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亮,姚佳文
(佳木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质内涵和多重逻辑,强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话语权的不断提高,在中华民族意气风发、阔步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中华民族在构筑自己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过程中,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脱离其相生相伴的阶级性与落后性,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及有益成分进行拣选,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成果,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在全球化背景下把握“实现民族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种准确自我定位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立足的根基,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华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别,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的基本属性。中华传统文化能够绵延千年而不竭,自是有其精华之所在,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前进发展。这些“一以贯之”的精华,在当代仍然具备极高的价值,如自强不息、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处世之道,辩证思维、阴阳调和的深刻理论;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探索创新、穷变通久的卓越智慧等。新时代,这些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赋予其新的含义,使其转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需要的思想奠基。在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给予肯定的同时,也应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成分仍对中国社会创新发展产生着桎梏。中华传统文化是长期封建社会的衍生品,具有一些与新时代社会主流相悖的东西,腐朽落后、不合时宜的观念,如宗法等级、因循守旧、谶纬迷信以及天命神权等。因此,必须无情剔除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此外,必须清楚,中华传统文化即便是精华的部分也带有阶级和时代的烙印。如,“忠”和“孝”都是封建传统社会中高尚的道德规范。“忠”在古代社会具有各种不同含义,但封建社会的“忠”更多的是偏指忠君。“孝”是中国一直以来维系父子、长幼社会关系的伦理准则,是百姓口中传唱的“老有所终”“老有所养”的一种普遍美德。但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孝”之本质并不一致,在封建社会道德规范中,“父为子纲”是不可逆转的,在严酷教条中,父子关系趋于极端。所以,就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方法来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对精华部分中积极性和消极性共生的隐而不彰的因子,这是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应有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
在新时代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种特定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新时代中国的新的理论表达,也是“推陈出新”“守正创新”,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的拣选,历经中国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道德根基、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华文明成果之创造力、民族道德观念之感染力、民族精神之凝聚力、思想意识形态之向心力于一体,形成了主要有完整统一性、连续发展性、兼容并蓄性、多种多样性的特征。历经世代演进绵延至今,凝练出了崇尚自然的“天人合一”精神,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标准的人文精神,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为特点的民族精神,和为贵的持正精神,脚踏实地的求实务实精神,以人为本的非宗教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的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天下为公的崇高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核培育了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派生出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为中华民族增强了神奇的自愈能力、凝聚了强大的奋进力量。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赋予新的使命,要求其既能够笃守本色,又能与时偕行;既善于融通国外的优秀文化思想资源,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又能在百年奋斗征程中,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的快速融合,持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动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既能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提供思想文化资源,又能立足本国、面向世界,成为中国文化的结晶,为时代发展彰显中国智慧,为提高文化软实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文化基础。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理性认识和正确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问题,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论基本原则。对这一基本原则进行内涵阐释和学术解读,是破解如何“传承”“创新”两个实践难题的基本前提。
“创造性转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宝库,以“创造”与“创新”为开掘工具,以转化发展为根本动力,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并将“创造成果”作为现代化的一部分,贯穿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内因角度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特别强调守正创新,认为其不仅仅是一种“以文化人”的认知世界的方式,更是一种“创造”的实践之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活”起来,深度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是点亮“中国特色”、实现“创造性转化”的迫切需要。从外因角度分析,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严峻国内外形势,倒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国内,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突出和增强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底色,不断开辟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境界。在国际上,可以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解决全人类共同问题的价值元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和哲学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造转化活动以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立足“现实”,按照新时代的要求进行转化,转化结果应为今时所用、为现实所用。“创造性转化”强调文化的内生性,重视与传统的接续而不是全盘断裂,做到在接续中要有转化,在转化中产生新的东西,通过“辩证的连续”产生与新时代相契合的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建设,需要接续和转化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从而使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获取充足的精神养分,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内涵的科学阐释是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的基础和前提,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内涵,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号召力”[4]。“创新性”具有破旧立新的基本特性,“创新性发展”强调的是“发展”和“创新”。“发展”指意为事物由小及大、由简及繁,是事物前进性的上升运动。“创新”是指在经济领域使其生产要素出现新的组合。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人以独特的思维、方式等将现有事物进行改变的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就本质内涵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更新和提升超越,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具体而言,“创新性发展”就是一种文化创新,是指在新时代,把反映当前现实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打造为新型文化元素,丰富其内容、更新其形式,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筑新时代特征、适应新时代要求、回应新时代之问、推动新时代发展的一种文化建设活动。这种文化创新活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重新定义。明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范畴,提炼和拣选其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补充其内涵。二是意识形态的超越。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集合,是人类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是观点、观念、概念、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就是通过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扩展、意识形态的超越,实现继承和转化的最终结果,结合新时代的需求创新出新的文化形态。
“两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断和时代新题,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却又各有侧重、有所区别。从时间关系上看,“创造性转化”着重于“面向以往”的任务,而“创新性发展”则偏于着重“面对未来”的活动。具体来讲,“创造性转化”重在“继往”,即在梳理、筛选中华传统文化母体的基础上,对优秀基因进行当代解读和现代转化。要求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客观辩证的批判,从而扬弃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囿于封建时代的东西,解放其中超越时空的精神。目的是将传统社会的思想文化,植根于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文化根基。“创新性发展”重在“开来”,即以“创造性转化”为基础,在实践中对具有当代价值的内涵,进行淬炼和扩展。从空间关系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曾有“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5]的重要论述,借用此句来比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空间维度的差异。如果说“创造性转化”主要是在“中国之中国”的传统范畴根基上生长,那么“创新性发展”则必须侧着于在“世界之中国”广阔范畴前提下延伸。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需要通过文化典籍和民间传统的阐释深入中国文化母体之中理解和把握“中国何以为之中国”、“中国人何以为之中国人”的问题,从而以之为基础在与现实的互动中追问“当代中国”和“当代中国人”何以成立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需要着眼于中国,放眼于世界,把将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纳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坐标之中,将中国文化置身于世界多样文化的文明谱系之中,在对“人类未来命运如何抉择”“世界向何处去”等问题的深入思考之中,感悟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明之间的关系,并精准定位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系统中的位置和价值。
理论诞生于实践之壤,理论的归宿在于指导实践。站在大历史观视角,结合新的时代语境和实践背景,对“两创”的实践方向进行深刻解读,有利于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路径指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思想政治基础,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6],这是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面临的重大课题。这一课题的挑战性在于:传统的人文思想、人文主张、人文理念、人文追求,能否直接应用于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7]。这句话给我们以极大启发:推进实现“两创”,必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社会科学化处理和冶炼。要将诸子百家学说中所蕴藏的丰富的社会发展理论,经过社会科学化的兼容和凝华,将精华融入现代思想体系和现代知识网络中,有利于阻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更新的道路上涌现的一般或特殊问题,为当代治国理政提供参考和依据,助力推动中华文明的繁荣兴旺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8]。这就将推动“两创”的理论和实践,建立在充足理据的基础之上,明确了前进方向和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辩证思维和客观态度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化的表达,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二是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两创”内涵进行解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在新时代的深刻变革中,焕发出魅力和生命力,服务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三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重的民族性、内在的前进性、鲜明的时代性,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汲取出来的传统文化养分,成为中华民族最优质的文化基因,使其内化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6]356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头,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9]。这个重要论断,立足于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基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地位和价值作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对“两创”提出了延续守正创新、固本培元的要求。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的发展过程。每一个时代的人的发展都是与社会历史的自由发展相联系的。历史运行的发展成果,奠定了新时代的人推进新的发展的基础。同时,历史在这样的自然运行规律中也驱动着自身的前行。对文化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理解,是一个民族活动规律和思维方式的外向显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获得精神支撑的前提和基础。无论哪种文化要实现创新和发展,都不能抛弃自身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正来源于文化自身的演进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了特定的文化内容,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彰显了鲜明的民族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凝结出的文化精华,它影响着世代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和价值判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亦是新时代赓续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据和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古通今,对中华民族品格的塑造和影响从未中断,是中华民族实现繁荣兴盛的强大精神支撑,是古老中国崛起腾飞的关键表征。基于这样的历史自觉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推动“两创”的必然要求。新时代,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以此为遵循。
以中国式现代化助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伟大奋斗实践,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奋斗目标的不二路径。如今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迈入了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6]35。“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0]文化自信自强,昭示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基于文化而繁荣兴盛的凝聚力和生存力,和由此而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局势出现重大复杂变化,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更加激烈、更加显著的方式呈现出来。站在继往开来的重要关口,观察全球演进过程和发展趋势,理当未雨绸缪、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优势,推动“两创”,加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实现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目标,提升国际话语权,促进“大变局”进一步朝向有益于中国、有益于世界进步的方向发展,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和动荡的局势中赢得主动。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着力统筹“两个大局”,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是“复兴”本身,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先进基因,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动能,做好“两创”,使其与当代文化相呼应,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有效继承、持续创新,使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渗透于人民生活中,不断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指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