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钓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人初步品尝到了改革开放十年结出的果实,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与此同时,我们钓鱼人的队伍规模也在迅速壮大,并且迎来了第一次“钓具革命”:鱼竿从沉重粗糙的竹竿变成了玻璃钢纤维材质的竿子,我的第一支现代化鱼竿就是光威品牌的,当时也只有光威。但是仅过了一两年,日本的品牌就出现了,我记得两款名叫“大鬼”和“东野”的溪流竿以其持感轻、抗负重、长度足尺的特点迅速占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它们成了优质的代名词,价格虽贵,但可以接受。在当时,拥有一根日本鱼竿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就像那时的原装日本彩电一样。毕竟当时我们的钓具制造业刚刚起步,技不如人也情有可原。不过尽管如此,我的潜意识里对于用洋竿子这件事还是觉得怪怪的,起码我们这一代钓鱼人是这样。
在随后的岁月里,中国钓具产业迅猛发展,各钓具生产企业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姿态,和日本合资的钓具企业也应运而生——尽管为数不多但确实存在。结果,除了中国台湾地区的钓具厂家生产的竿子,我们所能接触到的竿子几乎清一色地冠着一个晦涩难懂甚至难听的日本名,它们是不是真的合资产品无从考证,但合资产品的热度肯定是蹭到了。我当然不相信这些起着日本名的渔具都有“日本血统”,但是在当时,崇洋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于是不管有没有合资背景,哥先给竿子的名字起了,怎么着吧,犯法吗?不。在当时,有了日本风格的名字未必会打开市场,但中国名字则很可能影响销路。迷信进口商品是那个年代的消费者的普遍心理,不是我们没自信,而是我们确实落后。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给竿子起个日本名就成了渔具行业内的潜规则,包括鱼竿的一些参数,诸如“先径”“元径”“仕舞寸法”等名词也被照搬过来,反正看起来和进口的一样,看着像就行。商家逐利嘛,可以理解。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渔具产业链早已形成闭环,并且形成了鲜明独特的钓鱼文化。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渔具制造企业紧跟市场发展的脚步:冬钓大棚出现后,有人发现锚鱼来得更快,用普通的短竿子效率低、易折断,于是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市面上就出现了5H、6H的冬钓大棚竿;当“飞抄”“飞磕”等新的钓鱼技法出现后,在全国各地的渔具店里都能买到相应的鱼竿和抄网;当黑坑的经营方式出现变化时,渔具厂商紧跟步伐——不是说钓多了要用两个以上的鱼护装鱼吗?好的,我这里有黑坑专用大鱼护,一个搞定;想钓大鱼?有专钓大鱼的竿子!要多长的,多硬的?对重量有要求吗?要什么价位的?只买一根竿子怎么行?需要大物钩吗?需要大物线组吗?需要大物浮标、大物子线盒吗?钓大物怎么能不买一个大物抄网呢?钓了大物还应该有个大物鱼护啊!不要鱼护?好的,还有专门用于锁大物的鱼扣……对了,您是钓青鱼、草鱼还是鲢鳙?钓啥鱼就要用啥竿子,我们这里都有……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市场,产品极大丰富,已经形成系列,适用于各种水情鱼情,钓鱼人只要说出需求,就有仿佛为你量身定做般的多款产品供你选择,和你的需求无缝衔接。我们的市场已经成熟到了这种程度,早已不是那个需要仰视日本产品,靠起个日本名给市场开路的时候了。我们的国产钓具,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广大钓鱼人对于钓法多样性、技术多样性的全部需求。
我们的钓具产业早已不是蹒跚学步时的样子了,我们不但产品多样化,质量也没的说,就算是一些小厂靠几套模具生产出来的竿子,也能做得有模有样。市面上这种竿子非常多,从价位和质量的匹配度来看,这类竿子大多不存在明显缺陷(花极低价买到的劣质竿子除外)。而一些正规大厂的产品就精致多了,涂装、持感、重量、钓重等环节无一不精,不仅能满足国内钓鱼人的需求,还能出口国外——包括我们曾经仰视的日本。我们的钓具生产厂家早已经能为世界大牌代工,足以说明我们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已经步入第一梯队。君不见达亿瓦、禧玛诺之类的日本大牌已经淹没在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国货海洋之中,它们已经不再是备受认可和追捧的唯一对象,国产钓具的成长让绝大多数中国钓鱼人找到了自信,不再崇洋,使我們得以对曾经天花板般存在的国外大牌淡然视之。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厂家在给新鱼竿命名时还有必要带着日本风、蹭日本的热度吗?我不知道这些厂家是怎么想的,但是我知道很多的钓具消费者是怎么想的——他们和我一样,遇到这样的鱼竿首先想到的是这样的厂家因为对自己的产品不自信才会出此计策,对自己的产品都不自信,消费者还怎么能对你的产品有信心呢?
以“波纹极”“水纹粹”为名字的竿子在二十年前确实有过,现在翻出来再看,假得不能再假。现在的我对这种伪洋货很排斥,我反倒对那些用纯粹的中国名字,并且从字面上就能知晓其用途的竿子感兴趣,比如“黑坑王”——尽管它的名字缺乏一些文化气息,但叫人一看便知其设计初衷、适用环境,甚至可据其不同的硬度而知其适用于何种水情鱼情和钓法;再比如“青鲟至尊”,一看便知是挑战巨物之竿,抗负荷能力一定超强;“战江湖”,肯定是水库综合竿……这些浅显易懂的中国名字不香吗?
当然,早期成立的一些鱼竿厂家,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在品牌或产品的命名上向日本风格靠拢并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人设”而难以改变,这是有情可原的。但是一些当今时代的新生企业依然这样做的话,就难以理解了。我们其实有很多不错的品牌名字——汉鼎,多有中国特色;美人鱼,听过一遍就让人熟记;狼王、龙王恨……都没有借树乘凉,但是它们都成功了,反倒是那些当初和它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洋名字”大多被淘汰了。在渔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想发展,努力是必要条件,一个能引人注意、让人铭记于心、能满足广大国内钓鱼人日益增长的自信心——国产钓具产品自信、国内钓法自信、中国钓鱼文化自信的品牌和产品名称同样是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