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总工会
2022年9月23日,海曙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暨工作推进会召开。海曙区自启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以来,扎实推进全区非公企业产改工作向基层延伸、向纵向发展,聚焦“扩中”和“提低”,助力20万产业工人加入“共富朋友圈”,探索以产改赋能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近年来,海曙区相继出台产改实施方案和非公企业产改全域综合推进实施方案,建立海曙区产改协调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区—街道(镇乡)—企业”三级联动,全区18个街道(镇乡)、园区成立产改协调小组,每年定期召开全区产改工作推进会和培训会,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责任状”。
海曙区总工会承办“2021中国(宁波)首届数字化设计&技术应用精英赛”。
海曙区将产改视作一场党委领导、工会牵头、部门协同、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工作竞赛”。为此,海曙区建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区总工会牵头,九大核心部门参与,10家职能部门共同配合的产改工作协调小组和季度定期交流通报的联席会议制度。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海曙区总工会成立专班,建立以成员单位、工匠劳模和一线产业工人为主的宣传员、观察员、指导员三支队伍,负责宣讲政策、监督以及指导工作等,合力推进产改工作。
海曙区坚持完善职工素质工程建设,搭建职工技能展示舞台,为产业工人提技赋能,打通职工发展成才通道。
不断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大力推动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认定,鼓励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自主评价,2022年已完成技能人才等级认定1.1万人次。例如宁波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已有180余名顺丰“快递小哥”获得快递助理工程师和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涌现出不少具备专业工程技术的人才。
紧扣传统制造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需求,开展技能人才项目制培训和新型学徒制培训,并给予相应职业培训补贴。2022年以来,已开展技能人才项目制培训23场、校企合作新型学徒制培训15个班次,共培训技能人才2800余人。结合海曙区产业结构特点,每年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20余场,竞赛项目涵盖智能制造、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电工钳工等多个领域,强化高技能人才激励选拔。2022年已有近2700人通过技能竞赛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海曙区参赛选手在宁波市“技能之星”竞赛中荣获四项第一,成绩位居全市前列。
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渠道,加强政校合作,为海曙区各行各业大量培养储备高水平技术人才。2022年,海曙区人力社保局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海曙工程师(工匠)学院,目前累计创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9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2022年6月,雅戈尔集团挂牌宁波工人大学二级学院,雅戈尔服装制造高级技师、“浙江工匠”苏铠受聘“特聘教授”。截至目前,全区技能人才达2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3万人。计划到2025年,全区非公企业中技能人才达到20万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达7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6%。
海曙区积极探索人才阶梯式培育、资源融合型配给、案例区域化覆盖的产改工作法,系统化大力保障产业工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
为带领职工同走共富之路,让企业与员工成为利益共同体,海曙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一企一策”。如宁波金氏实业有限公司,近10年来每年拿出利润的30%,用于分红奖励给每一位员工,成为该企业吸引人才的金名片。2022年7月,浙江天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围绕技术工人能级工资标准、股权激励机制等事项进行集体协商,成功构建15个层级的能级工资体系,拥有高级技师职称的职工每月可增加能级工资1500元。
海曙区总工会投入百万元开展职工健康体检扩面工作。
服务为先,多举措探索、全方面覆盖做好职工关爱工作。作为2022年政府工会联席会议上通过的议题,海曙区总工会投入百万元开展职工健康体检扩面工作,新增2000名产业工人、新就业群体优秀职工参加健康体检活动。古林镇不断完善招工、留工、用工机制,2022年解决近400名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为辖区技术人才和职工提供设施齐全、条件优越的免费职工公寓近6万平方米,改造优化可容纳1万余人的公寓楼。古林镇职工文体中心内,占地面积550平方米的职工书屋是职工们常常光顾的地方。区级试点单位段塘街道打造说事、办事、议事、评事闭环式匠心服务工程,协调解决优秀产业工人疗休养、子女就学、牵线交友等问题,服务一线职工2000余人次。2022年暑期,段塘街道针对辖区产业工人子女暑期托管难问题创新开设“火炬课堂”,把实事项目送到了职工的心坎上。
下一步,海曙区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持续深入推进产改,让产改实绩更有温度、惠民共富更有厚度,让产业工人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心有所依,过上“专曙”好日子,收获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