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经济是基础,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供给侧短缺经济发生了历史性转化,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前中低阶段速度规模型经济必须转向中高阶段质量效益型经济,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全面贯彻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这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所决定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围绕2025年“十四五”经济发展目标、2035年基本现代化经济目标和本世纪中叶现代化强国经济目标,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强国建设。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支撑。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必须全面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新型创新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
激发保护人才创新活力。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创新型国家。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创新型国家现代化制度体系建设,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建设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
全面推进经济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平衡协调包容发展原则,提高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增长、共同富裕、资本特性、资源保障、风险防控、生态环境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推进供需协调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双平衡。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城乡平衡。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区域平衡。
还要推进内外协调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内外平衡。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内外贸、内外投、内外金的协调调控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关于人民美好生活、共同富裕、公平分配、民生保障等方面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促进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推进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现代化建设,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重要论述,为全面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和科学实践指引。
习近平强调,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和根本标准。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3]
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以下原则: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全面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建设,首先在于全面推进公平分配共享发展现代化建设。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和措施有很多,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层面的事。一是把“蛋糕”做大做好,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二是把“蛋糕”切好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公平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必须完善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大力推进初次分配现代化建设。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决定,市场的公平与效率至关重要。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初次分配体系;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大力推进二次分配现代化建设。二次分配主要由政府决定,政府的公平与效率至关重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
大力推进三次分配现代化建设。三次分配主要由社会决定,社会的公平与效率至关重要。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促进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社会进步。重点推进底层帮扶和顶层引导的社会双层治理。构建现代公益慈善体系,完善公益慈善政策;鼓励有意愿有能力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积极参加公益慈善事业;推进社会财富公平正义现代化建设。
大力推进四次分配现代化建设。四次分配主要由司法决定,司法的公平与效率至关重要。四次分配,即非法财产的查处,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现代化难题。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有效打击各种侵财性违法犯罪,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法治体系;全面推进社会财富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正义化等现代化建设。
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现代化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工程。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持公益性和均等化方向,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扶贫救助治理、贫富分化治理现代化建设,努力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建设。重点加强国民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建设。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落后地区的公共服务现代化建设。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快社会事业现代化进程。
加强扶贫救助治理现代化建设。坚持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推动中国特色反贫困事业发展。重点推进农民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与救助制度,完善保障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残疾人等关爱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
加强贫富分化治理现代化建设。贫富分化是私有经济的自然生态,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反动。如果任由贫富分化的野蛮生长及其严重扩大化,将对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成颠覆性破坏。必须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根本宗旨和根本政治立场,全面推进贫富分化治理现代化建设,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4]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文明与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时代课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度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经济制度建设是国家制度建设的基础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先在于全面推进经济制度建设现代化。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推进公有非公有产权制度体系现代化建设。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建设更加公平正义的国民分配制度体系。
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健全现代产业制度体系、现代财政制度体系、现代金融制度体系、现代行政制度体系;健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健全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开放经济体制机制。构建现代化开放型经济制度体系,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制度建设,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政治制度建设是国家根本制度建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最大的政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5]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体系现代化建设。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各方面制度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
文化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精神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坚持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健全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社会制度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7]全面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全面建设高水平社会制度体系,提高社会建设现代化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制度体系建设。
全面建设高水平社会治理制度,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社会公共安全体制机制。
全面建设高水平社会安全制度,提高社会安全现代化水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8]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中国的现代化。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完善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制度、公益诉讼制度、生态补偿损害赔偿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健全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策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围绕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职能配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备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9]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
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健全权威高效制度执行体制机制。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构建科学有效、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制度体系;创造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激励环境;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体系;建立科学的容错纠错机制。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10]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注释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人民日报》2022年7月28日。
[2][6][8][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3]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
[4][7][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09页;第338页;第46页。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