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姿云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传承民族文化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湘西南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在一些民族文化产业,如民族工艺品制作和特色旅游产业上,具有独特的先天优势。而职业教育在全部的教育类型中,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新形势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发挥好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目前,职业教育中的文化传承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对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充分认知。而空间正义理论则独辟蹊径,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功能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1]。
从空间正义理论分析,作为一种极其特殊的空间生产,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民族文化的传承、社会功能的促进和生产方式的调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民族地区职业不单单生产了一些自然空间,如师生活动场所、教学实训基地,还生产了社会空间,如因为师生共同生活、工作和学习下所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关系。而在学校空间里,能开展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践中还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如没有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功能,认识不到位等[2]。
而利用空间正义理论,提高了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认识。同时,也发挥了一个“有效的价值规范”,进一步发挥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功能。以空间正义为视角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践过程进行审视,能够得出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形塑的空间里,包含了各种社会关系,如文化关系、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而只有重塑职业教育的空间,才能有序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3]。
一个人只有真正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并与之休戚与共,才能产生深沉的热爱。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需要将其文化传承发展中的效能和社会功用真正发挥出来,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形塑的空间的特殊性,决定了要创新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以进一步发展区域经济,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又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根基。
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人们向往美好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传承民族文化能提供强大的内驱力,实现民族地区和谐与稳定发展,能有效发挥其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只有扎根于民族文化这个肥沃土壤里,才能彰显强大的生命力。
虽然在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方面,传承民族地区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湘西南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能力不足、意识不强等。而从空间正义的视角分析,主要是没有将引起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空间非正义的因素弄清楚,因为抓不到主要矛盾,存在主次不分、急功近利的现象。通过分析湘西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空间非正义因素,能够发现其职业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4]。
因为湘西南民族地区有着相对低下的生产力,因此一旦出现政治、经济和文化各种关系的冲突和矛盾,则会进一步突出实用主义原则。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会优先选择培养单一主导型人才,以此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在培养既能够适应文化建设,又能适应经济建设的复合型人才方面相对滞后,由此对于有效发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功能带来制约。目前,一些职业院校缺乏自身的特色,尚未构建独立的核心建设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未能深入研究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核心方向,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和宽口径的就业,单纯地为了达到就业率要求,那么所培养的学生只能是“大而不精、全而不专”。同时。少数民族职业办学应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要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对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进行调整。但是因为目前一些院校缺乏明确的定位与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未能立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无法对其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细化和明确。
在现阶段一些少数民族的职业教育中,未能高度重视人文知识的教育。在湘西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践中,仅仅对于训练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高度重视。由于缺失传统文化的培育,学生不能获得综合性的发展,由此对于发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功能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人才缺乏创造性,仅仅是盲目和机械地工作,缺乏内部冲动,不能真正扎根民族地区,也不能促进作用湘西南地区的发展。
现阶段,湘西南地区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从业经验匮乏,具有偏弱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深厚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很难无缝对接理论与实践,甚至教学内容不符合教学课程目标。同时,大多数高职院校包装专业缺乏合理的师资结构和专业领军人才,不能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调整和设置专业课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方向,也不能发挥有效的引领作用,所培养的学生社会适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传承民族文化[5]。
满足区域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是对新时代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要求。只有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功能,才能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开展[6]。
(1)完善专业设置,加强技术传承
为了将民族文化传承功能有效发挥出来,就要摒弃过去实用主义原则。为此,职业院校应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应用技术培训,湘西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践应立足于长远,所生产出的劳动力能很好地创新、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既适应文化建设,又能承担经济建设的使命。职业院校应适当地增设民族文化类课程,构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示范专业点。特别是在专业设置上,要能有效支撑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从而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校企合作模式密切联系教学学科与实践课程,为抢占产业高端制高点,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行培养,就要对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企业实践中的相关教学项目设计课程体系,做到因材施教,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为了能顺利开展校企合作模式,还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候,还要加强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分析,以真正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能很好地适应其岗位[7]。
(2)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加强精神传承
有效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解决传统文化对生产力的制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始终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将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忽视民族文化教育,侧重科学技术教育的倾向彻底改变。教师要在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始终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学生在加强技能训练、获得职业知识、培养综合能力的过程,也是对于传统民族文化高度认同的过程。换言之,既要重视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人文情怀,由此促进学生全面和整体的发展[8]。
(3)培养民汉双语兼通人才,加强语言传承
有效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关键,是将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在传统民族文化中,民族语言是主要载体和重要组成形式,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不可获缺的重要手段,也能使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更好地发展。在正义空间视域下,就要对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话语”权利给予最大化的保障。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要推行双语教育,而有效培养民汉双语兼通的人才的途径,则是通过民族语言课程的开设,对民族文字教材选择性使用。同时,通过民汉双语教学的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进行民汉双语交流。
(1)聘请民族艺人进校园,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研究民族文化的专家和民族艺人,往往更了解该地区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能够更好地发展和延续一个民族的精神,而职业教育又是有效延续民族精神的最重要的渠道。所以,湘西南的地区在开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可聘请研究民族文化的专家或者民族艺人,为学生生动地讲解民族文化。另外,还可定期开展相关活动,促进交流和沟通,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知识水平。例如,通过一些关于湘西南民族文化传承项目的讲解,帮助教师对于民族文化深入了解,并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使教师的专业知识更加丰富。在教学的过程,教师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对更多优秀的人才进行培养,以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2)提升民族文化类师资水平,提高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
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下,对教师在教学技巧、能力结构、知识涵养和民族文化传承方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实现文化教育功能的中坚力量,能够使“双师型”教师队伍既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同时又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为此,高职院校应不断壮大专业的教师队伍,提升师资力量,对教师队伍结构进行优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首先,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校园内任教的教师应加强学习,由此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明确教师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所构建的教师团队应富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通过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民间艺人等,扩充教师数量,让他们担任专业导师,对民族文化教学工作给予具体的指导,在全过程培养民族文化类人才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另外,还要将民族音乐、舞蹈和技艺向学生讲解,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为此,应通过开展民族文化宣传活动,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专题研讨会,搭建民族文化传播平台。强化教师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能对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进行辨别。教师在培训中还能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湘西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相关的科研项目的共同研发,以世代相传民族文化。另外,学校还可以安排教师到传承民族文化相关的行业、企业参与实践,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
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进一步了解是进一步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中之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并更好地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由于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未能全面认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所以还未能将其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在正义空间视域下,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践当作一种特殊的空间生产,通过对其蕴含矛盾和冲突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如此传承民族文化的策略和机制,希望能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