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艳松
(本溪市水务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本溪,117000)
精细化管理思想起源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初始在工业中应用,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理念,“精”代表着精益求精,“细”表示为细致、细节[1],总的来说,就是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对管理的软、硬件设施有严格的要求,而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主要针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各项环节,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包括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体制和管理人才[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在人民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前期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管理粗放、效率低下,导致大部分水利工程未实现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系统管理理念,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创新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不同地区结合自身实际管理现状,建立科学的精细化管理措施,不仅可以对水利工程各个设施和环节进行高效管理,从细节出发合理分配管理任务,还能切实落实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整体质量,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长期发挥。
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是以水利工程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为基础,依据水利事业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水利工程管理机制,通过管理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和管理信息化来达到水利工程的精细化管理[3]。其具体目标是:结合国内外多年的管理经验,优化水利工程管理理论、观念和方法,不断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技术,充分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建立完善的远程管理工作系统和信息收集整理系统,进而实现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
2.2.1 加强管理认知,健全法律法规
我国水利工程一直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得到一定改善,但距离精细化管理仍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原因是相关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薄弱。因此,从领导到基层层面均须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的认知,领会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此外,积极健全水利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水利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是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基本手段,而现有的法律法规已不能满足现代精细化管理的实际需要,尤其在偏远地区,执法力度不够,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进程。
2.2.2 健全管理机制,深化管理人员体制改革
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是实现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4]。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时,相关部门应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资料搜集与整理,在充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行业发展动态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及时改善管理制度,积极推进管理队伍建设。此外,各职能部门要依据行业相关管理考核办法,进行管理人员体制改革,完善考核管理办法,为水利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2.2.3 引进先进管理设施,创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
水利工程涉及学科多,管理工作较为复杂,要想实现精细化管理,就必须积极引进先进管理设施,先进的管理设施和管理模式是实现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保障。同时应加强管理设施的创新,例如监测系统的建立是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5]。因此,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要求依托先进GIS、GPS及网络信息等技术,逐步实现水利工程管理数字化及信息化。
2.2.4 引进专业管理人才,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建设一支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是十分必要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合理分配管理队伍的人才结构,加强人才队伍管理,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全力打造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人才队伍。此外,加强培养管理人员的创新观念,大胆尝试,提倡个性化管理,为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2.5 优化管理技术,规范财务制度
我国水利工程技术管理相对落后,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例如我国地形地质复杂、法律法规不完善、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不发达、管理制度及设备落后等,这些可控或不可控的因素直接限制了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因此各地区应积极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形成满足现代发展的精细化管理新技术。此外,各相关单位应建立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专项资金,加强财务规章制度建设,在严格贯彻国家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地方相关制度。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许多关于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改革政策,并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为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实际管理中,“重建轻管”的问题从根本上严重制约了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因此,当前水利工程相关部门应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加强组织领导,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增强精细化管理意识,按照发展实际情况,打造精细化管理体制,并在此基础上注重统筹兼顾,重视工程整体效益的发挥。此外,应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贯穿于民生建设中,秉承为民服务的宗旨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施工前,应结合工程特点,高度重视前期规划与设计工作。一方面,要将工程管理资金落实到位,融入国内外先进设计理念,创新工程规划方案;另一方面,科学把控好工程建设环节,尤其在工程造价上,应尽量控制工程投资预算,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及时找出偏差问题并进行处理。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交流,增强工作人员的协调合作能力,保证水利工程的高效运转。工程正式施工时,要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加快实现工程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进程。
深化改革,建立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管理机制是当前首要任务。以管理工作为核心,从人事、用工、分配等方面入手,进行制度创新,使管理工作朝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管理人员应加强重视防范工作,做好防范措施,在突发情况发生时及时进行任务的合理调度,并应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执行合同制管理,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发挥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选人用人机制、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制度,提高工程维修养护人员的竞争意识,提升维修养护人员专业化水平,维护市场秩序。
只有建立高水平的水利工程管理团队,方可保证精细化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因此,全面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引进专业人才及优化人才配置结构是实现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创新发展的基础。此外,应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继续教育,偏向专业技能和创新理念的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创新思维。此外,应建立“定期+不定期”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以全面掌控工作人员的管理技能,进而合理调整人员组合,进一步推进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发展。
水利工程是需要多部门协作完成的综合性工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资料信息,因此,为了确保信息的有效应用,应把这些信息组织为科学的框架结构,建立成完整性较好的数据库资源,以便为后续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技术参考。同时,应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对工程实行监督检查,尤其是在汛前,要严格落实对水库大坝、水闸等主要防洪工程的检查与维修,及时排查隐患,全面掌握施工情况,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并且,要将监督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协助其更新工程施工信息。
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对推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际管理中应树立科学发展观理念,科学规划设计方案,注重管理制度、体制的创新,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技能及创新思维的培训,引进并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队伍,以保证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