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焕明
(深圳市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广东深圳 518118)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陶冶人的情操,温润人的心灵,激发人的创造活力。《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学校美育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新课标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育,由原来专业知识技能为重的专才教育,逐步转型为发展尚美、爱美、懂美的审美素养普及型教育。因此,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判断能力,即美术鉴赏能力成为当下美术教育的基础核心素养。在美术教育实践中发现,加强名画品鉴教育,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1]。
美术作为视觉艺术,能丰富学生的欣赏素材,利于识别图像之美。中外经典名画是人类艺术瑰宝,蕴含着不同区域、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优秀艺术精粹,能带给人以美的启迪和熏陶。基于新课标大美术教育观,在美术鉴赏版块学习中,除了认真开展教材内列举的名画鉴赏之外,需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以开拓学生眼界,提升图像识读力,从而适应新时期美术教育发展要求。如开展馆藏名画、百幅名画进校园等活动,将美术馆搬进校园,将世界大师杰作引入校园,让广大师生近距离对话经典,对话大师,感悟大师的艺术魅力,感受名画之美。又如,将美术课堂搬进美术馆、博物馆、青少年宫,让学生在充满艺术氛围的情境中身临其境去欣赏、感悟名画所带给人们强烈的冲击力和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美的感受,把握作品的意境,致敬经典。
在这些专题展示或特定的场室开展名画鉴赏中,学生能便捷地打开欣赏艺术宝库的大门,体悟东、西方艺术的博大精深,特别是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欣赏。学生不仅能了解我国古代艺术的高度成就和特点,而且还能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继承我国传统艺术的责任感。通过大量作品的欣赏,学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教师引导学生在欣赏名画的过程中识读名画,学习名家在绘画上的细节处理以及他们对色彩、形体和构图的构思。学生通过长期锻炼,对美术作品的辨析力和领悟力会逐渐提高,不断提升审美感知能力[2]。
美术新课标注重体验式教育,开展多形式名画品鉴活动,利于学生对名画形成整体、系列的艺术文化理解。沉浸式体验教学是一种典型的教学策略,在促进艺术知识和学生个体经验密切融合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毋庸置疑,艺术类课程教学更偏重于感性认知,更关注学生的艺术感受与体验。开展经典名画品鉴体验式教育活动,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审美眼光去理解名画的艺术内涵,掌握传承多元的优秀世界艺术文化,提升学生理解美、感悟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丰富对艺术作品深层次的文化根源认识[3]。
开发名画鉴赏微视频,开展课前美术三分钟名画鉴赏活动,举办专题艺术沙龙,可帮助学生系列整体感知某一时期、某一画种、某一流派的艺术风格特点进行整体品鉴、深入理解名作中蕴含的文化之根。如《开国大典》品鉴微视频中,为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时间以及作品的社会价值,使学生不仅掌握油画作品的艺术特点,还能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又如:举办“印象派品鉴专题沙龙活动”,通过对凡高、莫奈、塞尚等代表画家画作的鉴赏,引导学生从中理解,印象主义画派是19世纪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印象派绘画否认创作中想象力的作用,排除叙事性的文学内容,使绘画的语言得到充分发挥,也满足了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要求,醉心于色彩和光,为绘画的形式主义和抽象主义开创了先河。
中外经典名画是艺术家呕心沥血的代表作,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升华流传至今。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美术能力的精湛,更是千百年来精神文化的传承。深入品鉴,能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能力。
艺术表达是美术学科本位素养,故搭建名画再创作的平台,激励学生努力提升艺术表现力,有其一定的必要性。名画之所以流传千百年,是因为无论在绘画表现技巧,还是艺术意蕴都有其精妙之境。欣赏名画的过程中,学生要仔细观察,学习名家在绘画上的细节处理以及他们对色彩、形体和构图的构思。名画创新表达活动能通过长期锻炼,促进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辨析力和领悟力。那么,通过视觉感受美的能力也会因之逐渐增长。因此,开展经典名画临仿竞赛活动,如名画模仿秀、创意名画临仿绘画名画、手工制作名模型等活动,利于学生学习其中的绘画知识、技巧,理解其中的审美意境,利于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4]。
许多人将绘画看作是对实物临摹和复写,将其逼真程度作为评价它的唯一标准,这种做法在鉴赏美术作品当中存在其局限性的。随着照相机的流行与普及,绘画逐渐丧失了其记录和存录的作用。但是绘画并没有因此衰落,就是因为绘画不仅有其“写物”的特征,还有其“写心”的重要功能,也正是这项功能才使得绘画的艺术境界更高一层。艺术的创作中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教师要鼓励学生们把自己奇思妙想的点子融进美术作品中,而不是照猫画虎地模仿老师的作品。如在展示品鉴《千里江山图》基础上,引导学生创意临仿,使用散点卷轴绘画形式、青绿山水调色方法,画一幅江南山水图景。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利用吹塑板、超轻土等塑材制作一幅立体《千里江山图》,深入学习理解经典名画的艺术特色,丰富学生审美情趣。
一般而言,“传世杰作、经典名画、艺术大师”等字眼在中小学生心中是令人敬畏且有相当距离的词汇。所以,如何拉近学生与名画名作的距离,使学生能用轻松、亲近、平视的目光去发现经典之妙、艺术之美,是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力,进而深入探究名画名作艺术语言和技法技巧的关键一步。基于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清明上河图》临摹过程中,不仅向学生讲解线条、笔墨、章法、留白、明暗等中国画知识,还注重引导学生将画作中充满市井气息的场景与我们当下的生活场域相关联、相对照,让他们理解历史与今天的联系,通过对古今生活场景变迁、消失、留存的观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哲理。通过这种将名画名作拉入学生生活场域中进行观看观察的方法,使同学们真切地触摸艺术,发现生活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并能够运用多种表现技法进行美术创作。
多见多看是培养对美的感受力的第一步。名画名作看多了,自然可以毫无距离感地品评、讲述甚至娓娓道来,大师名家的大名见多了听多了,当然会有熟人般的亲近感。在这样的氛围里,艺术走下了高高的殿堂,成为孩子们的朋友、玩伴、老师,在耳濡目染、耳鬓厮磨中,习得技法技巧,感受美感,领悟艺术的真谛[5]。
基于此,近年来,我们结合《坪山区“品质课程系列”建设方案》,组织举办了多场中小学创意临仿名画及模仿秀展评活动,为同学们创造了解名画、接近名画、亲近名画的契机。同学们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观赏名画、了解作者、发现名画创作背后的故事,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利用毛巾、帽子、床单、睡衣、玩具、食物等各种道具,模仿名画中的人物形态和举止,最大限度地拉近与名画名作的距离,使高雅艺术触手可及。孩子们在玩乐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对名画名作的理解力不断提高[6]。
坪山是东江纵队的发源地,是传统客家聚居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资源。坪山学子生活学习于此,深受本土文化、传统技艺的浸润,为促进坪山地方文化与名画名作经典艺术的融合发展,我们设计了具本土特色的剪纸、版画、黏土、衍纸等项目创意临仿名画名作的品质美术课程,不仅使高雅艺术更接地气,同时亦为学生理解、探索经典艺术提供了更多元的通道和思维模式[7]。
经过多种尝试和努力,我们发现,经典艺术融入学生生活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美术教学实践,一种可按步骤实施与推进的方式方法[8]。
审美是主观的,形成个人观的审美愈发重要。因此,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评品名画作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力。新课标教育理念下,教学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构建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框架。深入名画品鉴,通过口头或书面进行评析,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力。
开展经典名画评析教学需注意三个要点。一是引导学生领略作品品味,关注作品的思想内涵。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是对自然景物形象的着意刻画与形象展现,更是通过其创意独特和精湛娴熟的艺术表现方法传达出美术家对物象深刻的体会与理解,并在作品里反映出深刻的内在思想含义,与观赏者心理产生共鸣。所以,分析美术作品时要抛开其它心理状态,真真切切地感受美、体验美,才能在你的潜意识中不自觉地产生更多独特之美。二是要广泛搜集与作品相关的素材,增加名画作品背景知识。作品相关素材包括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艺术发展动向、各种绘画风格流派、美术家的生活、思想和所处的社会地位,因为艺术作品是美术家人生阅历、个性与真情实感的内心流露,故分析美术作品应尽量准确、具体地掌握美术家创作该作品的时间、意图和所处的位置等。三是结合理性思维理解作品意蕴。美术作品分析不单是视觉感受的活动,同时也是理解作品形象与作品内涵的活动。只有结合审美感性感受的理性分析,才能深入、完整地把握作品的内涵,才能做到深刻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判断评述,应当通过正向和逆向对比思维进行书面或口头评析。围绕作品主题、结合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所欣赏的美术作品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述出其特点,分析判断作品美的意蕴[9]。
总而言之,在分析美术作品时既要注意从视觉感受方面把握作品的形式和形象,又要体味、理解美术家赋予作品形象的内涵和意义;既要注重个体的欣赏感受,又要调动外部的联想、想象进行理性分析,以获得独有的审美认识[10]。
实践证明,新课标核心素养下,美术加强经典名画鉴赏教育,引导学生开展提升审美感知能力、深入理解文化内涵、创新艺术表达形式、提升审美判断力名画品鉴活动,有利于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形成、提升学生审美能力。