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震洲 张帆
2021年5月21日,广州市荔湾区报告一例感染德尔塔(Delta)变异毒株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于是荔湾区芳村片区陆续实行封控、封闭管理。广州广播电视台派出新闻报道组和纪录片摄制组,逆行进入芳村封控区,与居家封控在芳村片区、就地参“战”的员工一道,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一线实时新闻报道,记录下了许多真实瞬间,真实展现了广州社区、基层抗疫的现场图景,并制作了大型高清纪录片《风雨“5·21”》。该纪录片聚焦广州市荔湾区芳村片区的故事,全面记录核心疫区的抗疫工作,着重表达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志愿者等群体的艰辛与坚守,将镜头对准疫情影响下普通市民的生活和心态变化,为2021年5月广州荔湾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阻击战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通过这部纪录片可以看到,主流媒体记者深入疫区采访,以第一视角纪录疫情从发生到防控的全过程,围绕电视新闻的语态变革、多角度叙事、提升情感体验三个维度,构建出一套疫情应急传播系统,从而搭建了应急传播与动员的话语体系,通过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的协调,实现新闻报道、政务信息、舆情引导的融合。[1]
主流媒体逆行进入疫区,采用纪录片的形式,以第一视角聚焦广州人民的抗疫生活,以“史诗微积分”的形式,运用群像叙事塑造了抗击疫情期间广州市民的形象。[2]如流调专班的工作人员极限四小时,与病毒赛跑;志愿者在核酸采样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社区工作者不辞劳苦、贴心为居民服务;社区居民在特殊时期仍然从容有序的生活、花鸟鱼虫市场的“守鱼人”守护创业者梦想等故事,刻画出抗疫期间核心疫区紧张有序、烟火升腾的生活场景及情感故事、情感体验。纪录片镜头拍摄的并非哪一个人或哪一群人,而是把镜头对准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群体。通过小人物的朴实话语、朴实故事、朴实生活,让受众强烈感受到:英雄不一定是“披风侠客”,也可以是戴口罩、拿手电、开着爱心出租车的普通人。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在静默中的坚守,在重压之下释放出的坚韧,才构筑起了广州这座英雄城市不倒的防线。这些普通人合起来的群像,则组成了当代广州人的大面孔。
在疫情的不同阶段,主流媒体的宣传语态上各有侧重。疫情初起阶段,市民对新型病毒缺乏科学认知引发社会情绪紧张,此时的媒体功能体现在科普和信息传递上。通过对防疫一线流调人员的采访,跟踪防疫动态,传递防疫信息,展现政府的防疫政策和措施,用视觉化记录和回应受众所关切的;在疫情得到一定控制的阶段,通过对医务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等的报道,表明核酸检测等公共防疫政策有序进行,全民一心共抗疫情,缓和市民焦虑,增强市民信心。该片策划、采拍、制作、传播的全过程,从传播主体、技术渠道、传播内容等几个维度呈现和阐释了主流媒体电视新闻语态的变革。
该片最大的亮点在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把话筒递给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参与传播”,彰显了新闻报道中主流话语传播“接地气”的新型属性。纪录片记录的“事实”,不仅包括客观事实、专家和学者的相关论述,还包括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纪录片在纪实的同时,还需赋予题材以人文内涵,所铺排的事实“接地气”,所提炼的观点也“接地气”。这便要求记录者深入一线,近距离了解受众的诉求和心理习惯,并针对受众的特点去深入挖掘、解构事件,在逻辑体系上形成符合受众预期的话语体系,让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受众的心声。只有当创作者的话语真正体现受众的所思、所想、所感,才能获得受众的认同;也唯有运用百姓视角叙事,兼具纪实性的同时还能做到“接地气”,对记录的事件赋予人文内涵,才能真正让纪录片传递出人间烟火,而不是刻意地打造某几个“人设”。
视频日记,微观叙事汇聚抗疫史诗。该片开篇即以强烈的代入感,让受众瞬间进入到犹如电影故事般叙事的“战疫”语境中,进而了解疫区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及各行各业投入抗疫阻击战的人们的奉献精神。运用视频日记体形式的好处,是最大限度保留了素材的原生态,后期制作可以从丰富的素材中去汇聚、提炼生活中的美学,将众多个人的“抗疫微积分”凝聚成整个社会的“抗疫史诗”。采用视频日记体形式,可以运用个性化视角带动现场化感知,可以通过中介化功能搭建社会个体及群体数字化与平台化生存的基础性框架,[3]从而实现全天候覆盖、全纪录全现场,形成完美的移动化、社会化、垂直化和圈层化的传播路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催生了民众对相关新闻信息的更多渴求,也使得信息传播、情感互动和关系构建的个人化、圈层化趋势明显增强。纪录片内容制作必须兼顾流动性、开放性和可编织性,一方面本片运用网感化制作,利用字幕、配乐、画外音等形式,传播专家讲话和发布会内容等,满足受众在危机语境中的刚性信息需求;在剪辑上,则特别注重人物和事件的细节刻画,史诗必须有生动丰富的细节才成为史诗;在节奏呈现上,抓住受众“快传播”的视觉接受心理,形成情感共鸣,引发情感互动。另一方面视频日记体的形式必须注重长短结合,多面融合。在有关疫情的微观叙事中,该片通过访谈、实录、互动等方式,全景叙事,展现实况;针对疫情不同阶段涌现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构、释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整合第一视角搜集到的碎片化信息及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通过实况场景化的镜头语言,满足公众对疫情防控情况“监督”与“凝视”的需求,传递了主流声音,舒缓了市民焦虑,安定了社会情绪。
此外,视频日记体的形式也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纪录片在电视新闻制作中的连续性特点。在重大突发性新闻的报道中,连续性报道可以对新闻事态的发展进行追踪,既能调动新闻悬念,又能吊足观众胃口,让故事与故事之间呈现逐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内容生态。这需要拍摄记录者在前期制作中做到坚持、准时、不间断的采访、报道,在后期制作中能对素材进行加工整合,敢于打破时空界限,多视觉、多角度对故事进行解构和悬念设置;在后期剪辑制作上,故事与故事之间要注重长短结合,篇幅之间用不同的情绪来渲染、烘托,使之扣人心弦。该片在情节的设置上,巧妙地把控了起、承、转、合的节奏,在紧张的报道后藏有温情的伏笔,在温情的落幅下困难也在悄然来临,在攻克难关后曙光再次呈现……无处不体现纪录片制作者的巧妙构思,纪实的情节设置中留有悬念,情绪的渲染、氛围的营造出跌宕起伏的刺激感,引发受众追究结局的欲望,激发收看兴趣。
在该片中,素材几乎皆取自一线报道,摄制组逆行进入芳村封控区,与居家封控在芳村片区、就地参“战”的员工一道,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一线实时摄制,保留了大量的珍贵镜头,让纪录片呈现出丰富的层次与内涵。该片兼具纪实性与连续性的深度融合,在纪实性与连续性基础上还加入了科学常识的普及,如核酸采样中发现问题,再进行释疑解惑;在配送物资时保持物资新鲜的故事等,都凸显了在危机语境中的常识科普的重要性。
共情叙事,个体聚合凝成群体画像。在此次广州荔湾芳村片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外传播中,纪录片《风雨“5·21”》的制作思路体现为:主动报道——建构积极框架——提出问题——寻找解决之道。该片以人民群众为叙事核心,聚焦普通人的故事,传递普通人的声音。片中分别讲述了不同个体各自的抗疫故事,如流调工作人员、核酸采样志愿者、社区居民、物流工作者、“守鱼人”等,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形象,成为纪录片中最为动人的“共情点”,丰富了纪录片的情感积淀,以个体经历的聚合充分彰显了危难中人性的光辉。
有学者认为,“共情”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情绪的相互感染和投射,也有学者指出,“在新闻故事中唤醒积极情绪,能够让读者备受鼓舞,充满能量,激发更多的参与,进而更可能产生接近倾向,而负面情绪则产生逃避倾向”。还有学者指出,新闻报道中的人本主义“表现为一种新闻工作者的担当,它强调关注人的价值和生存状态,认为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都应当是人这个中心的本质观念”。基于抗击疫情特定情境和特定主题,建构起事件中核心主体的共同价值观,通过情感化的故事讲述,透过文字和画面引发受众对事件中人性的体察与思考……[4]这些都在该片中得到了相应显现。
该片不仅投入一线创作者的情感,还以第一视角记录并传递疫区群众或忧或喜的情绪。喜怒哀乐,人之常情。疫情亲历者的情感,本身即是构成事件“真实”的一部分,这种“真实”促成了“感动”“钦佩”等共情表达。如极限四小时流调采样工作的艰辛与刻不容缓,描绘“星夜集结、风雨无阻、通宵达旦”的工作状态;新生命在疫区平安降生的感动与喜悦,象征严峻疫情形势下希望的降临;“守鱼人”对花鸟鱼虫市场活体动物的精心照料,体现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温情守护……通过多场景、多视觉、多角度的生动呈现,彰显出普通人的人性光辉,彰显广州疫情防控“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令广大受众倍感动容。“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该片通篇没有刻意说“情”,却处处显露出“真情”。创作者将情感元素融进每一帧画面,散播满满正能量,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正面引导舆论的强大作用。
第一视角,“真实信息”传递“真实体验”。该片创作者深入抗疫一线,实地采访,实地拍摄,大胆创新。一方面,整合诸多现场画面,视角更加主观,感受更加个人化,带给受众“超真实”的体验感,同时满足受众对疫情动态等信息的渴求。另一方面,掌握一手资讯,紧跟抗疫节奏,紧扣社会热点与关切,用影像记录和呈现迅速有力的防控措施和成效,缓解焦虑、安抚人心、引导舆情,彰显主流媒体的使命和担当。
为了捕捉到更多的“真实信息”,让纪录片传递“真实体验”,摄制组除了携带单反相机,还调用了无人机,多机位、多维度、多时空来表现封控区的现场情况。通过调试色温的变化,来捕捉清晨时志愿者送餐的辛劳,傍晚时医护人员排队的疲惫身影;通过超广角变焦镜头拍摄疫区的大环境;用广角透镜下的强张力,表现围墙与排队的医护人员之间对立的画面关系;用微焦镜头捕捉细节和特写镜头。在航拍的高度上,从空间构成上划分出立体、分层的影像空间,来区别远、全、中、近这四个影像所承担的不同功能,让画面细节各有质感,更为亲切和真实,带给受众一种直抵心灵的冲击感。为了记录区域的光影变化,摄制组披星戴月,常常从黎明就开始拍摄直至夜深,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
纪录片《风雨“5·21”》以第一视角、平实叙事、亲切语态、自然画面,传递疫区真实情况,通过“人物故事化”的拍摄手法,反映了疫情下平凡人的不平凡作为;通过展示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等群体专业、迅速、有序的工作内容,利用人物采访的“情感动员话语”,消除社会负面情绪,产生正面共情动员;运用“网感化制作”、电影化叙事,结合访谈,用第一视角渲染、深挖每个抗疫故事背后的情感流动,达到叙事风格平民化和深度下沉。[5]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实地观察、微观叙事的模式,真正体现了主流媒体“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宗旨。
在此次疫情中,广州广播电视台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以第一视角实地采访,把话筒交给群众,和群众共情叙事。同时,利用场景化视频和感情充沛的视听语言,真实记录了广州市荔湾区居民“居家隔离”和“团结抗疫”的珍贵片段,为广州抗疫实践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作为主力军,主流媒体摄制的一系列彰显抗疫期间凝心聚力、共抗疫情的作品,均很好地引导了社会舆论,不仅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也为“讲好广州故事、传播好广州声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通过分析该片,人们不难发现主流媒体在制作抗疫题材纪录片时,在语态上要回归底层,运用百姓视角叙事,强调纪实的同时还要“接地气”,对记录的事件赋予人文内涵,真正让纪录片传递出人间烟火;在制作手法上也要适度抛开传统的制作思维和剪辑体系,将情感元素运用到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对一线记者采访、搜集所得的新闻素材进行情感包装,细节升华,综合网感制作、微观叙事、共情叙事、长短结合,让纪实性与新闻性有机融合与展现,充分发挥出主流媒体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