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恒娟
(凉州区园林管理服务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
月季是市场上使用较多的花卉品种,西北地区月季种植面积增加,满足了市场上对优质月季的需求。但是月季在生长过程中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恰当管理,会导致月季出现成活率、品质、产量下降等问题,影响月季销售效益以及观赏价值。因此,在进行月季栽培时需要重视对月季采取有效管理,避免月季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和影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为月季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作为园林绿化人员,需要正确认识月季的生长特性,了解月季栽培养护的必要性,定期观察月季的生长情况,及时防治病虫害,提升月季的经济价值和观赏性。
月季花属于直立灌木,植株生长高度在1~2 m,月季小枝较为粗壮,形状为圆柱形,近无毛,有短粗的钩状皮刺[1]。小叶片形状在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度在2.5~6 cm,宽度在1~3 cm,呈现先端长渐尖或渐尖的生长特点。月季基部形状为近圆形或宽楔形,在边缘位置存在锐锯齿,两面近无毛,上面暗绿色,常带光泽,下面颜色较浅。顶生小叶片有柄,侧生小叶片近无柄,总叶柄较长,有散生皮刺和腺毛。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仅顶端分离部分呈耳状,边缘常有腺毛。花呈现出几朵集生的状态,稀单生,花朵直径在4~5 cm,花梗长度在2~6 cm。月季果期在6—11 月,自然花期在4—9月。月季花朵有深红色、粉红色、白色以及黄色,带有一点香味。
近年来,设施栽培是月季栽培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以做到全年栽培,满足各个季节对于月季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广阔。设施栽培可以为月季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但是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设施栽培出现死亡或者产量下降的问题。在进入夏季后光照资源充沛,在强光照射下月季极其容易出现灼伤的问题,需要采取光照遮挡措施[2]。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需要重视低温弱光给月季带来的影响,做好排湿工作,避免设施大棚内出现空气湿度过高的现象,营造通风降湿的生长环境,保证光照资源供给的充足性。月季具有喜光性,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保证光照充足,否则会导致月季不开花、开花颜色不鲜艳、香气不浓郁,影响月季的品质。
2.2.1 选择合适的栽培区域
在栽培月季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无公害种植理念,选择合适的区域栽培,附近不能存在工业区、居民区或者交通要道等,防止污染栽培环境。主要在小游园和公共绿地中栽植,要求土壤肥沃、地势平坦、酸碱值适中,避免出现连作现象,为月季的生长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提升月季整体的病害抵抗能力。月季适合在微酸性土壤或者中性土壤中生长,土壤酸碱值保持在6.5 左右即可。月季根系的生长能力较弱,主要分布在30~40 cm,耕作层应保持在50~60 cm。
2.2.2 选择品种
在挑选时应按照因地制宜原则筛选,保证品种能适应环境和气候变化特点,结合本地月季病虫害流行规律挑选抗病品种[4]。挑选的品种应经过国家或者省级审定,品质优良,在颜色、鲜度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优势。西北地区较为常见的月季品种较多,比如红双喜、红帽子、粉和平等种植广泛,作为种植人员,应结合市场需求调整月季种植品种,从而提高月季种植效益,提升月季观赏性。
2.2.3 栽植要点
在具体栽植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栽植密度,如果密度过大会出现杂草争夺营养的现象,影响月季的整体生长态势,如果栽培密度过小会浪费资源。在具体的种植过程中,应结合种植区域和种植目的适当调整栽培密度。通过多年种植经验发现,在绿地中月季栽植的株行距以25 cm×25 cm 为宜。同时,在种植前需要做好修剪工作,清理存在病虫害症状或者受到损伤的枝条,在栽植时需要控制土壤湿度,如果发现土壤内含水量过多,需要继续晾晒24~48 h 后再栽种。
2.2.4 浇水要点
根据月季品种、生长季节、生长期、土壤环境的差异需要做好水分管理工作,制订差异化的浇水计划。如果温度高,可以间隔7 d 浇1 次水,2~3 次即可。如果土壤的保水能力较差,则需要增加浇水频率。在运输月季苗时需要对根部做好保湿工作,可以包裹湿布,能有效避免水分流失,提高栽植成活率。
2.2.5 施肥要点
在施肥时应尽可能挑选动物粪便作为肥料,在使用化肥时增加磷酸二氢钾的施用量。氮肥、磷肥、钾肥比例为1∶1∶2,根据月季生长状态合理调整,满足月季对营养元素的需求。
2.2.6 温度管理
在月季生长过程中温度管理极其关键,白天温度需要保持在15~26 ℃,晚上温度需要保持在10~15 ℃,如果气温低于5 ℃会使月季进入休眠阶段[3]。因此,在栽植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影响月季成活率。冬季如果温度过低,需要在基部位置埋土20 cm,或者在上方覆盖塑料棚膜,能起到保温作用。
修剪是确保月季健康生长的重要方式,能及时清理发病枝条,重点观察是否存在交叉枝或遮阳枝,并及时剪除,防止出现过多枝条争夺营养成分。月季主要用于观赏,需要对影响月季形状以及美感的枝条进行清理。
修剪时通常选择5 月下旬进行第一次修剪,去除月季残花,可以对新枝的萌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枝条强壮,需要选择轻剪方式,留下4~5 个芽。中等生长状态的枝条留下2~3 个芽,如果生长态势较弱,留下1~2 个芽。
6 月下旬阶段进行第二次修剪,由于该阶段气温较高,需要选择轻剪方式。在8 月进行第三次修剪,要求月季每个枝条上留下2~3 个芽,并清除其他多余枝条,保证植株的透光性和通风性。针对大月季花应采取越冬修剪的方式,剪掉1/3 强枝,如果枝条生长态势较弱,剪去1/2 即可,长度控制在30~40 cm。丰花月季主枝保留数量为5~6 个,主枝长度在50~70 cm[5]。
水肥管理是后期养护工作中的重点,能满足月季的生长需求,补充水分以及营养成分。在浇水时需要根据月季后期生长环境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浇水次数。由于夏季气温较高,水分蒸发速度较快,应选择在早上或晚上浇水,增加浇水频率。在施肥时可以利用液体肥料施肥,在出苗前施肥能有效提高肥料的吸收效率。在施肥时融合叶面肥和土壤肥0.1%~0.3%,10 月后停止施肥。在施肥时需要做好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混合搭配,不能出现化学肥料使用过多的现象,否则会给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白粉病属于真菌病害,月季发生白粉病后叶面位置会产生白色粉状物质,如果病害较为严重,会导致叶片出现变黄或者脱落的现象。白粉病发生的高峰阶段在每年3 月下旬至6 月、9 月上旬至10 月下旬,需要在发病高峰期阶段提前采取预防措施。白粉病通常在枝条中下部位置出现,在老叶片或即将硬化的叶片背面产生。如果在发病时环境条件较为合适,病斑面积会持续扩大,严重时叶片上方会完全覆盖病斑[6]。如果花蕾受到危害会影响月季正常开花,会出现花朵形态异常或者无法开花的现象。
防治白粉病时需要重视落实栽培管理要点,检测土壤湿度,保证土壤湿度的合理性,如果发现土壤水分含量较低需要及时浇水。每年冬季休眠期需要喷洒2~3 波美度石硫合剂,处理病毒上方的越冬菌丝。如果在温室内栽培月季,可以在晚上使用硫黄熏蒸。在发病初期阶段可以选择20%粉锈宁乳油2 000 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作为防治药物,每间隔7~10 d 喷洒1 次。
黑斑病为害月季叶片、叶柄以及嫩梢等。发病初期阶段在叶片的正面产生小斑点,斑点颜色为褐色。进入发病后期斑点面积扩大,颜色转变为紫黑色,病斑呈现出相互连接的状态,叶片颜色变黄。病害问题严重时会出现叶片脱落的现象,导致枝条干枯死亡。黑斑病通常发生在湿度高、温度高的环境下,如果栽培过程中出现密度过大或氮肥施用量过多等,都会增加病害的严重性。防治黑斑病时,应在秋季完全清理干净枯枝以及落叶,销毁修剪的枝条,合理施用肥料,提高月季抵抗黑斑病的能力[7]。进入夏季后,月季的新叶展开时可以喷洒药物,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000~1 200 倍液喷施。如果病害较为严重,可以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喷施,能有效提高防治效果,保证月季不会受到病害的过多影响。
月季根癌病发病概率较高,在世界各地均有所分布,在和地面相距较近或根颈位置会出现肿瘤,呈现木质结节状。
月季染病后会出现生长不良的问题,整体植株较为矮小,影响月季开花。导致根癌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病原菌通过月季伤口或者嫁接位置入侵到植株体内,如果土壤较为潮湿或呈现出碱性特性,适合细菌生长和繁殖。防治根癌病时,需要及时挖除病株,采取集中烧毁的方式。栽培月季时应采取轮作制度,下雨后需要及时排出积水,可以有效避免根癌病的蔓延和扩散[8]。在栽植前可以使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水剂2 000~3 000 倍液浸泡根部2~3 h,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月季锈病是常见的病害,为害叶片、花托、花朵、果实以及嫩枝等,其中叶片以及芽上病害症状最为明显。在防治锈病时需要合理加入微量元素,例如钙元素、钾元素、磷元素、镁元素等,通过使用微量元素能有效提高月季抵抗病害的能力。在现蕾后应喷洒花朵壮蒂灵,为花蕾的生长提供重要的促进作用,提升花朵颜色的艳丽程度,让花香变得更加浓郁,延长月季花期。如果发现病芽需要立即摘除,如果病芽率在0.5%以下摘除即可避免病害扩散[9]。
月季长管蚜在我国多个省份均有分布,会给月季的生长带来严重危害,其会选择在草丛或者落叶层中越冬,春季以及秋季危害最为严重,月季新梢、嫩叶均有可能受到害虫的影响。出现害虫后花朵整体长势较弱,月季无法正常生长,严重时会使月季的开花受到影响,增加煤污病以及病毒病的发生概率。
防治月季长管蚜时,应重视选择绿色无公害防治技术,可以在提升防治效果的同时降低污染。例如,在温室内或者大棚内设置黄板,将害虫集中到一处后统一诱杀。生物防治重视利用害虫的天敌,例如寄生性蜂类以及捕食性瓢虫类均是常见的害虫天敌,通过释放天敌能有效控制月季长管蚜虫口数量。
月季茎蜂主要为害茎秆,会导致枝条枯萎,给月季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如果为害严重会从蛀孔位置出现倒升现象,给种植人员带来严重的损失。防治月季茎蜂时,可以在其孵化盛期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 倍液或20%菊杀乳油1 000~1 500 倍液,必要时可以对药物进行轮换使用,能提高防治效果,避免害虫出现耐药性[10]。
红蜘蛛体长普遍小于1 mm,通过肉眼只能看见红色小斑点。当虫害问题严重时,红蜘蛛聚集在一处时才能发现。红蜘蛛自身繁殖速度较快,一般5~7 d 繁殖1代,每年可以繁殖的代数高达十几代。可以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 倍液喷洒叶子背面,防治效果显著。
蓟马属于缨翅目,主要为害月季皮质层,会通过花瓣吸收大量营养成分,具有昼伏夜出的特性。可以使用50%杀螟松乳油1000 倍液或者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5 000 倍液喷施,每间隔7 d 喷洒1 次,防治效果显著。
月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但是部分月季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提前衰落、枯萎的现象,为了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应加大月季栽培管理力度。在月季繁殖过程中,可以选择嫩枝扦插技术和硬枝扦插技术;在栽培过程中,可以选择设施栽培或者露地栽培模式。在露地栽培过程中应落实区域选择、品种品种、密度控制、浇水、施肥、温度管理要点,以此提高月季的成活概率。同时,定期修剪月季,浇水、施肥,满足月季对于水分和营养元素的需求。月季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病虫害问题,需要针对白粉病、黑斑病、根癌病、锈病、月季长管蚜、月季茎蜂采取合适的防治策略,减轻病虫害的影响,保证月季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