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肿瘤防治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2022-02-12 01:48文图中国当代医药主笔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技奖肝癌肺癌

文图/《中国当代医药》主笔 潘 锋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是全国肿瘤医学领域唯一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登记备案的社会科技奖励,包括科技奖、科普奖和青年科学家奖,科技奖授予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在肿瘤防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医学科技工作者和单位。根据《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办法》的规定,经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领导小组审定和理事长办公会批准,授予18 个项目2021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其中一等奖6 项,二等奖10 项,科普奖2 项,授予10 名青年科技工作者2021年度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

助力提高肺癌治疗水平

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等完成的“晚期肺癌精准化治疗的创新与策略” 获2021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我国恶性肿瘤的头号杀手,疾病负担重,预后差。靶向、免疫和化疗是目前治疗晚期NSCLC 的主要手段,但仍存在诸多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中国患者靶向治疗效果仍需提高、免疫治疗优势人群仍不明确、化疗优化及耐药机制有待阐明等。

虞先濬教授做学术报告

张力教授团队围绕上述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在靶向治疗方面,首次将吉非替尼用于晚期NSCLC 化疗后的维持治疗,使EGFR 突变阳性肺癌患者总生存期延长了一倍。通过外周血二代测序(NGS)首次揭示了EGFR—TKI 原发耐药机制,发现了共存突变患者疗效不佳;通过多点取样NGS 测序发现了EGFR 突变肿瘤异质性高;完成了首个国产原创三代EGFR—TKI的首次人体试验,为克服耐药提供新手段。开展了第二代ALK 抑制剂Ⅲ期临床试验,为ALK 阳性肺癌患者一线治疗增添了ⅠA 类证据。

在免疫治疗方面,开展了我国首个PD-1 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鳞NSCLC 临床研究,为无EGFR/ALK 突变的非鳞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首次在中国人群中证实了肿瘤突变负荷和循环肿瘤细胞DNA 对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作用,阐明了NSCLC 中驱动基因通过上调PDL1 介导免疫逃逸的机制。

在化学治疗方面,首次破解了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的基因组密码,优化了LELC 化疗方案。在中国人群中开展了多个止吐新药注册临床试验,为CINV 领域增加了重要的ⅠA 类证据。发现了一组耐药分子标志物,阐明了其介导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团队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在Lancet Oncology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并先后改写4 项国际指南、5 项中国指南,研究成果已在全国多家医院推广应用,提高了我国晚期肺癌的治疗水平。

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岳东升教授等完成的“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精准治疗关键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获2021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该研究针对目前肺癌外科治疗存在的问题革新了淋巴结清扫的观念,打破了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瓶颈,提高了NSCLC 患者的生存率。一、自2000年起研究人员不断优化手术标准,开展了系统性淋巴结清扫,首次发现4L 组淋巴结的高转移率;证实了清扫4L 组淋巴结显著改善左侧肺癌预后,5年生存率提升12%,攻克了4L 组淋巴结清扫的技术难题。

二、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了多中心前瞻性头对头比较的ⅢA 期EGFR 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靶向治疗与化疗的临床研究(EVAN 研究),与常规化疗相比靶向组5年生存率提升33.69%,这是迄今为止全球第一个OS 阳性的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研究,创新了肺癌术后靶向治疗新策略。

王长利教授主持学术讲座

三、建立了包括外周血样本、肿瘤组织样本在内的共50 000 例以上的临床样本资源库,构建了20 000 例以上的肺癌手术患者数据库,依托丰富的临床手术资源,开展了大量相关转化研究并牵头50 多项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J Clin Oncol 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有力地推进了包括国家卫健委《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及指南》等多个国际、国内指南、共识的更新。课题组面向全国开展机器人和胸腔镜手术演示和在线网络直播,将规范化手术特别是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及精准医疗理念进行推广,成果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得到应用。

由江苏省肿瘤医院冯继锋教授等完成的“肺癌精准防治体系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获2021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当前肺癌精准治疗仍面临诸多临床问题和挑战,该研究围绕肺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关键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取得多项创新成果。首次揭示了中国人群中与肺癌发生风险相关的CHRNA3/5 等位基因型,为中国人群中肺癌的预防提供了科学筛查指标。首次鉴定了包括LncRNA PVT1 等多个参与肺癌恶性表型形成的LncRNA,建立了非编码RNA 介导的肺癌恶性表型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为肺癌诊断和疗效预测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针对第一代EGFR—TKIs 耐药率先鉴定了LncRNA 00665 等多个参与一代EGFR—TKI 耐药的分子及相关机制,并于2015年率先开展了关于一代EGFR—TKIs 失败后逆转耐药的Ⅱ期前瞻性临床研究,提示一代EGFR-TKI失败后采取化疗序贯原EGFR—TKIs 的逆转耐药模式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针对化疗耐药,首次鉴定了miR-451 等多个影响化疗敏感性的调控基因,初步建立了调控肺癌化疗耐药的分子信号网络;同时筛选出了3 种与铂类疗效相关的miRNA,并首次构建了miRNA敏感指数公式用于联合预测铂类化疗敏感性。研究人员打破了基于体表面积计算化疗药物剂量的传统给药方式,根据群体药动学原理在国内率先采用纳米增强比浊法检测血浆中的化疗药物浓度,建立了适合中国人群的实时药理学参数指导下的个体化精准给药模式。主要研究成果发表于 Molecular Cancer 等主流SCI 刊物和国内核心期刊,获4 项国家专利授权,部分成果已在多家三甲医院临床得到成功应用,有力推动了我国肺癌精准防治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探索消化系统肿瘤治疗新策略

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虞先濬教授、罗国培教授等完成的“胰腺肿瘤外科治疗新策略及机制研究”,获2021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5年生存率不足10%,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包括胰腺癌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异质性强,临床治疗难度极大。该研究历时10年,从胰腺肿瘤的手术技术、预后预测及生物学机制研究三个方面入手,形成了一套胰腺肿瘤外科治疗的新策略。一、创新了胰腺肿瘤手术技术。发明了“乳头状残端封闭型”胰肠吻合术,主持的Ⅲ期临床试验证实这一技术大幅度降低了胰瘘发生率,显著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同时创新了锐性淋巴清扫技术,发明了专用手术器械,规范了胰腺癌淋巴清扫范围和数量,提高了手术根治性水平。

二、创新了胰腺肿瘤预后预测体系。发现了AJCC 分期系统缺陷,提出了上海版胰腺癌分期系统,准确预测了患者预后。解决了ENETs 和AJCC 分期系统矛盾,改良了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国际分期。创建了CA19-9/CA125/CEA 三联血清肿瘤标志物预后预测标签,发现了胰腺癌手术不能获益人群,通过指导个体化手术方案的制定提高了手术疗效。

三、发现了胰腺癌手术不能获益人群的生物学新机制。明确了KRAS/MEK/ERK 功能轴是调节胰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键通路,发现了糖代谢异常在胰腺癌中的关键调控作用,明确了细胞窖结构蛋白对胰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团队牵头制定了《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及英文专家共识;在J Clin Oncol、Cell Res 等知名期刊发表论著200 余篇,引领了学科发展。相关手术技术、分期系统和三联血清肿瘤标志物预后预测标签在全国18 家三甲医院4000 余例患者中得到应用,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我国胰腺癌诊疗规范化和个体化诊疗水平的提高。

张力教授(左二)团队进行诊治方案讨论

由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单保恩教授等完成的“上消化道癌综合防控模式的建立及推广应用”,获2021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针对我国上消化道癌高发难治的重大科学难题,研究团队从建立上消化道癌防控模式入手,创建了上消化道癌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体系。研究工作聚焦胃癌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研发了抗幽门螺杆菌抗体奶,通过组用两株当地代表基因型菌株和幽门螺杆菌标准菌株制备了免疫奶牛的混合疫苗,免疫奶牛后得到了抗幽门螺旋抗体奶,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饮用抗体牛乳的患者幽门螺杆菌临床清除率达到42.86%。

针对上消化道癌前病变人群,筛选和鉴定出了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诱导细胞分化、逆转癌前病变的单体化合物,证实了其具有逆转食管癌前病变、诱导癌细胞分化和凋亡、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为将食管癌防治关口前移提供了候选药物。阐明了食管癌变过程中的糖原变化规律,创建了食管癌内镜下碘染色早期诊断技术;国内率先研制出了食管癌内镜切除器,领衔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分项目“食管癌早期治疗技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历时10年随访45 000 人,证实内镜筛查可发现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对早期病变干预后有助阻断疾病进展,显著降低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研究团队创建的以早诊早诊为核心的“上消化道癌综合防治模式”被原卫生部授予“早诊早治示范基地”,这一模式使我国高发地区上消化道癌死亡率下降30%~60%,其中食管癌死亡率下降82.3%,显著提高了我国上消化道肿瘤防控水平。

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熊建萍教授、项晓军教授等完成的“优化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1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氟尿嘧啶(5-FU)是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基础药物,但仍存在疗效待提高,不良反应有待减轻,耐药机制尚未阐明等问题。研究团队历经10 余年不断优化氟尿嘧啶类药物在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在国际上为晚期小肠腺癌治疗提供了新方案。通过对含5-FU 方案进行优化,去除了5-FU 的静脉推注用法,而采用5-FU 体表每平方米2600 毫克的静脉持续泵入用法。优化了5-FU用法的改良FOLFOX 方案一线治疗晚期小肠腺癌,有效率较既往的FAM 方案提高了近两倍,不良反应减轻,该方案被美国NCCN 指南多年来推荐为晚期小肠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在国际上为晚期胃癌治疗提供了新方案。通过加入国际Ⅲ期临床研究证实在晚期胃癌治疗中,卡培他滨(5-FU 前体药物)联合顺铂(XP)的疗效不劣于5-FU 联合顺铂(FP),即卡培他滨可以替代5-FU 且口服更为方便。同时课题组还为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采用优化5-FU用法的改良FOLFOX 方案,或优化卡培他滨剂量的改良XELOX 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非常轻。上述治疗方案被《欧洲ESMO 胃癌指南》《ESMO 泛亚洲胃癌指南》等推荐为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在国内率先采用药物递增法建立了耐5-FU 的人结肠癌细胞株;鉴定了多个miRNA 及其下游靶基因参与调控人大肠癌细胞对5-FU 的药物敏感性,为阐明5-FU 在胃肠道肿瘤中的耐药机制增添了新证据。多项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200 多家医院得到推广应用,超过10 万例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获益,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肝癌微创介入治疗取得新突破

由珠海市人民医院陆骊工教授等完成的“肝癌精准介入综合诊治体系的建立与转化应用”,获2021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以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微波热消融为基础的微创介入疗法是肝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研究团队历经20 多年聚焦肝癌精准介入诊治体系的建立、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软件开发及产品转化应用等取得系列成果。一、开发了肝癌影像分割新算法、诊疗辅助决策模型和智能诊疗分析平台,可用于精准指导肝癌的介入治疗。自主研发的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软件平台MITK/3DMed,有9 大类64 个指标被评为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全球TOP10,累积下载量超过70 000 次。

二、针对肝癌合并肺转移、肝癌合并PVTT 及微波消融术后残留复发等介入治疗相关科学问题,医工交叉,探索了肝癌介入治疗新模式。以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了9 个介入诊疗相关外周血分子标记物并用于指导肝癌全程管理。

三、发现了USP7、SPR 等肝癌复发新靶点和分子机制,为制定复发肝癌的介入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解决了γδT 细胞应用中的临床技术瓶颈,率先开展了国际首例同种异体γδT 细胞治疗复发肝癌临床试验。围绕γδT 细胞开展了系统的基础研究,关于γδT 细胞免疫治疗的新作用机制成果发表在Nature 正刊,得到了国际同行高度评价。课题组破除国外技术壁垒产出多项专利,开发了系列介入穿刺针和微波消融针产品,成功实现了消融器械的国产化,获得授权专利10 项。产品已进入中国600 多家医院,超过60 000 台手术使用,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效益。

由河南省肿瘤医院黎海亮教授、胡鸿涛教授等完成的“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1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微创介入治疗是不可手术切除肝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依然存在一些技术难点,该研究针对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治疗、高危部位肝癌的根治性消融、靶向药物早期疗效预测、后续治疗方法的选择、肝癌的精确诊断等五个方面,通过8年的临床研究及应用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一、建立了经皮穿刺碘125 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新技术,解决了国内外治疗门静脉癌栓疗效有限的技术难题,实现了肝癌降期,降期率达到63%并在联合消融及手术后达到根治。二、建立了原发性肝癌肿瘤标记物AFP、BCLC 分期、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肿瘤影像学应答(ABCR)四位一体的客观评分体系,为TACE 治疗后再次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客观有效、可定量、可视化的依据,为肝癌的规范精准治疗提供了技术支撑。三、研发了肝癌消融治疗辅助器械,提高了高危部位消融治疗的有效率,降低了消融治疗风险,扩大了消融治疗适应证。四、率先发现并验证了皮肤不良反应是早期预测靶向药物治疗肝癌有效性的临床指标。五、发现采用多个磁共振新序列,可早期发现肝癌介入治疗后的残留和复发。以上研究推动了我国中晚期肝癌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技术成果被写入了国家诊疗规范或指南,成果在全国十余家三甲医院得到推广应用,提高了中晚期肝癌的诊疗效果,减少了治疗并发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提升特殊部位肿瘤规范化治疗水平

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勇教授等完成的“皮肤及肢端恶性黑色素瘤规范化诊治的应用和推广”,获2021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我国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亚型不同,分期偏晚,完全参照国外的诊疗指南可能不能得到最佳的疗效。研究团队结合自身基础和临床科研成果,制定并推广应用了“外科为主,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创新性规范化诊治方案。在病理精准诊治分型方面,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恶性黑色素瘤规范化病理诊断、前哨淋巴结评估和分子辅助诊断与靶向基因检测。每年会诊超1100 例患者,纠正外院误诊5%,制定了规范化的病理报告,相关系列研究成为恶性黑色素瘤病理诊治指南。在皮肤及肢端黑色素瘤精准外科治疗方面,为精准合理切缘以保留患者肢体和功能,探索提出了对于Breslow 厚度>2 mm 的肢端型恶性黑色素瘤,切缘可缩小至1~2 cm,这一方案每年为上百例患者保留了拇指和前足,大幅提高了保肢率。发现了前哨淋巴结阳性个数大于1 的患者,其非前哨淋巴结阳性的风险大增,通过对前哨淋巴结阳性后残留淋巴结的清扫,使患者一年RFS 从60%提高到75%。

在探索适药物治疗方案方面,制定了适合中国恶性黑色素瘤疾病特点的药物治疗方案,使晚期恶性黑色素瘤药物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从单纯化疗的5%和单纯免疫治疗的15%左右提高超过30%,最高达50%。基于相关研究成果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制定了符合中国恶性黑色素瘤疾病特色的《皮肤及肢端恶性黑色素瘤外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并通过全国巡讲积极推广,为提高我国恶性黑色素瘤的诊疗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上海市胸科医院方文涛教授、谷志涛教授等完成的“胸腺肿瘤规范化外科治疗体系和推广应用”,获2021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胸腺肿瘤是前纵隔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发病率相对较低且恶性程度较低,目前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诊疗模式争议较多,一般认为手术是胸腺肿瘤最重要的治疗方式。

研究团队历经近10年深入研究,建立了胸腺肿瘤规范化外科治疗模式。探索了纵隔肿物患者的手术指征,通过国际多中心合作证实胸部核磁共振(MRI)在前纵隔占位鉴别诊断中优于胸部CT,提出了中国方案即胸部CT 结合MRI对前纵隔肿物进行鉴别诊断,从而避免了过度治疗。建立了胸腔镜和机器人组成的微创体系,证实了微创手术适用于早期胸腺肿瘤,推荐全胸腺切除作为规范术式以保证手术效果。探索了胸腺肿瘤淋巴结转移模式,提出胸腺肿瘤手术应当开展选择性淋巴结清扫和进行更准确的分期,以指导临床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虞先濬(左一)团队正在进行手术

建立了首个复发转移风险预测模型,提出了术后分级管理模式,首次建立了Ⅰ~Ⅲa 期胸腺肿瘤患者根治性切除后的复发预测模型,探讨了复发转移高危因素并推荐了个体化术后随访模式,以达到降低放射暴露和节约卫生资源的目的。率先建成了国际领先的纵隔亚专科,每年诊治超过1000 例,为全球最大体量。牵头国内医疗科研机构成立了全国胸腺肿瘤研究协作组(ChART),创建了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专委会,通过每年的全国新技术推广和规范化诊疗巡讲,提高了我国胸腺肿瘤整体诊治水平。成果多次被NCCN 指南引用,主办了国际唯一的纵隔杂志Mediastinum,出版了国际首部胸腺肿瘤专著Thymic malignancies。

由浙江省肿瘤医院陈晓钟教授、金厅教授等完成的“晚期鼻咽癌个体化分层治疗模式的建立和应用研究”,获2021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研究团队围绕如何优化Ⅲ期、局部晚期鼻咽癌和转移性鼻咽癌的综合治疗模式进行了攻关,通过开展全球首个对比不同诱导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大型Ⅲ期临床试验研究,发现PF 诱导化疗比TPF 诱导化疗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并且疗效不劣于TPF 方案,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耐受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国内外首次提出PF、TP、GP 均是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的一线化疗方案,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建议患者在无禁忌证情况下接受四个以上周期的一线化疗,一线化疗治疗失败后应转入二线方案姑息化疗。研究发现,目前NCCN 指南Ⅱ期患者的治疗推荐存在不足,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不仅没有提高Ⅱ期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反而降低了生存率,需要重新审视诱导化疗在Ⅱ期患者中的地位。浙江省肿瘤医院近5年来每年收治初诊鼻咽癌患者1000 余例,通过上述系列研究成果的成功应用,在保证相同疗效的前提下降低了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化疗强度,降低了治疗花费,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和耐受性,提高了转移性鼻咽癌治疗的疗效。团队成员在EUR JCANCER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 篇,在《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1 篇,主持编撰或共同编撰专家共识或指南5 项,研究成果被NCCN、ASCO、CSCO 等国际及国内权威指南收录,并已在我国鼻咽癌高发的8 个省的10 家三甲医院得到应用,治疗患者超过25 000 例。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田艳涛教授等编写的《胃癌漫画防治》一书,获2021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奖。该书从大众视角出发首次以漫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胃癌知识解答,语言文字风趣幽默、形式新颖。作品在保证科普知识严谨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将其转化成漫画形式并结合了幽默的故事剧情、风趣的对话、夸张的造型等,使漫画具有谐趣味性,让读者能更轻松地获得医学科普信息,用漫画形式开展医学知识科普降低了阅读难度,扩大了受众人群。目前该书已经发行逾10 000 册,在同类医学科普书籍中销量领先。作品曾获2019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奖、2020年北京医学会科普奖等。

10 人获青年科学家奖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旨在表彰奖励在肿瘤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的青年科技人才,分为基础和临床2 个专业评审组,每届获奖人数不超过10 人。获奖者均是工作在肿瘤科研、临床一线的青年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承担有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研究领域及技术内容处于国际国内前沿领先水平,他们是国家级优秀团队中的青年领军人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高强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肝胆外科和肝脏移植工作,擅长微创外科,创新了多种肝脏疾病的手术方式和诊疗策略,在“肿瘤的异质性和个体化诊疗”中做出了一系列创新和突破,提出了肝癌分期分型与个体化诊疗的新思路和新策略,揭示了肝癌演进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和应对策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赵宏主任医师擅长神经内分泌肿瘤、原发性肝癌、结直肠癌肝转移等的以外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并在上述疾病发病机制、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全球首次完成肝癌全外显子图谱,发现了以ARID2为代表的染色质重塑基因突变是肝癌重要的驱动机制。在肝癌免疫治疗领域领导了晚期肝癌免疫治疗联合放疗、肝癌术后辅助治疗等多个全国多中心研究。在结直肠癌肝转移MDT 体系建立和推广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所在团队肠癌肝转移生存率达国际先进水平。在肠癌肝转移转化研究方面,发现了包括RHBDD1 等多个重要的潜治疗靶点。作为CNETS 创始发起人,推动了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的规范化与合作研究。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邹冬玲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妇科肿瘤表观遗传、卵巢癌多药耐药、宫颈癌前病变恶性转化机制等,转化研究方向为妇科肿瘤放化疗敏感性与预后预测研究、宫颈癌的综合治疗路径探索、复发性宫颈癌及卵巢癌个体化治疗、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和遗传数据库的建立等。通过研究阐明了YTHDF1、FTO 促进卵巢癌、宫颈癌发生的新机制,揭示了肿瘤相关小微RNA,促进了妇科肿瘤学的发展。

浙江省人民医院科研部主任/肿瘤内科副主任杨柳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及基础转化研究,擅长消化道肿瘤内科综合治疗,联合研发的新药、新产品和新技术切实提高了患者生存期,牵头制定的《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胰腺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推动了胰腺癌早诊早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外科肿瘤研究室副主任申占龙教授围绕影响结直肠癌疗效的关键瓶颈问题“肿瘤复发转移及免疫微环境异质性”,开展了科学研究并取得系列成果。在单细胞水平揭示了结直肠癌T 细胞的动态变化、高分辨刻画了结直肠癌免疫细胞图谱,揭示了调控结直肠癌PD-1 蛋白稳态的分子机制,发现系列肿瘤复发转移相关的表观遗传学新分子并阐明了其分子机制。在国内率先开展和积极推广了多项外科新技术和新理念,如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等。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细胞所)杨巍维研究员长期从事细胞代谢调控与癌症等重大疾病机理研究,在该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发现了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抑制肺癌转移的新功能,发现了谷氨酰胺代谢中间产物α 酮戊二酸的第二信使功能,揭示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通过调控肿瘤细胞代谢促进肿瘤生长,发现了丙酮酸激酶可作为转录因子辅因子及组蛋白激酶调控表观遗传及基因表达,揭示了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调控胶质瘤放疗抵抗新机制等。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魏炜研究员聚焦抗肿瘤仿生剂型工程研究,重点基于蛋白、细菌、细胞等天然对象对载体进行仿生设计,借助体内固有途径实现抗肿瘤药物精准递送。目前一个示踪剂型已完成产品开发和商业推广,一个抗肿瘤剂型完成了工艺开发并实现转让。

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高艳锋教授主要从事肿瘤免疫治疗多肽药物高通量筛选与设计、新型多肽疫苗设计与递送等交叉领域研究,筛选得到的国际上第一个PD-1/PD-L1 的D 肽阻断剂,被同行评价为“为低分子量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的研发开启了新篇章”。筛选得到的TIGIT/PVR、CD47/SIRPα 和LAG-3/HLA-DR 等免疫检查点的多肽阻断剂,筛选得到的靶向树突状细胞Clec9a 受体的亲和多肽,能显著提升多肽疫苗的免疫效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黄洵研究员主要从事表观遗传抗肿瘤药物研究,通过聚焦肿瘤表观遗传修饰异常,研究关键调控酶之间的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关系,开展了抗肿瘤靶点发现、药物开发、药理分析与标志物研究。建立了包括EZH2、PRMTs 等十余个药物筛选平台,开发了一批催化活性抑制剂或蛋白相互作用抑制剂。同时,围绕药物相关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开展了大量工作,对多个组蛋白修饰调控开展了整体研究,发现了组蛋白H3 甲基化与乙酰化转化、转录复合物内部协作等一系列肿瘤类型依赖的驱动模式。通过对EZH2、PRMTs、p300 等核心蛋白的转录调控模式的深入研究,得到了相应耐药标志物和在特定肿瘤类型中的用药策略。

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王斌主任医师长期从事消化系统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他带领的团队聚焦恶性肿瘤“种子”细胞即肿瘤干细胞,旨在探讨“种子”与“土壤”相互对话这一科学问题,揭示肿瘤发生、转移和耐药的调控机理,并取得了三个方面的主要学术进展。一、从微环境调控肿瘤干细胞角度揭示了微环境来源的生长因子调节mTOR 信号,促进肿瘤干细胞和肿瘤发生的关键机制,提出了靶向动态泛素化的抗癌新方向;二、从肿瘤干细胞应答免疫微环境角度解析了肿瘤干细胞天然免疫逃逸的特性及分子基础,开发了抑制免疫逃逸和肿瘤转移的新策略;三、在肿瘤干细胞耐药特性研究方面,发现了耐药的肿瘤干细胞新亚群,揭示了多个表观治疗新靶点。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科普奖和青年科学家奖将于2022年3月召开的中国肿瘤学大会上正式颁发。(封面图为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获得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虞先濬教授)

猜你喜欢
科技奖肝癌肺癌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北京新发恶性肿瘤 肺癌约占两成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