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 周 颖 赵佳妮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1)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显,整个国家和社会都愈发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质量提升一直是关注的重点之一。2011年5 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等做了明确的要求和界定。2018年7月,教育部党组又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设置、对教育教学手段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各高校在指导要求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但由于各种原因,心理健康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以往研究者对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相关研究都指出了问题所在,其中高职院校的问题更显突出一些。
对于心理健康要开设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达到32—36个学时的要求,并未完全实现。部分学校以开设选修课的方式进行,部分学校开设1个学分[1],因此并不能够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质量也就无从保证了。
心理健康授课教材一直没有统一的规定,大多为教师自选,而目前教材的版本各异,质量不一,虽已有专门针对高职院校的规划教材,但其针对职业特色的教材定位并不明显,某些教材的理论性较强,也没有更新贴近学生需求的事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该门课程采用的是大班合班授课[2],这种形式导致教师在使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时会遇到诸多问题,只能采用理论性讲授来推进课程进度。
部分学校的专职教师数量未达到上级文件的最低要求[3],而因为心理健康课程量较大,须覆盖全体学生,故大多采用兼职教师授课。兼职教师有两个来源:一是校外兼课教师,一是校内辅导员或其他岗位人员。这造成人员的专业性不强,课程教研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不强的问题。
虽然大多学校已经采用平时表现加期末考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但在操作层面和效果来看,仍然很难直观评价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否提升,也不能满足这门课程更偏应用型的定位,难以检验学生把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效果。
以往研究发现,我国高职学生整体的生命态度处于中等水平,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缺少对生命个体的敬畏、缺少对生命价值应有的追求等问题。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又存在不够专门化、系统化的问题。大多数学校会利用班会、讲座等形式融入安全知识的内容,但缺乏生死观、生命价值观等专门的内容,其开展的频次也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以往学者的研究均证实生命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幸福感等。2004年,王丽敏等就设计了以生命教育为重点的健康教育课程,发现在健康教育课中增设生命教育,对澄清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生命的态度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学生以往对不良情绪的认知,提高了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对反应。[4]
以某高职院校大一的两个行政班,共14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两个班为同一系部的相近专业,学生在年龄结构、知识基础等方面比较一致。两个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共78人,实施融入了生命教育内容的心理健康课程;对照组共69人,实施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
(1) 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前后测,问卷包括:① 人口学特征;② 生命态度调查,采用何英奇编制的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Life Attitude Profile Scale,LAPS),量表包括6个维度、39个条目和2个高层因子;③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
(2) 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主要从教学内容与评价方式两方面入手进行改革。① 教学内容部分:在部分章节的知识和案例里,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② 课后拓展部分:增加生命体验内容,提供阅读慧心、植物健心、剧本绘心、团体悟心等四个主题体验活动,实验组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选修完成。③ 课程评价方式:实验组除了课程表现及传统考查任务外,把参加生命体验活动的情况纳入课程评分,增加过程性评价内容。
(3) 课程实施过程。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照教学计划同时进行一学期的授课。对照组同学进行传统课程的理论授课;实验组同学选择参加四组体验活动中的一组,四组体验活动分别由课题组的四名教师带领,根据活动内容不同,分别开展次数不等的活动,如阅读慧心组推荐生命体验有关书籍进行阅读。
(4) 效果评估。用SPSS 26.0进行前后测数据处理,进行量化的比较,用学生访谈分享的方式进行质性分析。
经前测数据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生命态度和心理健康两个量表上的得分无显著差异,是同质性的,排除了其对后测结果的影响。
从后测结果来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生命态度得分上有显著差异,如表1所示,除生命态度总分差异显著以外,在存在盈实和意义意志两个维度上的得分也有显著差异,同时,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肯定、存在的超越这两个高层因子也存在显著差异。
表1 实验组、对照组后测得分情况(X±S)
实验组的学生选择了阅读慧心、植物健心、剧本绘心、团体悟心等四个不同的主题体验活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其后测分数的差异,发现除了UPI得分和苦难接纳维度的得分外,生命态度总分及其余各维度得分均有显著差异。采用LSD法进行事后检验发现,在生命控制、意义意志、生命目的以及生命态度总分上,阅读慧心、植物健心、剧本绘心三种体验活动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团体悟心活动的得分。在死亡接纳维度上,阅读慧心活动的得分显著高于剧本绘心及团体悟心活动。
对参与体验活动的学生进行访谈,发现有学生从对“生命”这个词并不敏感,转变为生命态度明显提升,感到要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难;有学生从认为生命是渺小的,到活动完成后觉得生命是有韧性的,是不屈的,学会了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融入了生命教育内容的实验组在生命态度总分及存在盈实、意义意志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地高于对照
组,说明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生命认识的整体水平,提升学生追寻自身意义的动机,降低其精神空虚、焦虑等无意义感。当生命教育不能单独作为课程开展时,此种方式值得借鉴。
表2 参与不同生命体验活动学生后测得分方差分析
体验式教学被证实是心理健康课程的有效教学形式[5],它不仅能突出主题、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6],还能使教学成效更明显[7]。本次的团体体验活动在生命控制、意义意志、生命目的以及生命态度总分上效果不及其余三种体验活动,其原因在于本次研究采用的是无结构会心团体,因时间短,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入不明确,故效果不佳。而阅读分享生命意义书籍、记录种植植物的心路历程、创作生命意义主题心理情景剧剧本等方式,有利于学生沉浸式地体验学习,在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分享中去感悟生命的意义,促使学生对于能够自由做出生命抉择以及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有了更深的感悟,对于追寻生命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强的动机,有了更明确的人生目的。
死亡接纳维度是考查个人对死亡不会恐惧焦虑的程度。我们的学校教育里通常会缺失生死观的教育,而阅读体验活动对促进死亡接纳效果较明显,原因在于学生选读的作品中,书中主人公见证了死亡,经历了离散,但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和不幸,依然顽强,敢于和命运抗争的精神给了学生较大的启发和鼓舞,让学生能正确审视生活困境,直面孤独甚至死亡。可能正是这种直接的感悟和彼此分享,让参与活动的学生对死亡降低了恐惧和焦虑。
生命教育的融入不仅要从内容上扩充生死观、生命意义追寻、苦难接纳等方面的教育,要想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还需要从课程形式及评价方式上进行一体化的改革。如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应用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等方式实现过程性的多元评价。
将体验式教学内容与校园心理活动有机结合,打破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健康活动互不相关的现状,使课堂体验活动成为校园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校园心理活动为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助力。如课堂里的植物种植体验可以和校园的园艺心理活动结合,心理剧本创作体验可以和校园心理情景剧的创排结合。
心理健康课程的效果关键在于能否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提升心理素质,体现实用性。[8]教师可在课后布置一些实践任务,尝试将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实践任务还可结合青年志愿服务去开展,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如组织心理志愿服务项目,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设计成适合儿童的心理素质提升课程,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自身的内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