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云
育人是一个慢过程,是学生慢慢改变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也必然是一个在错误中不断成长的过程。试错的机会越少,必然就意味着孩子成长的机会更少。我们不妨思考一下,现在的学校管理,可曾真正给班主任培育和改变孩子的时间、空间与自主权?可曾给班主任以正面管教进行班级管理的宽容度?
不知从何时开始,有些学校管理变得越来越像企业管理:各个部门出一个量化评分表:德育一个、少先队一个、后勤一个……各种量化评比,卫生的、习惯的、学生个人纪律行为的。各种各样的量化考核评分,一不合格就扣分:分一扣,地板变干净了;分一扣,学生不敢跑了;分一扣,在办公室刚刚坐下来的班主任“腾”一下就站起来,气势汹汹地往教室跑了;分一扣,文明班和不文明班就分出来了。
管理的目的达到了,但班主任的心也累垮了。天天围绕着检查评比团团转,心中也只有表,哪还有“人”?
其目的就是用“扣分”来让班主任加大管理批评教育的力度。课间跑步,扣分!扣分,叫家长!卫生不干净?扣分!严厉批评!必须要批评到学生下次不敢,才能达到快速见效的目的。
再犯?再扣,再罚,班主任惶惶不安,在管理者角度看,其结果是好的。然而,最终受到过分教育的、受到伤害的,也只能是我们的孩子。
班主任是学生德育的主要实施者。在一系列的量化评比下,班主任再也不放心让“不得力”的学生负责任何工作。若是低年级,班主任更是亲自动手,让学生“乐得清闲”。
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也不再需要正面管教,所谓的“优秀班主任”便颁给对付学生方法最多的老师。
学校应帮助班主任做好育人工作,学校管理的责任应是提高班主任的育人意识、提升班主任育人能力、树立班主任的权威,为班主任的工作创造更有利的條件。
班级管理不同于企业管理。企业追求效率,追求剩余价值,所以希望把量化做到极致。流水线上,最理想的状态是没有人的参与,全是机器,那样能达到最高效率。但对于我们的班级,我们也追求一致化、标准化的流程吗?
班主任理应是一个幸福的工作,但如今,有些教师想尽办法不当班主任,这是因为班主任工作压力太大、幸福感太低。
班主任何时才能有足够的自由,去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否值得批评,不再总是被别人直接定性孩子的“对”“错”?何时才有足够的勇气,与学生处理好关系,而不是总在斗智斗勇?毕竟,关系是大于教育的。何时才有足够的空间?即使力有不逮之时,亦有人助其成长,不至于总是那么彷徨。
班主任工作应该是幸福的,因为只有班主任幸福了,才能带出幸福的班级,学生才能在阳光下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