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鑫宇
打开微博、登录豆瓣,在上网“冲浪”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跟婚姻恋爱相关的讨论迎头相撞。有人说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当代中国互联网上,这句话可谓“说对了一半”。
之所以说是“说对了一半”,是因为网友们一方面热衷于探讨婚姻、恋爱之类的话题,另一方面似乎又对爱情本身越来越没兴趣,常常抛出“爱情已死”“恐婚恐育”之类的决绝论调。在某种意义上,年轻网友对婚恋问题的矛盾态度,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时代现象。这让人不由得想要追问:上网会如何改变年轻人的婚恋观?追根究底,又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改变?
有句话叫“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听起来似乎有些过时,却长期深受社会认同。如今,很多年轻人还是会频繁从父母口中听到这句唠叨。多少年来,一代代年轻人都是听着这样的说法,一到年纪就开始惦记“终身大事”,找到合适的对象,恋爱、结婚、孕育下一代,然后在渐渐老去的过程中,把同样的观念传给子女。但是,互联网的流行和普及,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在社交范围和便利性上都前所未有的“交流广场”。通过在互联网空间交换心声,年轻人的观点和意见,尤其是对一些传统规训的不满,会形成一股“同频共振”,迸发出强大的舆论能量。因此,把更多时间与精力花在网上的年轻人,自然更容易受到这种影响,一边积极讨论婚恋问题,一边又对婚恋显得有些反感。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最容易在网上炒出热度、引发关注的婚恋话题,要么是当事人被夹在爱情与家庭、物质等现实因素之间,陷入进退维谷的处境,要么是当事人在婚姻恋爱中不慎碰到的“奇葩对象”。这些话题对应的都是年轻人对婚恋的某种焦虑—有人焦虑于父母催婚,有人焦虑于天价彩礼,也有人焦虑于在感情中遇人不淑的糟糕可能。
这些具体的焦虑,在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中结结实实地存在着,只不过是一个让他们讲述经历、释放情绪的窗口。因此,简单地把网络当做年轻人结婚恋爱的“反向催化剂”,恐怕并不准确。
与其说网络激发了年轻人的负面情绪,不如说网络将年轻人在婚恋问题上的“隐痛”公开化了。这种公开化,自然会促使年轻人直白地将其对婚恋模式的不满、对爱情前景的犹疑、对结婚生子的惶惑抛出来,进而发表一些情绪化的言论。但从本质上看,这并不是值得担忧的坏事,反而有助于社会发现横亘在年轻人爱情路上的“绊脚石”,为年轻人创造更加理想的未来。
事实上,当一个年轻人说要“抵制恋爱脑”时,可能只是希望自己在爱情中更理性,而不是反感爱情本身;天天在网上说自己“恐婚恐育”的网友,也未必真是独身主义者,而可能只想抒发对某些婚恋陋规与陈旧观念的不满;号称“坚决不生孩子”的网友,可能不是讨厌小孩,而是希望有一个对婴幼儿和孕产妇更友好的社会环境。读懂网络风潮背后的信息,才能让我们对当代青年的婚恋观认识得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