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经营十二条》是其在京瓷、KDDI(日本电信运营商)、JAL(日本航空)等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总结出的具有实践性的公司经营原理和原则。在一次论坛演讲中他对这12条做了逐条细解。
阅读“经营十二条”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稻盛和夫提出的“创造力方程式”——
创造力=能力×热情×思维方式。
“能力”,主要指遗传基因及后天学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热情”,指从事一件工作时的激情和渴望成功等因素;
“思维方式”,指对待工作的心态、精神状态和价值偏好。
稻盛和夫曾说,这个方程式释义涵盖了生活态度、哲学、思想、伦理观等因素人格,在实践中是他考查提拔干部和选聘员工的一个标尺。一个人和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多大成就,可以看这3个因素的乘积。
他认为热爱是点燃工作激情的火把。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去做就能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会产生向下一个目标挑战的积极性。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沉醉于所做事的人,而“经营十二条”是否能有效实现,则有赖于执行之人是否具备相应的因素特点。以下为其演讲实录部分。
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企业经营哲学不可或缺,为此经营者必须提升自己的心性。想把公司搞好,让员工幸福,先决条件是最高经营者必须提高自己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境界。
我把迄今为止在京瓷和KDDI的经营实践中切身体悟到的经营原理原则归纳为12条,称之为“经营十二条”。
一提到经营,许多因素叠加,便难上加难。也许因为我是理工科出身的缘故,我想只要着眼事物的本质,经营企业可以说相当单纯。比如世上有各种各样的现象,如能将驱动这些复杂现象的原理抽象出来,那么一切其实都是单纯的。复杂现象,复杂理解,事情反而难办。在研究开发领域必须具备将复杂现象简单化的能力,企业经营也是一样,只要领会了其中的要诀,原理原则,经营企业绝不是什么难事。
我所思考和归纳的经营要诀,在福布斯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的经营中亲身实践并证明了它的有效性。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经营要诀、经营原理原则都一样,不会因为国家地区的不同而不同。下面,我要讲的“经营十二条”立足在“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基本的观点之上。
“经营十二条”的每个项目绝对没有什么复杂难懂,其有效性和普遍性已被事实所证明,它就是企业经营的要诀。下面,我将逐条讲解,希望能够被大家理解并实践。
确立正大光明、符合大义名分的崇高目的
第一条,明确事业的目的和意义,要树立光明正大的、符合大义名分的、崇高的事业目的。
为什么要办这个企业,这个企业存在的理由到底在哪里?要明确表明自己创办事业的目的及意义。其中,有的人是为了赚钱创业,有的人是为了养家糊口,这都是可以的,但仅靠这些目的要凝聚众多员工,齐心协力办企业,我认为还不够。
事业的目的、意义尽可能以高层次、高水准为好,树立经营目的要让全体员工拼命工作,大义名分必不可少。如果没有“我的工作有如此崇高意义”这样的大义名分的话,人们很难从内心深处产生必须持续努力工作的欲望。
我在创立京瓷时,就遭遇过“事业目的究竟是什么”的重大考验。
当时我还不懂这一条经营原则,对事业的定位仅是活用自己的制陶技术、开发新产品借以问世。當时的日本轻视技术,重视学历,对人的实力并不予恰当评价,我对自己初次就职的公司大失所望,为此成立新公司的经营目的自然就是推出自身新颖的制陶技术。一名技术员,一个研究者,终于可以将潜心钻研的技术、成果发扬光大,当时的喜悦难以言喻,但想不到创业后的第3年就遭到了青年员工的反叛。
公司设立第2年,公司招聘了10多名员工,一年之后他们成了公司的生力军。但突然他们向我呈上“联名状”,要求每年工资增幅多少,奖金最低增幅多少,要求我予以承诺并作出保证。当初招聘面试时我曾说,公司究竟能成何事,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我必定奋力拼搏,力争办成一流企业,“你们愿意加入这样的公司来工作吗?”他们明白了我的话,也明白我事先并没有承诺过什么,但仅过了一年就来了联名状,并威胁我如果不答应就集体辞职。
刚刚成立的公司缺人,如果他们离职,公司必遭损失。但是如果他们固执己见,那也没有办法,公司就只能从头再来。我不肯妥协,明确答复不接受这个条件。公司创办不足3年,对公司前途仍无确凿把握,对将来的描绘也只能是“全身心投入,总会有所成就”。为挽留员工要作出缺乏自信的违心承诺,我做不到。
谈判从公司谈到我家,僵持了三天三夜,我对他们说:“作为经营者,我绝不只是为了自己,我倾力把公司办成你们心中认可的好公司,这话是真是假,我无法向你们证实,你们姑且抱着就算上当也试一试的心情怎么样呢,我拼命也要把事业做成,如果我对经营不尽责,或者我贪图私利,你们觉得真的受骗了,那时你们可以杀了我。”这样熬了3天,推心置腹,他们总算相信了我,撤回了条件,不但留下还加倍努力埋头工作。
后来,当时的这些“造反派”陆续成了京瓷的骨干。这一事件深深刺痛了我,让我意识到了企业经营的根本,也成为我转变经营理念的契机。
此前,公司的经营目的是技术问世,对公司前景的展望停留在只要废寝忘食的工作总能吃饱饭的水平。员工们提出要求,此次艰难的交涉让我从内心深处理解了员工的愿望。
我开始意识到,企业经营应该要有真正的目的,这目的既不是圆技术者之梦,更不是肥经营者一己之富,而是对员工及其家属的现在和未来负责。
这次纠纷教育了我,让我明白了经营的真正意义—经营者必须为员工的物、心两方面的幸福殚精竭虑。
倾尽全力,能够激发员工的共鸣,同时大义名分又给了经营者足够的底气,可以不受牵制。此后,我将“追求全体员工的物、心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做贡献”作为京瓷的经营理念。因为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所以后一句话也必不可少。
企业创建不久,就转变并明确了事业的目的、意义,明确了公司的经营理念,这真是幸事。而后的50年,企业的一切发展都不过是贯彻这一经营理念的必然结果。
所设目标始终与员工共有
第二条,设立具体的目标,所设目标始终与员工共有。
比如,企业今年的年销售额是1亿日元,明年要达到2亿日元,用具体的数字明确表述目标,不光是销售额,包括利润都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并用数字具体表示出来,且这种目标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必须明确。
所谓空间上明确,即目标不是全公司的一个抽象数字,而要分解到各个部门。最小的组织单位也必须要有明确的数字目标,再进一步,每一个基层员工都要有明确的指针和具体目标。
所谓时间上明确,即不仅设定年度目标,还要设定月度目标。月度目标明确了,员工们就能看出每一天的目标、明白自己每一天的任务。每位员工努力完成任务,各个部门就能达成目标,公司整体目标也就自然达成了。每天的目标达成,积累起来,月度、年度的经营目标也自然达成了。
另外明确的目标可以与员工共有,如果目标不明确,即经营者不能指明公司的前进方向,员工就会无所适从,各行其是,行动、方向混乱,结果力量分散,组织的合力就无从发挥。
但是,我并不主张设立长期经营目标。在经营这个领域,不少人主张必须依据企业经营战略设立5年计划,甚至10年的中长期计划。我从不设立长期计划,因为长期计划即使设立,要达成目标几乎不可能。期间,有超出预想的市场变动,甚至发生不测的事情,这时计划本身就失去了意义,或需要向下修正,或不得不放弃,这类事情司空见惯。
不严肃的、无把握兑现的计划,不设为好。员工见多了这样的计划,会产生“反正也完不成,就没有关系”的想法,甚至漠视这个计划,一旦经营者再次揭示经营目标,员工反而失去了向目标挑战的热情。更坏的是销售目标没有达成,费用和人员都按计划增加了,销售额减少而费用增大,经营就更加困难,日子就会变得更不好过。
因此,仅设立一项,只搞年度计划,3年、5年后的事情谁都无法正确预测。1年还可以基本看清楚,将年度计划细分为每天的目标,千方百计不达目标绝不罢休。
以今天一天的勤奋完成今天的任务,就能看清明天,以本月的勤奋完成本月的任务,就能看清下月,以今年的勤奋就能看清明年……日复一日,踏踏实实完成每一天的目标至关重要。
重要的是目标是否明确。也许经营顾问们瞧不起这一套,“这岂能成大事?”但是我只固定设置每年的目标并复付之实施,接着再制定下个目标,再实施再制定,周而复始,就这样事业年年增长,持续发展。
要怀有能够渗透到潜意识之中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
第三条,胸中怀有强烈的愿望,要怀有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
我相信境由心造,换句话说“无论如何也要达成目标”这一愿望的强烈程度就是事情成败的关键所在。
为经营的课题所困扰、苦闷、彷徨是经营者的家常便飯,聚精会神、废寝忘食,持续将思维聚焦在一点直至突破,能否做到这一点是事业胜负的分水岭。
要怀有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因为一旦驱动了潜意识,就更能有效拓展经营。
那什么叫潜意识呢?人的意识有潜意识和显意识之分,显意识是可以随意运用的意识,而潜意识通常不显露出来,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意识,潜意识所持的容量比显意识大很多倍。
据说,有2种办法可以来运用潜意识。第一种办法是接收到强烈的冲击性刺激,受到沉重打击时,刻骨铭心的体验会进入潜意识,并不断返回显意识;第二种办法是反复思考的方法,通过反复的思考就可以运用潜意识,比如销售额要达到多少,利润要达到多少,反复思考这种强烈持续的愿望,可以进入潜意识。
经营者一到公司总是很忙,不可能24小时只考虑一个目标,但销售额要达到多少这个目标已经进入了潜意识,即便是你思考别的问题,必要时它也会跑出来给你启示。
比如,有人想开拓新事业,手下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人才,但如果抱有非做不可的强烈愿望,天天反复在大脑模拟演练,这种愿望便能渗透潜意识。甚至于在酒馆小酌时,忽然听到邻桌陌生人说话,所言与此相关都可能成为新视野的启动契机。
这类事情我经历过多次。1983年的夏天,我当时在参与通讯事业(这个事业现在发展成了KDDI),正反复推敲构思方案,一次参加聚会与前来演讲的通讯领域的技术专家偶然相遇,以此为契机促成了新事业计划的迅速推进。这种情形原不过是隔桌饮酒、萍水相逢,而因强烈愿望已经渗透到潜意识,偶然邂逅成了良机。这是潜意识的功劳,但进入这个境界之前是反复继续,全身心投入,不断驱动潜意识的过程。如果对要做的事不肯深思,甚至朝秦暮楚,那它绝对不会进入潜意识,只有持续火一样的炽热愿望,才能启动潜意识为你效劳。
50年前,我赤手空拳创建京瓷时,面对仅有的28名员工,我总是重复这样一句话:“让我们拼命干吧,我们要创造一个卓越的公司,要创造京都第一的公司,日本第一的公司。”每晚加班到深夜,在我们工厂的门口总有叫卖面条的小贩应时而来。我和员工们总是边吃夜宵边谈未来,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资金、设备、技术、人才什么都缺的情况下,我却一味热衷于对员工讲述将来之梦,以员工的立场冷静、直面现状,我的理想简直是荒唐无稽,不过是经营者的戏言而已。其实诉说梦想的经营者,自己也半信半疑,这个真行吗?我知晓我的话并无足够的说服力,但是早也说、晚也说,一遍一遍反复倡导,员工、我自己不知何时都信了,而且朝着那个目标努力去实现。
目标越高,为了实现它就必须胸怀强烈的愿望。胸怀不达目标不罢休强烈而持久的愿望,把目标变成现实。
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做好具体工作
第四条,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做好具体工作。
成功没有捷径,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光明大道。京瓷仅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就成长发展到现在的规模,除了努力外,别无它因。但京瓷的努力不是一般的努力,而是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亚于任何人”这几个字是关键,否则企业没有今天的繁荣。
京瓷创业之初既无足够的资金和设备,又无经营的经验和设计,唯一的资本只有无尽的努力,可谓夜以继日、昼夜不分,每天忙得连何时回家、何时睡觉都不知道,大家都精疲力尽,“照这样拼命下去身体能吃得消吗?”员工中传出这样的声音。
我召集干部开会这样说过:“我虽不太懂企业经营是怎么回事,但是可以将其比作马拉松,是长距离、长时间竞赛。我们又是初次参赛的非专业团队,且起步已经很晚,许多大企业在内的先头团队已经跑完了全程的一半。反正我们也是没有经验、没有技术的新手,出发又这样晚,不如一上场就全力以赴。”大家会说:“这样干身体会垮。”没错,要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马拉松全程,当然不可能,但新手出发用慢跑就毫无胜算,我们至少得尽力奋起直追。
我就这样说服了员工,结果京瓷不停发展再发展。至今我也难忘创业的第12年,1971年公司上市时的情景,全体员工聚集在工厂的空地上,我禁不住感动的泪水,哽咽说了一段话,记忆犹新有如昨天:“以百米赛的速度跑马拉松,或许会中途倒下,或许跑不动了落伍,但是与其参加没有胜算的比赛,不如一开始就全力以赴,即使坚持时间不长也要挑战,幸运的是我们不知不觉居然适应了高速度,并用这个速度一直跑到了今天。”跑着跑着发现前面的人速度不快,于是再加速超越他們。
用跑百米的速度跑马拉松,这样的努力才配“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问经营者你努力吗?大家回答“我们尽了自己的努力”,但企业经营就是竞争,当竞争对手比我们更努力时,我们的努力就不奏效,我们就会衰退,仅仅尽了自己的努力,这样的程度公司不可能发展。在残酷而激烈的企业经营中获胜,就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必须持续,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一步步、踏踏实实努力积累的结果。
京瓷靠生产日本五大电器公司的电视机、显像管所用的精密陶瓷部件开始创业,当时因为这种产品加工非常困难,日本只有京瓷能做。尽管如此,产品一个只卖9日元,单价极为便宜,但客户订单是以几万个、几十万个为单位。当时想,一个只卖9日元的廉价产品,只是一味生产怎么可能变成大企业呢?但迄今为止,大企业的成长发展史都是从小事业开始的,点滴积累,不断创新,踏实努力,坚持不懈才有了后来的辉煌。一开始就想抓大商机,想靠偶然碰巧的生意发财都靠不住,长不了。
企业发展的要诀一点不难,认真做实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如此而已。
利润无须强求,量入为出,利润随之而来
第五条,销售最大化,经费最小化。利润无须强求,量入为出,利润随之而来。
作为经营常识,大家都认为销售额增加,经费就随之增加,但是不对,超越“销售增、消费也增”这一错误常识,为做到销售最大化、经费最小化,开动脑筋、千方百计才会产生高效益。
具体来说,假定现在的销售量为100,为此需要现有的人员及设备,那么订单增至150时,按常理说人员、设备也要增加50%才能应付生产,但做这样简单的加法绝对不行。当订单增至150,可以通过提高效率来实现高收益,即本来要增加5成的人员,压缩到只增加2~3成。
订单增加、销售扩大,公司处于发展期正是搞合理化建设、提高效率、变成高收益企业千载难逢的机会。但大多数经营者却在公司景气时放松管理,错失了良机。订单倍增,人员设备也倍增的方法很危险,一旦订单减少,销售降低,经费负担加重,立即一落而成为亏本企业。
实施“销售最大、经费最小”的原则,必须建立一个系统,使每个部门每月的经费、明细一目了然。因此京瓷开张不久,就进入了阿米巴经营系统,同一般财务会计不同,这是企业经营的一种管理手法。
阿米巴是由几个甚至十几个人组成的小集团,京瓷现有1 000多个这样的小集团、经营体系、经营系统。所谓阿米巴经营,就是计算出每个阿米巴每小时生产多少附加值,简单讲就是从每个阿米巴月销售额中减去所有月经费。京瓷依据每小时核算制度月末结算,次月初各部门的实际业绩由每小时核算表详细反映出来,只要细看每小时核算表,各个部门收益如何等有关情况一目了然。
另外,为将经费压缩到最小,每小时核算表把经费科目细分,比一般会计科目分得更细,构成所谓实践性经费科目。比如,不用光热费这个大科目,而是将其中的电费、税费、燃气费项目分别列支,这样员工就可以理解并采取行动来削减经费。看了细分的核算表,“啊,这个月的电费多了”,现场负责人就清楚了解经费增减的原因并切实改进。
经营者看不清经营实况,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企业效益自然上不去。
定价是领导的职责,价格应定在顾客乐意接受、公司也盈利的交汇点上
第六条,定价即经营。定价是领导的职责,价格应定在客户乐意接受、公司又盈利的交汇点上。
以前在选聘京瓷董事时,我希望录用有商业头脑、懂生意经的人才,为此出了个考题:如何经营夜间面馆。给候选人购置面馆设备的资金,让他们做面条买卖,几个月后看他们赚了多少钱,用这个办法通过竞争来选拔。
为什么出这个题目呢?因为做面条的这个生意包含了经营的一切精髓。
首先,一碗面条可以千差万别,经营者不同,做法完全不同;其次,面条店开在哪,营业时间怎么定,开在闹市还是开在学生街?这都体现了当事人的商业才干。这些条件决定后,在此基础上如何定价?如果在学生街就要廉价多销,如果在闹市不如做得高档美味,卖得少些也照样赚钱。
我坚信定价就是定生死,定价就是经营,给产品定价有各种见解。刚才说的低价薄利多销还是高价厚利少销?价格设定有无数种选择,它体现了经营者的经营思想。价格决定后,究竟能卖多少量,获多少利,预测极难。定价太高,产品卖不出去;定价太低,虽畅销但没利润,总之定价失误企业会遭受很大损失。
在正确判断产品价值的基础上,寻求单个产品的利润与销售数量乘积为最大值的某一点,据此来定价,而这一点应该是顾客乐意付钱购买的最高价格。
能看清看透这一价格点的,不是销售部长,也不是营业担当,而非经营者莫属。以定价卖出,也未必意味着经营一定顺当,即使以顾客乐意的最高价格出售也没获利,这种情况屡见不鲜。问题在于:在已定价格下,怎样才能挤出利润。
以生产厂家为例,如果销售只知以低价获取订单,那么制造部门再辛苦也无法获利,因此必须以尽可能高的价格进行推销,但价格确定后,能否获利就是制造方的责任了。
一般厂家以成本加利润来定价格,日本的大企业多数采用这种成本主义的定价方式,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卖价往往由市场决定,成本加利润所定的价格,因偏高卖不动不得已而降价,预想的利润泡汤,则极易陷入亏损状态。
因此,我给技术开发人员这样定位,技术员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还不够,只有在开发的同时认真考虑降低成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称职优秀的技术员。必须在深思熟虑后定下的价格内,努力获取最大利润。为此,材料费、人工费各类经费必须花多少,将这类固定观念或常识统统抛开,在满足质量、规格等一切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必須千方百计彻底降低制造成本。
定价、采购、压缩生产成本,这三者必须联动,定价不可孤立进行。简单地说,定价意味着对采购成本及生产成本负责,价格之所以要由经营者亲自决定,理由就在于此。在决定价格的瞬间必须考虑降低制造成本,反过来正因为对降低成本心中有数才能正确定价,与供应商领导者交涉,价格要降到哪种程度,如果让缺乏采购战略意识的营业担当来决定价格必出乱子。
定价即经营,定价是经营者的事,进一步讲定价是否合理还体现出经营者的人格,理解了这一点,可以把企业经营得更出色。
经营需要洞穿岩石般的坚强意志
第七条,经营取决于坚强的意志。经营需要有洞穿岩石般的坚强意志。
我认为,所谓经营就是经营者意志的表达,一旦确定目标,无论发生什么情况,目标非实现不可,这种坚强意志在经营中必不可少。但不少经营者眼看目标达不成或寻找借口,或修正目标,甚至将目标计划全盘撤销,这种轻率的态度不仅使目标变得不可能,还给员工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
在环境变动频繁又激烈的今天,经营者如果缺乏无论如何要达到目标、履行承诺的坚强意志,经营将难以为继。将经营凑合情况变化,结果往往不妙,因为向下调整的目标遭遇新的环境时,又不得不再次调整,将有可能失去投资者和员工的信赖,一旦决定做就要坚强意志,贯彻到底。
虽说目标是经营者的意志,但必须获得员工的共鸣,得让全体员工发出“让我们一起干吧”的呼声才好。换言之,体现经营者意志的经营目标必须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意志,员工一般不肯率先提出让自己吃苦的高目标,绝对得由经营者来。但自上而下的高目标,需要自下而上的响应,经营者的意志要成为员工的意志。
当然,目标过高,1年、2年甚至连续3年完不成的话,高目标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到最后谁也不会认真理会经营者的目标了。但还是要设置比上一年高出一级的经营目标,否则不足以激发员工士气,公司就会失去活力。
设置目标,当目标完成若给予一定的奖励,可增强员工的一体感,不要简单下命令,而是出各种主意鼓励员工,从而去实现它。重要的不是手腕,无论如何要达成目标,经营者就要想办法将自己的意见传达给员工,要想尽办法利用一切机会,直率地将自己的意见传递给员工。
有一年年底,我感冒发高烧仍然连续参加所有部门的辞旧迎新忘年会,在会上不遗余力地阐述对明年事业的展望与构想,以求获得全体员工的理解和协助。竭尽全力把自己的构想全盘告诉员工,要说的话说尽。能量转移这个词用在这里,我认为恰到好处。
尽最大的努力,使经营目标与员工共有,鼓动员工热情,朝着体现经营者意志的经营目标奋进,企业的成长发展将势不可挡。
经营需要有强烈的斗争心,其程度不亚于任何格斗竞技
第八条,燃烧的斗魂—经营需要有强烈的斗争心,其程度不亚于任何格斗。
我认为格斗场上所需要的斗魂,经营者也必不可少。脾气太好,架都没有吵过的人,你应该把社长的位置让给有斗争心的人。
经营者如果缺少斗魂,不能为保护员工而发挥昂扬的斗志,将必败无疑。另外,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也需要有压倒敌手的大无畏气魄。不过所谓斗魂不是粗野,也不是暴力,而是不顾一切的勇气。
当鹰袭击幼鸟时,鹰奋不顾身保护自己的孩子,不顾自身危险把敌人引向自己。为救自己的孩子,突然表现出惊人的勇气和不可思议的斗魂,经营者在履行使命时也少不了这样的斗魂。
平时不会吵架,看不出有什么斗魂,但作为经营者,为了保护广大员工,一旦面临危机立即挺身而出,没有这种气概,经营者就不可能获得员工们的由衷信赖。这种气概,来自强烈的责任感,保护企业,保护员工,这种责任心使经营者勇敢且坚定。
现在,抗御外敌保护员工的经营者越来越少,相反只知明哲保身的企业却很多。有很多有影响力的企业在发生丑闻之后,经营者往往推卸责任,让部下引咎辞职。我认为这是领导者选错了,挑选经营者不能只看能力,还应该有斗魂,有斗魂就是保护企业、保护员工,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的人。
不能有卑怯的举止
第九条,临事有勇,不要有卑怯的举止。
为什么需要有勇气,首先在对事物判断时要有勇气。许多经营者在需要按原理原则进行判断得出结论时,因为遭遇各种障碍,他们往往做出错误的判断。
困惑之余,考虑重重,顾虑重重,就无法作出正确的经营判断。本来很简单的问题会变得复杂,难以解决,所有这些都是因为经营者缺乏真正的勇气所致。依据原理原则作出正确判断,确实需要勇气,反过来讲缺乏勇气的人,不可能做出正确判断,经营者没有勇气,胆小怕事,临阵退却,那么会立刻在员工当中传开,员工进而失去对经营者的信任,这种氛围便在企业内如野火般蔓延。经营者缺乏勇气,员工就会上行下效,紧要关头妥协退让,丧失自我立场。
经营者所需要的勇气又可称为“胆力”,有知识、见识、胆识。
所谓知识是指各种信息,即理性上理解这些信息,知识多看似渊博,但往往没有多大实际价值,应把知识提升到见识的高度。
所谓见识就是对知识本质真正理解后内心产生的一种坚定信念。有见识是当经营者的先决条件。公司的一把手经营者因为要做判断,他就必须要有见识,即具备信念,否则不可能对事物做出恰当的判断。
真正的经营者,还要具备胆识,所谓胆识,即见识+胆力,或者说见识+勇气。因为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所以会无所畏惧。经营者只有具备这种胆识才敢于面对一切障碍,正确判断,坚决实施,摆正经营之舵,在经营中勇往直前。
希望各位都具备胆识,即灵魂深处的勇气。
明天胜过今天,后天胜过明天,刻苦钻研,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第十条,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明天胜过今天,后天胜过明天,不断琢磨,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我们要做的事,是人们认为我们肯定做不成的事。”事实上,京瓷过去做的也是人们认为做不到的事—开发新型陶瓷,将它作为新兴工业材料,发展成数百万亿日元规模的新兴产业。在此之前,人们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利用新型陶瓷的优良性能,进一步开发出半导体封装件,促进电脑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开发出人造骨、人造牙根等新物体,为社会做贡献,京瓷富有独创性,归结于京瓷的开发力。
对照自身,很多人可能会说“我们公司缺乏那样的技术,无法发展也是不得已的事”,我认为这种观点站不住脚,因为没有哪家公司天生就有杰出的技术,能不能专注于创造性的工作,明天胜今天,后天胜明天,不断改进创新,这才是能不能实行独创性经营的关键。
不要天天机械地重复单调的工作,今天这样试试,明天那样试试,后天再别样试试,不断提高效率,每天进行一点改进,即使看来简单的工作,最后也会产生很多很有价值的创新。
一天的努力只有微小的成果,但锲而不舍积累一年,就可以带来可观的变化。划时代的创造发明无一不是这样,踏踏实实、一步步努力积累出来而产生的。
不论企业属于哪个行业,不要每天以同样的方法重复同样的工作,要不断创新,把这句话作为公司的方针明确提出来,经营者要率先做出榜样,这样经过三四年,企业就会有独创性,就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技术开发。
时至今日,京瓷并没有停留在精密陶瓷领域,而是在太阳能电池、手机等领域推进多元化经营。当初京瓷也只有精密陶瓷这一窄小范围内的专业技术,独创性的产品开发、独创性的经营开始也没有。企業能否每天认真追求钻研琢磨,不断努力才是问题的关键。
有关创造性的话题,可以用将来进行时来思考。不以现有能力决定将来能做什么,而是现在就确立一个似乎无法达成的高目标,并决定在将来的某个时点达成它,盯住这个目标,通过不间断的努力提高现有能力,提高到以致将来的某个时点能够达成既定的高目标。
如果只以现有能力判断今后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就无法开拓新视野。现在做不成的事,今后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做成,这种强烈的使命感才可能开辟一个新时代。
买卖是相互的,生意各方都要得利,才能皆大欢喜
第十一条,以关怀之心,诚实处事。买卖是双方的,生意各方都得利,才能皆大欢喜。
这里所说的关怀之心又可称之为利他之心,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考虑对方的利益。
许多人认为关怀、利他这类说法在弱肉强食的商业社会事实上很难推行。为了说明善有善报的法则在企业经营领域内同样存在,列举一个真实的案例。
京瓷在美国有一家生产电子零部件的子公司,叫AVX。10多年前,当时AVX公司在电容器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了把京瓷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电子零部件公司需要AVX公司的加盟,于是,我向AVX董事会提出了收购该公司的要求。
董事长爽快答应了,收购采取股票兑换方式,我们决定将其纽约证券交易所20美元左右的价格评估为30美元,与同在交易所上市的82美元价格的京瓷股票进行交换,但对方董事长立即提出,30美元价格仍然偏低,要求再增加,希望以32美元成交。当时京瓷美国公司的社长及律师都反对,他们认为轻易答应这样的要求,今后对方会得寸进尺,对京瓷不利。但我认为这位董事长对他的股东负责,对他而言提高2美元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当双方股票交易时,纽约证券交易所道琼斯指数跌了10美元,变成了72美元。对方董事长又提出,将原定的82美元改成72美元兑32美元。通常的看法是,如果是因为京瓷业绩下降引起的股票下滑,当然京瓷应该负责;但现在是股市全盘下跌,改变交换比率完全没有必要。京瓷方所有人都主张驳回对方的要求,但我还是再次接受了这个不利的变更条件。
这既不是出于算计,也不是感情用事,收购合并是两种文化,完全不同的企业二合一是企业和企业结婚,应该最大限度为对方着想。
收购之后,京瓷股票一路上扬,AVX的股东获利丰厚,他们的喜悦也感染了公司员工。一般而言,被收购公司员工总会对收购公司抱有抵触和不满情绪,但AVX员工却因京瓷接连的低姿态,一开始就能友好交流,且自然地接受了京瓷的经营哲学。收购后的AVX公司继续成长,不到5年便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再次上市,再上市的过程中,京瓷通过出售股票获得了丰厚回报。
20年前,许多日本公司收购了美国公司,但后来由于亏损不得不纷纷撤退或出售,像京瓷这样收购AVX的成功案例几乎从来没有过。我认为,他们的失败和AVX的成功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是只考虑了自己的利害得失,还是真正为对方着想。这种差异,就是不同想法带来的不同结果。
《诗经》(应为《尚书》。编者注)里说“满招损,谦受益”,尊重对方,为对方着想,也就是利他行为,乍看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但从长远看,一定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良好的结果。
抱着梦想和希望,以坦诚之心处世
第十二条,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抱着梦想和希望,以坦诚之心处世。不管处于何种逆境,经营者都应该保持开朗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既然从事了经营,就不要害怕各种经营课题接踵而来,而且问题越困难,越不能失去梦想和希望。正因为经营需要激烈的斗魂和不屈服于任何困难的坚强意志,所以经营者必须同时保持开朗的心态,一味紧张,有张无弛,长期经营就会出现问题。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和逆境,乃是人生的铁律,也是经营者生存的智慧。
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能继续面对自己的人生,这是经营者生存的要诀。比如资金周转困难很伤脑筋,但坚信总会有办法,于是更加努力去解决问题。处于逆境当中的经营人要保持洒脱似乎很难,但即使难也要强迫自己这么想这么做,只要努力坚持,事态一定会出现转机。
从长时间看,乐观向上,积极努力必有回报。我把上述工作态度称之为与宇宙相和谐,同情之心、感激之心、谦虚之心、实事求是之心,抱着这样的心,踏实努力,我相信必将时来运转。
《周易》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无论人生还是经营,其成败取决于经营者如何想,如何行动。
对于我刚才所讲述的经营十二条,经营者如果能认真学习,切实实施,就会变成优秀的经营者。如果经营者先改变了,接着公司的高管就会改变,再接着员工就会改变,如此,公司一定会充满活力,变成一個优秀的、高收益飞速成长的、有创造性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