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背景下老字号档案的保护与开发探索

2022-02-11 08:08:14秦垒姬荣伟
北京档案 2022年1期
关键词:数字人文价值

秦垒 姬荣伟

摘要:在数字时代,老字号档案与数字人文的结合是现阶段档案资源开发的必然趋势。本文从老字号档案的概念出发,论述了老字号档案的三种价值形态,分析和总结了国内数字人文与老字号档案保护和开发融合的初步实践案例,并以此为基础从建设主体、资源储备、技术融合、社會宣传四个层面提出了数字人文背景下老字号档案保护和开发的具体实现路径。

关键词:数字人文 价值 老字号档案

2017年2月,国家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16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运用信息化手段记录老字号传统手工技艺、发展史料,建立健全老字号档案。数字化建档式保护模式逐渐成为抢救老字号企业的主要方式之一。老字号档案是老字号企业在其品牌创立、生产、经营和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传统特色与历史文化价值的原始记录,包括图片、文字、录音、录像等,以及部分与之相关的实物和口述资料。[1]老字号档案不仅是记载老字号企业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更是社会历史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和逐步积累的老字号档案,蕴藏着大量的信息,拥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其来源主体的广泛性、载体形式的多样性使得其价值的表现形态十分丰富。

(一)史学价值

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往往历经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时间,而伴随着其发展产生的大量原生档案也体现了其所处特定时代的历史背景,或关乎政治民生,或关乎风俗人文,或关乎经济改革,都对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我们可以从云南百年老字号“吉庆祥”的牌匾、员工工作证、食品包装盒等档案中看其名称沿革,将其作为研究公司制改革、市场经济发展等的佐证史料。

(二)人文价值

老字号企业分布广泛,涉及餐饮、医药、零售、工艺制造、社会服务等众多行业,但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字号企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如今我们只能通过领略老字号档案去回忆过往的生活图景,并且从中感受当年老字号企业诚信经营、艰苦奋斗、精益求精、重义轻利等永不过时的经营理念。

(三)经济价值

老字号档案的经济价值指的是老字号档案能够为老字号企业本身或是其相关行业带来经济收益的价值。所谓“宁舍一锭银,不传一口春”,这里的“一口春”就是老字号档案中涉及配方、制作工艺的保密档案,这些是老字号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安身立命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为老字号企业的市场经营创造直接性经济价值。如北京同仁堂在老配方基础上研制出的“安宫牛黄丸”“乌鸡白凤丸”“牛黄清心丸”“大活络丹”等著名中成药,行销全国及世界部分地区。[2]

数字人文对档案资源的深度采集、加工、整合和利用,让更多人通过“数字”这一冰冷的计算逻辑感受到有温度的“人文”精神。在这种趋势下,国内也开始出现了数字人文与老字号档案保护和开发的初步实践探索,而这种初步探索根据建设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企业自发型和群体共建型。

企业自发型是指企业从自身经营出发,利用已有的各种形式的档案史料,结合现代化的动态数字展示技术构建线上、线下展示馆。例如北京红星自建的源升号博物馆,其线下实体馆在利用馆藏档案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投影、幻影成像、互动透明屏等展示技术动态呈现出北京二锅头酒的传统酿造过程和真实场景,实现了可视、可听、可触摸的互动式参观体验。[3]再如张恒春药业在其官方网站上开通了“文史馆”专栏,内含“大事记”“历史渊源”“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珍品”“名人轶事”等子模块,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了数百件档案珍品,包括李鸿章的赋联、老号处方、制售许可证等。[4]企业自发型的建设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的自有特色,集中内部档案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文化与历史的宣传,并形成相对应的经济效益,是“文化+数字+产品”的新零售业态模式的衍生品。

群体共建型是指由档案部门牵头,联合老字号企业、商务机构、民间协会、地方媒体等主体在区域范围内开展老字号档案的抢救与开发,搭建老字号档案数字资源库,实现在线开放利用。2020年10月,由上海市档案局(馆)牵头,市商务委及各区档案局(馆)、各国有企业(集团)等参与合作推出的“老字号档案目录共享平台”,汇集了上海市档案馆老字号档案目录23313条、各区档案馆老字号档案目录304条、各老字号企业自有老字号档案目录12978条,内容包括产品批发销售价目单、劳资纠纷协议书、员工名册、企业全貌照片、商标注册申请、经营总结规划等。[5]

总而言之,无论是企业自发建立线上、线下展示馆传播企业文化和历史,还是群体共建老字号档案数字资源库构建“城市数字记忆工程”,都是老字号档案与数字人文领域的初次碰撞。

数字人文背景下老字号档案的保护和开发不是档案局(馆)或某个老字号企业的单打独斗,也不是简单进行数字化后提供给公众在线阅览,必须是从建设主体、资源储备、技术融合、社会宣传四个层面出发,全方位地统一路径,发挥老字号档案的多元价值形态。

(一)强化政府主导,协调多方共建

强化政府主导是国家层面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城市数字记忆工程”及“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的客观需要,政府对于区域内有限资源的整合和调动具有强有力的权威性,并且具备严密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尽管目前部分老字号企业开始了自发型数字建档的探索,但是其在档案资源的整合、数字化呈现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要扩大个体老字号企业数字建档后的社会影响力,而不局限于其目标消费群体范围内的影响力,老字号企业还需要与政府搭建合作平台,并以政府为指导,开展联动活动。

与此同时,老字号档案的保护与开发涉及诸多建设主体,如老字号企业本身、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高校、老字号企业协会、媒体、第三方技术公司及公众等。而在这其中,必须以档案部门为中心,围绕档案部门开展老字号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工作。一方面,档案部门拥有专业的档案人才队伍,以及多年来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经验,能够满足现阶段老字号档案保护与开发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档案部门的馆藏档案很多涉及老字号企业,是老字号档案资源的有力补充。北京、上海、山东、云南等地的实践探索也证明了以档案部门为中心开展老字号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二)扩大资源储备,加快数字化进程

扩大老字号档案资源的储备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即拓展老字号档案的外延和增加老字号档案的来源。拓展老字号档案外延的重点在于补充实物档案与口述档案。实物档案一般是老字号企业当年在经营过程中使用过的一些工具,比如算盤、钱柜、杆秤、茶壶、包装盒等。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作为全世界最大的饮料厂商,其发展历史已130余年,在其公司内部档案馆中就保存有自1899年该饮料首次装瓶以来的所有型号,以及模仿其瓶装方式的竞争者仿冒品。而口述档案则是将亲历者、目击者脑海中的记忆规范化、有序化地以视频、音频、文字等方式记录下来,是在文献记录以外,构建、完善社会记忆的重要手段。[6]实物档案与口述档案的补充,让老字号档案的记忆特征更加突出,也让老字号档案与数字人文之间的结合,从二维迈向多维,数字化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

在传统档案工作中,主流社会组织、官方机构、著名人物是档案资源的建设主体,而处于边缘位置的公众个体、社会团体、社区社群等往往被忽视。[7]但是老字号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公众个体的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繁杂的目标消费群体。因此,增加老字号档案的来源,必须将公众纳入资源建设主体当中来,开通公众捐赠档案的窗口,并有针对性地对老字号企业的顾客、退休员工、老字号创业者的街坊邻居和学徒等进行点对点的档案收集。

(三)融合数字技术,重现多维场景

在数字人文的背景下,老字号档案的开发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更加深入地融合各种数字技术,以场景体验、趣味互动等形式吸引公众参与,最终实现其多元价值。比如以老字号创业者为角色,以老字号经营发展历史为故事线,开发养成类游戏,并利用老字号数字化档案营造立体游戏场景,以还原老字号的原貌。目前关于游戏技术与档案资源开发的融合已经在国外有所实践,如阿富汗难民营文化记忆的虚拟重建项目,就是利用多人在线游戏技术,创建一个包含证词、证人、创伤恢复和社会纽带的虚拟社区,以还原难民营的原貌。[8]

另外,随着移动数字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也呈现出更多可能性。2021年2月4日,腾讯联合敦煌研究院、人民日报新媒体在“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上推出了“点亮莫高窟”功能,重现一千年前莫高窟的点灯夜景。借助数字化技术,莫高窟从平面图被还原成为立体的模型。同时,结合相关史料,莫高窟崖面燃灯的位置和数量也被还原了。此次活动以千年历史为参照,结合艺术化的加工和算法辅助,让莫高窟中的窟龛可以由用户逐个点亮,随着用户点击量的增多,亮度逐渐增强,实现了用户的参与式互动。[9]老字号档案的开发可以以此为借鉴,并与线下实体展览相结合,使用户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维度的场景体验。

(四)重视社会宣传,反哺企业发展

老字号档案的保护与开发不能是“广积粮,高筑墙”,必须在已有数字化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社会宣传的力度,使档案从档案盒中走出去,以唤起公众对于老字号企业的历史记忆,进而为老字号重新培育新的消费群体,反哺企业经营发展。

具体而言,首先老字号企业要构建新媒体矩阵,以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App、抖音等为平台,形成“政府+老字号企业”两大新媒体宣传阵地,充分利用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老字号企业、老字号协会等组织的新媒体进行档案数字化成果输出。其次,老字号企业要积极探索与地方主流媒体的合作。目前,在媒体融合的国家战略推进下,地方逐渐形成了集信息发布、政务办事、民生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主流媒体平台,该平台不仅具备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而且与用户建立了深度连接,使用户黏性极大增强。老字号企业与主流媒体平台的合作,可以衍生出更多形式的老字号档案成果。此外,企业可以借助其庞大的用户群体,扩散老字号档案的影响力,增加老字号的社会曝光度。最后,老字号企业应以老字号档案为基础,打造地方旅游资源。由于老字号发展历史悠久,往往能够成为当地的特色文化代表,所以以老字号档案资源为基础建造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参观,可以极大地实现老字号档案的经济价值。

老字号档案承载着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历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脉络,保护和开发老字号档案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依托冰冷的数字逻辑,让老字号档案散发出有温度的记忆,还需要更多的不同领域的学者和工作者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本文系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老字号档案的多重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以芜湖张恒春药业为例”(项目编号:2021KYR16)阶段性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谢兰玉.“老字号”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上海市静安区档案局(馆)的做法为例[J].中国档案,2014(2):52-53.

[2]冯舫女.北京老字号档案的价值形态和发展规律[J].北京档案,2014(3):21-22;25.

[3]前门源升号博物馆介绍[EB/OL].[2021-1-16].http://www.redstarwine.cn/gnjs/qmyshbwgjs/cindex1.html.

[4]嘉庆老字号,百年张恒春[EB/OL].[2021-1-25].http://www.zhanghengchun.com/Wenshiguan.asp?class_id=12.

[5]上海市档案馆数字档案公共查阅平台[EB/OL].[2021-1-26].http://kfda.archives.sh.cn:8080/ResourceSys? tem/archive-search/word-dis.jsp.

[6]聂勇浩,李若欣.基于都柏林核心元素集的口述档案元数据方案[J].档案学研究,2020(3):129-136.

[7]吴一诺,聂云霞.社会治理视域下公众参与档案资源建设的内涵与模式[J].档案管理,2021(1):45-48.

[8]郑爽,丁华东.数字人文对档案记忆功能实现的启示[J].档案与建设,2019(7):23-26.

[9]冉忻怡.媒介融合背景下博物馆IP传播策略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21.

作者单位:1.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法律学院2.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数字人文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8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华人时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6
数字人文时代公共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
数字人文目标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数字学术与公众科学:数字图书馆新生态
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
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
一粒米的价值
大规模古籍文本在中国史定量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