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署瓦克·托列别克 张玉红 张君
青少年期的个体与同伴、成人(教师父母) 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全新的面貌,由亲子关系逐渐转变为同伴关系为主导。同伴关系作为一种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的人际关系,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听障儿童因语言沟通受限,无法准确或及时地接受外界信息,或无法清楚地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致使其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挑战,与他人的交往及其关系上出现不和谐情况[2],使其自信心的建立、心理的健康发展和人际交往存在较大障碍[3]。Peterson[4]在3~13岁听障学生的研究中发现,三分之二的听障学生交际能力和社会认知发展是滞后的。初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5]。良好的同伴关系可增进其积极行为的产生,而糟糕的同伴关系不利于听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会产生焦虑、自卑的不良情绪,严重者影响其行为举止,产生反社会行为或行动障碍,影响人生发展[6]。因此,提升听障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成为当前提升听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社会融合的重要议题。
个体同伴关系的发展不仅受个人因素的影响,还受诸多环境因素影响。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研究者关注较多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是个体早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7],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时表现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倾向[8],不仅塑造儿童的观念与行为,而且引导个体成长初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9],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大多数受欢迎儿童的父母更加关爱儿童,经常运用说理和解释鼓励儿童。听障儿童的父母除了面临一般的养育压力外,还要承受社会舆论的压力、不能胜任父母职责的低自我效能感、儿童发展落后的失败感、对儿童未来的担忧,以及因购买助听设备、语言康复而产生的经济压力等一系列问题,对听障儿童父母教养子女的方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拟考察听障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及其对听障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作用,以期为改善听障儿童的家庭环境、帮助听障儿童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其社会融合提供参考。
本研究以乌鲁木齐市聋校初、高中听力障碍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15~21岁,其中男生78人,女生74人;配戴助听器学生62人,植入人工耳蜗学生26人,未配戴辅助设备的学生64人;共发放问卷164份,获得有效问卷152份,有效回收率92%。
2.2.1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采用龚艺华[10]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该问卷共有21个条目,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信任鼓励型、情感温暖型、溺爱型、忽视型5个维度。采用LiKert自评式五点量表法,“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记为1~5分。本次测验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44。
2.2.2 同伴关系量表 采用郭伯良[11]编制的《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量表》,测量个体在与他人相处时的自我感觉,该量表共有22个条目,每个条目进行1~4分的评定,1(不是这样)、2(有时这样)、3(经常这样)、4(总是这样)。其中,项目11、12、15、17、20、21为反向计分,其余项目为正向计分。问卷得分越高者,同伴关系越差。本次测验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39。
使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数据处理中,主要采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
听障中学生父母不同教养方式的总均分为3.34,高于理论均值(M=3.00)。听障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情感温暖型(M=3.73)、信任鼓励型(M=3.58)、溺爱型(M=3.23)、专制型(M=3.19)、忽视型(M=3.15)。听障中学生父母不同教养方式总体情况的描述性统计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型和信任鼓励型的维度上得分较高,溺爱型居中,专制型、忽视型得分较低,说明大部分听障父母的教育方式更多采取情感温暖和信任鼓励型教养方式。
听障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儿童性别方面差异不显著,年级差异显著(t=2.93,P<0.05),表现为高中生更多采用鼓励型教养方式。是否配戴助听辅具方面,教养方式在信任鼓励型维度上有显著差异(t=2.06,P<0.05)。不同残疾程度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残疾程度越重越不忽视(F=3.47,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在专制型(t=-2.16,P<0.05)、忽视型(t=-2.25,P<0.05)两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文化程度在教养方式专制型维度存在极显著差异(t=5.26,P<0.001),见表1。
表1 听障中学生父母不同教养方式的人口学差异分析
听障学生同伴关系总均分为2.57,高于理论均值(M=1.50),说明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处于中上水平,在不同年级、听力损失程度、父母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各维度上同伴关系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
同伴关系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具有相关关系,专制型、信任鼓励型、溺爱型、忽视型教养方式维度与同伴关系呈显著相关,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与同伴关系呈不显著相关,见表2。
表2 父母教养方式与同伴关系各维度间的相关分析
以父母不同教养方式为自变量,同伴关系为因变量,作多元回归分析,其中父母不同教养方式情感温暖型、溺爱型、忽视型和养方式总均分差异显著(P<0.05),父母不同教养方式6个预测变量对同伴关系呈正向预测,父母不同教养方式对同伴关系影响依次为忽视型、溺爱型、专制型、情感温暖型、信任鼓励型、教养方式,见表3。
表3 父母不同教养方式对同伴关系回归分析
父亲对女儿比对儿子更多采用民主、溺爱型教养方式,而母亲对儿子比对女儿更多采用民主型、溺爱型教养方式[12]。本研究中性别对教养方式的影响不显著,主要原因与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对不同性别儿童的教养方式不同有关。高中阶段听障学生父母更多采用信任鼓励型教养方式,其比例高于初中阶段学生父母。这是因为听障儿童入学普遍偏晚,高中阶段听障生年龄普遍偏大,已经成人。初、高中阶段听障学生由于自身言语和听力的特殊性,常伴随较低的自我评价、自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学生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13]。因此,父母对高中阶段听障学生更多表现出理解、信任的教养方式,而针对初中阶段听障学生,父母更多采用专制型教养方式。听力残疾程度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忽视型维度方面,根据我国听力残疾级别由重到轻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14]。听力残疾一级的学生受到忽视型教养方式最少,听力残疾程度三级学生受到的父母忽视最多。这说明听障学生残疾程度越重越不会被父母忽视,相关研究也表明听障儿童家长在教育不同残疾程度子女时会出现过分溺爱或忽视等教养方式[15,16]。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更倾向于对子女采用信任鼓励型、溺爱型教养方式。情感温暖、信任鼓励的教养方式属于正向教养方式,而溺爱、专制、忽视的教养方式属于负向教养方式[17]。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父母对听障子女更多采用正向教养方式。文化程度低的父母更倾向于采用专制型教养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比较急躁,因此对待孩子的教养方面比较苛刻。这与王振宏的研究一致,受教育程度高、思想较为开放的父母,在面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较少专制、惩罚,而表现出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18]。
听障学生同伴关系中,女生比男生更好处理同伴关系。这是因为女生发展同伴关系增进友谊是通过和对方的情感交流与自我揭露,本身情感细腻且稳定,易形成亲密友谊。女生间形成的同伴圈相较男生更牢固稳定,具有排他性,而男生的同伴圈松散流动性大,因此,女生维持稳固的同伴关系相对容易[19]。从另一方面来看,女生在生理心理的发育时间早于男生,心理成熟使得她们更善于解决同伴间的矛盾,能够妥善处理和异性同伴的关系[20]。女生更容易被同伴接纳、在受欢迎群体中比例更高,男生则更容易成为被拒绝的儿童[21]。女生群体中,权威教养方式、心理理论与儿童同伴交往问题均呈显著负相关且心理理论完全中介权威教养方式对同伴交往问题的影响。男生群体中,心理理论在专制教养方式与同伴交往问题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22]。
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和其同伴关系具有正相关关系,回归分析也表明,专制型、情感温暖型、溺爱型、忽视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听障中学生的同伴关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即父母越多采用情感温暖型,子女的同伴关系越融洽,而采用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越多,子女的同伴关系越容易出现问题。与关威[23]研究结果一致,父母情感理解与听障儿童正提名成极显著正相关,父母惩罚过分干涉与听障儿童的负提名正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建立同伴关系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发展会朝着不同的趋势发展[24]。因此,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听障学生同伴关系、语言交流、社会认知包括自我意识和情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培养儿童社会能力和价值,有助于形成健康人格。同伴关系可以给学生提供榜样、期待和强化作用,从而使他们形成不同的社会行为、观点和态度。同伴交往可以促进认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听障学生父母由于子女的缺陷,在情感上易产生不安与内疚,导致其在对子女教养方式上表现出过度保护、干涉、偏爱;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未来发展失去信心,认为子女的教育与他们无关,而是特殊教育学校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在教养方式上表现出拒绝与否认[25]。听障学生的家庭生活质量也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同伴交往[26]。听障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产生两种极端:一是给予子女过分的关注和特殊照顾,对于子女的大小事务都替代包办;二是对子女放任不管,不闻不问,漠不关心[27]。还有部分对手语不理解的家长在教养方式上表现出严厉惩罚或拒绝否认,使得听障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缺乏安全感,缺少被家人理解和支持的情感体验[28]。由此可见,父母溺爱或忽视等教养方式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建立具有消极作用。溺爱或忽视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听障学生发展同伴关系,阻碍其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家庭对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父母应改进自己的家庭教养方式,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理性看待孩子的听障问题,积极指导听障学生同伴关系的建立,帮助孩子在同伴关系中树立自信,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听障学生接受到正向的教养方式,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温暖的情感,更具有同理心,同伴关系发展良好[29]。信任鼓励型、情感温暖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会形成良好的家风,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的同伴关系、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积极导向作用。
随着一部分听障学生进入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校和高素质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势在必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培养情感和社交能力。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康复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学校层面帮助提升青少年自信的同时,提高其社交能力,充分展示自我个性,促进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培养个人良好的品格修养,促进其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