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压西 罗 傲
四川美术学院
竹编工艺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竹编成熟、精湛的工艺技术,绿色、可持续的自身价值,巨大的历史、社会文化输出贡献都被社会飞速的发展给忽视了,导致传统竹编工艺发展受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传统竹编工艺虽得到了相应的保护和扶持,但仍然面临传承和创新的瓶颈。
针对传统工艺缺乏创新和传承断层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传统手工技艺+设计创新+就地取材”结合的模式来保护、支持、发展传统文化。设计创新则作为新兴力量开始介入传统手工技艺振兴,逐渐形成一种可靠的切入点。传统的工艺资源需要设计的力量去激发潜在的动力,需要改变陈旧的工艺产品设计方式,从思维模式上实现设计创新。
“竹”具有环保性、经济性、可塑性。对于首饰来说,将传统竹编工艺与首饰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研究竹编与首饰的碰撞是课题的创新之一。本文研究竹编首饰设计实践创新,以胸针的方式去呈现。从材料的语言、色彩的运用、空间的结构三个方面去探讨竹编艺术的可能性,并针对各种可能性进行具体实验,再结合传统技艺、就地取材进行创新设计。希望通过此课题研究能够促进大众对竹编工艺的再认识,了解竹编工艺的文化传承创新价值,为传统竹编工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首饰”一词有狭义和广义的理解,狭义的“首饰”是指头上的装饰品,如梳、钗、冠等。广义的“首饰”是指身体的装饰品,如戒指、项链、耳坠、手镯等装饰品。①朱和平:《中国工艺美术史》,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225页。在古代,竹制首饰以“梳篦”(如图1)为代表。看古画时,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女子的发式很特别,头上的发簪感觉像梳子,这种发饰叫“梳篦”,是我们国家古代梳子类发饰的一种。普通人家常用竹、木相对比较廉价的材料进行制作,几乎每人都拥有。另外还有竹编做头饰编织成冠。在明代,上至帝王冕,下至百官帽都有以竹、藤篾编制而成的。“冠”作为对头部的装饰品,不同的冠饰代表了不同的官级与权力的象征,对官员的身份起到装饰的作用(如图2)。
图1 梳篦
图2 竹编百官帽
现阶段,竹运用到首饰领域的设计相对较少。伴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首饰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贵金属、宝石,开始对艺术设计和美学创意有更高的理解力和接受度。更多的年轻人更加青睐现代首饰的直接性表达、个性化,可以体现出佩戴者的品位和审美,并且贴近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更符合艺术的表达。①张兆娟:《现代首饰设计的时尚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8。竹编首饰也开始进入探索阶段,抛弃首饰原有的昂贵属性,仅表达材料的本质魅力,出现在少数人的日常佩戴中(如图3)。
图3 日本竹编耳坠
竹编的特征语言是以线型进行表现。竹编的肌理美,通过不同粗度、厚度、光滑度的竹篾之间的叠加与穿插,形成独特而丰富的肌理纹样,而这类纹样成为竹编艺术的特殊符号之一。竹编丰富的编织技法和肌理纹样是人类对竹编工艺进行传承与创新的历史积累,通过不同的编织技法编织出不同的肌理纹样。规则的编织给人内敛的感觉,随性的编织给人直率感。不同的肌理语言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使得竹编的肌理纹样也被各设计领域广泛运用。首饰设计师钟敏将目光停留在竹编的编织肌理纹样上。她把编织肌理抽象化、图案化,以金属的材质把它表现出来(如图4、图5)。金色和银色让抽象化的竹编肌理更加精致、富有设计感。
图4 竹编肌理重构图案
图5 竹编肌理纹戒指、手镯
1.竹原色的清泽沉稳
竹编作品以原色居多,天然的竹篾色泽清雅。竹材本身含青、黄、绿三色,随着岁月更替,竹色会由浅转深,愈发沉郁稳定。竹编创作者也大多深谙此道,用以表达作品隽永的深意。日本原色竹编发簪(如图6),干净温润的象牙白让整个竹编发簪明亮清泽,同时凸显竹编结构上的丰富变化,让发簪简洁又有层次变化。佩戴效果更是质朴中透露着雅致,可以展现佩戴者独具一格的沉郁清雅的审美品位。
图6 日本竹编发簪
2.竹染色的鲜亮生动
竹编作品除了清雅的原色,也拥有丰富的染色效果。《大竹灯》(如图7)以甜品为基础型编织抽象的结构形态,对竹编的染色和配色进行了反复的试验,就是为了寻找有中国韵味的现代色调。玫红色、黑色、竹原色三种颜色通过秩序的交替变化进行融合,色彩鲜亮生动但不浮夸,与简洁灵活的编织技法巧妙衔接,展现出含蓄端庄、优雅大方的色彩气质。若将《大竹灯》缩小100倍,又是一件别具创意的竹编胸花首饰。丰富鲜亮的色彩让竹编首饰更加亮眼,小巧的花朵、金鱼造型更加真实灵动,富有趣味性(如图8)。
图7 《大竹灯》
图8 竹编胸花
1.立体空间线条之动感美
竹篾随着线条的变化能产生运动感,可以显示出速度与方向感。急促的变化带来的是激烈,平缓的线条走势则带来舒缓。曲线产生节奏与韵律,弯曲程度或起伏的不同,展示出的动态和气质也不同。竹编胸针作品(如图9)将竹篾以“S”形、“C”形进行弯曲,用银制的几何空间结构将曲线的竹篾固定,每根竹篾弯曲的程度不同,形成有节奏的疏密关系。曲线的动感与严密的几何空间构成结合,像是一股向外弹射的强劲动力被束缚了,这股隐藏的韧劲赋予作品独树一帜的动感美。
图9 竹编胸针
2.立体空间秩序之节奏美
竹编通过编织技法和编织结构处理作品的秩序感,而节奏感则需要通过把控作品的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的对比变化,突出作品的主次关系与结构层次,达到丰富变化又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中臣一的作品常常将几何动态图形运用在竹编创作中,通过精准的编织将图形有秩序地编织排列,形成有节奏的动感。作品规则的图形变换与竹编的材质融合让作品更加有看点(如图10)。为了使作品更加丰富,调整一些细微、局部的变化,如图案的大小,将大小层次错落,层层变化在视觉上更加灵活,避免过于安定与沉闷。
图10 日本竹编艺术家中臣一的作品
3.立体空间造型之抽象美
抽象美不仅要表现抽象的造型形态,更需要传达抽象形态背后的含义,提供更开阔的思考空间。抽象的竹编作品跨越表现自然物象去提取物象本质的精神,把造型在能够传达作品含义的基础上简化到最低,激发人发挥想象力,抽取意象的表现形态,编织有造型变化、有律动的作品。抽象竹编作品的艺术性在竹编雕塑家森上仁的作品中得以完美展现。以作品《麒麟》(如图11)为例,麒麟似乎只是传说中的一种凶兽,一个模糊的影子,作品抓住影子的形态去编织变化的韵律感,金黄色的一团律动用余光瞥见,一种若隐若现的朦胧感让观者产生想象的空间。
图11 日本竹编艺术家森上仁的作品
通过上述对竹编首饰的艺术性表达可能的深入探索,将以上的表达可能融入竹编首饰的设计中,具体包括对竹编材料的尝试、金属部件的实践以及竹编首饰设计方案的设计。
在掌握了各种常规编织技法的基础上,笔者针对传统的编织模式进行创新尝试,以求在工艺上获得技术上的突破。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如图12)对竹编经线结构与金属底托进行结合创新,实践出相应的竹编结构材料(如图13、图14)。
图12 竹编结构实践过程
图13 竹编实践小样
图14 竹解构组织肌理效果
对竹颜色的尝试,通过控制竹子风干的时长来固定竹材在不同阶段的自然竹色(如图15)。竹的化学染色,采用冷染色法,通过控制染色时长来达到染色效果,共尝试了18种颜色(如图16、图17)。
图15 竹原色变化效果
图16 竹编染色实践过程
图17 竹编染色实践效果
传统的金工技法多种多样,形成了丰富的肌理和造型。肌理创作是丰富作品的一种方式,在装饰纹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金工锻造常规技法的掌握,笔者展开了新的金属肌理和造型的实践活动。运用肌理的创造方法,笔者将常规的各种肌理锤在一块金属平面上进行相互间的穿插敲制肌理,打破原有规则、单调的编织手法,使金属肌理呈现出随意、丰富、轻松的美感。同时平面肌理也可以运用在立体弧面上(如图18、图19)。
图18 黄铜、红铜锻敲肌理效果
图19 黄铜、红铜锻敲肌理效果
金属着色,尝试紫铜、黄铜两种金属材料,控制火焰焗色时间,掌握金属氧化的反应效果。焗色时间递增,金属颜色出现黄、橘红、紫红、蓝紫、深紫、灰黑的变化(如图20)。
图20 金属染色实践效果
通过对竹材肌理语言、色彩运用的实践,结合“传统手工技艺+设计创新+就地取材”的模式对竹编首饰进行创作,从材料结合、肌理变化、外形结构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如图21)。
图21 竹编胸针作品效果
传统竹编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舞台上从灿烂到衰落,面临着传承断代、青黄不接的境遇。如今,在国家政策的大力保护和支持下,竹编工艺又逐渐得到传承与发展。传统竹编如何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竹编工作者和设计师们。笔者从首饰设计的角度对竹编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和设计实践,得出相关结论。竹编编织耗时耗力,投入成本过高,相比于现在工业化的高产量低成本,竹编产品处于劣势。经过思考,加强竹编产品的设计创新,打开竹编在更多设计领域的大门,才能增加竹编更多的可能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竹编工艺需要大量的设计创新,在满足产品功能性需求的同时,将传统竹编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底蕴保存在设计中,从而能唤醒人们对竹编文化的了解。本文研究竹编首饰设计实践创新,希望能对竹编的理论研究和竹编的产品创新设计有实质性参考作用,并为竹编产品创新设计提供一个探索性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