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华(甘肃:武山县洛门镇第二幼儿园)
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是:幼儿所接受的教育从基础能力形成到学习能力掌握以及智力性知识理解,是幼儿真正接触教育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变,一般被简称为“幼小衔接”。在幼小衔接时期,幼儿既面临着知识结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的变化,又面临着环境的变化、自身心理的变化。随着小学知识学习的难度提高,对幼儿的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幼儿园科学活动向小学科学课程过渡的过程中,幼儿的多维能力、科学学习兴趣、基本知识、科学问题观察技能等,直接决定了幼小衔接效果。本文就提高幼儿园科学活动与小学科学课程衔接的效果,提出了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的实施策略,以便为提升幼儿科学活动核心素养、凸显幼小衔接教学作用铺平道路。
幼儿园科学活动也称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为提高幼儿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科学观念、观察意识等所开展的幼儿科学教育启蒙活动。其内容囊括各种与科学相关的常识和知识。幼儿园科学活动所涉及的科学内容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历史等多个领域。常见的幼儿园科学活动类型包括实验操作活动、科学制作活动、讨论探究活动、种植饲养活动、科学游戏活动以及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等,与小学科学活动具有息息相关的联系。
教学活动生活化是指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生活化模式打破幼儿原有的按部就班、脱离实际的教学现状,以真实、有趣、生活的情境和资源,科学开展科学活动教学。促使幼儿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增强对科学活动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让幼儿在学习兴趣上、方法掌握上、思想意识上、行为能力上提高综合能力。落实理论与实际有效融合的教学理念,推进幼儿园科学活动教学发展进程,为开展科学活动幼小衔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幼小衔接指的是针对幼儿进入小学后的一系列表现,对幼儿的心理、思想、身体、技能、思维等进行过渡性教学,帮助幼儿具备优秀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学习的劲头、探索的兴趣、坚毅的品质、活跃的思维等,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使幼儿通过幼小衔接科学活动提升科学素质。特别是在生活化科学活动教学模式下,要围绕幼小衔接教学目标,锻炼幼儿发现科学、感知科学、应用科学的技能,让幼儿在幼小衔接教育阶段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思想,提升其实践动手能力,促使幼儿的适应力、改变力、创新力得到系统性锻炼,为幼儿成长发展做好铺垫工作。
从幼儿园科学活动到小学科学课程的转变,不仅包含课程开展模式的转变,更包含课程开展方式从培养能力到考察能力的转变。虽然小学科学课程仍以培养学生科学能力与思维能力为导向,但在课程开展过程中会通过各类定性及定量评价来评判学生科学核心素养,且相较于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小学科学课程不论是知识密度还是知识难度都有显著提升。若幼儿能力不足,将显著影响其参与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的效果。而通过将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幼儿能够在更贴近生活的场景中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并结合生活现象领悟科学知识内涵,或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提升自身观察能力以及科学思维能力。且在不断思考科学现象、总结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乃至合作能力、社交能力都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不论是幼儿园科学活动还是小学科学课程,驱动幼儿持续学习探索的原动力便是对科学的兴趣。幼儿对于外界的认知来源于生活,与生活相脱离的科学知识往往难以调动幼儿的兴趣。因此,幼儿园科学活动以生活化模式开展,能够强化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阶段的科学活动凸显现实意义,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科学课程提供先决条件,帮助幼儿获得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动力。
小学科学课程与幼儿园科学活动的主要区分之一便是小学科学课程默认学生拥有一定的基本科学知识水平,而幼儿园科学活动则默认幼儿不具备任何科学知识储备。传统的幼儿园科学活动由于缺少与生活的关联,导致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科学知识积累量较少且大多数为短期记忆。而通过将科学活动生活化,幼儿能将科学活动与生活相关联,形成长期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基本科学知识水平,为其未来参与小学科学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科学活动的开展效果与外部环境水平有着较强关联,也可以理解为外部环境对幼儿科学认知、科学探索的导向性较强。同时,更具科学探索性的外部环境,也能激发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因此幼儿园应当在科学活动环境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搞好环境保障。
第一,提供物质环境保障。所谓物质环境保障便是为幼儿提供充足且符合幼儿心理认知的材料,并配合教师教学活动体现出材料的科学性特征。在物质环境保障方面,教师可尝试使用“反客为主”的方式寻找科学教学活动材料,例如,可为幼儿布置活动前置任务,让幼儿自己挑选一件最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将幼儿提供的玩具打乱放置,随机选出一个玩具,邀请拥有该玩具的幼儿说明自己喜欢该玩具的原因,同时带领幼儿围绕喜爱原因对每个玩具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教师可穿插询问幼儿有关玩具的科学知识,例如某幼儿喜欢葫芦丝乐器,教师便可提出问题:“为什么吹葫芦丝就能发出声音?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又例如某幼儿喜欢不倒翁,教师则可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倒翁不会倒下?”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也能够接触到更多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关联。
第二,为幼儿提供舒适、和谐、开放的学习氛围,提供心理环境保障。教师可建立常态化科学区域活动,在该区域放置大量可用于探究科学知识的材料,同时允许所有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前往科学区,对材料进行操作,并尊重幼儿每一次的关于科学知识的提问,从而创设开放的科学知识学习环境。
在开展幼儿科学活动时,教师可参考幼儿一日生活当中经常接触的物品,将这些物品作为开展科学活动的原材料,以此引出科学知识,充分建立起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关联。例如可选择幼儿每天进食使用的勺子作为科学活动材料,让幼儿从家中带来几个自己觉得好看的勺子,随后将所有勺子放在一起向幼儿展示勺子的结构以及不同勺子的特征,邀请幼儿抚摸、敲击勺子的各个部位,聆听勺子发出的声音。教师则为幼儿讲解不同材料勺子的特性,例如不锈钢勺子不会生锈,特别耐用而且不怕高温,但是在高温下热量会很快传到勺柄,需要配上木柄或者塑料柄防止烫伤;塑料勺子不怕热水,重量轻,但在高温下会变形或者融化。随后教师再带领幼儿尝试用不同勺子盛各种不同食物,例如水、豆子、米粒、面粉、糖果等,在完成尝试后,让幼儿说出自己手里的勺子适合盛的食物。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能够认识到生活中科学知识的普遍性以及各种科学知识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形成观察科学现象的意识,同时也能下意识地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建立各种便于幼儿观察的活动场所,在教室内形成良好的观察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并促使其形成观察兴趣;其次,教师也应考虑到幼儿对色彩、体积的偏好,为幼儿选择更符合自身特征以及能力水平的观察对象,让幼儿在观察时能够持续保持兴趣;最后,教师也应当尽可能丰富观察活动类型,减少雷同、重复的观察活动,避免幼儿在重复过程中感到枯燥而丧失活动兴趣。
以“小豆粒的成长日记”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黄豆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埋在土里并置于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另一组则放置在缺少阳光、较为阴暗的角落。随后教师可以为幼儿安排每日打卡任务,让幼儿记录黄豆每天的变化情况。为了让幼儿更直观地看到黄豆的变化,教师也可以让幼儿每天在一组各挖出一颗黄豆并贴在活动墙上做好日期标记。大约三天之后,种在阳光充足环境下的黄豆便会开始发芽,而阴暗环境下的黄豆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或虽已经发芽但长度短而纤细。第6天之后,种在阳光充足环境中的黄豆已经发出了较长且茁壮的豆芽,而阴凉地方的黄豆发芽情况明显不如阳光充足环境中的黄豆,长度较短且较为纤细柔软。当为期10天的观察活动结束后,教师便可以带着幼儿观看活动墙,分析活动墙上两种不同环境中生长的黄豆豆芽的区别,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从而让幼儿自主认识到植物生长与阳光的关系。该活动充分利用幼儿的兴趣推进观察活动,使得整个观察活动过程全部由幼儿自主完成,因此对于幼儿的科学观察能力乃至智力发展都有莫大的帮助作用。
总而言之,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具有较强的育儿价值,能够提高幼小衔接科学教学活动效果,促使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教学过程更加充实、饱满、有趣,使幼儿的科学文化思维更为活跃、多变、创新。教师要利用幼儿园现有教学资源,为幼儿提供更加良好、舒适、开放、和谐的科学活动环境,根据幼儿与科学活动的深度接触,培养幼儿发现科学、应用科学、创造科学的意识,提升生活化育儿的重要作用,让幼儿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能力在园内得到成长,为实现幼小衔接教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