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
2022年11月5日,《法治日报》“法治经纬”版面刊发的《“网课爆破”污秽不堪涉嫌违法犯罪 记者卧底“网课入侵”群开展调查》(以下简称《“网课爆破”调查》)一文引发热议,当日登上微博热搜榜首位,并在榜首位置“驻扎”20小时,不少媒体对此进行跟进报道。此后的评论文章,也大多根据上述调查中的内容进行延伸。
随着互联网技术对媒体行业的影响不断深入,如何在高质量内容生产基础上实现高流量传播效果,是传统媒体在融合转型过程中提升舆论引导力所面临的一大命题。
当“网课爆破”现象出现之后,在对这种行为以及带来的恶果没有深度调查以及剖析之前,有的网友直接认为,网课遭入侵,将捣乱者赶出去就是了,没必要小题大做。但是,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网课爆破”与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安全事件不同,导致网课被入侵的原因往往不是在线课堂系统安全问题。
在同一时间下,和新媒体面对同一爆点事件,纸质媒体的一篇调查文章如何兼顾权威性、公信力和可读性、传播力之间的平衡,在众多调查中“异军突起”,《“网课爆破”调查》一文的采写过程,或许可以为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上的转型提供一些思路。
河南省新郑市第三中学一名刘姓历史老师,在周五晚上的网课之后消失。两天后,她被发现猝死于家中。刘老师生前的最后一堂历史课以混乱和无序告终,骂脏话、玩梗、放哀乐的陌生年轻人冲进了网课课堂里,大吵大闹,一度让网课无法继续。
出事后,刘老师的女儿进入妈妈的班群里,试图还原母亲生命最后的一堂课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同时在网上发帖、联系媒体,直到这件事在11月2日清晨终于引起舆论的关注。当日,这起事件几乎霸屏整个网络。
经过梳理事件脉络,我们注意到舆论关心的焦点在于,对于本身没有基础疾病的刘老师来说,如果不是“网课爆破”的出现,她也许就不会突发心肌梗死。关于两者的法律关系,记者要做的是有理有据,清醒理性地面对有可能的法治事件,所以我们第一时间联系法律人士进行法律定性。法律人士普遍认为,要证明“网课爆破”和刘老师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个困难和复杂的过程。
当日下午5时许,事件再次有了进展。新郑市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经公安机关调查反馈,排除刑事案件可能。针对网传网暴事件,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调查结果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结合上述消息汇总,我们确定了选题角度——不执拗于刘老师遭遇“网课爆破”的单独事件,而是关注“网课爆破”这种行为的影响,深度挖掘此类事件的成因并试图找到解决手段。之所以作出这样调查角度的判断,是基于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根据事件梳理,我们判断,“网课爆破”绝非简单的恶作剧,一些谩骂、暴力视频、黄色信息等不良信息的传播会对老师和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冲击,有些老师会因为没有及时阻止“爆破”而自责内疚,还有些学生可能会模仿此类行为,进一步扰乱课堂纪律,甚至可能发展到欺负他人、助长校园暴力等。
第二,事先受访的五位法律人士表达了一个一致的观点——网课入侵及其衍生行为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严重的涉嫌寻衅滋事罪。如果是有人刻意提供会议号,提供会议号的人同样难逃教唆罪的罪罚。在这个事件中,如果爆破手是未满16岁的青少年,最终的定罪和处罚也许会跟正常情况下有出入。
第三,针对网传刘老师遭遇网暴事件,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在等待调查结果的过程中,媒体不能“断案”。
作为调查记者,尤其是法治类媒体的记者,我们经常有点儿“野心”,希望读者从稿子里读懂中国,读懂法治。宏大要藏在具体入微里,寻找深度报道的切口,就像开启一瓶罐头要找的那一丝缝隙一样重要。
回到“网课爆破”新闻中来,如果只是挖掘已逝之人的生前故事,在《法治日报》看来属于过度“消费”当事人,不在考虑范围。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能否抢到新闻的“第一点”至关重要。但是,彼时,至少已经有两三家媒体报道了一些“网课爆破”事件。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抢占先机”一定往往比“后发制人”更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记者要想拿到独家、获得第一落点,就必须“要像雷达一样,要7×24小时、360度无死角地去搜集信息”,接收的信息越广,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的可能性也大。
捕捉到新闻线索后要进行价值判断,然后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采访、写作,这样才能争取在第一时间将稿件发出来。这时,日常积累和对法治事件的敏感度就非常重要。
早在今年9月,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大学生上网课时就遭他人恶意闯入,有人开麦放歌,甚至在公屏刷屏“老师我喜欢你”。老师几番叫停无果,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破坏。我在发现这条线索后,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了一个“网课爆破”的QQ群,但是当时鉴于对这种行为的定性等问题,我选择暂且按兵不动,进行“潜伏”。在此后的半个月,“潜伏”让我见识了这些爆破手的“疯狂”。两个多星期的“卧底”,也为这篇调查的“出圈”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当时,鲜有媒体能够真正进入“网课入侵”群。在刘老师的遭遇被曝光之后,寻找爆破手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短短两日之内,不同的爆破片段在短视频平台上消失。在稿件刊发的当日,记者曾经“潜伏”的“网课爆破”群也被封掉。
11月3日上午10点,“网课爆破”选题确定,立即行动,整理此前“潜伏”资料。之后便开始“大海捞针”,捞什么?揪出“内鬼”。一般而言,作为指向性十分明确的攻击行为,“网课爆破”的目标并不是随意选取的。现实中,除有个别黑客随机入侵之外,大多“网课爆破”能够成功,是因为有学生甘作“特洛伊木马”,主动将信息泄露,有的甚至花钱“引狼入室”,所以找到“内鬼”是必要之举。在此环节的调查方式,便是在网络各大平台中进行“广撒网”。经过3个小时左右的搜索,我最终收到了三个回复,其中一人是曾经向“网课爆破”群透露网课账号的学生亲属。消除他的顾虑便是下一步需要做的,我们最终达成的“协议”——加微信,用化名,采访结束后,立即彼此从微信中删除。就这样,一整条“网课爆破”的链条便相对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从确定选题到成稿,历时14个小时。时间成本的背后,是此前对相关选题的观察,以及熟练利用网络进行采访的技巧和手段。网络时代,每个记者都需要掌握如何在虚拟社会中找到“最合适”的受访人或当事人。
对于这篇稿件的成功,有几点可以总结:并不是所有生活琐事都能写成故事,要找到打动人心、有故事性的题材;要甄别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辨别关键信息,挖掘真相;纸媒记者要学会和虚拟社会的当事人们打交道。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新业态相继出现,同时,由于这些新业态游离于传统的行政监管之外,侵害民众法律权益甚至是生命安全等显性和隐性问题不断给相关监管带来挑战。面对新问题,法律规制、行政监管有时是滞后的,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线下监管人员力量尚且不足,更不用说海量的网络行为有待监管。
高速发展的网络环境为人们提供了展现自我、个性的平台,这本应是一项利好的新技术,但由于网络环境本身所固有的匿名性状态让人们失去了原有的理性,在一种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的冲动行为。人们躲在键盘后肆意评价处于舆论热潮中的人物与事件,网络环境中充斥着失锐的批评与指责:做好事也会被挑错、身处困境中却不被体谅、伤人的话可以随口而出……人们在网络上肆意妄为,却承担着极低的成本,在每一场声势浩大的网暴中都能全身而退,于是新的网络乱象“一直在路上”。
在此背景下,媒体作为“瞭望哨”的功能就应当显现出来。近年来,网络环境下深度报道式微,不过我相信,信息过载的网络时代,真实的报道、优质的内容,仍然是媒体竞争最值得看重的东西。如果你所写的报道能够为公众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这样的报道就很有意义,《“网课爆破”调查》便是这样一篇稿件。
稿件刊发后,我们注意到,多家互联网企业针对多款主流音视频会议软件开发相应功能,帮助保障在线课堂的安全。11月6日,我们测试了多款常见的会议软件,发现目前针对网课入侵者的预防和制止性措施比较完善。
稿件刊发后两天,天津市河东区某中学教师赵峰介绍,其所在学校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学习“防破”指南,加强练习,熟悉各种操作;学生进入网络课堂的名称必须改为班级加真实姓名,否则移出会议室。据了解,目前不少老师已经掌握了相应的“防破”经验,通过软件功能规避可能的风险;记者在调查时加入的“网课入侵群”已经解散,在社交平台搜索相关群组也无法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