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职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专业技能的传授,还要注重渗透劳动教学。中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来要服务于企业、社会,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吃苦耐劳与坚韧不拔的精神。中职语文学科具备较强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征,教师要善于在中职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教学,展现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促进中职生更好地发展。本文简析了在中职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劳动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5-00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5.006
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把中职语文学科和劳动教育融合在一起,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不断创新语文教学机制,实行知行合一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学科知识的同时,形成积极的文化与情感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很多家长溺爱孩子,因此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人生发展都非常不利,教师一定要展现中职语文的育人功能,全面渗透劳动教育理念,引入更多社会实践性活动,培养中职生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累劳动经验,在实践中真正有所成长与发展,掌握更多劳动技能,将来能够成为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学的必要性
(一)全面渗透德育教育理念
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全面渗透德育教学理念。党的十六大报告表明,要全面落实党的教学方针,坚持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现代化建设相互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的人才。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培养中职生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尚的人格,把德育教育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导向,展现中职语文教学功能,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能够把美育、智育、德育融合在一起,强化劳动教育不僅是语文教学和生产劳动教学的结合,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要求。
(二)促进中职生健康成长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帮助中职生形成高尚的品德,开发中职生的智力,锻炼中职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中职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其感知创造社会财富的辛苦,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并且树立自己也要成为一个勤劳的人的信念,实现以劳辅德、以劳促美,充分展现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中职生处于重要的身心成长阶段,正是形成价值观与世界观的时期,中职生在之前的学习、生活中缺乏实践知识学习,没有接受相应的挫折教育与劳动锻炼,在溺爱环境下很容易出现承受能力与心理素质差的问题。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帮助、理解他人,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企业工作中。
(三)为步入企业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为步入企业做好充分准备,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只有实现学科教学与生产教育的融合,才能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具备一定的双重属性,虽然和普通高等教学拥有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其自身又具备较强的前瞻性、职业性、实用性,这也标志着中职语文教学要把能力作为中心,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设定语文学科内容,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重视对其操作与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步入企业工作中。
二、劳动教学在中职语文学科中的渗透策略
(一)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渗透劳动教学
要想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高效渗透劳动教学,教师不要刻意讲解劳动教学知识,而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渗透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存在于中职生点滴的生活之中,帮助学生更为全面、深刻地掌握劳动教育内容。教师要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让中职生养成会劳动、爱劳动的品质,不要简单灌输劳动知识,而是要给予中职生更多自主探究与合作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参与劳动教育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以此构建融洽的语文教学氛围,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教师的理念与观念,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劳动教育内容的渗透与传播,让中职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意识。中职语文教材有很多文本内容是讲英雄人物与楷模,教师要借助书本中的人物形象渗透劳动榜样力量,通过讲解人物的命运、心理、言语变化,让学生明白文本蕴含的鲜明劳动教育思想,借助典型人物形象开展劳动教育知识讲解,引导中职生勇于坚守理想,做到以劳动为荣,拉近文本内容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真正展现劳动楷模的教育功能。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书本内容涉及的劳动内涵,让学生感知自主探究知识的趣味性,让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感知劳动的珍贵。
(二)立足语文教材,引导学生探索劳动教育内容
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想全面渗透劳动教育,教师要立足语文教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劳动教育内容,让学生内心真正接受劳动教育,激发自己的劳动意识。中职语文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和依据,教师只有全面钻研语文教材,才能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劳动观念与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劳动情感的感染与熏陶。教师可以在课堂活动开始之前总结教材涉及的劳动素材,提前设定语文劳动教育方案,为开展语文教育活动做足准备工作。同时,教师要借助课内语文教材,引导中职生感悟劳动情感,语文教材具备较强的德育功能,教师不要直接把劳动教育素材展示给学生,而是要引导他们自主挖掘语文知识中蕴含的潜在劳动因素,激发中职生良好的劳动情感,让学生能够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阅读劳动素材内容,联系实际生活产生感悟,激发其良好的劳动意识。教师要注重课内和课外素材的融合,可以为学生搜集一些和课内素材相关的读物,让学生挖掘其中蕴含的劳动教育理念,这样既能够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还能让劳动教育全面渗透到语文教育活动中,让学生从中获得更为深刻的感悟与认知。
(三)在语文课外拓展中渗透劳动教育
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把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内,而是要实现课内知识的扩展与延伸,让学生在课外拓展阅读中接受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劳动情感。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通过阅读劳动类经典书籍,让中职生更深刻地感知劳动人民的辛苦,对于劳动教育有更为全面的认知,促进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由于课外阅读书籍范围较广、内容较多,学生经常会出现缺乏阅读思路的情况,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会圈画重点与难点内容,从中了解劳动的内涵与价值,让中职生无论是在学习活动还是生活中,都能够严于律己、勇于奉献,做到勤劳刻苦,养成坚忍的品行与精神。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共同讨论、互动的时间,每一个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理解都是不同的,从而对于劳动素材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教师要让学生之间能够交流想法,从而树立积极、正确的劳动意识,讨论课外拓展素材时能够明辨真善美,感知劳动的光荣、魅力,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也能严于律己、恪尽职守,在工作中不怕吃苦,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换取成果,这对学生来讲是一生受益的。此外,教师要善于结合语文书本内容,构建多元化的劳动教育情境,设定一些新颖的劳动教学话题,让学生在表演、体验中感知劳动教育内容,以此引导学生感知劳动的伟大与崇高,让学生能够更加重视、热爱劳动。
(四)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
中職语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要借助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开展劳动教育,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讲解劳动知识,实现语文知识、劳动理论知识、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让中职生从中真正有所收获与学习,展现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与复习课本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中职生积累相应的专业实习经验,教师要多为中职生创设自主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掌握更多专业技能,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学校还可以开展校企合作,让中职生凭借掌握的语文知识、学科技能投入企业实习,特别是文秘专业与艺术专业,都较为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文字写作能力,中职生既能把这些知识、技能运用到企业实习中,还能在实际的企业实践中培养良好的劳动观念,经受考验与锻炼,为之后的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此外,教师要结合中职生的实际生活理念与行为素养,科学融入劳动教育素材,磨砺中职生的生存与工作能力,让其拥有坚强的意志力,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融合,在提升自我文化素养的过程中掌握更多劳动技能。
三、结语
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除了要讲解语文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渗透劳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整合,以此培养中职生积极的劳动情感,让其掌握更多劳动技能,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为其之后的就业与生活奠定一定的基础,提升中职生的综合就业能力,让其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与精神,将来能够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刘向兵,李珂,彭维峰.深刻理解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与现实针对性[J].中国高等教育,2018(21).
[2] 李珂,蔡元帅.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9(1).
[3] 丁霞.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7).
[4] 方凌雁.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建议——2019年浙江省中小学劳动教育调研报告[J].人民教育,2020(1).
[责任编辑 李 媛]
作者简介:姜德玲(1980.5— ),女,汉族,甘肃民勤人,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