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提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大先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教师形象的时代激活,是中国话语的智慧表达。“先生”之“大”,在于大情怀和大境界,有为国为民的大担当;“先生”之先,在于先知更在于先觉,不仅要具有扎实学识,更要具有较高的道德品格,能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对学生产生示范影响。
成为“大先生”,是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教师的殷切期盼和谆谆教诲,每个教师都要将此作为理想信念,将“大先生”的形象体现在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课堂是教师被赋权最多的教育空间,也是最能体现教师职业尊严的实践场所。教师必须从课堂教学发力,在课堂中呈现“大先生”的样子,努力成为时代需要的“大先生”。
教书与育人统一: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品格成长
“先生”最初由字面义引申为“父兄”“长辈”,后来又引申为对年长且学高、德高者的敬称,并逐渐成为对教师的通称。“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教师以较高的学识和道德品格传道授业解惑。传统教育与生产生活高度融合,因而知识学习与道德品格养成是一体的。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知识逐渐从日常生活层面脱离开来,成为系统化的学科知识,并进入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也逐渐成为“只教书,不育人”的学科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能是经师,甚至是教书匠。新时代对“大先生”的呼吁,就是要教师将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当下的课堂教学,要回归教育的本真状态,更加关注育人价值的实现,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和良好的品行。这不仅要求德育课、思政课的教师理直气壮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更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教材解读、教学设计中挖掘学科知识的德育元素和育人价值,将学科知识的教学与学生道德品格的养成深度融合。社会主义新时代,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三科意识形态较强的课程实现了教材统编,这三门学科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对学生思想意识、道德品格养成的关注。我们要认识到,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五育融合”,其实施理据和并举方式,是以培养“健全的人”为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加以落实。
传道者,自己要信道、明道。要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教师自身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师德情操,自己要明大义、辨是非。多元文化时代,在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影响下,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认知受到较大冲击。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精准识别并及时纠正学生潜在的道德虚无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在课堂教学中坚决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是模棱两可地“留到课后讨论”。只有对学生进行为事、为人的道德教育和价值教育,教师才能回应社会赋予的公共信任和神圣使命。
言传与身教统一:
要“教道德”,更要“道德地教”
教学活动本身充满道德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具有双重身份,是道德教育者,也是道德实践者。我国传统教育强调“言传”与“身教”统一,“言传”指向道德教育的内容层面,“身教”则指向道德实践的行为层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言传身教,在培养学生道德品格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实践能力。这是课堂育人的需要,也是“大先生”养成从内部突破的途径。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示范影响。要“教以道德”,必须以德施教,只有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道德教育才能具有成效,否则只是技法层面的“表演”。教师要用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教学过程成为道德实践过程。
不同于一般的道德实践,教学作为师生共同探求知识、探索真理、学做真人的过程,更加需要民主平等,需要教师将公正、友善、耐心、慈爱等德性在教学交往中生动呈现,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爱,关心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教师要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有效约束,任何时候都不要让挖苦、讽刺、歧视、不公等出现在自己的课堂。教师要努力改变作为知识权威的身份定位,相信“学生有教你的能力”,以发展和期待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道德发展和生命成长。“大先生”的课堂,不要出现惩罚性点名、羞辱性交流和“连坐制”。除了常态课,我们还应该关注公开课、观摩课、赛课等非常态课堂,要以道德的眼光审视公开课中的“陪練”“精挑细选”“配合表演”。
“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努力”,以德施教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到教学行为的复杂性和独特的道德示范价值,为能够“道德地教”做出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实践智慧。“亲其师,信其道”,“道德地教”也能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的效果,促进教师自身的道德反思,提高教师的道德敏感力和施教力,从而形成新时代“大先生”应具备的师德修养和道德实践能力。
专业自信与育德能力统一:
直面课堂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课堂生活中的道德表达非常复杂,道德问题在教学交往中是内嵌式的、隐蔽的、稍纵即逝的,需要教师独自面对、迅速判断、及时处理。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道德品格成长的“大先生”,需要更加细心、更具耐心,还需要有足够的专业自信和较高的育德能力。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重预设更重生成。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有既定的规律,更充满不确定性。课堂教学中会产生很多道德冲突,教师会面临复杂的道德难题和伦理困境。在难题和困境面前,教师必须本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生命成长负责的原则,积极想出办法解决问题,化解困境。除了有坚定的原则,教师还要通过案例研究和经验反思等,提高自己的育德能力,让教学和育德两种能力相互作用,成为专业发展的高阶能力。
课堂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道德表达,都需要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育德能力。对于教学评价,教师要从育人的维度,让所有的评价都发自内心,与学生真诚地沟通。要将教学评价作为师生道德交往的途径,而不仅是反馈学习情况的工具。小组合作学习、小先生导学、翻转课堂等,都要能体现出教师选择这些教学方法背后的道德努力。班级授课制下的课堂教学管理,以集中高效为目标,很少从道德实践场所出发,指向具有公共精神和责任担当的伦理共同体的形成。这需要教师赋予课堂管理以道德关怀。以挑选举手发言的学生为例,“要发言先举手”的课堂规则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教师优先选择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是对规则的尊重;教师在必要时照顾特殊的没有举手的学生,体现的是差异性正义,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规则背后的同情和善良。
“教学是良心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者和道德实践者,需要自觉主动、积极作为。课堂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时机稍纵即逝,效果难以评价,即使再严谨的考核制度,也无法对课堂教学现场教师的育德行为进行准确监测。真正的“大先生”,应有强烈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道德担当,在课堂教学独特的时空中,作出道德实践的努力,鼓起道德教育的勇气。教师要相信“教育大有作为”,坚信“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语),不断提升专业自觉,增强专业自信,提高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育德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成为“大先生”的内在力量。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成为“大先生”是新时代教师质量提升的根本指引,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鞭策和激励。教师要牢记小天地里的大使命,践行小空间里的大目标,通过上好每一节课,向“大先生”的目标努力。教师要以成为时代“大先生”回应国家和人民对教师职业的高度信任和殷切期盼,把自己的人生理想、精神境界、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课堂教学上。
(刘霞,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晓庄学院新时代师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