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能竞赛背景的高职院校英语精英培育路径研究

2022-02-12 02:17简剑芬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4期

□简剑芬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包括由教育部牵头组织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或受教育部委托由行业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由职业院校自行组织的校内技能比赛。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竞赛途径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树立“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念,引导建立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中,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唯一英语类赛项,不仅对高职英语教学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也成为了高职院校英语精英人才培育的强大推手。

一、职业教育的英语精英人才

何为精英?剑桥商务英语词典中给出的定义是“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最富有,最有权势、受过最好教育或最训练有素的人”[1],其特点为“量少质优”。“传统精英”多指由研究型大学培养出来的政治、学术型高层次人才。但是,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精英人才,传统型精英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型,均很难满足多元社会的需求,精英的定义由此也发生了变化。“现代精英”的定义更为广泛,社会各个领域,从尖端科研人员到高层次的技能型(应用、管理和服务型等)人才皆属精英人才[2]。职业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也势必成为精英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在“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各类国际合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社会需要大量英语人才,更需要英语精英人才。就高职院校而言,英语应用能力也成为了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口语技能竞赛旨在检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职场交际的综合能力,能进入大赛尤其是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们被普遍看作是高职院校中的英语精英。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英语语言技能,同时还需具备敏锐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高职院校英语精英培育的误区

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技能竞赛的特点是:参赛覆盖面广,每所学校均可派选手参赛(省赛);但因是个人赛项,参赛人数却很少;就技能层面而言,上不封顶。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对该项赛事十分重视,由于学生技能竞赛成绩被当作各类评估的重要指标,以至于技能竞赛逐渐背离了其初衷,甚至步入误区。

(一)精英应赛误区。口语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竞赛途径强化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提高其综合素质;树立“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念,引导建立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英语人才评价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英语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各职业院校为了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已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把技能竞赛异化成个别人的“精英应赛教育”,或仅重视大赛竞技,忽视全面发展[3]。

(二)精英能力误区。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唯一英语类赛项,对高职英语教学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但多数院校仍然停留在培养选手的英语能力上,忽略了思维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近两年,部分参赛选手对中国经济、政策类话题掌握得非常到位,确实能做到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但是由于缺乏对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加之缺乏国际视野,在跨文化交流时就略显不足。

(三)赛教分离误区。突出对接教学标准,注重专业核心技术技能是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基本要求。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并未对竞赛内容与日常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过深入挖掘,致使竞赛与教学完全脱节,“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几乎沦为空谈。

高职院校如何借助英语口语技能竞赛平台,为国家培养一批英语精英,同时让更多学生参与并受益于精英教育,从而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技能竞赛的健康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英语精英培育的路径

技能竞赛是职业院校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高职院校的英语精英属于复合创新型英语人才,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英语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以英语口语技能竞赛为平台,推动英语教学改革,促进英语人才培养具有可行性及实用性。

(一)赛教结合,完善人才选拔机制。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具有普及性。竞赛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导向功能,通过竞赛这一选拔机制让每位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日常教学中,每位英语教师都应了解竞赛内容,研究如何将竞赛内容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新编实用英语》第五版为例,每个单元Section 1都有一个符合主题的Studying…板块,如:Studying Hotel Ads,Studying Travel Ads等,该教学内容恰好与竞赛的Interview部分相吻合。在教学中可模仿竞赛情境就书中内容提出若干问题,“Suppose you’re a staff member of the hotel.You are introducing the hotel to a potential guest and answering her questions about it.”既可锻炼学生的听力——听懂教师的提问,又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看懂广告并找出问题答案,还能植入职业素养——酒店服务人员的接待礼仪。将教学与竞赛进行有效结合,所有学生对竞赛题型及要求均有所了解,英语应用能力或多或少将得到提升,也为后阶段选拔竞赛人才奠定了基础。

在选拔竞赛人才时,先由任课教师在所教班级中进行宣传动员,每班推荐1~3名学生参加校内初赛。对照竞赛评分细则进行考核,在初赛中挑选出10~12名学生参加校内决赛。决赛胜出的前1~5名进入口语竞赛团队,参加竞赛培训。省赛报名前,组织全体英语教师对参与培训的选手进行综合测评,最终确定1人参加省赛。这样尽可能扩大竞赛受众面,学生经过层层选拔,利于优中选优,发掘精英;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竞赛梯队的建设。

(二)三位一体,培育英语精英人才。高职院校英语精英人才是语言技能、思维能力、职业素养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语言技能。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其中,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并非仅指具有与他人进行日常会话,实现有效沟通的能力;还要求能有条理、有逻辑性地谈论某个话题,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换言之,英语口语技能是各项英语能力的综合体现。

培育一名英语精英,增加词汇是第一步。具备词汇技能必定拥有较大的词汇量,但词汇量大并不意味着一定掌握好了词汇的运用技能。因此,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其懂得如何用意思相近的词来进行替换,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与生动性。如:在竞赛的Presentation部分,描述饼状图数据时,可以用“share,capture,hold,take up...”来表达不同的占比;在分析与环保相关的问题时,可以用“eco-friendly”来替代“environmental-friendly”。此外,押头韵或尾韵的用词也可为口头表达增色不少,如: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change and challenge等。

听力是语言输入的过程,有了听的输入,才有说的输出。听英语新闻,看英语视频等都有助于提高听力。教师在做听力培训时,要适当安排听抄练习,督促学生真正听懂内容,并有意识地模仿听力材料中的语音语调。

英语精英,必定具备较为扎实的英文写作功底。写作训练能让学生理清思路,强化语法应用。写作中常用的句型自然会牢记于心,在交流中也能脱口而出。如:Only in this way,can we...,类似的倒装句就是写作和口语中的常用句型。

阅读包括无声和有声两种形式。通过定期阅读(看)中英双语新闻、英语报刊杂志等可扩大学生词汇量,还有助于其拓展思维,搜集各种观点,提高英语表达的敏锐性。把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大声读出来,这样学生能够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声音,同时关注自己的语音语调,也便于教师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

从语言层面来说,模仿、重复、积累是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英语技能,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更有利于英语精英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2.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无论是欧美,还是亚洲国家,如:美国、新加坡、中国,“批判性思维”与“创新”均出现在其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中。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提出“创新思维能力是21世纪未来人才必备的关键能力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分组辩论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第五版《新编实用英语》的5单元中,主题为“Cyber”[5],可以结合当前现状设计一个辩题“Is it necessary to ban college students from tak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 class?”要求学生先分组讨论,正反方分别为“We should (not) ban…”。在学生列举各自的论据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每条论据都必须处于同一个逻辑层面,如:正方列举playing games,texting,checking social media等都属于Prevent students from concentrating on classes的范畴。整理完毕后,将提纲或关键词形成句子,各方派代表上台辩论,教师及时纠正表达错误。以此锻炼学生胆量,使其更加自信。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在竞赛培训中,除了逻辑思维能力外,还需注重培养选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Presentation环节,要求选手针对图表进行描述、分析并得出结论。一是对全文谋篇布局,迅速确定文章结构、层次以及内容,属于逻辑思维能力。二是每张图表都具有导向功能,说与听的人处于不同的角度,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有些话题可以设计一个角色代入,使表达更为生动有趣,属于创新思维能力。三是在分析图表和总结时,如:谈论旅游类话题时提及Developing tourism can not be at the cost of the environment...属于批判性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需要丰富的知识面来支撑。其题材涉及历史、政治、经济、人文、社会等各个领域。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多阅读英文材料,拓宽知识面,这样在赛场上才能更快更准地把握赛题意图,分析问题更具深度和广度。

3.职业素养。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要遵守职业内在规范和要求,即: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与思想、职业习惯与技能[6]。

高职英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在每一个教学单元,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知识点中都融入对学生良好日常和商务礼仪、有效沟通行为、快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必定是精英人才的培养对象。在进行听说教学时,教师安排学生台前表演对话,或者在课堂上展示学生提前录制的对话视频,这些教学形式都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礼仪和有效沟通。

对于参加英语口语技能竞赛的选手,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赛场上,选手穿着打扮要得体,仪态台风要大方。如:向评委及观众打招呼“Hi,guys”就显得过于随意,礼仪不得体。“Presentation”职场描述环节,要求用词丰富且精准,夸张的表达并不适合。“Interview”情景交流环节,要求选手扮演职场工作人员的角色回答评委(客户)的提问。如:评委问“My mom will have to reserve everything,because it’s her money.She is 65.How can she contact you?”若把赛题中提供的电话、电子邮件地址、网站一股脑地读出来,显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因为客户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记下所有的联系方式。训练有素的选手会说“There are 3 ways she can contact us.Since you have mentioned she is 65,so the best way is to simply call us at the number of...”。这样既实现了有效沟通,快速地解决了问题,还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

技能竞赛引领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依托技能竞赛的平台,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注重赛教结合,从语言技能、思维能力、职业素养三个维度实施英语教学,是英语精英人才培育的有效路径。

四、结语

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是高职院校人才的典型代表,属于精英型人才。但不可否认,精英人才数量仍然较少。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若能始终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原则;从精业、尚德、创新三方面重构职业教育中的精英人才理论,探索职业教育英语精英培养的新途径,意味着所有学生都能获得“精英教育”资源并从中受益,也更有利于精英人才的选拔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