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艳,顾亚兰,郑佳雯,王婷婷
(1.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老年病科,江苏 镇江 212000;2.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心力衰竭类型中较为常见,通常是因临床多种心脏疾病长期不愈迁延而引起,会对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当前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通常采用扩张冠脉药物、强心药物以及利尿药物等开展治疗,尽管用药后在短时间内能够获得良好效果,但是为保障长期疗效,需要长时间大剂量使用西药,进而损伤病患肝肾功能,导致其出现各种不良反应[1]。因此,在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还需联合其他方式提升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我国传统医学在慢性心力衰竭方面也有一定研究,其认为心气不足以及心阳衰弱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治疗时需要依据温阳利水以及益气活血原则,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2]。益气活血利水方是中医治疗心脏疾病的常用方式,但是目前对于其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结论,需要以此为切入点实施深入分析。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试验组病患30例,对其使用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现针对研究内容作出以下介绍。
1.1 一般资料 研究群体为2019年1月~2020年12 月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病患60例。纳入标准:(1)在实施临床多种检查项目后,病患均被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2)经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血瘀水停证;(3)病患及其家属了解研究内容,主动要求参加。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病患;(2)存在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肝肾功能以及肺功能等障碍情况者;(3)存在肺栓塞、梗阻性心肌病、心源性休克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等病症者。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摸红蓝球法,其中(30 例)摸蓝球,作为常规组;(30 例)摸红球,作为试验组。试验组与常规组内,女性分别有11 例、12 例,男性分别有19 例、18 例;平均年龄值依次是60.23±7.85 岁、60.31±7.95 岁;平均病程值依次是4.19±1.02 年、4.21±1.05 年;NYHA 心功能分级II 级13 例、11 例,III级10 例、11 例,IV 级7 例、8 例。针对本次研究内一般数据选择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计算结果得出P>0.05,证实该种分组形式具有可行性。将资料交由伦理专家审核后同意继续开展研究。
1.2 研究方法 将西医常规治疗应用于常规组病患中,选择酒石酸美托洛尔片(50mg/片,江苏美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117)以及螺内酯片(20mg/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273)口服用药,其中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每日一次,单次用药一片;螺内酯片每日一次,单次用药一片。将西医常规治疗以及益气活血利水方应用于试验组病患中,其中益气活血利水方内容有:30g车前子、15g桑白皮、15g茯苓、15g丹参、15g党参、15g生黄芪、10g红花、10g炒白术、10g葶苈子、6g桂枝。随症药物加减。苏州天灵中药饮片公司提供方药,将其煎煮成汤剂,一剂分成两袋,每袋100ml。每日两次,单次用药一袋,饭后温服,服药期间嘱其勿饮茶,禁食生冷、油腻、辛辣、剌激性食物。每组病患均持续用药4周。
1.3 观察项目 对比治疗前以及治疗4 周后每组病患(1)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2)中医证候积分,内容有胸闷、气喘、心悸,其中无记作0分,轻度1 分,中度2 分,重度3 分;(3)6 分钟步行距离;(4)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
1.4 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均以SPSS22.0计算软件开展计算,%代表计数资料,进行X2检测;s)代表计量资料,开展t检测,计算结果P<0.05代表存在统计分析价值。
2.1 对比各时期每组病患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同组组内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低于治疗4 周后,治疗4 周后常规组病患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试验组(P<0.05)。详见表1。
表1 各时期每组病患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差异(%)
2.2 对比各时期每组病患中医证候积分 同组组内治疗前胸闷、气喘、心悸症状得分均高于治疗4周后,治疗4 周后常规组病患胸闷、气喘、心悸得分均高于试验组(P<0.05)。详见表2。
表2 各时期每组病患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分)
2.3 对比各时期每组病患6 分钟步行距离 同组组内治疗前6分钟步行距离均短于治疗4周后,治疗4 周后常规组病患6 分钟步行距离短于试验组(P<0.05)。详见表3。
表3 各时期每组病患6分钟步行距离差异(m)
2.4 对比各时期每组病患N 末端B 型利钠肽原水平 同组组内治疗前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均高于治疗4周后,治疗4周后常规组病患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高于试验组(P<0.05)。详见表4。
表4 各时期每组病患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差异(pg/ml)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以及终末阶段,是目前临床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中慢性心力衰竭较为常见。由于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因此在明确诊断后需及时开展有效治疗。β 受体阻滞剂以及利尿剂是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尽管用药后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表现,但是需要长期大剂量服用,不仅会对病患肝肾等器官功能产生影响,还会增加其家庭经济负担,影响病患身心健康。故而,探寻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
我国传统医学将慢性心力衰竭归属于“心痹”以及“心悸”等范畴,其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属于本虚标实疾病,病患主要表现为气虚,同时存在阳虚以及阴虚,另外还有血瘀表现,一般具有水饮以及痰浊情况存在[3]。故而,在治疗时需要依据益气活血利水原则。在杨超[4]的研究中,其对慢性心力衰竭病患使用西药以及益气活血利水汤治疗,用药后病患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明显提高。因此其认为对病患开展益气活血利水汤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改善心功能。通过实施本次研究后发现,治疗4 周后在左心室射血分数方面,试验组比常规组高;在胸闷、气喘、心悸以及乏力症状得分方面,试验组比常规组低;在6分钟步行距离方面,试验组比常规组长;在N 末端B 型利钠肽原水平方面,试验组比常规组低。针对研究结果开展深入分析,开展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其中黄芪以及党参属于君药,黄芪存在大补元气功效,党参存在补脾润肺作用;葶苈子、桑白皮、丹参属于臣药,葶苈子和桑白皮存在利水消肿、泻肺平喘功效,丹参存在活血化瘀以及除烦止痛作用;车前子、茯苓、红花、炒白术以及桂枝为佐药,车前子存在渗湿止泻以及利水通淋作用,茯苓具有健脾宁心和利水渗湿功效,红花存在活血作用,炒白术具有健脾益气功效,桂枝可发挥温通经脉以及助阳化气功效。将上述中药联合使用,能够共同发挥益气活血利水作用,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对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病患开展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可对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N 末端B 型利钠肽原水平,发挥一定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