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川汇区蔬菜科学研究所 赵启光 刘建立 牛高峰 高海云
抱子甘蓝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在欧美各国广泛种植。中国于20 世纪末引进并种植抱子甘蓝,引入后成为特色菜。周口市川汇区蔬菜科学研究所于2014 年开展抱子甘蓝引种栽培,2018 年开展抱子甘蓝越冬栽培,并总结出豫东抱子甘蓝越冬栽培技术。
抱子甘蓝属于二年生草本植物,被粉霜;茎粗壮,直立,成株高0.5~1.0 m,茎的全部叶腋有大的柔软叶芽,直径2~3 cm;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长圆状倒卵形至圆形,长和宽均达30 cm;花期4 个月,花序为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黄色,直径2~2.5 cm;花梗长7~15mm;萼片直立,线状长圆形,长5~7 mm;花瓣宽,椭圆状,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3~15 mm,脉纹明显,顶端微缺,基部骤变窄成爪,爪长5~7 mm;果期5 个月,为长角果,圆柱形,长6~9 cm,宽4~5 mm,其两侧稍压扁,中脉突出,喙呈圆锥形,长6~10 mm;果梗粗,直立开展,长2.5~3.5 cm;种子球形,直径1.5~2 mm,棕色。抱子甘蓝以鲜嫩的小叶球为产品,味甜浓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
抱子甘蓝越冬栽培生长期长,宜选用中晚熟品种,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京引1 号”、从日本引进的中熟品种“增田子持”、晚熟品种“探险者”等。育苗时间宜选择在8 月下旬至9 月上旬。
1.热水浸种(温汤浸种)。方法是先将种子放在常温水中浸15 min,捞去瘪籽、果皮等物,然后投入到55℃左右(2 份开水配1 份凉水)的水中烫种15 min,水量为种子体积的5~6 倍,边倒边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
2.药水浸种。一是甲基硫菌灵浸种。把种子用清水浸泡后,放在5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中浸泡1 h,然后取出,再用清水浸泡2~3 h,捞出后晾18 h 后播种,此法可以预防蔬菜霜霉病和立枯病。二是代森铵水剂浸种。把清水浸种后的种子放在50%的代森铵水剂600~800 倍溶液中浸泡20~30 min,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该法可以高效防治蔬菜霜霉病。三是硫酸链霉素溶液浸种。将种子用清水浸泡后,再放在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500 倍液中浸泡2~3 h,然后捞出洗净,此法可以防治多种细菌性病害。
苗床可以采用甲醛(福尔马林)消毒,福尔马林加水配成100 倍液喷洒床土,1000 g 福尔马林原液配成的稀释液可处理4000~5000 kg 土壤。喷后把床土拌匀,堆成土堆,上覆塑料薄膜闷2~3 d,然后揭开薄膜,经7~14 d,待土壤中药气散尽后再使用。
育苗可采用10 cm×10 cm 营养钵育苗,也可直接用育苗基质,选用50 孔或72 孔的穴盘,每穴点籽2~3 粒。每667 m2需种子量10~15 g。
每667 m2抱子甘蓝施农家肥2500~3000 kg(或商品有机肥350~400 kg)、三元平衡硫酸钾复合肥50 kg,另施生物菌肥和地下害虫处理剂适量,肥料撒匀后及时深耕30 cm 左右。
抱子甘蓝通常情况下每畦宽1.5 m(含畦埂),双行定植,株距40 cm 左右,每667 m2种植2000~2200 株。抱子甘蓝苗龄40~50 d、具有5~6 片真叶时即可选择晴天的下午定植,尽量勿散土坨,保护根系,及时浇好定植水,以缩短缓苗时间。
抱子甘蓝耐寒性强,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2~20℃;越冬种植时可根据生产设施条件,尽量创造适合抱子甘蓝生长的温湿度条件,增加光合产物。
抱子甘蓝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霜霉病、黑腐病和灰霉病。防治立枯病的药剂主要有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防治霜霉病的药剂主要有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杜邦克露等;防治黑腐病的药剂有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噻菌铜、喹啉铜和氯溴异氰尿酸;防治灰霉病的药剂主要有50%速克灵(腐霉利)、嘧霉胺、腐霉利啶酰菌胺和氟唑菌酰胺等。病害防治要注意轮换用药。
抱子甘蓝的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要及时检查及防治。物理防治可利用银色防虫网及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方法驱除诱杀蚜虫、小菜蛾、夜蛾成虫;生物防治可用生物农药BT 乳剂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释放寄生蜂或应用性诱剂诱杀小菜蛾、甘蓝夜蛾;化学防治可使用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吡蚜酮,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4285 和GBT8321 的规定,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剂型、剂量和安全间隔期,防治同种病虫害应交替使用不同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