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子 蒋大成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0)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将“跨学科实践”规定为课程内容,包括“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实践”和“物理学与社会发展”三部分。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探究型、设计型、调查型等综合实践内容与上述课程内容相同或相近,但因安排在一章的结尾处,未能引起一些教师的足够重视。“跨学科实践”淡化知识结构,重视实践创新,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这些综合实践活动的安排,多数是一章知识的高度综合,却又不是简单的知识整合,而是基于任务驱动的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以“比较材料隔声性能”教学为例,探讨基于单元视角的跨学科实践的教学模式。
《声现象》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的第一章,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起始章节,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物理观念的培养至关重要。本章涉及声音是什么、乐音的特性、噪声及其控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等知识,在每一节中均创设了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意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解释物理现象,理解物理规律。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学完本章后,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仍停留在浅层次的了解中。如在“噪声”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感觉没什么好教的,把几种阻隔噪声的方法告诉学生,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这样的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更谈不上核心素养的提升。本章最后的综合实践活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正是本章知识的综合应用,是“物理学与日常生活”跨学科实践的初步尝试。学生在观察噪声来源时,能体会噪声污染的危害及隔声的必要性,通过挑选合适声源,运用实验了解不同物体发声方式,通过设计阻隔声音传播的方案,掌握防治噪声的方法,结合探究结论学会选择隔声材料。在教学中不再过分关注知识本身,而是关注日常生活现象,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材料的方法,比较材料隔声性能,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论证自己所提出的建议的合理性。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了解“比较”的基本流程和规范。教材中建议利用鞋盒和闹钟作为主要活动器材,用来比较棉花、棉布、报纸、锡箔纸、塑料袋、报纸的隔声性能(图1)。在实验设计环节提供了如下方案:从声源处逐渐远离,直至刚好听不到声音,记录此时人与声源距离。该方案基于学生生活经验,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物品作为隔声材料,切合初二学生的思维水平。但是这种探究模式难以体现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与章节内容衔接方面存在不足,此时的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较为薄弱,思维容易受到教材的束缚。其实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知识储备,在任务驱动下积极参与活动,通过小组协作设计活动方案,在实验探究中不断优化方案。此类课型的设计要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首位,可不拘泥于教材,体现活动的探究性和开放性。
图1
为加深学生对噪声知识的理解,了解比较不同材料隔音性能的意义,课前布置学生拍摄生活中与噪声相关的照片。如图2所示,学生在拍摄广场舞时切身感受到了噪声的危害,通过在显示屏前观察声音强度的变化,对不同响度的声音有了深切的感官体验,了解了噪声的减弱方法。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是从社会走向物理的过程,也是物理观念的形成过程,在体验中感悟实践活动的意义。
图2
“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活动应跳出空间的局限,让学生深度参与,拥有更多自主权。可以提前一周将任务布置给学生,家靠得比较近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分工协作,并以视频的方式记录探究过程,在课堂上展示汇报,其他同学点评。考虑到这是学生的第一次自主实践活动,为了规范操作要求和活动流程,教师可以事先提供一张活动记录表,要求学生记录活动过程(表1)。从收集的视频来看,大部分同学的方案设计借鉴了教材提供的思路,用不同材料包裹声源,听声音响度大小,或比较逐渐远离声源至听不见声音时的距离。小组选择的声源种类多样,有手机、闹钟、音响、音乐盒等,隔音材料也多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有衣服、报纸、海绵、毛巾等。在课堂交流展示环节,各小组一边播放视频一边讲解,同时提出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如在研究包裹材料的因素时响度接近,人耳难以区分,另外材料的厚度和松紧程度也很难做到一致。
表1
针对各小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在展示交流中,重点讨论实验方案的优化。课前准备一个泡沫盒,并将其分成两个区域(图3),左侧放置声源,右侧填充不同隔音材料,这里不限于固体材料,对于液体也可进行探究,如用塑料袋装好水放进泡沫盒内,填满右侧空间即可控制材料的厚度相同。简单介绍之后,笔者问学生:“如何去听声源发出的声音?”这是活动探究的核心,也是有别于教材实验设计的关键所在。泡沫盒右侧开有一个小孔,学生大都能想到贴住小孔去听,但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为解决此问题,我们自制了一种特殊的“听诊器”(图4),将羽毛球桶塞进小孔内去听,仅可听到通过泡沫盒内右侧材料传来的声音,且声音较清晰,便于比较。
图3
图4
图5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思考,探究思路逐渐清晰,如通过羽毛球桶听不同材料传播过来声音的响度大小,声音越大说明隔音性能越弱,反之亦然。由于教室里有多组实验同时进行,声源的选择是有讲究的,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音乐盒芯片和计时器(图5),由学生自主选用,计时器的声音较小且振动有规律,小组之间不易形成干扰,更合适作为声源。为减小声源通过空气和底部泡沫盒传播对实验的影响,在其底部和上端各放置一块海绵,让声音主要通过隔音材料传播。在选择隔音材料时,教师提供了海绵、泡沫、纸板、塑料袋、水,学生首先根据生活经验对材料的隔音性能排序,再进行实验探究。其中水的隔音效果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大都认为它的隔音性能最差,但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其隔音效果最好,隔音效果由高到低的排序为:水、海绵、纸板、泡沫、塑料袋。
图6
通过此次探究活动,学生对跨学科实践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初步习得了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比较材料隔声性能与章节内容联系紧密,不妨将其糅合在新课教学中,以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建构知识体系。如在响度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教材重点介绍了响度与振幅有关,我们可将问题开放化,提问学生:有哪些方法可减小人耳听到的声音响度?学生会想到远离声源或使用隔音材料,自然引出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也将噪声防治融入其中。这样更能从单元视角审视知识之间的关联,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探索新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另外,在听通过不同材料传播过来的声音大小时,有些声音的响度接近,人耳难以区分,可以借助分贝仪去“听”(图6),根据直观的数字显示,隔声效果一目了然。
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结合教材特色,尝试从单元视角架构跨学科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单元层面把握整体结构,结合具体章节内容展开实践活动,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