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芝
(宁津县柴胡店镇人民政府,山东 德州 253405)
近年来,我国小麦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种植人员持续优化小麦种植技术,加大对新品种的研发力度,最大程度提高小麦种植质量与产量,增加农户的经济收益。
目前,种植小麦的成本较高,影响小麦产量与质量的因素较多,农户的经济收益未达到预期。相关人员需研究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切实推动小麦种植业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已存在诸多种植小麦方法,但由于各地区气候和环境条件存在差异,在开展种植工作时,需选择适宜当地条件的种植技术。
近年来,我国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种植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缺乏对农民的相关指导,极易导致农民盲目引种。部分地区受土壤条件的制约,未能给种子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极易导致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多种病害问题,进而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
播种之前,要挑选质量较好的品种,注重对试验田的消毒工作,避免杂草生长,及时排除影响作物生长的不良因素。对成功育苗的作物,要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提高优质、高产小麦的萌芽率,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提高我国小麦的整体质量。我国小麦品种较多,要想提高小麦产量,必须详尽分析种植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科学合理育种[1]。
种植小麦前,要选择优质品种,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提高小麦产量。通常情况下,在适宜的条件下,小麦发芽率可达90%左右,对提升我国小麦产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2]。
为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种植人员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轮作,避免出现多年在同一地块种植同一品种的现象。轮作是指在同一片土地上轮流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例如玉米、花生和大豆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在选择小麦种植地时,应优先考虑地势较高的田地,最大程度提高灌溉的便利性,保证土壤肥沃,将小麦种植产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种植人员需结合上一次种植农作物的特质,采取相应的土地处理手段,如果上茬种植玉米,需碾碎玉米茎秆。在下一次播种之前,先将小麦种子撒在土地表面,再将土壤和种子混合,将种子埋入土壤中。
同时,种植人员需科学整地。当前主要有两种整地方法,分别是深耕与深松。深耕整地时,深度应小于30 cm,翻耕之后需及时压制土壤。采用深松整地方法时,深度应始终保持在30 cm[3]。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会从土壤中汲取水分和养料,种植人员在选取种植土壤时,应充分考虑小麦的具体生长需求,确保水分与养料充足,促进小麦健康生长。种植人员需采取合理的手段,科学开展土壤整理工作,具体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结合农作物生长需求,定期向土壤中加入适当的营养素,保持土壤优质。第二,保证土壤含有充足的水分和养料,改善小麦生长环境,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及质量。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种植人员必须采取合理的施肥手段,科学开展施肥工作。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氮、钾、磷是必不可少的3 种元素,同时要施入大量基肥,一般按照土地的具体种植量和种植作物确定施肥量。施肥过程中,如果发现土壤含有丰富的养分,可以适当调整施肥量,调节不同肥料的施加比例。在耕种过程中,除了氮磷钾肥外,还可以施入少量化肥,增强土壤肥力,为小麦生长奠定基础。
小麦苗的间距直接影响小麦产量,但并非间距越大越好,要确保秧苗的间距在合理范围内,关注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根据小麦生长环境进行指标性分析。在具体种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栽培参数控制和调整苗距,保证小麦发芽期和生长期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减少负面影响因素。
小麦生长和种植条件密切相关,种植人员要结合具体的季节持证,在小麦发芽初期选取恰当的时间段开展灌溉和施肥工作,促进小麦拔苗之后健康生长。如果种植人员具备喷灌条件,可以结合麦田的具体生长状况适当调整灌溉量。开展第二次灌溉工作时,农户需针对田地土壤情况,合理控制水溶肥的施加量。此外,要关注当地的天气状况,做好预防措施,若在此期间出现冻害,需补充化肥,确保小麦正常生长。
小麦生长过程中,如果出现倒伏问题,种植人员应结合两个方面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在选择种子时,应考虑3 个因素,保证种子具备高产性质,考虑病虫害和倒伏问题,注意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工作。麦田管理对小麦生长具有决定性作用,种植人员应注重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农户要注重施肥的合理性,合理控制施肥量,避免施肥过量导致小麦生长过快。
在对麦田施加农药的过程中,若发现小麦生长情况不佳,可以全方位喷洒小分子营养液,使其维持良好的长势。在小麦生长早期,若发现麦田中出现病虫害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避免小麦产量与质量下降。如果病虫害问题严重,需及时使用低毒性的杀虫农药解决病虫害问题,可以适当混合使用农药和其他药剂,优先考虑化学防治手段。
2.1.1 蚜虫
蚜虫极易发生在小麦灌水期,灌溉后种植人员应细致检查麦田情况,发现蚜虫需采取科学的治理手段,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防治蚜虫的最佳时期是穗苗的孕育期及灌溉期,相关人员可利用喷洒农药的方式有效治理蚜虫。
小麦蚜虫的为害可以根据为害形式不同划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形式。直接为害是指蚜虫取食叶片、茎秆、嫩头和嫩穗的汁液。不同种类的蚜虫对小麦造成的直接为害存在较大差异,如麦长管蚜以直接吸食叶片为主,小麦抽穗灌浆之后会大量繁殖,并集中于穗部;麦二叉蚜常见于小麦苗期,受害位置会呈现出明显的枯斑。间接为害是指蚜虫在为害小麦的过程中传播病毒疾病,如小麦黄矮病。麦蚜为间歇性猖獗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麦长管蚜喜中温不耐高温,要求湿度为40%~80%,麦二叉蚜耐30 ℃高温,喜干怕湿,湿度为35%~67%最适宜。一般早播麦田蚜虫迁入早、繁殖快、为害重;夏秋作物的种类和面积直接关系到麦蚜越夏和繁殖。
2.1.2 白粉病
白粉病常发生在小麦种植阶段,染病后小麦叶子上会出现白色斑点。随着病情加重,斑点颜色逐渐加深,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白粉病具备极强的传染性和繁殖能力,空气是其主要传播媒介。每年3—4 月是白粉病高发期,也是最佳传播时期。
小麦染白粉病后,叶面会出现白色斑点,初期阶段以1~1.5 mm 大小的斑点为主。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白色斑点会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白色霉斑,用手触摸霉斑会发现有一层白色粉末,振动小麦可以导致粉末飞散。白色粉末属于白粉病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感染白粉病的后期阶段,霉斑会从白色转变为灰色以及褐色,并存在小黑粒点。
白粉病在我国较为常见,该病常见于温度15~20 ℃的环境中,温度一旦低于10 ℃,会呈现出明显的发病缓慢现象。若发病区域的空气湿度超过70%,极易造成区域内病害大规模流行。实践研究发现,若某一少雨区域突然大量降水,白粉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均会大幅提升;若某一多雨区域降水量、降水日增加,病害表现会减缓。此外,小麦种植中氮肥过多,会导致植株出现贪青的状况,进而导致白粉病较为严重。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生该病。
防治白粉病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种植人员应选择抵抗力较强的麦种,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小麦的管理工作,提高小麦成活率,将小麦病虫害发生概率和种植户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1.3 锈病
锈病是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发生于雨季和较炎热的季节,空气是其主要传播媒介。为了预防锈病,种植人员应及时观察土壤湿度,结合土壤及空气条件改善小麦生长环境,适当降低麦田湿度。
小麦锈病又叫黄疸,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3 种,分别由秆锈病菌、叶锈病菌和条锈病菌引起。该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以及穗部。小麦感染锈病后轻者麦粒不饱满,重者麦株枯死,不能抽穗。小麦锈病的主要特点是为害性强、影响范围广,一旦感染,将对小麦生长造成严重影响,进而降低小麦产量。
小麦锈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当前出现最为频繁的小麦锈病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条锈病。其中叶锈病的发生范围、发生率以及为害性最高,一般可导致小麦减产5%~15%,严重时达50%以上。3种锈病有着不同的发病规律,条锈病的病菌喜寒不喜热,所以常见于我国西南及西南高海拔区域,尤其在越夏阶段最为常见。在这些地区的越夏阶段,锈病孢子会随着风向扩散,从而导致锈病大规模传播。小麦感染锈病之后,越冬后会再次产生锈病孢子,并在次年夏季随风传播。一般情况下,条锈病的感染条件包括以下4 个条件,即小麦品种自身具有易感性,越冬的小麦感染条锈病病菌,3—4月降水量大,春季回暖快。
相较于条锈病,叶锈病的普适性更强,在我国绝大部分小麦种植区均可发生,越冬后将成为主要感染源。小麦感染叶锈病后,会在越冬后形成夏孢子,孢子会随风扩散。孢子扩散区域的温度为15~20 ℃会造成叶锈病大规模流行。秆锈病对温度的适应性强于其他两者,其可在3~31 ℃的条件下生存,18~22 ℃是秆锈病侵染的最适温度。在我国南方地区,秆锈病可以在整个越冬阶段持续发生,并在风的影响下持续向北方地区扩散,对北方地区的小麦种植造成持续性影响[4]。
2.2.1 农药拌种
在小麦生长期对种子掺拌施药,能有效提高小麦抗病能力。种植人员应结合不同区域的常见病害类型,采用合理的药剂,之后选用专业的机械拌种。在搅拌的同时对种子喷药,拌匀风干后即可播种。
2.2.2 轮种间歇管理
病虫害是抑制我国小麦产量增长的首要因素。要想科学、有效地防治小麦病虫害,需根据小麦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解决病虫害问题。同时,应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小麦种子,为其健康生长奠定基础。采用轮作倒茬技术可以最大程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有效控制病虫害问题[5]。
2.2.3 实时监测病虫害
要想将我国整体的小麦产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必须全面监测小麦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当前,在物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小麦植保工作者已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小麦种植工作中,以此实现对病虫害问题的实时监测,提升田间管理工作效率。
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发工作,实现对其他技术的引入和推广,有效缓解病虫害问题带来的经济问题。此外,相关人员需根据病虫害的控制机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控制体系,保证小麦增产[6]。
2.2.4 小麦生育期病虫害控制技术
病虫害的发生具有阶段性,有效掌握其发生规律,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施药时要确定施肥方式,做到均匀、适度施肥,提高化肥的使用率。小麦健康生长与季节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春季适合防治害虫。春季天气条件较好,植物生长迅速,抵抗力降低,极易发生病虫害问题,种植人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小麦健康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7]。
2.2.5 物理防治方法
小麦种植过程中,物理防治病虫害的方式较多,例如小麦收割深耕后利用日照或低温处理土壤,可有效降低第二年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在夜间配置照明灯可诱捕害虫。
害虫具有一定的生长特点,种植人员可根据生物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夜间灯具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使用夜间光源诱杀害虫,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田间害虫的密度,提高小麦产量。小麦收割后部分虫卵隐藏在土壤或落叶中,需要深耕土地,利用太阳暴晒或冬季低温杀死病虫害[8]。
现阶段,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们逐渐意识到农业经济的重要性,纷纷投身于种植小麦等农作物的工作中。
科学的栽培技术、有效的病虫害控制技术是确保小麦高产优质的重要保障,有关专家、科研人员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增强技术力量。国家应大力扶持种植户,注重农业政策的制定,研发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全方位培养农业人才,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