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铭
早在公元1900年,管理人员已经开始注重产品实际成本,依靠实际价格来给产品制定销售价格[1];自1920年后企业的生产能力与规模也日渐壮大,促使企业管理者们不得不寻找各种办法降低成本;20世纪50年代中叶,成本控制的理论便进入了综合性的目标成本管理[2]。受近年经济发展及大环境市场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的收益走势不断下行。建设工程收益高低主要取决于造价预结算控制合理与否。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的建设工期比较长,涉及施工,资金及人力投入较大等复杂因素,会大大增加造价预算管理的难度。所以,建设单位应从项目工程费用出发,做好造价预算过程管控工作,保证建设工程施工中建设成本控制及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造价争议,为后续结算造价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建设成本控制是落实成本目标,有效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除项目投资决策、设计和工程发包阶段的成本控制外,项目施工阶段的建安成本将是具体实施建设成本控制时间最长,最难掌握的一道关口。
在工程建设预结算过程中,项目造价人员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建设工程的预概算进行编制,并跟进过程造价的控制与审核,当项目完工后,对建设工程结算进行复核,保证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造价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招标项目预算属于企业自筹的项目,需要根据企业预算管理制度,从编审结合的角度出发,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咨询机构,以经过设计部门确认的图纸为依据,结合建设交付标准以及统一建筑材料设备的档次,原则上以企业自行的建设工程参考品牌明细表进行编审。材料价格以信息价为主要参考,结合市场的询定价格,通过有效的经济指标分析,经过造价管理部门复核与企业内部共同把关、审核会签后进行确认。在财政资金项目上,以委托第三方编制的预算为基础,经过造价管理部门的会审后,提交财审机构进行审核,作为招标依据。
招标项目的竣工结算,原则上根据结算的金额大小采取一审审结或二审审结加财审合规性审核的方式进行。审核单位的选取原则上采取企业咨询库的方式进行公开公平抽取,保证审核的独立性,原则是预算定案加签证与设计变更的审核过程。对于企业直接委托的项目采用按实结算的方式,价格争议是目前主要存在的争议问题。因此建设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跟进现场进度,熟悉当地市场材料价格的动态趋势,如果大宗材料出现较大幅度的涨跌,需结合现场实际及时完成签证流程办理,因品质提升或材料价格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要及时以询定价的方式确认,尽量减少结算审核的价格争议。对于审核过程中的重大造价争议事项,以组织专家评审会的方式解决。对于需要合规性的审核项目再行报送财审机构,最终以财审机构评审意见为准。
通过预结算工作造价管理部门及时统计积累工程实施后的实际造价数据,形成企业自身成本数据库,支持新项目成本测算,提高合同签订金额的准确性,推进合同顺利执行,合理确定新项目成本目标,减少预结算争议。
预结算工作的准确性,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有着直接影响。为了提高预结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不仅要保证预算中各项数据及清单开项内容的准确性,还要尽可能降低前期预算与后期结算的偏差程度。为降低预算与结算的偏差,项目造价人员应及时了解项目的施工进展,若出现较大的变更或突发情况,结合预算情况及时调整。建设周期比较长的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材料价格的浮动比较大,需要在招标阶段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明确建设过程中材料调差的计算方式,对于绿化工程中苗木价格报价变化较大的材料,需要及时组织相关方进行现场定价,做好价格的确认工作,避免结算扯皮。
建设工程预结算控制的准确与否,主要取决于项目施工设计与施工管理的合理性。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初期,应综合考虑当地市场环境、地理条件及技术构造做法等各方面因素,避免设计过于理想化,或技术参数过于保守,增加不必要的预算投入。为了全面提高项目预结算控制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一方面要确保前期项目设计能够有效落地,结合相关同类项目的施工经验,保证施工设计既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又便于项目的施工组织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缩短建设工程工期,节省人材机的不必要投入。因此,在进行批量施工前,应重视图纸会审跟设计交底环节,尽量在设计交底环节完善设计,指导施工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和签证,有效控制建设成本。对于确需修改及完善的必须经相关方充分核实论证及执行企业设计变更制度审批同意后下发执行,避免现场随意进行变更,导致目标成本的偏离。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与了解现场的施工条件、施工方法、施工机械、有关设计变更、签证项目等有密切的关联,要准确计量计价,必须深入施工现场如实获得相关资料。目前,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在结算阶段经常产生许多争议,主要是没有及时深入施工现场,收集不到第一手资料,承包人在结算阶段报送的材料通常不被认可。同时深入施工现场能协助项目现场管理人员做好设计变更与签证工作,提高预结算的准确性。
2.2.1 重点关注预结算审核工作内容
预结算的审核是量、价的审核,作为造价负责人,首先要制定审核工作方案,目标分解到人,在审核之初要仔细研究合同、招标文件、现行计价文件、价格确定方法及费用取费方式。对于不同的计价模式重点做好主要材料、设备的市场询价工作,根据项目的特点采用合适的审核方法,从工程量审核、套用单价的审核、费用计取的审核入手,通过清单核对与现场核实的方式对于承包方报送的结算进行全方位的审核。
2.2.2 重点把握预结算审核工作方法
建设工程预结算的审核是集专业知识、项目经验及市场资源收集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在不断的实际审核项目中统计数据、积累经验,特别是政策文件与材料价格的跟踪研究。另外,预结算的审核不应过于理论化,应结合项目工程实际确定最合理的预结算审核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审核的重点与难点,因此,不同项目的预结算审核工作不尽相同。审核方法主要包括(1)全面审核法:该方法主要是结合现行的国家及行业规范标准与要求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预结算工作审核,依托了合同约定对价格与工程量进行全方位的审核。该方法有严格的程序参照,较为详尽,审核工作较为繁琐,但最终审核后的偏差较小。目前企业直接委托的项目大部分采取按实结算的项目全面审核法是甲方有效控制结算的主要方法。在此基础上为了追求审核的准确性,在一审单位审核的基础上委托二审,确保审核的严谨准确。(2)重点审核法:此方法与全面审核法相比,主要是审核范围的侧重不同。一般选择工程量大而且费用占比高的分项工程进行重点审核,此方法工作量较少,效果较佳。如经过建设单位审核,报送财审审核的项目主要是合规性的审核,可以采取此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如对比审核法、筛选审核法等。
2.2.3 重点关注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的审核
人员审核必须熟知定额,明确合同施工范围,了解现场施工工艺,对正式下发的设计变更通知单要及时做好设计变更费用的审核。对于已施工部分的设计变更要及时做好现场的变更签证,同时对于合同清单外的施工内容按时效办理现场签证,防止施工单位把定额中已包括的内容拿出来重复签证。审核施工单位上报现场签证时一定要以定额为依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审核时做到实事求是,不能见签证就计算内容,杜绝与实际不符,虚报签证的情况发生。建设过程中做好变更与签证的审核可以无形提升竣工结算的审核效率与准确性。
2.2.4 注重材料价格的审核
建设工程施工材料成本占比较重,是项目预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施工材料成本相对于其他建设成本,价格会随着市场波动出现动态变化,材料种类较多,且不同阶段使用的材料种类与量均不同,随着整个建设周期不断调整;因此,建设材料成本的审核较为困难,是控制建设工程预结算审核的重难点。建设单位造价管理人员应该注重施工期间主要材料设备价格的数据收集,对于市场价格浮动大且没有信息价作为参考依据的应多利用日常时间对厂家进行考察,熟知材料单价的组成及相关的施工工艺流程。对于报价悬殊的应从多方面进行比选,在符合设计标准及供货有利的角度下结合经济层面统筹分析,有效控制工程造价[3]。
作为建设单位造价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参加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熟悉施工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要根据设计、施工图等有关技术资料,熟悉该项工程拟定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选型、技术组织措施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对建设成本支出影响很大,要求建设单位造价管理人员更加认真对待,做到 “多看、多问、多思考”,“多看”,要多看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工艺流程、现场的实际情况等;“多问”是对于工程造价中不常遇到的较边缘的工程问题,或对自己经验不充分的问题不要匆忙作定论,要向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多咨询,了解后再确定造价依据;“多思考”,定额仍是目前建筑市场确定造价的主要依据,但也应客观地认识到定额不可能囊括全部市场。由于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工程现场的特殊情况及实际施工工艺与定额子目中的不符合之处,使得定额子目缺项。新清单细目综合单价的测算成为目前造价中不可避免的工作。
在施工时,通常因为各类变更或签证,项目预结算时的工程量发生变化,构造做法调整,工期不断延长,或因双发施工合同出现扯皮、争议而影响现场施工。因设计变更或现场签证导致的工程量、构造做法等变化,均为建设单位主动发生,都会涉及建设成本的调整,大多数情况下会导致实际发生的成本超过前期预算。因此,不管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的造价管理人员,都应及时了解现场的进度与变更情况,减少不必要的变更,避免成本浪费。
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设计变更或工程签证,一旦出现变更或签证,施工单位需根据建设单位的相关申报要求提供申报资料,由建设单位审核完成后,按照制度流程完成变更程序。尤其是涉及重大变更或签证的,务必在完成相关变更流程并报批后实施。工程设计变更以及经济签证一般由提出人办理申请建议,按级报请批准,提出人及相关签署单位应当就变更的必要性(原因)、合理性、实施方案、对质量、工期的影响、投资变更等进行充分的论证,决定是否同意变更。工程设计变更以及经济签证提出后,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报建设单位会审,经建设单位相关部门按照相关制度确定核签后实施。如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认要发生变更,须按照制度要求报批报审通过,方可施工,避免口头变更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有的变更均应规范化、书面化、合理化。造价审核人员与现场施工管理应保持充分交圈,避免一味追求进度,忽略了成本过多或不必要的投入。
为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工程款通常采用按月支付方式,并在合同中约定月进度款的支付比例。同时会设置不同阶段的节点付款比例,包括初验收合格、竣工验收合格及结算,当达到对应节点时,可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工程款的申报,保证项目资金回款的持续性及施工单位的施工积极性。由于建设项目的工期不同,前期投入暂无产值可申报进度款,对部分施工单位的垫资有一定压力。因此对于大中型项目,建设单位会在施工进场时支付10%的预付款,再根据施工进度申报工程进度款,根据实际现场完成工程量进行计量与计价,对于已审批的经济签证及设计变更费用可以按实与过程进度款一并发起申报。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比例进行过程管控,避免出现超付情况,若进度款支付已超出合同价款80%,为保证合规性,需暂定过程进度款的支付,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后,建设单位可以根据经审定的竣工结算结论书支付至结算价的97%;在质保期到期后承包方完成其保修范围的内容后一次性结清尾款。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要求造价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审核工程进度款,对于有疑义的一定要深入施工现场核实,做到准确计价,杜绝超额支付的发生。
为保证计划的落地性,需完善的程序及制度予以支持。建设工程管理中应重点关注成本控制管理,造价管理人员应根据制度要求,并结合项目实际,编制一套成本管理相关的报表,并向所有施工单位宣贯报表的填写要求,保证进度款、签证变更等资料申报的规范性,降低审核难度,提高审核效率。同时,造价管理人员应按月度、季度整理、汇总成本资料,定期编制成本控制报告,以便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及时了解施工成本的支出及结余情况,合理调整后续的成本管理计划。
为了提高施工单位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可结合项目情况,参考制度要求,设置一定的成本控制奖励机制。对于建设项目的施工成本节约有较大贡献的,可提供一定程度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支持、晋升或培训交流机会等。通过加强项目人员对施工成本控制的意识,更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实际结算的偏差。
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
预结算的审核主要是量和价的审核,审核方法主要包括全面审核法和重点审核法,人员审核必须熟知定额,了解现场施工工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做好变更与签证的审核可以无形提升竣工结算的审核效率与准确性;
施工过程出现设计变更或工程签证,施工单位需根据建设单位的相关申报要求提供申报资料,就变更的必要性、合理性、实施方案,对质量、工期的影响、投资变更等进行充分的论证,造价审核人员与现场施工管理应保持充分交圈,避免一味追求进度而忽略过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