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 爽
(武汉音乐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0)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音乐教育也应从“重专业教育”向“以育人为本”转变,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革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学科教学与课程设置,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与卓越的音乐教师,推进高校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要。
笔者作为一名多年从事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师,在本文中以丰富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经验为基础,从音乐人才的培养规律出发,运用音乐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对高校音乐教育中钢琴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研究,并深入剖析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境遇与现实困境,并探讨科学构建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和创新机制。
准确、全面、客观了解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目前来看,在音乐教育领域,部分教育者未领悟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无法使学生具备多元的审美能力;部分学生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难以与一些有民族特色的作品产生共鸣;高校音乐教育的核心素养培养有所欠缺,未落实到实际的钢琴教学活动与艺术舞台实践,没有将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实在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学科教学中,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基于上述现状,本研究从审美感知培养、艺术表现与实践能力提升、文化理解与民族文化传承三个维度展开。
审美感知培养是想要研究如何在钢琴课程及艺术实践活动中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如何采用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具有丰富的审美感受、高尚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判断,使他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获得和谐的、平衡的、健康的发展。
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多方面素养的综合体现。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涵。在音乐教育专业,老师要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为基础,使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如钢琴演奏表现力及舞台实践能力、教育实践能等。
音乐文化如何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如何具备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如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责任感?本文将从教学内容、艺术实践等方面研究文化理解与民族文化传承在钢琴学科中的实现路径。
核心素养指以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为基础,整合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满足社会所需之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核心素养的内涵不断发展完善,从最初聚焦于互动工具、互动能力和行动能力,发展至囊括健康、情绪和文化艺术的人本性目标,发展至现在,核心素养形成了包含学习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技能、职业技能等多个层面的全面化的体系。此外,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在“核心素养”所要求的能力和素养的基础上,将特定学科的专业特点、育人价值和所需技能进行具体化,就是学科核心素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三个方面,即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其中,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科作为技能性较强的基础课程,蕴含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对大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合作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学能力等有较高要求。
核心素养的内涵也体现在实际教学中,包括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塑造学生的人格。
1.合作能力
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弹奏者协调全身器官,协调理性与感性,使钢琴成为“身心合一”的艺术。在用钢琴进行情感抒发时,思维与行动、理性与情感要协调统一。钢琴有伴奏、独奏、合奏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四手联弹、双钢琴合奏等形式广受欢迎,这要求表演者互听、互看、互动、互助,并在技术水平、审美趣味、合作意识上达成高度统一。
2.坚忍能力
钢琴演奏者要在日复一日的练琴过程中通过上千次的重复练习与苦心思索突破演奏技术难点,才能最终奏出让观众产生共鸣的音乐。将来会成为音乐教师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保持足够的耐心,鼓励和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钢琴演奏者与音乐教育工作者这两个角度来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科的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专业要求、情感鼓励、行为示范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使其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3.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钢琴演奏技能的学习、钢琴作品内涵的理解、钢琴教学法的掌握等多个维度都要作好思考与规划。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在学业、生活等多个方面认识和发掘自我价值,同时,对自我价值的提升建立清晰的发展目标,并明确人生方向,成为既能创造社会价值又具备生活能力的人。
4.审美能力
音乐艺术作为一门抒发人类情感的学科,依赖于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能力,演奏者通过在演奏中展现音高、节奏、和声,与听众形成互动,让听众在音乐意境中获得审美愉悦。由此可见,钢琴学科需要有极高的艺术审美能力。
现代社会对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视促进了高校教育的改革,也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核心素养进行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是培养卓越教师和优秀音乐人才的根本。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近年来,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在音乐核心素养及审美教育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突出成绩。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开设了音乐选修课,并设置了音乐教研室。例如,清华大学把音乐核心素养教育列入必修课,北京大学也开设了素质教育通选课,拓宽了学生可涉猎的学科领域,使学生思考、研究问题的角度更加多元,从而做到“更好地打通专业、拓宽思路,促进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建设,培养出素质高、思路广的创新型人才。”首都师范大学也给以音乐为辅修专业的大学生颁发本科、专科的学历证书,这在全国高校中是富有创造性的,起着表率作用。此外,首都师范大学还开办了首届公共艺术硕士研究生班,体现了对音乐教育的重视。
核心素养是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多方面素养的综合体现。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应以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为基础,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如钢琴演奏基本技能、舞台实践能力、教育实践能力等。
1.培养大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以“兴趣”为主,以钢琴为窗口,培养大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科教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模式,以教学大纲所列专业曲目为主要教学内容,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空间。高校教师应在敏锐捕捉现代音乐教育潮流和学生兴趣点的基础上,主动扩充曲目范围,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手段,从整体上强化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与音乐表现力。
2.拓展大学生的音乐素养与专业技能
打造“实训+实践”平台,拓展大学生的音乐素养与专业技能。创设囊括钢琴基础、阶段教学、创新实践三大层次的实践基地,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繁杂的钢琴演奏技术,并能驾驭多元的音乐风格、贯通钢琴弹奏知识,借由在音教专业钢琴课程中融入教学能力拓展、语言表达训练等,提升音教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音乐教师。
3.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一,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引导大学生对钢琴作品进行自主联想,进而把控乐曲的风格与音色,提升学生的演奏技能和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视奏能力与思维反应能力。其二,培养思维的创造性。依托世界闻名的钢琴曲,引导音乐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为其编写伴奏,让学生经过反复尝试与试错后,最终实现贴合曲目风格和意境的钢琴伴奏,从而增强学生对钢琴伴奏艺术的兴趣。其三,培养思维的全面性。可以以分组学习、专业碰撞、大师讲座等形式丰富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的钢琴知识储备,让学生感知多样的钢琴艺术、明晰自身的优缺点。让学生周期性地进行钢琴音乐作品赏析,并剖析不同乐曲的特色、演奏技巧、旋律特色、音响效果,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与思维能力。
4.促进文化理解与民族文化传承
在音乐人才培养过程中,被培养者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音乐文化能够及时准确地塑造大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基于核心素养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应从教学内容、艺术实践等方面研究在钢琴学科中促进文化理解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构筑属于中国学子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责任感。另外,要提升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科青年教师的思想认识,青年钢琴教师应坚定信心,在继承民族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发掘优秀钢琴作品,深入挖掘钢琴作品的精神内涵与艺术意蕴,成为革新钢琴教学路径和模式的中坚力量。
除此之外,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可以增设演奏美学解读和创演实践等环节,并融入文学、美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人文素养。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学科教学不同于社会上的钢琴教学或者专业的钢琴教学,高校钢琴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与创新,培养与提升钢琴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钢琴学科核心素养代表了个人在集体生活中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本文给出了培养审美感知与音乐情感、掌握知识技能、提升艺术表现与实践能力、促进文化理解与民族文化传承等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学科核心素养的创新路径,以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并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