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选题报道的“一立二创三打磨”

2022-02-09 06:42李娜
法治新闻传播 2022年6期
关键词:系列报道检察稿件

■李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检察日报社周刊三部特别策划“聚焦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系列报道”,选取我国三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大公益、大场景、大情怀突出呈现公益诉讼检察新作为。三篇稿件从最初的平铺直叙到打磨后的“有筋骨有血肉”,编辑部在探索如何使重大选题报道取得最佳传播效果并形成可复制的采编路径过程中,有三点心得。

破题思路:找准最佳报道落点

作为重大选题报道的系列报道,是围绕某一主题所作的多角度、多侧面报道的集合作品,需结构完整、报道全面、作品之间关联性强。系列报道要呈现出高度,重要的一点是要立意深远。在系列报道各篇目之间找到巧妙的报道落点,是好作品脱颖而出的关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农业文化遗产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紧扣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意义。这组系列报道,也紧扣这一极具影响力的主题,从大公益视角纵深展示农耕文化的变迁、保护和传承,并将检察公益诉讼助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举措融入其中。

立意确定后,整个系列报道就有了“魂”。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我们所选取的浙江湖州桑基鱼塘、江苏兴化垛田和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存在许多共性问题,它们都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体系和独特的农业生态景观,也都遭遇着保护难题和传承发展的新契机。如何在其中找到角度不同又极具关联的报道点?如何避免同一主题下系列报道的同质化?我们反复“咀嚼”原始素材,一遍遍地跟通讯员沟通,将不同农业文化遗产面临的保护困境背后的真正原因和检察机关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方面的新作为这两条线合二为一,确定专属于各个农业文化遗产的特有逻辑线。

抽丝剥茧后我们发现,桑基鱼塘的保护和发展难题在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无法满足养殖户对经济效益的需求,兴化垛田数量萎缩的原因是欠缺立法的刚性跟进,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症结是牧民生态保护意识薄弱。抽离出这几个不同点后,我们刻意区分并将其作为每篇报道的主旨。后期报道过程中,虽然相关内容仍有交叉,但相对区分的逻辑主线,使得系列报道呈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效果,更丰满也更具特色。

除此之外,为使系列报道形成一目了然的贯穿效果,我们在三篇文章的标题制作上,也体现出强烈且自然的逻辑关联,从“千年桑基鱼塘何以重生”到“兴化垛田的‘幸福’传承”再到“草原栖息地的再次启程”,其中暗含着农业文化遗产从远古延续至今、在获取新的力量后又向前发展和传承的意蕴。

系列报道的“四梁八柱”搭建后,后期创作就心中有底。筋骨有了,下一步,就需要有血有肉的内容填充。

创新表达:小切口展现大作为

从不同寻常的视角进行表达,即为创新。以往的检察新闻宣传报道,往往是将“检察”作为主语,通篇以讲述检察故事为主,辅以其他视角对检察工作的感受、评价等。这一次,我们尝试用大众更易接受的表达方式推出更加贴近大众思维的新闻作品,在检察工作与社会大众间建立一种“不着痕迹”的链接:把检察工作“藏进去”,让个体力量显出来,尽量做到新闻表达口语化,叙述风格冲突化。

我们期待,稿件不只是讲述宏大事件的脉络与进程,更要尝试去捕捉丰富多彩又千差万别的每一个个体,展示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下个体不同寻常的生命力。因此,在整合、记述新闻素材的同时,寻找新闻事实和受众情感的共鸣点,以个体变化展现时代作为。

兴化垛田一稿的开头,带着兴化口音的讲解员余璐给各地游客上了一堂“垛田通识课”,也将4000年前的农业文化遗产瞬间拉到读者眼前,历史的模糊记忆与鲜活的现实画面重叠,引出多方助力的主旨。兴化垛田的保护关键依仗立法,在梳理立法进程中,一个关键人物周海凤进入我们的视线:他从小住在垛田旁,对垛田感情深厚,他看到了垛田的荒芜,在为村民讲解国家新政策的同时,又利用人大代表的身份呼吁推动地方立法。垛田保护条例出台后,他和村民们又一起经历了法治护航垛田发展过程中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关键人物成为通篇逻辑主线的缩影,我们借助发生在周海凤身上的一系列故事,推动文章形成起承转合、层层推进的叙事结构。“藏”在其中的检察故事,也在关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改善人居环境等场景中娓娓道来。

主题立意的表达,需要多维度的操作。以小见大,创设剧情的反差,也是我们在报道中的新尝试。这个做法在阿鲁科尔沁草原的稿件中可见一斑。说到草原,常见的切入点往往会从草原的辽阔苍茫说起,但我们在勾画出一个短暂的秋冬牧民转场的广角镜头后,立即将镜头切换到牧民小伙和希格都楞身上。一远一近的对比,凸显文章层次感。与此同时,所有的伏笔都被埋在第一部分,我们用和希格都楞从外出打工到重返家乡创业的故事,反映草原儿女对传统草原游牧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眷恋和传承,通过他的视角描述受损草原环境及相关专项行动的整治效果,引出牧民对草场退化、游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担忧。而和希格都楞的担心,正是相关部门“想做并正在做”的事情,更是检察机关为牧民们普法“启智”、开展生态检察专项监督、与相关部门携手共筑草原保护“防火墙”等工作的着力点。个人的悲喜冲突,牵动着检察官的心。文章用一条合乎情理的内在逻辑穿针引线,在事实和观点、叙述和结论之间自然过渡。

从小切口切入,会有更多引发共鸣的画面表达。桑基鱼塘稿件中,几个小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在和孚镇住了半辈子的李大伯,说起村里萧条的景象连连摇头;检察官从村头走到村尾,总算搞明白村民们的纠结与无奈;农业模式创新发展中,“钉子户”张老伯从作壁上观地说“我就相信你们这一次”到尝到甜头后不住地埋怨自己“之前真是糊涂啊”……这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又沾着泥土的故事、细节和语言,形成了强大的报道张力。

好的新闻必须与受众共情,更要引人思考。我们用看得见的“小”来映射出看不见但感受得到的“大”,时代精神和检察作为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

深耕细作:记者“四力”的新注解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是对记者践行“四力”的精准考量,更是记者功力的彰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走出去”采访成为一件难事。但也恰是困难,催生了这组系列报道新的采写模式和记者群像。

编辑部在策划系列报道之初,是想通过浙江、江苏、内蒙古三地记者站的力量完成稿件采写。但三地在“交作业”时,稿件内容与编辑部对系列稿件的“美好愿景”大相径庭。三篇稿件,有的是将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梳理和检察机关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方面的探索罗列呈现,有的是就检察说检察,仅仅展现了办案故事。总体而言,三篇稿件各自为战,内容缺乏现场声音和多方视角,存在的问题、期待的亮点以及触动人心的瞬间隐埋在基础素材深处,未能充分提炼。

新闻报道者需要扎实地对新闻事实及其价值进行挖掘、研判和升华,这样的新闻报道才能体现纵深感。鉴于此,编辑决定与记者、通讯员联手,基于原有素材重新确定文章立意,调整文章聚焦点,通盘考虑三篇文章的定位、布局和修改思路。

我们将“四力”打散,编辑部在“脑力”上发力,在深度思考后去粗存精,发现个性问题,分篇确立不同的“分论点”,提升文章高度。同时进行巧妙细致的结构布局,详细注明每篇文章的三个部分起承转合的关键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呈现的核心内容。

“脑力”勾画出文章架构后,我们又发挥驻站记者和各地通讯员“在现场”的优势,依据“事无巨细”的采访提纲,寻找并贴近典型事件、关键人物和重要细节,共同补充采访不同镜头下所需要的各种目标素材。为最大限度展现大公益视角,编辑补充采访最高检、国家文物局、农业农村部等部委,将高层声音和工作部署集中呈现,增强文章的价值和高度。

“眼力”和“脚力”分头推进又重新聚集。如此一来,有价值的素材越来越多,在重新写作过程中,可供驾驭和筛选的闪光点随着清晰的文章脉络一步步呈现开来。从原始素材的收集到新闻产品的生产过程,最终依靠“笔力”彰显力量。编辑、记者反复修改打磨,不断推倒重来,每篇稿件都经历了四五次的“你来我往”。这个过程中,我们力争让素材合理搭配、表达鲜活生动,通过细节的刻画、客观的分析,让文章的深度和温度跃然纸上,用一种新的形式,讲好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检察机关顺势而为、积极稳妥开展公益诉讼检察的好故事和好声音。

猜你喜欢
系列报道检察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
检察版(十)
检察版(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