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泽宇 伏雨旋
一、“科教融合”概念的提出
“科教融合”在广义指的是教育界和科研学术界之间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模式;在狭义上指的是学校的课程体系使得学生在学习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科研项目等手段培养自身的科研思维,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使得知识传授与科研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中齐头并进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
十九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率先将科研与学生教育相结合,开启了教育方法的蜕变。此后,美国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对科教融合进行了规范化管理,进而创办了首个研究生院,阐述了研究型大学的本质特征是科教融合。中國《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科教融合作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是保证杰出人才产出的重要理念”,表明了科教融合在培养高端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关于加强校所合作推动科教融合的意见》的出台也表明了国家对科教融合模式的重视。
科教融合具有强化学生发现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实现前沿科学研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重融合等功能。因此,当代社会,高等教育学校作为输送高端人才的重要基地,已然将科教融合教育模式应用为学校教育的主流模式。但是由于该模式具有较高的改革性,在高校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至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二、高校科教融合现存问题
1.科教融合程度不足
高校的科教融合模式从科教分离发展到科教结合最后发展到科教逐步融合,现如今也没有达到预期的融合效果。在科教分离发展时期,高校将教育和科研的界限划分得过于明确,这使得教师很难解决传授理论知识与培养科研型人才之间的矛盾,更有甚者教师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提升自身科研能力之间也较难找到平衡点。在科教结合阶段,教学和科研之间仅仅在表面完成了“结合”,在本质上仍然是两个毫不相关的独立体。这种模式的问题使得教育工作者对科教融合的认识更加迷茫。直到最近几年,科研和教学才实现了逐步融合,但是距离科研和教学实现有机融合,形成两者相辅相成的新模式仍还有较大距离。
2.科教融合的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
我国对高校科研十分重视,对科研项目的投入也是十分巨大的,这使得高校内部具有较好的实验平台,这样的实验平台正是科教融合的重要教学资源。但是,在大多数高校,该部分科研资源转化成教学资源的能力较弱,重要的科研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教师对学生科研能力的不信任。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能力通常会随着学生学历的提高而提高,这是因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潜意识中不认为本科生能够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这样的想法会使得本科生具有较少的机会深入地实践验证研究某个具体问题。此外,学历水平并不等同于科研能力,该潜意识有可能会延误对高端人才的培养时机。②学生科研意识淡薄或实践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培养。由于较少的接触科研,本科生使用教学资源的主观能动性不强,而研究生多停留在虚拟仿真阶段,对科研平台的使用也不充分。
3.科教融合的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科教融合模式在高校中应用形式较为单一,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师和学生联系较少
大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有限时间内的交流,甚至停留在上课老师对学生“填鸭式”的教学。在课后大量的空闲时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几乎零交流,学生自身对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也忽略了自身引导的责任,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教师仅仅履行了教书的责任,学生也仅仅是学习了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的知识,科教融合根本无从谈起。
3.2学生实践平台匮乏
我国的科教融合形式主要体现在大学内部建立科研实验室,将其作为学生的科研训练的平台上,在科研机构与大学合作培养学生和国家实验室与大学密切合作关系这几个方面的涉猎较少。虽然目前多数高校都拥有校企合作项目,但由于企业内部经营、生产、制造等环节的保密性导致该模式流于形式,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也仅仅是在项目书上挂上企业的名字,直到项目结题可能和企业也不会有所联系,完全达不到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学生的预期效果。
3.3学生培养周期相对短暂
本硕博连读的学生在高校中还处于凤毛麟角的存在,排除学生自身想追求更高级别学府的原因,高校对该种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重要因素。而本硕博连读对学生的全过程培养是十分有利的。通常来说,在同一个方向攻读的时间越长,学习研究也会越深入,该学生在很大程度有可能成为这一方面的专业人才。而分段式的学习研究会使得自身研究方向不断变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但是也造成了学生在各个方面均浅尝辄止,很难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所建树。
此外部分高校会因为政策、奖惩机制、评价指标等原因导致教师频繁跳槽,人才流失严重,这也会直接影响到需要长期培养的科研型人才,当老师因为各种原因离职时,很少有人会考虑在他们指导下接触科研的学生,在没人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科研热情会被极大地消磨,十分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多维度实践科教融合
高校的教学融合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科研能力,也不是由学生的科研能力、科研热情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一个学校总体的指标体现。针对科教融合在我国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多维度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方案。
1.构建融合科研项目、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
学科建设是一切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是联系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纽带,只有学科建设扎实,学校才能拥有较好的声誉、师资以及生源,形成学科建设的良性循环发展。为了培养高端的研究型人才,基础学科建设中可以结合科研项目,构建融合科研项目、涵盖基础课、核心课、方向课与实践课的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仅由教育工作者负责,相应科研团队也应该列入负责团队中,进行课程的规划设计以及教学与综合实践的协同开展。该负责体系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利用教育工作者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能够充分利用科研团队在其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基础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有利于高校高端人才的培养。
其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还必须满足社会需求。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服务社会,人才本身能够在社会安生立命的基础也是具有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本领。而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不能仅仅使得学生停留在书本理论知识上,必须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专业课程方向数不胜数,在建立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前沿科技与人才培养实训教学环节融合,不断提升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前沿性,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不仅仅是高校的使命,更满足了学生本身的需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建立科研導师指导队伍,全过程培养高端人才
过去,“师承制”通常为一名老师指导一位学生,这是指导学生的理想状态,但是现在由于学生数量的激增,现有的师资力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因此高校有必要构建自己的科研指导队伍,该队伍的构建是科教融合实施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科研导师队伍的成员需要具有过硬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人文关怀能力。
科研导师指导队伍有责任在了解任课教师教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结合学生当前的知识储备与好奇方向,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与科研。该队伍的建设能够使得学生与具备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密切联系,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以及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还应该注重本硕博全过程一体化的培养。很多学生本硕博的科研活动都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不同学历阶段都有一个兴趣摸索阶段,这样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一个深入研究。如果科研导师在大学本科阶段就安排学生接触科研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接触过程中发掘学生的科研潜力,遵循学生的意愿,对其是否继续深造进行指导,择优鼓励学生继续深造,能够促使学生在高校读书期间能够得到全过程的指导,学生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进,减少重复性实践探索,学校也能够加速人才培养的进程,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3.建立激励机制,调动主体积极性
3.1调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热情
部分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以其科研成果为单一评价指标,这种价值导向会使得教育工作者忽略本身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不愿在教学工作上花费太多时间,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因此,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机制,将教学质量量化纳入绩效考评影响因素,对教师工作的价值导向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也能够激发科研人员的教学热情、使命和责任感,能够促进科研成员将对自我成就的追求和学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对专注于教学岗的教师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以激励其科研热情。如果一名专业课老师仅仅满足于书本上知识的传授,对目前的前沿科技、研究热点全然不了解,哪怕该教师的教学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前瞻思维的学生。当教学能力较高的教师也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时候,科教融合程度将被大幅推进。
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相关活动加强专注于科研的教师和专注于教学的教师之间的联系,使得两者之间能够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共同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前瞻性思维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
3.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学生是科教融合面对的对象,是需要关注的另一重要主体。无论教育工作者准备的多么充分,面对不配合的学生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建立相关激励措施调动学生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是科教融合的重要环节。
建立区分年级的评奖评优机制,也即将科研成果量化按不同的权重系数列入不同年级学生的综合绩点中。目前多数学校都能够将科研成果列入综合绩点,但是由于不同年级学生的工作重心是不相同的,因此不能对每个年级的学生都使用相同的评奖评优机制。低年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了解科研方向,培养兴趣,此时科研权重不宜过重,否则可能会产生“揠苗助长”的作用。随着理论知识的增长,学生的中心需要转移到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科研创新实践活动上,这时可将科研成果列入综合绩点的比重提高,以此来调动学生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少学生“死读书”的举措。该举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向学生彰显了学校对科研成果的重视,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作用。
3.3建立监控体系,提升科研融合效果
在完善上述举措的基础上,为了能够准确地了解高校内科研融合的实践效果,还必须建立相应地监控体系,以根据师生反馈情况适时调整制定相关政策、制度等。
该监控体系由线上监督体系和线下监督体系共同构成。在线下,可以采用课堂听课的形式了解老师在课堂上是否有将专业前沿技术融入到学生的课堂知识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可了解教师所讲授内容在学生之间的接受度;通过座谈走访形式可以了解教师对科教融合的具体看法和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通过测验可以检测出科研导师对教学水平和专注于授课的教师的前沿科技了解程度等。在线上,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平台,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轨迹了解学生动向,使得监督体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
四、结语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科教融合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并促进人才发展的本质规律,是推动我国科教体系的必然选择。但是现在科教融合在我国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科教融合程度不足、科教融合的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科教融合的形式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融合科研项目、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科研导师指导队伍,全过程培养高端人才、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科教融主体积极性以及建立监控体系,提升科研融合效果等举措,对改进高校科教融合现状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