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篇:遮风避雨

2022-02-13 01:56潘怀晋
科学Fans 2022年2期
关键词:干栏木构碉楼

潘怀晋

中国民居素来多样,没有一个具体统一的分类方法。若以地缘分类,因其风水地理特征的不同,大可分为徽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川派等。

但随着人的迁移,建筑类型也跟着人的分布而四散、融合、适应,呈现多样化,故本篇中以房屋制式特征选取几种典型加以介绍,即干栏式、木构架庭院式、土楼碉堡式、窑洞式。

干栏式建筑: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因为人们居住在水边或潮湿地区,为了防止野兽、毒虫毒蛇等侵袭,也为了追求舒适,隔潮而居。利用竹子、木桩等将建筑离地架空而形成,以河姆渡文化为典型,后来又在此基础上演化出吊脚楼,现多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地區:如湘西少数民族的吊脚楼。

木构架庭院式:是中国传统住宅的主要形式,从西周出现瓦片斗拱开始,战国时烧砖技术的巨大进步使木构架式建筑得以普及,一般以木构架房屋为主,南北向建厅堂,辅以东西两侧厢房合围,分布于全国各地,典型如北京四合院。

有别于北方的粗犷,风景秀丽的中国南部江南地区水网密布,降水充沛,住宅虽像北方四合院,但又带上了一丝江南的婉约,院子较小,当中为“天井”做排水采光用,如江南典型“四水归堂”天井式房屋,即各屋顶多采用斜坡,内侧雨水都会流入天井统一排走。

土楼碉堡式:在中国有一个特殊的族群“客家人”,他们不是一个单独的少数民族,但他们的居所却在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客家土楼”。客家人来到福建西部之后,为了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就地取材,几经尝试之后,放弃了砖木建筑,以家族为单位,以泥沙辅以木作垒起了高大的土楼。土楼起初是四方的,后来为了考虑光照等原因,最终形成了环形,典型如福建西部客家土楼。除了土楼,还有碉堡,种类样式也繁复多样,因地不同,如丹巴碉楼藏寨。

窑洞式:在中国中西部干燥的黄土高坡,当地居民即使再苦再难,还是扎下了根。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凿穿厚厚的黄土层,挖出拱形窑洞,贴上砖块,装起门面。一座座的窑洞式住宅就这样让看似荒芜的黄土地带升起了烟火气,典型如陕西靠山窑、平地窑等。

河姆渡遗址为距今5300年-7000年前的古代文化,当时的人们已经居住在干栏式建筑中。

云贵川地区的少数民族至今都还在建造吊脚楼作为日常居所,甚至西双版纳的傣族人还用竹子建造吊脚楼。

干栏式建筑无疑是中式民居的典型代表。《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我们猜测最早的房屋可能确实是从树屋开始,但究竟始于何时何地就不为人所知了。从考古来看,河姆渡时期的干栏式房屋是以桩木为基础,最底下横置木板增大受力面防止下陷。初步形成高出地面的基座后,上面再铺上木板,以榫卯结构结合桩柱绑扎,立柱、架梁、盖顶、铺席,最终形成一座整体建筑。

干栏式建筑由于其实用性以及强烈的适应性一直从新石器时代延续到了现代,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民居中不朽的经典。在现代云贵川地区,干栏式建筑还是流行的传统民居住宅,底层使用木柱架空挑高,上方置一独栋木屋。在西双版纳,当地的傣族人甚至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盛产的竹子,形成几乎纯以竹子建造的吊脚楼。其材料以及形制使得建筑完全融入环境,具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在现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人前去探访。

同样是新石器时代,临水而居除了干栏式建筑,还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木构架泥墙建筑。将河道清淤后清理出来的淤泥以茅草包裹,堆成水坝来管理水系,然后利用发达的水上交通运送物料资源。远方山上的高大木材运送到目的地后,将其加工成需要的榫卯木构件,在垒好夯实的土墩上植上木桩,以榫卯咬合,麻绳捆绑加固。以竹木作为骨架,再以黄土拍实阴干作为墙体,顶上以编织整齐的茅草排覆盖充作屋顶。这样的房屋制式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都还存在。

随着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木构房屋增添了很多新花样,西周开始出现的瓦片使得屋顶有了新的变化,人们不用再被风吹“卷走屋上三重茅”。而在战国开始烧制的青砖则是将墙体砌筑从泥泞中摆脱出来,条件好些的人们终于可以住上像模像样的砖砌房屋了。萌芽于西周,在隋唐发展成熟的斗拱①技术让工匠们有更好的方式大展手脚。“雕栏玉砌应犹在”的风光不仅出现在诗词中,还留在了大量的历史建筑中,例如北魏云冈石窟就曾留下了精美繁华的斗拱装饰。

历朝历代的审美、科技以及宗教信仰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建筑风格。强大的适应性也让木构建筑呈现出强烈的时代差异和地缘差异,散发出异彩纷呈的魅力。木构架庭院式建筑遍及中国大江南北,因为地方水土文化差异而表现出极大的不同,其样式复杂多变。以大开大合的“四合院式”为例,作为木构建筑中合院式建筑的经典,格局一般为围绕一个院子四面建屋,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因其四面合围而称四合院。各房屋之间互不相连,单独开门,通常每一间屋子都是单层。

而在南方,娇俏玲珑的“天井式”房屋则更受人们的喜爱,以苏州为例,不像北京每家每户都是大宅门,苏州素有“地少人多”的困扰,合院式建筑也就成了另一番面貌。同样是四面合围,中间的庭院却要狭小幽深许多,四面屋顶内侧斜坡往往将雨水顺流至“天井”集中排出。相比起北方四合院屋宇之间的距离感,苏州的房间都建有廊道相连,且大多为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挑高建筑。一方面,高大的院墙可以防盗遮阳,另一方面,二层建筑也减少了居住在潮湿环境中的不适感。不论是四合院还是天井院,木构架庭院式民居总能在中华大地上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特色。

①斗拱

在建筑的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呈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良渚文化為距今4300年-5300年前的古代国家,其进行房屋建造时大多使用木构泥墙建筑,至于储藏类建筑则使用干栏式。(供图:翅膀喵)

徽派建筑又称徽州建筑,主要特点有马头墙、小青瓦,墙体融合了大量石雕、木雕、砖雕。

以当地石块相互咬合砌筑形成高大坚固的碉楼,后来和藏寨结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国家,不同的地理气候使得各个民族拥有迥异的风土人情。建筑自然也不例外,而当两族相交共处一隅时,建筑就会产生奇妙的融合。在四川丹巴,汉藏交融,这里诞生了一个世界奇迹——丹巴碉楼藏寨。

来到丹巴,最先映入大家眼帘的就是那些耸立而起、上小下大的石砌碉楼。自汉代开始,丹巴地区就已经有人在居住。最早的石砌技术可能应用于洞居环境的改善中,同一时期的墓葬也多使用石砌加固。后来,这一技术被用于建房以及碉楼的建造。本土信仰的苯教以及后来居上的藏传佛教使得碉楼越来越高,直耸入云,而藏寨随着汉藏融合也开始在这里和本土碉楼结合,碉楼藏寨组合就此诞生。在战乱年代,这些碉楼还被改造成碉堡,用以抵御外敌。相对于木构架承重在于木构件,石砌碉楼则使用了石材在堆叠砌筑中相互交错来承担受力的方式,使得在地震带上的碉楼可以历经数千年,仍旧屹立于群山之中。

裕昌楼位于福建漳州南靖县,拥有六百多年历史,房屋多达269间。

相对于硬朗的石块,来到福建西部山区的客家人则是以柔克刚。最初来到这里的客家人为了抵御野兽,还是采用木构建筑,但随着土客械斗以及匪祸战乱的到来,使得客家人需要一个更加“接地气”且足够安全的建筑来保卫新的家园,当地的土就成了最好的材料。起初是泥巴垒筑的简单围墙,后来利用夯土和榫卯,逐渐修筑起了两三层四方的土楼。以聚族而居的方式,以大家族为单位,土楼使客家人在大山里扎下了脚跟,并且开枝散叶。再后来,为了考虑采光,方形的土楼又衍生出了圆形的土楼,至此,高大“土楼”就成了客家人的典型代表。周围一圈为家族居住区,中间往往加一间单层合院式,作祠堂、戏台或者是办公议事区使用。其实土楼本质上也是合院式建筑的一种演变。

向下深挖的“地坑庄”使得一个村子“看不见房屋,却听得见鸡犬打闹”。

窑洞是黄土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的穴居。虽然本质上还是合院式的一种延伸,但建筑工艺上却大不一样。广袤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辽阔、堆积厚度最大,黄土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区域。既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山地,又有一马平川的河谷平原,但在地图上最抓人眼球的还是因为水土流失而形成的黄土梁峁丘陵。在这里,生存是需要技巧的。在有河流、森林的地段,建筑往往还是经典的木构建筑;但到了黄土塬和黄土丘陵地带,人们想要生活下来,就必须克服缺少建材的难题。乐观的大西北人民从不服输,他们利用黄土“直立性强、壁立不倒”的特性,在土坡、丘陵、山壁、平原上打出了一个个窑洞。在沟坡崖壁上掘洞筑室,叫“崖庄”;从平地垂直往下掘出一个四方大坑,在四壁上以水平向里挖出窑洞,形成四合院,叫“地坑庄”。再以砖块将拱券穹顶封砌防潮,外立面使用砖瓦装点门面,一间间窑洞式住宅就此完成。虽然还是会面临潮湿、不够通风等缺点,但这些冬暖夏凉、遮风避雨的窑洞,还是让这片黄土高原充满了人情味儿。

猜你喜欢
干栏木构碉楼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木构的味道
山西蒙元仿木构墓葬文化特征研究
“干栏悟境”:青山游廊建筑及景观设计
GHOSTS OF GUANLAN
论干栏式建筑及其墙体形式★
德昂族传统干栏民居研究
论毛南族干栏民居建筑形态及其生态特点
布瓦雄碉与川东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