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茉晴
不知道你是否留意过大学校园里那些庄严矗立的雕塑,它们安静地驻于校园一隅,淡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迎来送往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守护着一段过去的故事。有人说:“一所大学竖起了什么样的雕塑,就选择了与什么样的精神为伍。”的确,校园里的雕塑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装饰物,更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精神文化。让我们走进大学校园,一起来聆听这些雕塑背后的故事吧!
俯首甘为孺子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孺子牛”雕塑
坐落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东校区的“孺子牛”雕塑是学校的标志性雕塑,也是学校的文化象征物之一。
1983年夏天,恢复高考后的中国科大首届毕业生怀着依依惜别之情告别母校,他们决定集体赠予母校一座雕塑,以纪念那一段求学岁月,同时也以此来激励学弟学妹们。这就是“孺子牛”雕塑的来历。在中华文化里,牛向来是勤劳、奋进、力量的象征。只见这座雕塑上的两头牛犊双目圆睁,低首蹬足,用犄角、阔背奋力地推动“地球”,象征着对科学一往无前的追求,与中国科大学子骨子里不畏艰险、勤勉踏实、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相契合。据说,这座雕塑原定名“扭转乾坤”,有人觉得这个名字取得过于张扬,和中国科大内敛的办学风格不太符合,于是改名为默默耕耘的“孺子牛”。
“孺子牛”雕塑给了无数中国科大学子鼓舞和启迪。中国科大學生沈涛在随笔《<孺子牛>的启示》中写道:“……看着这孺子牛,你仿佛感到它周身有奔涌的热血,感到它喘息喷吐的热气,听到它短促而振聋发聩的咆哮。我惊叹于那惊心动魄的一刹那,折服于那粗犷、神奇的力的美。”“孺子牛”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科大学子在探索科学的路上不断求索。
在国内的高校中,有很多所名为“××交通大学”的大学,看着让人眼花缭乱。不过究其源头,只有五所“嫡系”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台湾交通大学(现为台湾阳明交通大学)。你知道这几所大学除名字都有“交通”之外还有别的共同点吗?答案就是,它们的校园内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标建筑——饮水思源碑。
饮水思源碑建成于1933年,即交通大学建校37周年之际。为了感念母校的培育之恩,1930届的116名毕业生在执信西斋前的喷水池中央,捐款建造了一座以交通大学校徽为形象的纪念碑,以表达对母校的饮水思源之情。饮水思源碑的最上方是交通大学的立体校徽,底座是一块印章,象征着饮水思源的精神印刻在每一位“交大人”心中。碑的正面刻有“饮水思源”四个字,为该届同学陈汝善之父所写。下方的水向水池四方蔓延,再从中心循环涌出,寓意“饮水思源”的校训永驻“交大人”心中,绵延不绝。
尽管交通大学历经数次分合、迁移、重建,饮水思源碑也曾在战争中被毁,但五校仍不约而同地在各自的校园内重塑此碑,继承和发扬“饮水思源”这一“交大人”的光荣传统,以示海峡两岸五所交通大学“饮水思源,文脉交通”。
走进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的京师广场,一座霸气侧漏的巨大钟形铜制雕塑映入眼帘,这就是北师大著名的地标建筑——“木铎金声一百年”雕塑。这座高12米、用紫铜精心打造的雕塑,由著名雕塑设计大师陈箫汀先生设计加工,正面的“师大”二字传为钱玄同先生所书,背面的“木铎金声一百年”则出自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之手。
北师大与木铎结缘已久,早在1902年建校之际,学校就以木铎为校徽,校园里还有以“木铎”“金声”为名的道路。铎大约起源于夏商时期,本质是一种乐器。由于其常与官方行动联系起来,有宣扬政教之用,因此铎有着肃穆庄严的象征意义。在《论语·八佾第三》中有“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的内容,意为孔子要承担起上天赋予的教化民众的使命。于是在后世不少典籍里,“木铎”渐渐演化为指代教育之事。
“木铎金声千古振,杏坛春色几时还。”一所大学以匡扶天下的木铎作为自己的标志,回顾北师大百余年来为中国教育做出的卓越贡献,可以说其完全担当得起。未来,北师大将继续承担起建设教育强国的重任,为中华培养优秀教师而不断奋进。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武汉大学樱花大道附近的鲲鹏广场上,一座磅礴大气的鲲鹏雕塑,在十余株樱花树的掩映下,显得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武汉大学的鲲鹏广场也因此雕塑而得名。
鲲鹏的形象最早出自庄子的《逍遥游》,其被赋予了志存高远、追求自由、气势豪迈的象征意义。这座鲲鹏雕塑是武汉大学1977、1978级校友毕业时赠予母校的礼物。1977、1978级大学生是我国恢复高考招生后的头几批“幸运儿”,他们极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大学的机会。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责任感刻苦学习、挑灯夜读,表现出新一代青年的蓬勃朝气。毕业时,他们特意赠予母校这座鲲鹏雕塑,让母校检验和见证自己的成长。只见这只鱼尾鸟身的鲲鹏雄踞在一块石碑上,高举双翅,一副随时准备振翅高飞的模样。石碑上还镌刻着一首化用《逍遥游》而成的四句诗:“北溟深广,鲲翼垂天,云搏九万,水击三千。”它既包含着对全校师生的祝福,又体现了博大、包容和“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坚忍勇毅的武大精神。
在湖南大学德智园学生公寓的时钟广场,有两位“长者”正端坐于交椅上,一位手持羽扇,一位手握书卷,在进行讲学论道。这就是湖南大学著名的“朱张会讲”雕塑。
湖南大学的前身是学风浓厚、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公元1167年,理学家朱熹不远千里,偕弟子从福建崇安来到湖南长沙,就《中庸》之义与岳麓书院主教张栻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讲学论道。这是一场大师级的学术辩论会,两位辩论主角不仅具有举世公认的学术水准,更有治学严谨、惠泽后世的大师风范,为了一个细节问题,他们竟然可以连续争论到“三日夜而不能合”。“朱张会讲”开创了中国书院史上不同学派之间会讲的先河,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纪念这一历史性的会讲,湖南大学特地设计了这座“朱张会讲”雕塑,这也是湖南大学的标志性塑像之一。
如今,“朱张会讲”已成为千古佳话,治学严谨、兼容并包的精神仍在岳麓山下的千年学府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