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容管理要听得见那一声哭喊

2022-02-12 22:22朱昌俊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市容网传南通

朱昌俊

12月6日,一则关于“网传南通市容管理人员当街抢夺卖甘蔗老人的甘蔗”视频在网络上流传。相关视频显示,多名身穿带有“静通市容”字样服装的人员围住一名推着单车的男子,并拿走车筐里的甘蔗,男子发出哭喊声。

针对此事,12月7日凌晨,江苏南通三星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网传情况发生于6日下午,起因系小贩乱扔甘蔗皮影响市容,市容管理人员引导其到指定地点售卖。视频中的“黑衣”人员并非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而是来自静通市容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是政府购买服务的第三方公司,承担市容管理的(工作)”。目前,当地政府部门已经暂停涉事人员的工作,并启动调查程序。

一名老人推着载有甘蔗的单车走在大街上,一群身着“静通市容”字样服装的“黑衣人”迅速将其围拢,然后将车上的甘蔗悉数拿走,老人无助哭喊……虽然网传视频显示整个过程只有一分钟左右,但如此反差强烈的一幕,相信将久久刺痛人心。

视频流传后,6日晚,当地镇政府回应表示:现场处置过程简单粗暴,与约定工作要求格格不入;并启动程序开展调查,依照规定进行问责。回应速度很快,态度也是明确的。但是,仍留下了一些疑问。

首先,那些来自第三方公司的“非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有执法权吗?要知道,从过去一再出现的城管执法乱象中,很多人都知道了一个常识:协管人员都是没有独立执法权的,而外包公司人员敢于在大街上随意拿走老人的甘蔗,到底是谁给的权力?显然,如此作派绝不只是“过程简单粗暴”这么简单,而首先涉及执法权的“私用”。

其次,更进一步来看,难道这次“犯事”的是正规执法人员,就有正当性可言?无论如何,以这样的架势对待一名卖甘蔗的老人,它带给社会的观感,不会是执法的威严与安全感,而是霸道乃至野蛮。其对政府公信力和形象的损耗,不可不察。

值得注意的是,有媒体调查发现,这项市容外包业务涉及的承包费用高达两千余万元,每月的项目经费就达到24万元。试问,如此高价的承包费用合理吗?这里面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涉事的承包公司是否符合相关资质?这些疑问,应该就此次“执法”事件一并查清。

还有必要提到的一个细节是,虽然涉事人员身着“市容”字样的服装,但事发地其实只是一个镇。尽管公开资料显示,三星镇属于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但一个镇对于“市容”的要求这么高,这背后折射出的“下沉”趋势,或更值得关注。

据涉事商贩孙女张女士称,从她记事起,“爷爷奶奶就自己种甘蔗卖,用以补贴家用”。在不少城镇,像这样卖点农产品补贴家用的现象,相信非常普遍。这些行为或许让城镇的“市容”看起来不会那么整齐划一,且不说它本身就是社会活力的一种体现,其背后的民生之需,也不应该被“市容”管理所无视。

7日中午,海门发布官博发布后续处理说明:区纪委介入调查,对负有管理职责的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城管中队负责人、城管片区责任人启动问责程序;登门向老人致歉;终止与南通静通市容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将南通静通市容管理有限公司列为黑名单,并根据合同条款对南通静通市容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相应经济处罚。

由“围抢老人甘蔗”一事所引发的这一连环反应,相信正是人们所乐见的。其实,该追问执法权“外包”的合理性,追問外包交易中的规范性,但此事本质上拷问的,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市容维护与保障民生之需上,我们到底该如何平衡?市容维护如何不挤占必要的民生空间?

辩论节目《奇葩说》曾有一个经典辩题:奇葩星球博物馆失火,你只能选择救一样东西,你是选择“救画”还是“救猫”?选择“救画”的黄执中给出的理由是,我们要听得到“远方的哭声”。对于城市管理来说,执法者也好,外包人员也罢,首先要听得见的应该就是眼前的,如这位老人无助的“哭声”所表达的“民声”。

它象征的是最基本的同理心,和政府部门对“人”的真实处境的基本关照。一旦缺乏了这样一种人文底色,任何的执法都恐怕会不得人心,再光鲜的市容,也一定存在阴影。

摘自“红星评论”微信公众号2021年12月7日

猜你喜欢
市容网传南通
一片狼藉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用思辨批判的眼光看待“网传”解答
展览纪录
“保特佳”表面防护材料的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