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复位联合经筋推拿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2022-02-12 09:24于志国关睿骞吴文刚
中医药信息 2022年1期
关键词:经筋颈椎病颈椎

于志国,关睿骞,吴文刚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3.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颈椎间盘突出(CIDH)属“项痹”范畴,是临床常见颈部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对如何预防本疾病的发生,提高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及消除临床症状等问题,急需解决。

项目申请团队自2013年首次运用独创的颈椎复位配合经筋推拿手法治疗CIDH,获得十分满意的疗效,且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费用低的特点。但手法治疗CIDH 的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运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中医证候评分评价颈椎关节复位配合经筋推拿手法治疗CIDH 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颈椎关节复位配合经筋推拿手法对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 的影响,以期形成较为规范化,科学化,适用化的操作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治疗组中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龄(55.54 ± 6.78)岁;病程(7.89 ± 2.22)周。对照组中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年龄(56.71 ± 7.23)岁;病程(7.79±2.12)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s)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30 30性别(女/男)12/18 11/19年龄(岁)55.54±6.78 56.71±7.23病程(周)7.89±2.22 7.79±2.12

1.2 诊断标准

依据“十三五”规划教材《推拿治疗学》[2]中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制定。①由于颈椎急、慢性损伤,或长期姿势不良造成椎旁软组织劳损,颈椎关节突关节紊乱、错缝,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稳定性下降,从而诱发椎间盘代偿性退变,造成颈椎内、外力失调平衡,出现该区域的刺激症状;②表现为颈部前屈,旋转,后伸幅度明显减小,颈夹肌、斜方肌等局部出现紧张性疼痛;③颈部有僵硬感易于疲劳;④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颈部慢性的不易缓解的疼痛,或伴有上肢(一侧或双侧)的麻木或疼痛;受累侧上肢腱反射、肌力减弱;皮肤感觉减退;③颈椎棘突及旁开0.5 寸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④颈椎CT 或MRI检查示:颈椎间盘突出,可伴有神经根受压迫。

1.4 排除标准

①突出大于椎管直径的1/3,伴二便失禁或下肢瘫;②突出物游离于椎管管腔者;③伴椎管狭窄或椎体滑脱者;④颈椎滑脱、骨质疏松症、结核及肿瘤患者;⑤中途退出或用药影响结果者。

1.5 剔除标准

①试验过程中病情变化者;②试验过程中情绪波动不能配合者;③各种因素导致试验不能完成者。

1.6 治疗方法

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均由2名专业的推拿医师进行操作,每次操作30 min,每日1 次,5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6.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筋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为:受试者坐位或俯卧位。术者用一指禅推,或点按,或拿揉,或揉拨等手法沿颈肩部和后头部经筋进行治疗,以足太阳膀胱经筋、足少阳胆经筋、手阳明大肠经筋为重点,以“松筋解结”为法,手法由轻到重,刚柔相济,使局部松软为宜。顺次自上而下往返操作3~5遍,时间约25 min。

1.6.2 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颈椎关节复位联合经筋推拿手法。经筋推拿手法同对照组。

颈椎关节复位手法:医师站于受试者身后,并令受试者取坐位。具体操作方法为:①用右手中、拇指指腹按揉法按揉双侧风池穴1 min;用右手拇、食、中指指腹捏法捏双侧风池穴至双侧颈根部5 min;㨰法放松颈、肩、上背及上肢部肌肉5 min。②令患者放松,医师双上肢尺侧远端用力压受试者双肩,医师双手拇指分别按双侧风池穴,两手掌及余四指托受试者下颌部,医师双手先向上用力牵拉颈部;为将颈部牵拉开医师的双手及前臂分别施加反方向力;牵引同时使受试者头颈依次做前屈、后伸、左旋、右旋。③对受试者双肩井做提拿法,同时对患侧上肢肱二、三头肌做拿揉法,最后用多指横拔受试者腋下(臂丛神经分支),以受试者患侧手指产生麻窜感为宜。

1.7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疔效标准》[3]制定。治愈:临床颈痛等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疗效指标≥90%;显效:临床颈痛等症状、体征消失,或者显著减轻,功能基本恢正常,70%≤疗效指标<90%;有效:临床颈痛等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减轻,但有部分症状、体征或功能障碍,30% ≤疗效指标<70%;无效:临床颈痛等症状或体征较治疗前没有改善,甚至加重,疗效指标<30%。

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显愈率=治愈率+显效率

疗效指标(%)=(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8 观察指标

①VAS 疼痛评分:分别用数字0~10 表示,其中0 代表无痛、10代表疼痛最为剧烈;受试者根据实际的疼痛情况做出自我评价。②CASCS 量表评分:CASCS量表总分共100 分,其中主观症状部分18 分,工作、生活、社会适应力部分9 分,临床体征部分73 分,共三部分组成。比较两组受试患者治疗前后VAS 及CASCS的评分变化。③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共23 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满分为92分,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如实填写,分值越低表明症状越轻。④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采用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测定。

1.9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录入SPSS21.0 软件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部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既满足正态性又满足方差齐性的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部分不能满足正态的数据经转换使其服从正态分布,而不服从方差齐性者采用非参数检验法。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通过两组不同的手法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方面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手法治疗均有效。但显愈率比较通过卡方检验,治疗组的手法方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SC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CASCS 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SC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SCS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30 30治疗前(分)69.03±1.43 68.07±0.65 3.347 0.001治疗后(分)89.37±2.30*87.20±4.57*-2.323 0.024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 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种治疗方案均可以降低VAS 评分(P<0.01),但颈椎关节复位联合经筋推拿手法的治疗组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治疗组手法缓解疼痛方面要明显优越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t值P值治疗后(分)2.47±0.52*5.06±1.73*7.853 0.000例数30 30治疗前(分)7.15±1.85 7.23±1.81 0.169 0.827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均有改善(P<0.01),提示两组手法均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

治疗后(分)39.56±5.11*47.26±5.96*5.372 0.000组别治疗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30 30治疗前(分)62.65±5.12 62.48±5.89-0.119 0.905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 表达情况比较

治疗组IL-6水平从治疗前的(13.53±1.91)pg/mL降至(2.33±1.12)pg/mL;对照组从治疗前的(13.19±1.80)pg/mL 降至(4.73±1.23)pg/mL。可见两种方案均可以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t值P值治疗后(pg/mL)2.33±1.12*4.73±1.23*8.228 0.000例数30 30治疗前(pg/mL)13.53±1.91 13.19±1.80-0.710 0.481

3 讨论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手机的普及,颈椎病发病率逐年递增,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顽症中,颈椎病位列第二,我国发病率已达17.5%[4-6]。我国北方地区,属寒地气候,冬天相对漫长,致使寒凝气滞血瘀、瘀阻颈部脉络的血瘀型颈椎病为北方的常见病机。有关本病的治疗方案众多,西医多采用手术方法,但副作用较大,医疗费用高。中医以推拿、针刺、中药等非手术治疗方法为主。尽管中医、西医均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本病的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中血清炎性因子IL-6 是目前研究较多的客观指标之一,该因子主要参与急性炎性反应,可诱导急性期反应蛋白的合成。曹舜等[7]以桂枝加葛根汤联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并对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 水平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黄兆刚[8]在IL-6、IL-10、TNF-α、TGF-β1、NO与颈椎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中再次证明了IL-6因子在颈椎病患者血清中存在较高的表达。

有研究报道通过运用非手术疗法,如颈部牵引、推拿及药物对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后,可收到较好的效果[9];另有研究发现,药物经颈椎骶管直接作用病变间盘,在此基础上行杠杆微调手法,可以达到改善颈部供血,从而减轻颈神经根受压,最终达到疼痛减轻的目的[10];然而也有学者认为,CIDH的初期应以减轻间盘负荷为目的,适合理疗而不适合手法复位,后期的手法推拿不仅可使疗效更加巩固,同时可加速恢复椎间盘的速度[11-12]。这些研究都有力地证明了推拿手法在颈椎病治疗中的重要性。白鹤等[13]以温针灸联合颌枕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肝肾不足证取得了较好效果,并确定了牵引这种治疗方法对于颈椎病的可靠疗效。

本课题以颈椎关节复位配合经筋推拿手法治疗CIDH,消除颈肩部筋症状及提高CIDH 人群生存质量为研究目标,采用颈部经筋推拿手法基础上施加关节复位手法,以目前比较科学的科学量表对比,通过分析对比治疗前后及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受试者CIDH 圧迫程度和相应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同时结合患者血清IL-6 指标变化,深入探讨经筋推拿手法基础上给予颈椎关节复位的作用机制。本次研究使用的治疗手法,与牵引的效果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对于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推拿一直以来都具有显著疗效,能放松颈部肌肉的痉挛、松解粘连、化瘀通络止痛[14-15]。临床上利用正骨类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案例也很多,以陈红秀为代表的苏氏正骨治疗单元治疗气滞血瘀型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16]。以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椎病关键参数研究中,也取得了突破性的临床疗效[17-20]。本次研究手法属于脊柱微调手法中的一种。其中复位手法不仅能使痉挛的颈部肌肉得到放松,还能促进神经根水肿的吸收,此外在神经根复位、改善椎间孔椎间隙、减轻血管受压等方面均有较理想效果。对于来自间盘外突的压迫复位方法可降低纵韧带张力,复位外突的髓核,有利于神经根周围水肿的吸收,使异常的颈椎恢复解剖位,恢复颈椎内外平衡的作用[21]。本团队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虽然本病的治疗方法多样,但以推拿手法为主的保守治疗,仍为主要手段。

探讨中医推拿对提高CIDH 圧迫程度和相应临床症状改善的作用机制,为中医推拿疗法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是推拿学科进步与发展的主要方向。本研究发现,通过微调手法的运用,治疗组CASCS评分改善程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评分、VAS均有所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测到两组血清IL-6 数值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客观层面反映了疗效。表明了治疗组治疗手法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课题组以疗法独特,见效迅速,治愈率高,无创伤,费用低廉为特点。其创新点在于首次提出运用独特的颈椎关节复位配合经筋推拿手法治疗CIDH这种常见疑难疾病。

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属中医传统特色疗法,对于发展和发扬传统医学疗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次研究试验方法可行性强,安全,高效,无毒副作用,疗效确切可靠且易于为受试者接受,操作的可重复性强,易于临床开展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经筋颈椎病颈椎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颈项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经筋辨证与推拿治疗探析
股骨头坏死髋周经筋辨证分型规律的临床研究*
经筋理论在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之:冠心病可能与颈椎有关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