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晗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 100081)
“雨坛彩龙”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德书为核心,延展出家族传承、社会表演、学校教育、院团研究和交流汇演这五大主要传承发展途径,呈现出城乡表演场域下的不同规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在农村艺术发展新浪潮的来临之际,观察“雨坛彩龙”的传承发展艺术实践细节和难点,有助于总结非遗传承的艺术规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经验。
“雨坛彩龙”舞龙艺术至今仍活跃在四川泸州泸县方洞镇宋田村的乡间。作为地方韵味浓厚且历史悠久的重要传统艺术活动,“雨坛彩龙”通过艺人们的代代相传,保持着传统而精致的龙灯制作方法和龙灯表演套路,从制作龙头、龙身、龙尾的手工艺技术到舞龙动作与跑场流程的表演形式都被相对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根据泸县地方志记载,明末清初,泸县雨坛的“龙洞山”“雨坛寺”一带盛行草把龙表演。清朝同治年间,罗氏家族对草把龙的表演技艺进行了传承与整理。罗氏家族外出广东十余年后归家,融合了外地技艺,将草把龙改为布条龙。在罗氏家族的传承下,“雨坛彩龙”的技艺得到极大丰富,并保留至今。
第五代“雨坛彩龙”传承人罗德书生于1949年,是“雨坛彩龙”龙舞继承发展的核心人物。他从十六岁开始学习舞龙,学成后子承父业,以“雨坛彩龙”传承为己任。改革开放后,舞龙作为农村里难得一见的艺术表演,经常引得十里八乡的人闻讯而来。在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时期,演出虽然频繁,却不是舞灯人谋生的手段,因为每次演出的收入仅有一两包香烟或一两条手帕。罗氏家族内部正在培养第六代传承人,并考虑从三个侄子中选择接班人。如今,罗氏家族内部的传承压力稍微减轻了,晚辈愿意主动去学习,甚至有村民爱好者也前来学习。此外,地方院团的专业舞者和编导也会有组织地前往当地进行采风,并将“雨坛彩龙”进行舞台化处理。
“雨坛彩龙”的舞龙表演通过文化交流汇演走出山村,在横向对比中肯定自身艺术价值。一方面,“雨坛彩龙”龙舞经过不断汇演,从众多舞龙表演形式中逐渐脱颖而出,从县级、市级、省级到国家级的水平评定对于其艺术形式定型和技艺精进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雨坛彩龙”龙舞逐渐成为泸州地区标志性文化名牌,对于城市传统文化挖掘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雨坛彩龙”在全国的“游走”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1958 年,“雨坛彩龙”表演团队参加四川音乐舞蹈汇演,并获得二等奖。1959 年,重庆歌舞团来泸学习该技艺后,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音乐舞蹈汇演,并受到中央高度评价。1987 年,“雨坛彩龙”表演团队受邀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专家评价其为“一条耍活了的龙”。1985 年,四川省文化厅对“雨坛彩龙”舞龙表演进行录像,并将其编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雨坛彩龙”舞龙艺术所在地区的文化馆,在每年元宵节等节日都会组织舞龙表演,以期强化观众对于舞龙艺术的认知,丰富群众的文娱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先后批准分别于2006年、2008 年、2011 年、2014 年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直接影响了艺术团体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关注和研究。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泸州地区发布了《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30)》,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雨坛彩龙”及其栖息地实施整体保护。中国文艺建设的主力军借助舞台呈现、舞蹈理论研究和舞蹈集成整理的方式,使民族艺术瑰宝留下来、传下去。先后有成都、重庆等多个省市的歌舞团前往泸县进行调查学习,将“雨坛彩龙”的舞龙技术和文化底蕴,通过艺术再创造的方式呈现在舞台上。
《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30)》中提出,对泸州传统戏艺、工艺特产、民俗风情、传统商业、传统地名、人文精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栖息地实施整体保护。“雨坛彩龙”舞龙艺术栖息地的文化部门与当地学校达成共识,以教育促进传播、教学促进认知的方式,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雨坛彩龙”舞龙艺术引进校园。
“雨坛彩龙”的国家级传承人罗德书,受政府与学校邀请前往雨坛小学进行“雨坛彩龙”传统技艺的传授教学,从而帮助小学生建立起文化认同和对民族舞蹈艺术的深刻认知。学校内的传统技艺传承建立在体育艺术课程的基础之上,虽然每节课的课时费仅有几十元,但是老艺人一直亲力亲为,如果天气晴朗,就开展舞龙教学,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就讲授草把龙的编扎技法,让学生深入了解“雨坛彩龙”的制作工艺、表演艺术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雨坛彩龙”的社会表演在农村和城市的市场需求、活动数量、收入情况、活动流程以及观众反馈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并且社会表演的主要场域逐渐从农村转向城市。
自改革开放以来,“雨坛彩龙”舞龙表演在农村的观演需求发生过两次转变。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到2000 年左右,农村地区的“雨坛彩龙”舞龙表演在演出市场需求、演出活动数量、演出收入情况、演出活动流程以及观众反馈方面整体呈现上升阶段。农村群众保持着对于传统文艺表演的好奇,农村市场反响热烈。尽管演出收入微乎其微,但是群众的热情鼓舞了表演者,使他们有动力坚持参与演出活动。第二阶段是2000 年至今,农村地区的“雨坛彩龙”舞龙表演的市场需求量变小,其间农村的传统文化艺术受到现代文化艺术的巨大冲击,集中体现在红白喜事的艺术活动选择上。“物美价廉”的青春歌舞队大量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雨坛彩龙”舞龙表演的演出空间。流行组合歌舞表演的时间长、作品类型多样、感官刺激强烈、娱乐效果好,相比于舞龙表演单价也更低。反观演出费用高达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雨坛彩龙”舞龙演出,其内容类型相对单一,表演时间也较短。两者间的激烈竞争导致舞龙演出活动不断减少,逐步陷入演出规模缩小、表演人员流失的不良循环中。
“雨坛彩龙”舞龙表演的城市需求比重加大,这得益于文化自信的逐步建立和舞龙活动在发展过程中的自觉商业转化。城市客户对于“雨坛彩龙”接受价格区间相对农村来说更加宽松,楼盘开盘以及店铺开业等场合经常出现舞龙团队的身影,还有配合商业广告巡游表演的机会。表演营造的热烈气氛适用于开业现场和晚会开场,因此舞龙团队的日常商业演出也就逐步向城市区域倾斜。
“雨坛彩龙”传承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根本的基础也在农村,就连“雨坛彩龙”舞龙表演最经典的“二龙抢宝”在农村也已经不多见了。如何让起源于乡村的民间艺术,传承于乡村、流传于乡村、发展于乡村、回馈于乡村,是乡村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传承的核心问题。我们需要正视过去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开启新时期的群众艺术发展新征途。
“雨坛彩龙”舞龙传承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难点集中在艺术形式、经济效益、社会关注三个维度。
艺术形式上的难点主要有四个:一是舞蹈套路继承发展难、推陈出新难。罗氏家族传承人尽管在演出与比赛中不断获得新的艺术养分,但难以在从艺术形式上实现推陈出新;二是专业团体的“雨坛彩龙”舞台化成果时常失去“韵味”和出现“错误”。由于采风时间过短、编导发挥过多、音乐使用错误等问题,部分舞台化成果得不到传承人的完全认可;三是由于农村艺术人才条件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舞龙活动的艺术质量;四是表演者队伍中的青年人群力量还不够壮大。舞龙表演相当消耗体力,同时表演人数直接影响表演规模。前期无盈利的学习和后期表演时的微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舞龙传承发展中青年群体的参与度。
经济效益上的困难主要有四个:一是商业转化途径少。当下“雨坛彩龙”舞龙艺术没有额外的商业化形式,单纯靠零星的商演活动,缺乏对相关衍生商业形式的开发与挖掘;二是只有核心传承者才有国家奖励与补贴。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罗德书老先生每年可以大约获得两万元的补贴,而普通的“雨坛彩龙”学习者只有在演出时才有一定补贴;三是表演人力成本高且演出机会少,进而造成排练成本逐步增加;四是农村演出机会少,在区域上形成艺术观演的不平衡状态。同时城市的商业化演出又简化了其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舞龙表演仅仅作为活跃气氛和招揽人气的背景板。
社会关注上的问题主要有四个:一是只有特定的节庆表演机会,缺乏长时间曝光,且大部分是外出交流汇演,本土宣传不够;二是演出活动中对于“雨坛彩龙”背后历史文化的介绍较少,仅停留在表演层面;三是当地群众中的老年人对其了解相对较深,而年轻人对其关注度较少;四是尚未将其与文化产业更好地结合起来。以“雨坛彩龙”、龙脑桥为核心的龙文化,在城市形象打造中更多只是停留在宣传片层面。
针对“雨坛彩龙”舞龙传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我们可以从艺术指导与保护性研究、完善传承保护机制与提升经费赞助,以及建立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这三大方向来着手改善。
第一,合理的艺术指导,加大保护性研究力度。“雨坛彩龙”舞龙表演的发展离不开当代艺术的创作与推广。新时代的传统艺术形式必须在更广阔的舞台空间和生活空间中生根发芽。传统艺术发展需要合理的艺术指导,需要吸收专业的舞蹈音乐人才。非遗传承人罗德书先生也曾明确表示,渴望有更多专业的、有态度的、真心热爱舞龙事业的舞蹈家和音乐家参与表演或给予意见。年轻一代的音乐、舞蹈表演者能够在艺术形式和作品内容方面,给予更多专业性、精进性的指导意见,从而使得“雨坛彩龙”舞龙表演的传承发展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第二,完善传承保护机制,增加赞助经费。自2006 年“雨坛彩龙”舞龙艺术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其传承所需的必要经费得到基本解决,但艺术实践和艺术创新的成本尚未被考虑在内,排练费用方面仍有缺口。因此,相关人管应加快审批速度并简化款项支持流程,从而减轻传承者和爱好者的经济负担,更好地提升其积极性。
第三,建立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一方面,建立起对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另一方面培养对于传统文艺发展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在整体思想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能忽视农村表演场域对于传统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性;量体裁衣,针对“雨坛彩龙”的具体表演特点和传承形式规律,探索适合其发展的中国特色乡村文艺振兴道路;通过学校教育、院团研究、文化馆引导以及社会力量助推,对“雨坛彩龙”舞龙表演艺术进行全方位宣传,以期在当地形成“浸润式”的文化氛围,使群众能够从多个途径认识到舞龙艺术的巨大价值,进而形成对于民族“龙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农村自己发展自己的重要契机。“雨坛彩龙”的当代发展是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共同结果,其难点与规律是乡村振兴过程的重要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