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觐伯
老底子家用的碗盏上,不论是汤碗和汤盏,在碗叾底上都凿有一个字。
叾,音度,物体的底部,原意是屁股的意思。碗的底部也就是碗屁股,苏州人称作“碗叾底”。碗叾底分外底部和内底部,我这里说的碗叾底上的字是指凿在碗的内底部上的字。我那辰光年少不更事,见到碗叾底上的字以为没洗干净的污垢,常用手指甲去剖它。长大了才知道,这碗叾底上的字是我父亲名字中的一个字,目的是证明这碗是我家的,就像在课本上写上自己名字一样的道理。
碗放在自己家中,当然是自己家的,何必要凿上一个字?错了,老底子自己的碗不仅自家用,还可能是公用的。碗是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物品,天天要用,人人要捧。贫穷人家,不可能拥有太多的碗,自己一家人够用即可。若是家里来了亲戚朋友,碗一时就不够用了,就要向邻居人家去借。当时的碗大多是江西出产的青边青花白瓷碗,这样借来借去,难免混淆,在碗叾底上凿上字就方便区分了。
以前同族人住在一起,邻居间的姓氏都是一样的,所以一般碗上不凿姓而凿名。通常为了省力,名字中只凿一个字。比如我父亲叫马乐亭,因他是“亭”字辈,家族中有乐亭、彧亭、爱亭、春亭等十多个名字,若凿上“亭”又分不清了,所以我家碗叾底上只能凿上一个乐亭的“乐”字。
在我们村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为了碗叾底上的字打了起来。周玉峰和张惠玉本不是邻居,一个是外村的,后来不知怎样搬在一起成了邻居,平时见面也是客客气气的。有一次,张惠玉家孙子授头顶,大摆宴席请客。请客前向周玉峰家借了四只碗,碗叾底上凿有“玉”字。翌日,张惠玉家还碗时,还给周玉峰家两只齾口碗。虽然两只都是青边汤碗,且碗叾底上也都凿有一个“玉”字,但碗口上齾了一块,有点破相。周玉峰家不认账了,说这两只碗不是我家的,是你们家的碗。可是,张家一口咬定没搞错,我家的碗叾底上虽也凿有“玉”,但我家的字比你们家的大。两家各不相让,吵来吵去,结果拳脚相加,邻居成了冤家对头。当然,这仅是个案。
过去买碗时,碗店里都兼有凿字服务,价格很便宜。但是,这属于店员私揽的活,高兴给你凿就凿,不高兴凿你也拿他没办法。卖碗生意忙时,店员更不会放弃生意去接私活的。当时社会上还有一些钉碗师傅和铜匠师傅有这手艺,不过他们凿字是收费的。我小时候见到过他们凿字,凿字工具是一把木质小锤子和一把头部尖尖的钢錾子,凿字师傅手脚利索的,“笃笃笃笃”用锤子敲打錾子,在和你讲张的过程中,两三句话还没有讲完就娴熟地凿出一个字来,且字体端整有力。当时,一百元(旧币,相当现在一分钱)可凿一个字。在碗叾底上凿字要点真功夫,手要巧,心要细。轻了,碗叾底表层的釉凿不透;重了,一錾子凿下去,碗就碎了。一俟字凿好,师傅手指上蘸些锅灰涂在字面上,然后用抹布一揩,碗叾底干干净净,字却被染成黑色,怎么洗都洗不掉。
我小辰光剖字,成年后想凿字。一次,我父亲买了八只新的青花白瓷碗,他为了省点钱,自己动手凿字。他虽没上过学,但能识一些人头账,所以自己的名字会写的。他的字写得虽不工整,但凿字功夫比我强。凿了两只碗,我嫌他凿的字歪歪扯扯,我说让我来凿。他站起身来说,你试试,别出洋相。话音没落,我就出了洋相,将一只新碗一凿两爿。从此,我体会到碗上凿字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这也是一行手艺。
我村上有个叫周亭春的大户人家,专做婚庆礼仪的,不仅出租堂船娶亲,还包揽做茶担生意,婚庆人家的茶水、宴席他能全部承接下来。因此,他们家的碗盏装满一间屋。听我外公说,有一年,他家买来一船的碗,专请一个凿字师父上门凿字。可凿字师父犯了难,因为名叫“亭春”的太多,他家的生意不仅在村里,还要去周围四乡八村,不管他生意做到哪,总会见到同名的。再者,他家两千多只碗,凿字工夫太大。
碗叾底凿字自然是笔画越少越好,那凿什么字恰当呢?周春亭本人也拿不出主意。凿字师傅出了个点子,说凿上一个“卜”字吧!卜与博同音,卜(博)得生意兴隆,日进斗金。周亭春想想,这能讨个口彩,意蕴深远,又很少有重名,便同意了。就这个“卜”字,也足足凿了半个月,可见其碗之多。我曾见过村上不少人家都有“卜”字碗,他们的碗散落在民间也很正常,我自己也记不清多少次捧过“卜”字碗吃饭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借碗的风俗逐渐式微,碗叾底上凿字的行业也随之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